• 货源通是一个正规货源信息发布平台,发布信息前必须先实名认证,只接受发布货源信息,不可发布高仿和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同时欢迎网民监督并向我们举报!
潮服
自主品牌潮服
化妆品
自主品牌化妆品
运动鞋
自主品牌运动鞋
包包
自主品牌包包

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系统分类 > 网店帮助分类 > 男装货源 > 工作并没有两三年,才实习五个月,下午刚办完离职手续,离职原因很简单,没有遵守公司的保密协议,泄露了部分技术代码。但这件事的过程并不简单。无论如何,我想把这个教训写出来,希望那些即将踏入职场(尤其是程序

工作并没有两三年,才实习五个月,下午刚办完离职手续,离职原因很简单,没有遵守公司的保密协议,泄露了部分技术代码。但这件事的过程并不简单。无论如何,我想把这个教训写出来,希望那些即将踏入职场(尤其是程序

来源:用户发布( 如存在侵权请联系本站客服删除)发布时间:2019-11-13 15:07

[] [] []
工作并没有两三年,才实习五个月,下午刚办完离职手续,离职原因很简单,没有遵守公司的保密协议,泄露了部分技术代码。

但这件事的过程并不简单。

无论如何,我想把这个教训写出来,希望那些即将踏入职场(尤其是程序员行业)的学弟学妹们能作为前车之鉴。

我入职当天有个男生和我一同报到,他是做数据那块,工作了两三年,以下简称F。我是移动端开发,刚实习。

可能因为我长太帅了,入职前F主动和我搭讪聊天,后来加了我qq,平日总找我聊天,喜欢了解一些移动端app开发的技术问题,我经常认真给他解答,然后他就不回或者回个哦字便没有下文,总之是个很奇怪的人。平时公司里偶尔遇到会和我打招呼,也算我在这家公司的第一个熟人。后来实在受不了他的聊天方式,觉得他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便和他再没什么交集。

今天下午三点,我正在修改bug,主管拍拍我的肩膀,说李总找我。

我一脸蒙逼,但通过主管的脸色我知道,我可能是犯事了。

我跟着主管来到李总的办公室,一进门就看到了F和公司人事经理。

然后李总和人事经理说,“你带他去收拾收拾吧。”说完人事经理就带F出去了。

我和主管坐下,李总直接开口问我,“你还把代码给过其他什么人?”

我一脸蒙逼,问了句“什么代码?”

“你们ios的代码,除了F以外,还有谁?”

“我什么时候给过他代码了?他昨天倒是有问我要安卓的代码,我根本没理他啊!”

我真的一头雾水。

李总冷笑了一声,“去年十一月份,你把ios代码给了F,今天我们查到他把这些代码原封不动上传到github上,我们查了一个多月才查到是他传的,公司现在对内对外都已经发了通告,他被辞退了。至于你,还有什么要解释的。”

我的大脑开始飞速运转,去年十一月,是我刚入职那个月。

我突然回想起这件事。那天这个男生qq上突然和我说,(以下聊天记录源自qq聊天记录)

F:感觉php好无聊,好想学你们手机端。

我:干一行爱一行啊。

F:哦。

F:能不能看下你们ios的代码。

我:你想干嘛?

F:就研究一下。我想看代码自学。

我:那我把手上这个项目发给你看看吧。

我把刚拿到的项目代码发给了他。

他没再回我。

苦思冥想回忆起这件事的我,却顿时无话可说。

沉默了片刻,我对李总说:李总,实在抱歉,代码的确是在我传给他的。不想解释了,有任何处罚我都接受。但是我保证,代码我绝对没有对外公开过。

李总看我瞬间坦白了,于是和我说:如果这次事件造成了损失,你和F都会接到起诉,要知道你和F都是签过保密协议。原本公司对这种事的处理很简单,全公司解雇通告,影响重大的直接报警。这件事也会跟着你们以后的就业档案,两三年内恐怕你们的就业之旅会很艰辛。但念在你是实习生,公司决定对内以及你的学校都不做通告,下礼拜一,你自己走流程提出结束实习申请吧。你也别有负担。但如果查到你把代码泄露出去,你好自为之。

本想有很多话要说,但最后只憋出了一句话:谢谢,这样的处罚我欣然接受。对了,这是我工作以来学到的最好的一课。

真的,今天学到的道理比这几个月学到的技术更有用。

踏入职场,说话做事都应小心。F的行为我不想多说,实在细思极恐。还是希望他是一时糊涂,毕竟从结果来看,我不过是“自行离职”罢了,他的履历上却被狠狠划上了一笔。

但我想说,职场就像江湖,平日说话行事,务必三思而后行,切记权衡利弊。




最后,

辞职愉快!

谢邀。


最近越来越觉得,很多职场上很关键的品质,都是一些基础的,老生常谈的东西。


比如担当、诚信、好学,等等。


当然,就这么跟年轻人说,你要做个五讲四美的人,你就会升职加薪,出任CEO,迎娶白富美。他肯定会说,老东西,瞎扯什么玩意儿,一边凉快去。


但是,如果经历过些风风雨雨,一路磕磕绊绊走来,你就会发现,原来真正的道理,就是朴素的。


大道至简,大音希声。


不过,那时候,你可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解读和见解。


一、


如果你要问我,职场中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我会说,是担当。


担当,就是敢于承担责任。


抛开传统的价值观。在我眼里,担当等于机会。而机会,就是财富。


这也是我重视它的原因。


真实的职场情况是,很多时候,你做了什么,你有什么能力,你的老板是不太清楚的。


所以你需要让他看到你做了什么,你能做什么,以及,你能帮他解决什么问题。


而一个老板,他最需要的,就是在他遇到问题时,能跳出来说我能帮你解决的人。


这时候,你承担了,你的老板就会给你机会。


哪怕你并不是公司里业务水平最高的,哪怕你是个新人,老板也愿意重用你。


而实际上是,太多人不敢承担责任,遇到麻烦就互相推诿。可是你要知道,你在推掉麻烦的时候,你也推掉了机会。


担当,还有另一个好处:


它能帮助你成长。


其实很多时候,机会来临了,你并不是说怕麻烦,不愿做。而是你觉得自己能力没到,没有把握做好。


但是,其实没有谁是真正准备好了的。职场中也没有准备好了再去做的这个道理,你永远无法准备好。这也是学校与职场最大的不同。


互联网上有一个概念,叫做“最小化可行产品”。


什么意思?就是,它是一个满足了核心功能的最简化的产品。互联网竞争激烈,抢占时间非常重要。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快速上线,进入市场,获得反馈,再不断迭代,以此来优化你的产品。


我们做事,其实也是一样。


你不用去等一切都准备好了再来做事。你要快速去做,在做中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在做中学。


这也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我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业务不熟练,每次都是硬着头皮接下的任务。我其实没有把握做好,甚至没有把握完成它。但因为我接了,所以我会逼着自己去想方设法完成。而在这过程中,我的能力不知不觉就提高了。


所以,担当带来机会,机会促进成长。


你说,担当,是不是很重要。


二、


还有一句老生常谈的话:


先做人,再做事。


这也是我总挂在嘴边的话。


职场上,做人最关键的是什么?


诚信。


关于这一点,其实很多年轻人都会忽略。他们可能受地摊文学或什么过来人的影响,觉得商场就是尔虞我诈,赚钱就是欺骗。职场上不能太老实,老实人吃亏。


但真的是这样的吗?


可能你通过一些欺诈性的手段,能够获取一时的利益。但你首先要明白一点:


你的未来,很长。


你现在做的一切事,你身边的一切人,都可能在未来成就你,或者,毁灭你


而牺牲信用,就是在牺牲你的未来。


可能你确实隐瞒的很好,没有人知道。但这始终是一个定时炸弹,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


而你的内心,其实是备受煎熬的。这滋味不好受。


就像电影《烈日灼心》中,三位罪犯潜逃多年,但内心却一直在承受着煎熬,潜意识里其实是期待被捕的,他们视这为真正的解脱。


另外,其实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你的信用情况很难被隐瞒。


招人的时候,我特别看重的,就是应聘者过往的信用情况。我们会去做详细的背景调查,而且我相信这是每家公司都会干的事。如果你口碑不佳,就算能力很强,也会被毫不留情地刷掉。


诚信,可能大部分时候,你都看不出它的价值。但请相信我,在你人生最关键的时候,良好的信用,会是你最大的助力。


而糟糕的信用,则会让你众叛亲离。


三、


如果你说,除了担当和诚信,还有什么素质是职场上非常重要的?


先卖个关子。


可能你会发现,有些年轻人,工作两三年,就有了特别大的进步。而有些人,也不能说不努力,加班也很多,但却一直没什么起色,这是为什么呢?

在我看来,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前者始终保持着好奇心,保持着敏感,保持着学习的心态;而后者却在自己熟悉的业务里不断重复,不愿去接触新鲜的东西,不敢跳出舒适区。

所以,这个关键素质就是,学习


我觉得,这也是打工者和创业者最显著的区别。


对于打工者而言,你只要业务熟练了,能按时完成任务,你就很容易陷入一种混日子的状态,而不愿去拓展新的领域,开发新的可能。


而且确实现在有很多价值观是这样的:


我拿多少钱,我就给你干多少活。如果钱没给到位,我那么拼干嘛?我的劳动是有价值的,我不能被老板压榨了。


你别说,这种价值观在知乎上,很盛行。


当然,这不能说错,但对于个人成长而言,其实真的没什么好处。


而创业者,则像块海绵一样,拼命学习一切可能对公司,对产品有帮助的东西。他们从来不会说“这办不到”或“我做不到”。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实现目标,去解决问题。


自从我由职场过渡到创业,我就深刻体会到了这里面的不同。这种创业者的心态,力量是无穷的。


所以,我建议大家,不妨用一种创业者的心态来打工。


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份工作对于你来说,它不仅仅是一份糊口的差事。而是,你需要通过它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或者我说具体点,你要通过这份工作来了解行业和业务,充分学习,把里面的东西都摸透了,然后以后出来自己干,自己当老板。

当然,我不是说你以后一定要跳出来自己当老板,但你需要有这种积极学习的心态。而且你现在做出的成绩,也是你以后换工作时最重要的筹码。


保持积极学习的心态,像个创业者那样有着明确的业务诉求,像个创业者那样去思考问题。只有这样,你才能保持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而不是拿多少钱干多少活,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这也是我从职场到创业的过程中,最深刻的一点感受。


四、


我知道知乎上大学生很多,大叔我鸡汤带勺,扯完大道理,这里再给些具体的建议。


1,多去实习。找工作不是大四开始准备的,而是你一上大学就要开始准备。企业最看重的,不是你自我标榜的好学、谦虚、上进……而是你以前做过什么,有哪方面的能力。


2,不要用刷证书和考研来麻痹自己。如果你不是真心想要学知识的话,这种行为只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和懦弱。而且,对于程序员来说,相比考证,我觉得参加一些竞赛对找工作更有帮助,比如ACM大赛。


3,如果你想从事互联网行业的运营或产品,你可以现在去运营一个微博,微信公众号,或者经营一个贴吧,去当吧主,甚至在知乎答题。你要去思考如何获取流量,如何打造内容,如何吸引粉丝,如何策划活动。这些对你未来的求职会是个很好的帮助。


4,不要纠结专业对口的问题。大部分人都专业不对口,而且就算专业对口,你在大学学的东西也大部分都过时了,你基本还是从零开始。所以不要纠结自己付出的那些时间和精力,这都是沉没成本。你只需要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想从事的行业就行了。哈?你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多去尝试就知道了,很多人头3年基本都是懵逼的。


5,记住一点,欺骗比犯错严重。你工作中难免犯错,这是可以被原谅的,但你永远不要选择隐瞒或欺骗领导。如果工作遇到问题,尝试跟领导沟通,很多时候领导都会帮你点出问题的所在。


最后一点,刷知乎挺好的,但尽量别在上班的时候刷。

必须学会“自我夸奖”。在职场工作时,要展现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寄希望于老板和上司有一双“慧眼”,还要学会如何展现自我的价值。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我在工作中很努力,但相比那些很会表现自己的同事,我显得很低调。我一直认为“自卖自夸”容易惹人讨厌,然而我却发现,那些爱表现的同事都或多或少得到了升职加薪,而我却始终在‘原地踏步’。这是为什么呢?”

自我夸奖,似乎从来都是一个职场上的“大忌”。不过,《自夸!展示自己的艺术》(Brag! The Art of Tooting Your Own Horn Without Blowing It)的作者Peggy Klaus认为,“从不自夸”有时候可能是一种“无效谦卑(ineffectuallyhumble)”,比如在年终总结上将自己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就完全归功于团队等。

为什么说在职场我们必须学会自夸?

自我夸奖,是一种“我很出众”的认知偏好

“自我夸奖”,英文为“self-enhancement”,指的是一种“我比其他人优秀”的自我认知偏好(Alicke & Govorun, 2005),并将这种认知通过语言或行为的方式表达出来。本文中所指的“自夸”指的是一种对自我的夸奖,而非自我吹嘘或自我夸大。

恰当的自夸,会让人获益

在过往的很多研究中,“好自夸者”(self-enhancer)常常被认为是自以为是的、自恋的,甚至是“缺乏教养”的(Colvin,Block, & Funder, 1995)。

不过,最近的一些研究则发现,适当的自我夸奖非但不会给他人留下坏印象,还能给人带来积极的影响。

1. 帮助人们提升“人际魅力”

自我夸奖能够帮助人们给他人留下更积极的第一印象,让我们在社交场合中更具“人际魅力”。

Paulhus(1998)招募了124名被试,并让他们事先填写相关的性格特点问卷(包括与自我夸奖的行为相关的内容),根据问卷结果得到这124名成员是否乐忠于自夸。随后,将这些成员交叉随机分入27个小组中,并让这些小组在接下来的7周时间内每周会面一次进行小组讨论。研究者在第1次与最后一次会面时,测量组员对彼此的印象评价。

结果发现,那些善于自夸的人,给其他组员留下了更积极的第一印象,他们更倾向于被认为是自信的、令人感兴趣的;而相反,那些不自夸的人则被认为更焦虑和小心翼翼的。在职场上,自信的人,往往会让人觉得能力更强一些。

2. 让人们更有竞争力

布朗大学的PatrickHeck等人(2016)招募了200名被试,请他们根据四个人(研究助理)在一项测验上的成绩以及这四个人对自己成绩的预估,对这四个人的能力与道德做出评价。这四个人中:

  • 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测试结果高于平均水平,且事实如此
  • 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测试结果高于平均水平,但事实并非如此
  • 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测试结果低于平均水平,且事实如此
  • 还有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测试结果低于平均水平,但事实并非如此

结果发现,第一类人,也就是那些“高调”地表达自己实力超出平均水平且事实如此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对他们的积极评价,这类人普遍被认为是“有能力的”但“道德感不强”(社会果然对自夸的人不是那么友善呢…)。而相比之下,那些谦虚的第四类人,即明明能力高于平均,但却声称自己“没那么厉害”的人,普遍被他人认为“能力不足但道德感强”。

因此,研究者们认为,在职场上,人们应当懂得如何自我夸奖,才能让同事或老板了解你的真正实力(尽管,自夸的确可能让有些人觉得你不谦虚、不道德)。的确,要懂得适当的自我夸奖,才能避免你的能力被“谦虚”所埋没。


3. 驱使着人们努力完成既定目标

自夸者们往往会有一种心理动机,即通过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或优势,来获得他人的关注(Paulhus, 1998)。而当他们展示自己能力或优势时所提到的是一个尚未完成的事情,那么,此时的自我夸奖就很可能会形成一种“自证预言效应”。

自证预言效应,指的是人们对一个情境的设想会引起一系列新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可能会最终使得最初的设想成真。而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对一件事情的期望会影响实践的动机。也就是说,当你认为事情将会往好的方向发展,那么你就会更有动力去把这件事情做好,最终你会发现,事情正像你所预想的那样有了好的结果。

而自我夸奖就有可能带来这种自证预言的效应。人们认为比他人优秀的自己一定能够完成某个目标,那么当ta自我夸奖地表达了自己能够胜任这件事情时,“自夸”的自证预言效应便很有可能逐渐带领ta实现该目标。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忍不住的疑惑,既然自我夸奖可能有这么多好处,为什么有些人的自夸还是看起来那么令人讨厌?这是因为,人们有时踩到了错误自夸的雷区。


如何科学地自夸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能够帮助我们在职场获得好处且不招人讨厌的、恰到好处的自我夸奖呢?以下是一些供你参考的建议(Klaus, 2004):

1. 找准场合

当你在一个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喜欢而不是他们积极而深刻的印象的场合中,请不要选择自夸。正如前文所述,自夸可能让我们显得有能力、自信,但同时也可能会让一些人觉得我们不谦虚、不道德。

2. 自我夸奖而不是夸大

不要通过吹嘘来夸大自己做不到的事。“你会让人们对你说的话失去兴趣,并且,当人们发现真实情况后,他们也不再相信关于你的其他事(觉得你为人不真诚)”(Klaus,2004)。

3. 自我夸奖的过程中,你应该:

  • 从一个故事开始。人们总是爱听有趣故事,以故事开头的自夸可能引起更多人的注意。而且,故事型的自我夸奖会让人觉得更委婉而容易被接受,也不会给人“攀比”(one-upmanship)的感觉。
  • 慎用第一人称。当我们在自我夸奖的时候,或许无法避免的要经常提到“我”这个字眼,但是如果从头到尾都只强调“我”,可能会让人难觉得你是一个自我中心的人。如果能把其他人带入你的故事中,与他人一起分享你的成功事迹,效果会更好。
  • 热情洋溢的讲述方式。“热情”是会传染的,如果你真的对所做的事充满热情,试着真诚的表现出来。Klaus建议说,“我真的对我所做的事情感到骄傲,我很想跟你分享”或许是个不错的开场白。

4. 更好的自夸需要练习

如何将一种自我夸奖的自我认知转换成与他人交流过程中的语言与行为表达,是需要练习的。Klaus女士认为进行自夸的练习能够让人对自夸表达的方式、面部表情、肢体神态等留下一些“肌肉记忆”。


另外,你还要警惕,不要陷入以下雷区——

1. 把自我夸奖当成了自我夸大

当一个人夸下海口却做不到时,人们对这类人的印象便会急转直下——他们不仅会被看作能力欠佳,还会被认为道德感较低。(Colvin et al.,1995)

布朗大学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前文所提到的四类人中,第二类人就是自我夸大的,自认为成绩优于平均,却被现实打脸。研究发现,在他人眼中,这类人既缺乏能力,又缺乏道德廉耻。

2. 以谦虚/抱怨的方式进行自我夸奖(Humble-bragging)

以谦虚或抱怨的方式进行自我夸奖的人并不罕见,比如朋友圈里总是有人自拍秀身材秀脸蛋,配文却是“哎…怎么办,像我这么丑/胖的人真是没脸见人了。”

“Humble-bragging”现在在社交网络和日常生活中都很普遍,这让很多人会误以为,这种兼顾“谦虚”(humble)与“夸赞”(bragging)的行为会是自我夸奖中的一种高明技巧。

然而,正如众多学者所说,这种看似谦虚的自我夸奖,其实会让人对自夸者嗤之以鼻,也会怀疑自夸者为人是否真诚。谦虚-自夸甚至远不如直接抱怨来的诚恳真切(Ovul Sezer et al., 2015; Sezer, Gino &Norton, 2015).

3. 以贬损他人的方式自夸

Carolien Van Damme等人(2016)发现,比谦虚自夸更糟糕的一种自夸方式,是在自我夸奖的同时,连带着贬损其他人,比如,“我的责任心特别强,不像某某,他总是…而我总是…。”尽管是在自我夸奖,却将他人当做自夸的牺牲品。不仅可能伤害到那个“被比较的人”的感情,也会让听者对自夸者的品德产生怀疑。


希望今天的答案能帮助在职场小有心得的你你重新审视自己对自我夸奖的“成见”,学习一些自我夸奖的技巧,帮助你更好地在职场上争取那些你想要的东西。

以上。

原文发表于:新的一年,你得学会自夸|为什么说一味的谦虚会吃亏?

了解更多与心理相关的知识、研究、话题互动、人物访谈等等,欢迎关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

多数情况下你其实没什么对手,因为大多数人或者不努力,或者学习方法不当,或者诱惑太多不专注,或者缺乏目标感,或者运气不好... 总之,在任何一项工作上努力超过两年时,你突然发现你已经比80%身边的人做得好了...

2019年7月31日更新

最近工作有了较大调整,离开了我服务了1001天的公司,也要奔着新领域努力了,继续更新吧!

92.彼得原理,每个人在职场中都会处于不胜任的职位,每个人都会想升职,最后在自己的岗位上都是半吊子。

93.权力就是装着屎的金盒子,拿着这个盒子的人知道是屎,别人只能看见金盒子,都来抢,拿着盒子的人尽管知道里边是屎,但想了想毕竟盒子是金的,也就不放手了。

94.《大明王朝1566》经典台词:为官三思,思危,思退,思变。在职场飘也一样。

95.公司的高层、中层、底层目标和策略都是不一样的,简单说,高层希望直接有效的管理,人越少越好,每个人办的事情越多越好,中层希望补款扩大团队,不断增加自己部门的预算,形成自己的势力,底层希望钱多事少离家近……

96.接上条,大公司中层创业会是一场的悲剧,特别是还有钱,那就是一场更大的悲剧。

2019年4月17日更新

91.关于996——舔狗不得好死,爱情一样,职场也一样。

此答案已经7000赞了,按照之前的承诺,再更新10条吧,2019年3月18日更新——

81.年轻的时候还是多打听一下行业里有什么证书,趁早拿下,等岁数大了学起来真难。

82.学历自然是越高越好,特别是在学历看起来没那么重要的地方,不过如果你实在不是读书那块料,这事不强求。

83.早就读完了《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最近在读《今日简史》,以前是资本家压迫无产阶级,未来是资本家不需要无产阶级,人工智能会取代大部分人的工作,想到这,未来也没啥意思。

84.如果没时间学习,尝试一下合并同类项,比如要学英语,那开车的时候听点英文播客,看小说尝试一下原版,我最近读的是英文版的《今日简史》,真的看了两本,那没有那么难。

85.很多事情其实是殊途同归的,最后无论怎么做都会有结果。但是因为如何做发生争执,其实没有谁对谁错,本质上就是政治问题。

86.如果你不是领导,大部分时间你都不是对的,如果事实证明你是对的,你还拿这件事去打你领导的脸,你死得更快。

87.没有乔布斯的命,就别犯乔布斯的病了。

88.多做点事情,少谈点政治。

89.闷声发大财总是最吼的,有的人可能班上得一塌糊涂,然后攒钱买了两套房,有个可爱的小宝宝。

90.时不时反省一下自己,真的做错了就去跟人道歉,能解决好多问题。不过我发现,对很多人来说,反省自己比杀了他还难。

这几天知乎不知道怎么了的,这两天这个答案猛涨了1000多赞,既然大家喜欢看,那就继续更新,我的想法是每涨1000赞更新10条,看看能不能更新100条。

还有,我不是职场大佬,就是勉强算跟得上时代的普通人,30岁以后人际关系混得还可以吧,现在岁数大了,办公室的小盆友一般管我叫个哥,也就这样了,对于真正的职场大佬来说,我这点建议其实屁用没有,但是对于职场新人来说,还是有点用吧。

-----2019.2.10更新------

71.拼命加班和提升自己其实没啥关系,为公司努力奉献和提升自己也没啥关系,跟同事混得八面玲珑跟提升自己还是没啥关系,多学多读书多思考才算提升自己。

72.作为一个前抑郁症患者(真的是抑郁症不是心情不好)表示抑郁症真的很可怕,会要命的,如果发现长期失眠,暴躁易怒,身心疲惫,人生绝望等症状,建议赶紧去三甲医院心理科治疗,抑郁症是病,不治要命。

73.英语好基本上可以在职场跟其他人拉开一个档次,越早学越好,我30多岁英语烂得一批,2019年开始恶补,有点效果,都是年轻时欠下的债。

74.在职场中带来坏消息的人比坏消息更讨厌(不是原创)。

75.职场中,你要做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哪怕是这个问题真的很重要。

76.没有乔布斯的命,就别得乔布斯的病。你可以完美主义,但是如果你不是领导,拉着同事一起完美主义就是恶心人了。

77.很多工作,有没有比好不好更重要,先把台子搭起来再说。但是很多人都会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开始做好不好的工作,这就很折腾人了。

78.有些锅其实是甩不掉的,在领导面前互相推卸责任吃相贼难看,不如主动承担错误,然后努力解决问题,反而让领导觉得实在厚道。

79.领导很忙,你要做的不是给领导提意见添堵,而是告诉他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实在解决不了也是要问领导自己怎么解决,而不是让领导帮你解决。

80.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听的不听,不该活的不活。

-----2019.1.10更新------

61.命始终比工作重要,过劳死一定是最不值得的死法,所以该佛就佛,受不了了就请假。

62.身体有毛病就赶紧去看,岁数一大,什么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纷纷找上门来,感觉不舒服就去请假看医生。

63.混职场的时候能多交朋友还是多交朋友吧,既然是同事,那肯定是同行,只要是同行,那以后互相帮衬的时候有的是,哪个工作都干不了一辈子,但是只要还在行业里混,指不定就谁帮上谁了。

64.同理,在职场树敌是非常SB的行为,多一个敌人对你有一毛钱好处吗?但是有的人非常讨厌怎么办?不搭理就是了。

65.你在行业的能力和影响力大于你在公司的职位,公司会倒,你会跳槽,但是一个行业完全死亡需要很长时间。

66.当同事问你求你的时候能帮就帮,别把手里的权力或能力看得太金贵,得罪人不说,你那点小权力和小能力其实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值钱。

67.多分享,多交流,多沟通,看似是一堆屁话,实际上可以化解80%的人际关系问题。

68.要对新同事好,换位思考一下,你新到一个单位,有个老大哥帮你熟悉公司环境,帮你搞定业务流程,告诉你公司的一些潜规则,你不对大哥感激涕零。但是你上来就欺负新人,人家不恨你一辈子?交朋友还是树敌,哪个划算?

69.帮同事打开是友谊的试金石,在不被老板发现的前提下,能帮就帮。

70.大部分时候,坦诚没有坏处。

-----2018.5.30更新------


51.给领导送礼这件事本身并不在礼物上,而是一个忠诚度测试,也就是告诉领导我是你的人。都是领导了,家里不缺你那点礼物,真给大了领导也不敢收。这件事行动本身完全大于礼物,一般来说带点家乡土特产,从国外回来带点东西就行,其实是在告诉领导,我是你的人,我心里有你,大哥你别忘了我。

52.如果你是老板或者领导或者你跟哥几个攒了一活儿,在给别人分利益的时候记住这点,最好可以多给别人一点超出预期的好处。比如我会组织一些线上培训,跟老师谈好的课时费是500,到结算的时候结算600,钱不多,但是老师这钱拿得舒服。

53.紧接上一条,让别人给你干活容易,但是最好让别人干得舒服,这是下次合作的基础。

54.职场中你肯定会遇到SB,但是别在意,你也是别人眼中的SB。

55.在利益的基础上谈感情,这是真的交朋友,以后找朋友做事,也会一呼百应,甚至有利益,不谈感情也无所谓。成功经验可以参照刘邦宋江。如果光谈感情不分利益,男的是老阴比,女的是绿茶婊,以后没人帮你忙。

56.找同事办事尽量客气点,好话说到,好处给到,就算协作是他人的义务,但是没必要在工作中结仇。

57.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只要没坑过你,没必要不来往。

58.同事间的小恩小惠还是很让人开心的,吃饭的时候买个单,回家带点小礼物,出门的时候请大家打个车,让人喜欢没那么难。

59.同样的,也没必要抱怨特抠门的同事,你花钱是你自愿的事情,你要是图回报就没劲了,主要工作不故意难为你,没必要上纲上线。

60.嫉妒心人人都有,有时候看到别人过得比你好正常人心里都会有点不是滋味,但是,你身边的人过得好会对你有任何不良影响吗?完全不会,但是他们过得好是不是有帮你的潜在可能?当然会有。所以能帮忙的时候就帮下忙,衷心希望朋友同事过得好,是个不错的心态。


本文没有鸡汤,我工作10年了,算是10年的感受吧……


1.趁着你还能拼爹的时候,让你爹拼一把。

2.行业大于平台,平台大于奋斗。

3.升职之后你会看到很多不同的风景,你的去留可能源于高层的一次闲聊。

4.如果在一家公司爬不上去就跳槽,行业不行就转行。

5.投资比工作重要,不买房的都后悔了。

6.创业死亡率为99%,凭什么你是那个1%?

7.健康比工作重要。

8.家庭比工作重要。

-------补充-------

9.你在一家公司做得怎么样不重要,多想想你在这个行业中是什么水平什么地位。

10.好好学习去大公司还是挺有用的,这样你就有机会在大公司混日子了,公司大了,不多你这个螺丝钉,也不少你这个螺丝钉,把你炒了换一家接着混。

11.创业公司慎入,一旦拖欠工资立刻走人,很多创业公司可能你今天还在上班第二天就倒闭了。

12.没有任何一个同事有义务帮你。

13.尽量别得罪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14.闲得蛋疼可以来知乎谈谈你的行业,谈得多了你就是这个行业的专家,然后开公众号……

15.保持好心情,尽管一上班不可能有好心情,但是还是尽量保持好心情。

16.努力也是一种能力。

17.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

18.永远不要觉得大公司平台大就会更好办事。

19.树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尽管很鸡汤。

20.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钱,稳定,机会,资历或者别的东西。

21.最好能想清楚别人想要什么。

22.面子一文不值,特别是你的。

23.你领导的面子非常重要。

24.人生三大错觉,手机在震动,她喜欢我,我能反杀,在职场中同样适用。

25.不要瞧不起你领导,他能是你的领导,一定有你能学习的地方。

26.谁都不是傻子,谁都不是傻子,谁都不是傻子。

27.别发火,别撕逼,别先动怒。

28.做什么不重要,不做什么才重要。

29.跟领导交流四字真言:对、是、好、改。

30.领导说完的东西一定要做,那怕解决不了也至少把面子活做了,宇宙区长孙连城的惨案你应该还记得。

31.在职场谈公平?笑话!

32.谈恋爱?真的真的好尴尬……

33.你可以不努力,但是尽量别迟到……

------5.16补充------

34.车是贬值的,房子是升值的,你还可以想想什么东西贬值。

35.美化ppt的时间往往是做ppt时间的三倍。

36.如果我是老板,我一定让所有的ppt都是白板,可是我并不是,所以你还要美化ppt。

37.领导大部分时间是指的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但是你给他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了(不算原创,但是很精辟)。

38.多运动,是在不知道怎么运动就跑步,是在没时间跑步就多骑小黄车。

39.你可以有理想,但是时刻记住你的理想跟别人没啥关系。

40.尽管公司的小团体其实对你升职加薪不见得有帮助,但是他们能让你的心情好很多。

-------继续补充------

41.有时候你实在不想干了,我有一句咒语可以让你继续:SB给我钱,SB给我钱,SB给我钱……

42.没有任何一个工作是稳定的,大公司,小公司,创业公司,国企,央企……

43.时代发展太快,也许有一天,你的经验就会一文不值,你的行业莫名其妙就死了,比如你现在还看报纸吗?

44.不要相信公司的奉献精神,他们不想要你的时候可快了。

45.时刻做好明天就要滚蛋的准备……

------5.17补充------

46.只有你当过领导,才知道当领导有多难,他要给上级跪舔,跟中层演甄嬛传,还得搞定你们这些熊色儿。

47.只有你当过老板,才知道他有多焦虑,他要疯了。

48.罗辑思维的罗胖说过,当创业的体验就是,今天你觉得你要走上人生巅峰你最牛逼,第二天觉得你要完了你是大傻逼,但是两天没有任何变化,这就是老板的心声。

49.办公室政治这些事情你要是想不明白,就问问你爹你妈,这些事,他们比你强1000倍。

50.凡事皆有代价,凡事皆有代价,凡事皆有代价。

------想到了再补充-------

1.行业前景决定了你的上限,团队同事水平决定了你的下限。

2.团队风气和团队一把手紧密相关。

3.期权99%是兑现不了的。

4.HR是非常重要的窗口,让你能看明白公司的价值观和水平。

5.老板的水平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占了70%,其他20%是产品,10%是团队。

6.无意义的加班无非是企业战略混乱,领导水平有限不懂自己业务,做事没有规划。

7.如果不清楚企业的真实水平,面试的时候看看HR,看看企业员工氛围,看看企业产品。

8.发现不行赶紧走,时间不等人。

9.人民币是真的。

10.重复性的工作可以做,但是要同时学建设性的工作,否则看看未来的AI,大数据。这个一靠平台,二靠直接上级水平。

11.少喝鸡汤,什么是金子总会发光。没人去厕所里搜金子。平台很重要,尤其是刚工作不久的。

12.如果一个企业里马屁成风,乱七八糟,肯定是一把手出了问题。

13.碰见只会发脾气的领导,其实是他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只能推卸责任。

14.企业所在行业,企业核心技术,企业价值观,企业发展战略(老板眼光),团队整体水平决定企业能走多远。

15.不要等你想跳槽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好像不会什么东西。或者自己做的东西应届生也能做。企业付你薪酬,你为企业付出劳动力,但是同时也是锻炼自己,学习的过程。

16.偷奸耍滑可以耍了的一时,但是总要露馅。

17.去你该去的企业,学历有重视学历的地方,工作经验有重视工作经验的地方。

18.什么样的领导用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团队有什么样的人。

19.一个企业如果大多数人觉得它有问题,确实就有问题。

20.一个团队如果人员流动很快,超过3成。就别往里挤了。

21.催熟的果子味道不会好,外强中干,因为违背客观规律,企业也一样。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22.领导水平不是一定就高,也可能是机缘巧合机遇好。

23.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一定是逐步沉淀积累的。欲速则不达。

24.什么20天叫你做管理达人,一个月教你赚100万的攻略都是骗人的。厚积薄发是真理。

25.企业靠一个人改变的很有限,靠团队才行。只有诸葛亮,没有关张赵也白搭。

26.有核心技术不一定成功,但是从长远看,没有核心技术一定走不远。

27.其实一些互联网公司骨子里和互联网没什么关系。其实一些非互联网公司有互联网创新精神。关键是本质而非表象。

28.路线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是假的,权力斗争是真的。

29.国企外企民企,该有的问题大家都有,该官僚还是官僚,该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亲,关键是老板和直接领导是什么人。

30.不是单纯引进几个人才企业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的,那就太简单了,内化融合同样不易。

31.私企来说,老板的价值观就是企业的价值观,老板的人品就是企业的人品。

32.面试没过不一定是你实力不行,也有可能是你优秀超过企业水平,来了留不住,或者是价钱企业给不起。

33.除非写到合同上,不然待遇说变就变。

34.大家很多事情,其实心知肚明,只是不点破,屁股决定脑袋。

35.没有稳定,简单的赢利模式,企业能活多久看天意。除非老板很能讲故事。

36.别把投资圈的人想的那么厉害,大家都是人,术业有专攻。

37.产品驱动运营/销售/研发等等才是科技企业,是未来发展方向。

38.学习是为你自己。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逐步拉开的。

39.如果你的领导水平一般,如果格局也一般,你就要小心了。

40.鸡汤只是说一个人多么努力。却不谈其占尽天时(行业发展阶段,朝阳还是夕阳),地利(所处地方),人和(团队和领导)。让马云当年如果在非洲搞电商就不会有现在阿里巴巴了。

41.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立场不同,评价也就不同了。

42.面上一套,私底下一套的多了,入世就是这样。儒表法里。

43.把国外的东西直接套用就是死,环境基础不同的东西太多了。

44.努力+环境才能有好结果。内因外因都重要 。

45.只谈风险不谈钱的要么装傻,要么心术不正,要么坑你没商量。

46.企业自己都没规划,指望他对你有规划?

4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种忽视客观的主观唯心主义,翻译在老板的鸡汤里叫,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什么都员工做了,还要企业干什么。

48.战术上的勤奋无法掩盖战略上的失误。也就是说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甚至适得其反。当然如果你碰见这种领导,然后把锅又甩给你,早走为好。

49.做事有计划,有策略。办成事的是方法,不是蛮力。

50.目标明确,分工清楚,不然企业发展,个人发展混乱。

51.不管多新的行业,概念,核心的商业模式,赢利模式,管理模式一定万变不离其宗,符合事物客观规律,否则八成是玩概念而已。

52.战略,战术,执行,各个岗位分工不同,各负其责才行。

53.靠补贴催熟的需求不是需求。没有技术含量,没有用户忠诚,没有企业管理。最终打回原形。

54.千万别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已经衰落行业,已经烂到底的企业慎去。

55.企业氛围决定信息沟通程度,工作推进难度。

56.人才结构不能老化,也不能过于年轻化。老中轻三个梯队。经验沉稳,开拓闯劲,创意激情都要有。不然要不是不思进取,僵化,要不是浮躁蛮干。

57.资本的本质从来没变过。

欢迎点赞+关注

微信公众号:人力资源工作那些事

http://weixin.qq.com/r/pUhVTZzEVMErrdgu9x23 (二维码自动识别)

1、人走茶凉是常态,不是人情冷暖,毕竟人走了,就没必要再续茶了。

2、老板经营的是他的事业,你经营的是你的人生,所以混不得。

3、有预期的回报的努力叫奉献,不计回报的付出叫脑残。

4、别人对你的评价可以很主观,但是你对自己的评价一定要客观,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很重要。

5、时刻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职位的匹配度,没有晋升空间的公司不值得待,超出自己能力的职位你待不久。

6、跳槽并不是必须的,然而每一次的跳槽都应该是跳高,保持自己持续向上的成长趋势,平级的跳槽是对自己的减分。

7、不谈利益的忠诚度都是耍流氓。

8、人可以没有偶像,甚至最好不要有偶像,一定要避免陷入个人崇拜的陷阱。但是一定要有标杆。

9、在哪里都得爱岗敬业、做什么都得有专业精神,尽早搞清楚自己的终身志业。

10、不要放弃每一个可以请教的机会,不论这个人你是否喜欢,职位是否比你高。

11、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你未来的机会很多时候都来自于在当时看来毫不起眼的人和事。

12、确定自己的职场边界,同时在方式上保持适当的弹性,所谓性格直率很多时候是自己为是。

作者:王文杰老师(微信:shdoers)

泛亚联盟新师道书院高级合伙人

逸马连锁商学院特约讲师

新师道研习社创办人

1.学会如何汇报工作,特别特别的关键。

我们往往做了很多事情,但如果没有及时汇报,领导并不知道。

2.面对不同类型的领导,要应用的沟通方法,而不是用一种武器,来解决所有问题。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先做好汇报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非常的重要。


职场社群,每周分享职场干货,欢迎交流探讨~

工作6年了,经历了一些人和一些事儿。

今天总结了一些关于个人能力提升和人际交往的一些道理分享给大家。

个人能力

1.记工作笔记很重要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的工作是会自然膨胀的。当你每天在处理工作和大量的邮件时,突然来了一个电话,突然被领导叫去讨论方案,突然被一个同事请教问题时,你的思路和工作难免被打断,等你再回来是可能已经忘了自己刚才再做什么了,哪些任务做完了,还有哪些工作要做。所以保持一个记录工作笔记的习惯很重要。每天下班前排查下今天完成了哪些任务,还有哪些任务没有完成,写出明天甚至下周的计划。第二天早上来复查下今天的任务清单,或者临时加一些任务计划。这样做会让自己对工作有所掌控,不会被自然膨胀的任务打乱自己的工作节奏。或者突然领导要你汇报工作的时候,自己复查下你的工作笔记,很快就能让你勾勒出一个大纲,做出一个清晰的汇报。

2.做事要分清轻重缓急,重要的人要优先关注

我们的工作很多时候是多任务并行的,工作任务无非就是重要与否和紧急与否。重要的人和重要的事儿处理优先级要高于其他的排序。注意我的排序是重要的人然后才是重要的事儿。曾经有一位刚入职的同事因为任务太多,数次没有及时回复直属领导的邮件,导致被领导点名批评。

3.学好Excel很重要

刚工作那会儿根本不知道Excel还能批量处理数据,很多报表都是自己手动完成的,其中还有很多错误,自从学习了Excel的一些公式和数据透视表,我的工作效率成几何级数增长。Excel是办公神器,学好Excel会让你的效率提升N倍,关于如何系统学习Excel,可以关注我的另外一篇文章,如何系统的学习excel?

4.当你是领导的时候,要学会分发任务

我曾经的一个领导做事事无巨细,大到组织会议,小到文档评审,活脱脱的一个人干成了一个团队。每天都加班加点忙的不亦乐乎,我们这些手下的小兵反而轻松自在,一年下来领导累的够呛,我们这些小兵也没有长进。一个人的工作产出效率是有极限的,领导的职责之一就是组织大家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合格的领导有能力将所有人都调动起来,共同完成任务。领导起带头作用,而不是领导完成大部分工作。不是所有工作都要事必躬亲,分发任务是你的重要工作。

5.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无论是关于加薪还分配工作资源,蛋糕就是那么多,利益如何分配从来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你不张口提要求,领导自然认为你没有要求,本来资源就不够分配,当然资源不会像你倾斜。


人际交往

1.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但要有原则和底线、尺度和分寸

大家都是一个团队,互相帮助有助于提升效率,增进彼此的感情,等下次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几率会很大。但是要有原则和分寸,做好自己的工作之后才可以分出精力帮助别人。也找注意底线和尺度,不要一味的为了讨好别人而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让别人把自己当成免费劳动力和垃圾桶。记住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分寸和尺度。

2.和领导拉近关系的正确方式是在工作中为领导排忧解难。

表达对领导的忠诚和敬意的正确方式是在工作中处处为领导着想,减轻领导的工作压力。当领导需要有人为他解决问题的时候你给他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案,甚至是多套方案。当你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多多向领导汇报和讨教。时间久了你良好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态度会让他很自然的把你当成自己人。彼此的关系和心理距离也会因彼此的依存变得更加紧密。

3.给助理发微信小红包6.66或8.88,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特殊节日,比如女人节,春节给助理发个微信小红包6.66或8.88,以表她平时帮助自己贴发票,传资料的感谢。时间久了你会获一份友谊,工作上也会增加很多便利,至少你的报销会比别人快上很多。

4.你需要一个师傅。

无论你处理哪个级别和阶段一定有你处理不了的工作,你处理不了可能是因为工作量大,也可能是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畴。如果你有个师傅指点你,教给你一个高效的工作方法,或者给你一个饱含智慧的解决思路,都会让你比别人走的更快甚至更远一些。我也曾经为此苦恼过很久,多希望自己有一个师傅可以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给自己指点迷津,在自己工作了6年之后,回首过往的困扰的挫折,看着层出不穷的年轻人在踩踏当年的自己踩过的坑,犯过的错,放眼望去,仿佛看到的全是多年前的自己。我多希望当初有个老司机可以带带我,让我有目标,少走弯路。我准备把我的个人职场经验整理成文章发表在我的公众号【十万马赫】上,希望可以当一位老司机,带领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少走弯路。

5.下班后不要随意给同事打电话

下班后因为工作上的事情给同事打电话是大忌,工作了一天,大家都带着疲惫下班了,这个时候的所有时间都是私人时间。是陪家人孩子的时间,是陪恋人逛街看电影的时间,是在地铁上回家赶路发呆的时间,这个时候一个不适时宜的同事的电话,无论对方接与不接,难免会让其内心反感抵触,最终对你造成影响。

6.办公室零食是同事关系的润滑剂

和办公室同事搞好关系,平时多买点小零食,旅游回来多带些小特产和小礼物会让彼此关系更加融洽。如果把公司比喻成一个时刻在运转的钟表的话,那么大家都是钟表里的小齿轮,这些小来往则是齿轮间的润滑剂。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有用,请点赞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


我的文章:

十万马赫:裸辞是不理智的选择吗?

十万马赫:什么情况下你会毫不犹豫地辞职?

十万马赫:如何系统的学习excel?

十万马赫:你手机中最舍不得删的一段视频是什么?

已经工作6年多了,在这6年当中,遇到了一些人,经历了一些事儿,踩过了一些雷,跌进过一些坑,懂得了一些道理,积累了一些技能。希望上面的这几个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看过一个段子说:“一个公司的工资排名由低到高依次是:用word的不如用Excel的,用Excel的不如用PPT的,用PPT的不如讲PPT的,讲PPT的不如听PPT的……”

作为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觉得总结得很精辟。工作中,大大小小的会议都需要提交方案,不管你花了多少时间写word文档,不管你收集了多少数据进行EXCEL分析,如果会上的PPT的演示无法打动决策者,方案最终还是会返工重做。

在我之前的工作中,曾经因为要推进产品定价方法的改革,而不断地准备上会的资料。

那个时候,工作也就是三年左右的时间,因为这个项目收集了1000多个产品的数据,进行了各种模拟测试,就是为了说服股东双方能够批准新的定价方法。大概经历了一年多的反复上会讨论、返工、重做以及执行层面的不断沟通,才最终顺利的通过了。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精准表达:让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我之前就能看到这本书,可能整个项目推进的过程能更顺利一些。

这本书以“提交方案”为切入点,详尽的讲解了如何让方案顺利通过的各种方法和技巧。作者高田贵久用1个案例,说明了优秀的方案具备2个条件:合理思考和妥当表达,并详细的阐述了4项基本能力:逻辑思考和验证假说的能力能帮我们准确的思考,会议设计和制作商务文本的能力则能帮我们准确的传达思考结果。而贯串四项能力的底层思维便是:逻辑思维和感性思维。

一 你不是不善表达,你是没有想清楚

你可能听说过“电梯法则”。这个法则来自于知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它假设你在电梯里,只有30秒的时间向关键客户介绍公司的产品或方案,且必须成功。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简单而有效的表达,否则说明方案可能有问题或者不具备操作性。

从表面来看,“电梯法则”要求的是表达能力,但实质上,背后的支撑是逻辑思考的能力。只有你把一件事情想透彻,才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法国文坛怪杰拉布吕耶尔曾说过,“逻辑就是说服我们相信某些真理的艺术”。在提交商务方案时,逻辑其实是说服对方相信我们方案的艺术。

在《精准表达》中,高田贵久认为,

逻辑是指“把语言合理地组织起来”。
当各种词汇及概念按照纵或横的顺序合理组织好后,我们就可将其认定为“有逻辑的”状态。

高田贵久就将逻辑分为纵向逻辑和横向逻辑。

纵向逻辑是指清晰的因果关系,即“因为,所以”。如果因果关系薄弱,对方就会提出“真的是这样吗”的疑问。为了能够回答对方提出来的问题,我们事先应该将提案的方方面面想明白,思考一下是否存在导致纵向逻辑薄弱的原因:

1 是否存在前提条件不同的情况
纵向逻辑之所以不够合理,最常见的原因在于前提条件不同。 说话者指出“因为A,所以B”,但实际上说话者的脑海里已经为A勾勒出了诸如A'、A”等若干的隐性前提。
2 是否把不同性质的东西混为一谈
第二种导致纵向逻辑不合理的原因是把不同性质的东西同质化。
说话者指出:“因为A,所以B”,但是实际上,A的范围里面已经掺杂了A1,A2,A3等性质不同的东西。
3 是否把偶然必然化了
说话者指出:“因为A,所以B”,可是,A和B之间的因果关系太过跳跃,听话者可能会认为这只是一个偶然事件。

横向逻辑即MECE分析法,是指总分关系,没有遗漏和重复,即A包括B和C。

不遗漏是为了更好的说服对方,不重复是为了让对方更容易理解,相比来说,不遗漏比不重复更难实现,因为不遗漏需要你对问题有全面的了解之后,才能做到。

如果横向逻辑薄弱,对方就会提出“只是这样吗”的疑问。

建立合理的横向逻辑,有一个窍门就是,使用现有的框架来思考问题,例如,5P营销理论、3C战略三角模型、波特五力模型等经典的思考框架。在这些经典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商务问题进行调整运用,使我们的横向逻辑达到不遗漏、不重复的状态。

最终的理想状态是,纵向逻辑和横向逻辑一起构成金字塔结构,自上而下的表达,使提案更容易被对方所理解。

二 职场影响力离不开感性思维

记得《相声有新人》有一期来了一对博士夫妇。他们发明了用公式来说相声的理论,这个概念本身很新颖,郭德纲一开始也觉得挺好奇的。但是这对夫妻上台后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

男博士一上来,身体语言就充满了攻击性,首先他用手指着人说话,给人很无礼的感觉,然后,又把自己的签名书赠送郭德纲,整个过程有种洋洋自得的气氛,紧接着,这夫妻俩在作品中diss相声传统的说学逗唱,反衬自己理论的科技含量。最后的结果,不出意料,惹得全场相声选手和评委都十分不快。

这位男博士是来推广他的公式相声理论,结果却是惨不忍睹。在整个过程中,他完全没有察觉到对方的表情、现场的尴尬气氛还有沟通过程中隐藏的不快感。

这就是盲目相信逻辑思维,而忽略感性思维的结果。

逻辑思考能力虽说是其他能力的基础,但并非具有了逻辑思考能力,方案就能自动的通过。在逻辑思考能力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对方的立场、感受交流的氛围,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和内容才能帮助提案顺利的通过。

缺乏感性思维,就会造成我们在提交方案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逻辑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仍然无法说服对方的情况出现。

将感性思维用于以下过程中,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的沟通:

1 理解对方的要求:

正如“逻辑合理与否是由对方判断的”,方案能否被接受也是由对方决定的,为此,我们必须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对方的要求,比如了解对方的背景 、关注点或可能出现的反应等。

比如,对方在寻找便宜的产品,你却向他推荐性价比高的高价产品,就很难达成合作。

沟通的过程要求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聆听对方的要求。

2 把握对方存有疑虑的问题

在理解对方要求的大前提下,我们还需要通过和对方的交流,找到影响对方做决定的关键问题。比如,明确了对方是要寻找便宜的产品,我们推荐了便宜的产品,对方还是没有下决心购买,我们就需要观察和寻找对方在意的问题,是产品的质量?安全性?产品性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发挥感性思维能力。找到“对方对哪些问题感到不确定”,并针对此问题,进行逻辑性的回答。

3 设计合适的会议风格

提交方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方案通过,顺着对方的思维方式设计出来的方案更容易获得对方的理解和认可。

合理设计会议风格取决于合理的理解对方的思路,理解对方的思路有三个诀窍,即观察对方是“阅读者还是倾听者”、“纵观全局者还是连锁把握者”、“自上而下派还是自下而上派”。

只有针对对方的风格和思维方式,设计会议的风格,才能顺利通过提案。


有很多道理是小学生都明白的,但是我们有时却不如小学生。知易行难说得就是这个。

如果我们能常常练习提高逻辑思维和感性思维能力,积极解决提案沟通中的问题,相信我们的提案会产生更大的职场影响力,能更顺利更高效的通过。

我劝大家不要去学这个问题下一水的「厚黑学」答案:什么「切勿交浅言深」,什么「不要跟同事做朋友」,什么「不要顶撞领导」......诸如此类的言论。

这些内容看多了,会让你觉得:「世界上恶人真多」,「我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继而你会变得很「谨小慎微」,「老练」,「世故」,「小有城府」.....

这样一来,也许你犯的错,会越来越少;时间久了,你才会恍然大悟:

原来你的朋友也越来越少了,这些朋友包括你的同事,你的领导,你生命中的贵人,甚至那些原本想帮你介绍对象的人.......远离了。

不会范大错,没有大损失,自然也不会明白一些大道理,就更没有大的个人成长了。

你亲手把自己装在了套子里了。


试想,谁愿意跟一个「有城府」、「世故」的人,做朋友呢?

如果你活的没有缺点,别人要怎么帮助你?

一水的「厚黑学」回答,只会让你「越活越小」,都在教你如何「保护自己」,是在讲如何「防守」,这些道理都是浅显易习得,或者吃一次亏就会明白。

而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人在职场,如何「攻」,如何越活越宽广。

这是我在工作了9年后,才明白的「职场大道理」。


我多希望,在我刚一毕业的时候,就有人跟我讲明白这至关重要的三条大道理:


1、选择大于努力

2009年,我一毕业就进入到阿里巴巴工作,作为一名B2B的销售,那个时候阿里巴巴跟工厂/外贸公司合作一个客户是19800元/年,我们的底薪是2500块,拿到的提成是4%~9%,根据上个月的业绩来决定下个月的提成点数,底薪+提成就是每个月的工资。

说实话,我做的不好,基本上的业绩提成点数都在6%左右,也就是说每个月差不多有一万块钱的收入,我所在的金华区域,差不多可以算是全国收入排名前五的区域了,因为浙江永康是一个出口量极大的地方,有很多工厂和外贸公司。

也是因为这样,整个阿里巴巴B2B六千多个Sales里头,全国销售年度冠军经常出在我们区域。

在金华三线小城市,毕业第七个月全款买了辆车(都是借的),我觉得月收入一万,每天开车小蓝车去拜访客户,生活还是蛮不错的,因为我们经常接触的那些外贸业务员每个月才1500块工资。

不管是跟阿里的同事聊天,还是跟客户聊天,大家都觉得这样的生活蛮不错的。

后来外贸越来越难做,老板也在收缩推广开支,我的收入也越来越少,加上自己对于销售的厌倦,纠结了好久,终于还是决定离职了,(这段经历,也相当曲折,我都写在了这里>> 曲折的转行经历)中间经过一段简短的创业后,我北上京城,就职聚美优品。


2011年的聚美优品,还很小,一百人的规模,但已然让我开了很大的眼界:

1、公司做一次线上活动,一个销售没有,就可以做到80万的销售额!

要知道,阿里巴巴B2B也是电商,全部靠销售来拉客户,一单19800,一个区域(城市)100个销售,一天拼死拼活,差不多才做到80万的业绩。聚美优品一个销售都没有!

更可怕的是,第二月做活动,业绩就可以一天做到200万销售额!

9月份公司做一次更大力度的活动,结果直接导致爆仓了,所有人都去仓库包包裹!

当时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特别触动我。怎么可以这么厉害啊,一个销售都没有,太神奇了。

有次新员工入职培训,HR喊我过去讲下来聚美的工作感受,我就说了2011年9月4日聚美优品第一次爆仓,销售额那么大,对比阿里的人肉销售,对我来说是有多么的震撼。可能是真的很震撼我,讲的在台下听我分享的陈欧和戴雨森眼睛润润的。

也是那次,我才知道这个幕后的高手是聚美优品负责活动的两个产品经理,一个负责前台,一个负责后台。据说他们的工资有两万一个月,还有很多期权。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产品经理这个词,原来不出去跑客户,不去签单收款,一个月可以拿这么高的工资,还有很多的期权,要是折算下来怎么也得三四万一个月吧。

要知道,在阿里巴巴客户最好的区域,拥有最好的客户资源,业绩第一名的销售,除了年底的大战外,常规每月的收入差不多也就这个数吧。

当时特别震撼我,我觉得这个岗位好棒。

要知道,这收入,在我以前是完全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了。(还是自己太怂)

后来,我就走了很多弯路,花了五个多月的时间,在另外一个公司成为了一名产品经理。

从起薪6000到税前30000,我用了差不多五年的时间。

当然如果我没有范二,没有傻逼的话,一些公司的期权折现也绝对收入丰厚。

为年少无知买了很多单,但好在一直努力;去年我做了一个决定,打算去做另外一件事。

然后收入就从三万增长到另外一个数量级了,这个变化,我差不多用了1年时间。

这两次薪水的越级跳跃,让我充分认识到一个观点就是:

限制我们的,不是傲慢,而是无知。

在阿里的时候,我觉得我是坐上了火箭,其实我是在步行; 做上产品经理后,我觉得我是坐上了火箭,其实我是在骑自行车; 现在做的事情,我觉得我是做上了火箭,其实我是在骑摩托车;


而通过这次做的这个事情,更让我觉得,还有更好的通道,只是我自己没有找到而已。

在做好当前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寻找就是了。

也许这个寻找会很费时间,也许会精疲力尽,但我知道,肯定是有的,只是自己花的精力还不够而已。

我也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多看看一些新兴行业,「选择真的大于努力」,也许你以为你现在的公司工作已经很好了,但其实可能只是一些行业的起点。


2、永远只为自己打工

三科,你写的文档格式看起来有点乱,阅读理解起来不是很方便.....

我刚做产品经理不久,一个做后端研发的工程师跟我如是说。

要知道文档是一个产品经理最重要的产出物了,受到这样的评价,一向脸皮薄的我,内心还是有些难受的,想到平时和他合作都蛮开心的,我就试探性的问了下他,还有什么地方要修改的。

他Balabala的说了好多.....

哈,原来我有这么多问题啊?!!

好在那个时候,跟他是在QQ上聊天,不晓得如果是当面的话,这个场该怎么收.....

聊了一会后,我问他,有没有一份做的好的模板,来学习下?

他随手发我了一份他在百度工作时,一位产品经理写的需求文档模板。

打开这份需求文档的那刻,我瞬间石化了。

原来别人可以把一份文档写的这么认真,不管是从格式、间距、字号、颜色、描述、逻辑等,都非常的清晰明了,言简意赅。

对比来看我写的文档,简直就职一坨屎啊。

然而我就这样的搞了好久,想想也真是苦了那时合作过的同事了。

一番赞美之后。那位后端研发工程师跟我说:

你写的东西,其实就代表了你的水平。

是啊,我写的东西,确实代表了我的水平啊!

我的水平,就这样吗?那太不能够了!

后来,在那份需求文档和那位工程师的启发下,我都要求自己写的文档,一定要非常的「工整」、「专业」和「简洁」。

嗯,就是要做到公司里所有产品经理的第一名

除了文档,我在想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的。对自己要求严格,因为你的同事会看到,你会影响到别人,这种力量要远比你想象中的大很多。

正是在这种想法的鼓舞下,我越发觉得自己其实不是在给老板打工,而是在给自己打工

有了这样的心态,会让人站在更高的台阶上看现在的问题。

如果换成是老板,他会怎么想呢? 如果换成是老板,他会怎么做呢?

你不断的这么想,很多事情,就能想的非常明白,继而就会影响你在做的事情。

你会很享受现在在做的工作 你会对加班跟常人有不一样的理解 你会对同事更有耐心 你会对业务更加上心 ......


也正是在这种力量的促使下,最近的三份工作,都被公司给予了很大的激励:

  • 在Face++被评为首届年度优秀员工,奖金10000。
  • 在优信二手车,得到两次升职和一次加薪,还上了一次公司内刊:


而在这些公司「带着给自己打工」的干劲也确实做出了一些还算牛逼的事情,这不管是在找下一份工作,还是创业时,都带给了特别大的收益,有些是实实在在的收入,有些是被验证的成功的方法论。

为自己打工,其实想和做起来,都很难,但其实只有你有这样的意识,不断的自我暗示,你就会发现神奇的变化开始逐步的在发生。


3、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要远大于你觉得它对你的影响

去年有一次在得到上听武志红的心理学时,他有一讲讲到在斯坦福有一位特别有名的心理学老师,在给学生上完一整年的心理学课程之后,会对他们说:

我们一学年的课程上完了,我相信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在期末考试结束后,把一学年所学的课程又都还给我,但我希望你们能够永远记得这句话: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要远大于你觉得它对你的影响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猛然想到以前在阿里巴巴全年销售冠军在游说老板的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

一个老板整天跟十个农民在一起,一年之后,这个老板也就变成了农民。 一个农民整天跟十个老板在一起,一年之后,这个农民也就变成了老板。

这不正是一样的道理吗?

后来反观从小父亲教育我要永远跟比自己强的人玩,是多么智慧的一件事。

虽然这会让我的成长无比痛苦,但却会让处于劣势的我,持续的向上努力。

而这种力量现在看来,不敢说比很多人要跑得快,但至少让我不至于过的特别差,可以不用太担心物质的去追求梦想。


也是在那段时间,我开始去反思自己身边的朋友圈,自己营造的环境是不是一个正向积极的环境?

未来我要去成为的那种人,我是不是应该先去认识他们,并跟他们成为朋友?


嗯,是的,我也确实这么去做了,效果确实非常的棒,让我对于即将要成为那样人的生活、工作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校准了我很多错误的认知。


这种影响带来力量,远大于我之前以为的那样。


嗯,你大概明白了,如果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从物理距离上接近他/她,这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力量。


以上,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三个至关重要的大道理,想到我已没法回到9年前,给那个刚毕业的自己说了,就讲给看到这里的你吧,希望有所帮助。



也许你会想了解:

互联网产品经理在早期如何快速学习?

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懂技术吗?

产品经理的职责有哪些?到底该做什么?

在知乎上,最值得关注的「产品经理」系列问答有哪些?

IT行业都有哪些职位,初学者(0基础,新人)该如何选择,才能够快速进入这个行业?



努力成长,希望配得上您在左下角点的「

俗话说“祸出口出”,头脑简单的我,刚入职场时候无所顾忌,无意中得罪了很多同事深不自知,踩了很多坑,特意分享出来给你,避免像我一样吃了大亏。

1.永远别对人说“你错了”

确实,正气凛然地说出“你错了”是一件很过瘾的事情,但是你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在告诉别人:我比你聪明,而你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大笨蛋。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避免一个冲突就已经很难得了,要想改变对方的观点根本就无从谈起。

即使你认识别人错了,你也应该这样讲:“啊,慢着,我有另外一个想法,不知对不对。假如我理解错了的话,希望你能够纠正我。让我们共同来讨论一下。”这种回答很巧妙,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我可能不对,让我们一起来寻找正确的答案吧。”没有人会反对这样的提议的。


2.职场上不要好为人师

刚入职场时,我喜欢把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或经验分享给大家,但是收获回来的却不多。其实,仔细想一想,就知道了,有些人随着职场的环境成为了大油条,得过且过成为了他们的选择,更有些人认为你是在炫耀,潜意识站在你的对立面。

你在领导交代的每个工作都做的很好,自然会有人上来向你讨教,所以这种事不要主动出击。


3.能人说话不含糊

先看下面对话:

A:你觉得这个方案怎么样呢?
B:很难说
A:能赶上截止日期吗?
B:很难说

试想,如果你是A,听到“难说”这种含糊不清的回答时候,你会不会觉得同事B是一个不动脑子、没主见的人儿?

一般情况下,职场上的能人说话时候都不会用“难说”、“复杂”这些词语。他们把好坏、喜欢和讨厌说得很清楚,让人感觉他很易懂、很直爽。

在别人对你说“难说”时,你也不能回应“是吗”,应该向他追问,到底哪里好,哪里不好。


4.不得已的拒绝应该如何说

无论是被邀请参加酒会还是学习会,有时候一旦使用“有事,不能去了”等语句拒绝了一次,就不会再被邀请第二次了,这种例子很常见,因为邀请方是从最可能参加的人开始联系的。即使你是真的有不得已的事情不能去,被拒绝的乙方也会这么想:“他是不是根本就不想来?是不是他不喜欢我?”

所以,在这次真的是不得已拒绝时候,下次还想被邀请的话,应该用“我下次能去”、“如果在xx情况下就可以”的肯定句来拒绝。这样的话,如果下次有什么活动符合你说的条件的话,他还会邀请你。


5.听明领导的潜台词“下次再说”,避免踩雷

假如你有一个很好的方案,对公司发展特别有利,于是兴致冲冲地向领导说了,但领导却淡淡回应一句“下次再说”,这里你就要听明白领导的潜台词是“不用再提”。

如果他真的在意,他会让你详细说清楚,甚至直接让你安排人手去做。即使现在没有时间,都会在某个空闲的时间会找你过来详细了解一下。


6.沟通的时候尽量不要用反问句

在平时讲话中,我们会经常在陈诉句的句尾加“吧”等带有疑问的词语,比如“我们吃饭吧”,“我们走吧”,这样子的话语还起到一种征求意见,会让对方感觉比较舒服。

但在职场上,经常使用疑问句/反问句或者带有疑问的陈述句,会显得你在质疑对方的观点,真是时刻有种谈啥话题都能谈崩的节奏。所以,能用肯定的陈述句描述就不要用疑/反问句,实在有疑问要平和友善地提问。


看到这里,如果觉得内容对你有所帮助,请给一个赞,然后再往下看哈


7.不要跟别人抱怨,尤其是不要跟领导抱怨

职场上也有“二八原则”,即20%的人做了80%的工作。一个公司,有出色能力的人,自然也有平庸的人,不然每个人都那么出色,就会显得整个集体都那么平庸了。

有时候,你跟能力不如你的人共同负责一个项目,给你挖了很多坑。如果你跟其他同事尤其是领导抱怨,证明责任不在自己而在别人。在他们看来,只会觉得你是一个高冷范,没点团队精神,从而疏远你,毕竟人外人有天外有天,没有人能够肯定自己一直都是能力优秀的人,而你这样的抱怨,就直接把自己放在了他们的对立面。

你需要做的就是有更高明的手段去完成这个项目,证明你的能力,同事和领导的能力自然看在眼里,很乐意跟你一起共事。


8.汇报坏消息一定要先说结论

特别是叙述坏结果影响公司业绩的时候,一定要先说结果,俗称“从主到次传达内容”。因为坏消息很难解释清楚,如果先说具体情况,就会给人一种“这个人好像总在辩解”的印象。

而且,麻烦的事情需要尽早解决,如果叙述的过程很啰嗦,一旦上司突然来了一句“我很忙,稍后再说吧”,这样就可能引起更大的麻烦。


9.学会点菜

学会点菜是一个很值得学习的餐桌礼仪。在职场上,难免会跟领导、同事一起聚餐,如果让你点菜,你都是点自己喜欢吃的,不合其他人的口味,那么就会留下了一个自私的印象。或许你会说,我点的时候询问一下大家的意见,但你会发现,大部分的回复都是“随便”之类的话语。有时候随便比不随便还要难!

在点菜上,有个领导曾经教我,自己喜欢吃什么不重要,一定要保证其他人都有自己能吃的菜。如果你知道大部分人口味的话,那么按照他们的口味来点;如果不知道的话,可以找个借口顺势把菜单推给公司的老油条去点,他们可能能力不行,但搞关系绝对可以,区区点菜难不倒他们的。


10.入职时称呼小Tips

  • 新人报到后,首先应该对自己所在部门的所有同事有一个大致了解,弄清楚每个人的职位。
  • 对于公司的“副总裁”、“副主任”等职业都有“副”字,在称呼其职位时候,都要把“副”字去除,没有人喜欢还有一个“正室”压着自己的。
  • 在遇到多位领导需要打招呼时,一定要从职位高的向职位低的逐一称呼,如:张董事、蒋总经理。
  • 如果对其称呼不清楚,不要胡乱猜测他的职位,可以跟对方解释新来的,然后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作为交换信息。
  • 不要试图去讨好,把自己当做平等的人。尤其是对于刚入职场的人,可以勤快做事,主动做事,但不要觉得自己初来乍到,就唯唯诺诺,给人低人一等的感觉。你从内心应该把自己当做一个与别人平等的人。


11.观察同事小法则

  • 突然开始注意打扮。他可能是恋爱了,或者最近在面试别的公司。
  • 突然增加了某个口头禅。如果这个口头禅不是公司或者其他同事的,那他可能最近认识了新的朋友或者情人。
  • 蓬头垢面来上班。他可能家里有病人或者遇到了什么麻烦,要关注一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对你们部门、公司受够了,根本不在乎你们的感受了,准备物色下一家了。
  • 突然工作特别努力。那十之八九是打算换工作,想在临走之前做个好成绩,方便到下一家面试的时候增加谈薪资的资本。
  • 剪了短发。可能是失恋了,也可能是仅仅想省事儿,希望在职场上更努力。


12.别人帮了忙要给福利,比如红包、零食等,以表感谢。我花了3个小时那么用心写了这篇文章,给个赞奖励一下我吧,O(∩_∩)O哈哈~。


职场上的道理如果你没经历过然后悟出的话,很容易觉得是鸡汤,没有任何的指导意义,但是鸡汤很具有总结意义。也就是说你做事之前想通过鸡汤寻找点方法那是不可能的,但你经历过一些事情后,回过头来看,发现鸡汤说的还对,所以鸡汤是感性的总结,不是理性的指导!


我的往期优秀回答可戳这里直达:
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人却没有?
人在年轻的时候,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
哪本书是你只要有机会就会强烈推荐的?为什么?
有哪些是你踏入社会才明白的道理?
零经验的人都是怎么转行的?


感谢阅读,辛苦写了几小时,觉得有用请点个赞,谢谢。

毕业5年,掉过很多坑,走了很多弯路,分享一些人生感悟,让你少走3年弯路!


1、普通人家的孩子,唯一可靠的出路就是读书,只要读不死,就要拼命读。不要听信读书无用论,注意,你不是富人家的孩子。


2、工作≠事业,无论毕业多久,必须要有忧患意识。一味追求稳定,等同于温水煮青蛙,你迟早会与社会脱节,且很难追上。这点我深有感触,与社会脱节3年,为了追赶同龄人,我付出的艰辛可能你无法想象。


3、关于爱情,门当户对很有道理,跨越阶层的婚姻不是没有,只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人的婚姻和人生一样,符合正态分布,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伴侣。所以,真想迎娶白富美,嫁给高富帅,那就对自己狠一点,跳出你的底层圈子,实现屌丝逆袭。


4、除了你的死党之外,你的人脉都是建立在价值互换的基础之上。很现实的一点,你和你的老板,同事,有多大可能性会成为朋友呢。人脉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你对别人没有价值,那你就不是别人的人脉。真想成为别人的人脉,那就与优秀的人为伍,向他们学习。


5、选择一定大于努力,历史的潮流、社会的发展、行业的趋势,远大于个人的努力。从一开始就要做好选择,选一个好专业、好行业、好平台,甚至包括你的婚姻,不要着急,宁缺毋滥。


6、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学习,这是我最后悔的事,混了两三年才幡然醒悟,然后用一年多时间,月薪翻了5倍,勉强达到同龄人平均水平,记住,放弃学习就等于放弃自己。


7、努力融入比你厉害的圈子,他们的视野、格局对你的帮助非常大,融入不是简单加个微信认识一下,而是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成为对他们有用的人。


8、一个人的精力极其有限,不要把宝贵的精力花在不值钱的地方。比如三天阅读一本,21天养成早起习惯等等看起来是很好的方法,但存在很大误区。通过增加阅读数量提升自己的效率非常低,同样,通过打卡也很难养成早起习惯。你应该增加阅读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晚上早睡才能早起。不要把精力花在形式上,而应该用在刀刃上。


9、别做无用的社交,那是浪费生命的行为。


10、人真的不必逼自己去做不像自己的那种人,凡是适可而止。你不用活得像一支队伍,一个人只要活得像一个人就行了,有尊严,有追求,有梦想,也有软弱和颓废的时候。


11、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但是成功的人可以随随便便的讲故事。


12、如果你读的是个一般的普通大学,更要努力的跳出自己的圈子,随波逐流只会让你变得和大多数人一样普通。


13、作为一个职场新人,你没有多少经验谈资,别人都是在暗中观察你的所作所为,你能展现的只有行动和态度。


14、当你在一家公司做的不好时,别忙着去抱怨公司、抱怨老板,多想想自己是什么段位。


15、不要瞧不起你的领导,更不要认为他是傻逼,他能当你的领导,一定有他的优点。


16、没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你的工资里,本来就有一部分是支付给你的委屈费。


17、别去埋怨你的父母,他们已经做了所能做的一切,当你人生不如意时,站在你背后的永远是你的家人。


以上是毕业5年来,自己经历或者听到的一些感悟,走了太多太多弯路,才真正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希望看到的同学不必走我这么多弯路,愿你归来仍是少年。


最后,如果对你有用,记得点个赞呐~


1、公众号:小鸣日记,后台回复“赚钱”,获取普通人业余时间月赚2000的兼职方法。

2、回复“书籍”,获取一份收藏了8w+次的精品书单,包括职场、时间管理、心理、营销等。

3、回复“目标”,帮你找到人生方向

在职场混了这么久(2014年毕业)感触最深的一点:跟对领导比选对公司重要。

下面的内容可能比较苛刻,大概所有的领导都不能满足以下的全部要求。

但是,如果以下3点中,你当前的领导一点都做不到,甚至3个负面都中枪了...

那么,你今晚加完班就可以深思熟虑一波了...

/01/舍得分钱,而不是罚钱

你们遇到过动不动就罚款的领导吗?

我遇到过,而且罚的很奇葩。

去年,我在一家新媒体公司工作,领导最爱使用的管理方式就是罚款,而且各种罚款项目应有尽有、种类繁多。

比如:

推文中有错别字,罚;
日报晚发1分钟,罚;
推送慢了一丢丢,罚;
不小心领了群里的罚款红包,双倍罚;

但是这种罚款有用吗?

没用。大家该犯错还是犯错,甚至犯错犯得更汹涌了~

听我讲个有趣的故事:

在以色列某个幼儿园里,家长们去接孩子放学经常会迟到,导致老师要在幼儿园断断续续等很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幼儿园推出了罚款政策,比如说,家长迟到10分钟,就罚3美元,结果怎么样呢?

迟到的家长变少了吗?并没有,甚至还越来越多了。

因为在家长心里,他们以前迟到会感到愧疚,觉得欠了老师人情,而在罚款政策推出之后,家长觉得,迟到的时间是自己花钱买来的,所以现在的迟到变成了心安理得。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罚款罚点小钱,罚出来的只是对方的心安理得,对于员工同样如此。

那如果罚款罚得多一点呢?员工是不是就会重视?

不会,员工只会想逃离。

还是我上面提到的那家公司,在各种疯狂的罚款操作下,记得最让人奔溃的一个月,某位女生被罚掉2000多块钱。

领导可能是想杀鸡儆猴,牺牲1个人来震慑所有人,但结果是:从那一天开始,各位小伙伴该离职的离职,该找下家的找下家。整个公司怨声载道,人心惶惶。

所以,对于公司来说,罚款是最没用,也是最离间人心的。

罚点小钱,员工不在乎,觉得自己拿钱买来了心安理得;
罚点大钱,那就基本把员工摆在了和公司敌对的位置,而员工不是非要在这里上班,完全可以找个合适的机会转头就走。

可以说,对于公司来讲,建立奖励机制永远比罚款更重要。

那怎么建立奖励制度?

举个例子,假设员工在工作上没有出现任何失误,那么这个月就固定奖励10分,而且这个分数的最终统计结果,要和员工的长远利益挂钩的,比如:会影响到他的晋升,或者涨薪。

奖励和长远发展联系起来,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活力,比单纯罚款来得更有效。毕竟只有当一个领导最无能(为力)的时候,才会用罚款来解决问题。

/02/愿意背锅,知道维护自己的手下

我这辈子遇到过最蠢的领导,大概就是:喜欢在大老板面前,说自己下属的坏话。

说到这一点,又不得不提起我的心酸往事了。

2017年有一段时间,我和直属领导的关系非常恶劣。

而恶劣的根本原因就是:公司业务一旦出现了问题,不管大事小事,只要大老板责怪下来,他一定会甩锅到我们身上。

记得有一次,大老板过来视察工作,对公众号的涨粉情况不是很满意,话还没说完,我这位领导就开始忙着推脱责任了:

这事儿交代给XXX了,是ta没做好;
XXX工作态度有问题,没法管理;
...

当时,我身边的同事悄悄说了一句话:在这个公司,我们不会活的很舒服,因为领导最起码要做到的,是在别人面前维护自己的下属。

其实说句不好听的,中层领导都应该是“背锅侠”。

出了事儿我来抗,如此一来,在上级眼里,他是一个能担事儿的人,在下属眼里,他是一个靠得住的领导。

如果领导习惯于甩锅,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下属觉得自己没有犯错的机会,于是采取了保守的工作策略,为了自保,抛弃创新,定时定点完成固定任务,一点都不敢发挥。

那样的领导当起来,才是真的心累。

4年前,我刚转行到互联网没多久的时候,就亲眼见到过一个很喜欢背锅的主管。

任何事情,只要老板怪罪下来,他一定是冲在前面维护自己的手下,一句理由都不找,直接承认这是他的错。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

我曾经听到他们部门的员工在私下里说:

咱们以后做事要认真一点,不能再让老大替我们挨骂了。

/03/不把员工当机器使用

这里说的机器不是指工作量大,而是指领导不要无形中把员工放在螺丝钉的位置。

我们经常听领导埋怨员工:给你安排什么任务都做不好,步骤都给你说得清清楚楚了,自己能不能上点心。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领导和员工的责任其实应该对半分。

在离开职场之前,我带人的经验其实很少,今年做自由职业有了一个小团队(很小很小,大家别想太多,我没有开公司)团队虽小,但也需要自己掌握一些带人的技巧~

回顾之前的职业生涯,关于领导力,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

想让大家有参与感,有贡献的激情,就不能只给大家安排活儿,而是要在安排活儿的同时,告诉大家,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是为了实现什么目标,我是怎么想的。

这样一来,员工做事才不至于停留在执行层面,才有提出建议和顺势发挥的空间。

如果作为领导,习惯对员工甩一句:你按要求去做就完事儿了。

但最后还要嫌弃员工没有自己的想法,不用创业的心态来做事。那才是真的蠢且刻薄。

今天中午午睡的时候,我听了刘澜老师的领导力30讲,刘澜老师说:

有的领导做得不好,员工没有活力,是因为他们太把企业当成机器来运作了。

就像富士康,作为一家企业,很成功,运转良好。但是它的员工基本就是螺丝钉的存在,曾经有一位女工,在富士康干了一个月都没说过一句话。

在富士康,公司是机器,员工是螺丝钉,螺丝钉不需要说话,只需要听话。

这个例子看起来有点极端,但很多公司的领导就是这种管理风格,直接安排员工:

啥都别问,你去按要求把事儿办了就ojbk。

如果事情办得好,那没毛病;

如果事情办得不好,就要嫌弃员工没脑子,没思考能力。

但当你责怪的时候千万别忘了,你根本没给员工参与思考的机会啊,员工变成螺丝钉(机器)这件事情,是因为领导无形中把员工当成螺丝钉(机器)来使用。

就像刘澜老师说的,领导力的口诀是:为什么。

不只自己想清楚为什么,也要跟员工解释清楚为什么。

————

❤看完记得点赞哟,爱你么么哒

❤推荐自己的其他走心回答:

职场中有什么禁忌?

人在年轻的时候,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

————

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静静教主。一个超走心的「学习、思考、个人成长」账号

如何利用负能量,打造职场核心竞争力?

为何愤怒、自负等不利条件让我们更成功?

关于职场中的一些心得,我想推荐一本书:《狡猾的情感》。这是中信出版社 2016 年出版的一本书,跨界博弈论、心理学、进化论和行为经济学。这本书我一拿起就放不下,一口气读完,醍醐灌顶,酣畅淋漓。

凡夫俗子认为,情感和理性思考是相互矛盾的,行为经济学家认为情感因素会产生心理偏差,从而诱使大家偏离理性决策。可以说,在情感对于决策的影响上,大家的看法是高度统一的。

生活中,谁都会有喝凉水都塞牙的时候。假设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今天丢了两百块钱,另一种是今天丢了一百,明天再丢一百,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哪一种?毫无疑问你会选第二种,今天丢一百,明天再丢一百。

在生活中,好运气来了,你想挡都挡不住,同样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今天中五百万大奖,另外一种是今天中了两百万,明天再中三百万,如果让你选,你会选哪种?毫无疑问你会选第一种,今天中五百万大奖。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要一次中五百万才爽,是吧。

但无论是丢钱还是中彩票,两种情况你的损失和所得都是一样的,但为什么你的选择会截然相反呢?因为我们天生厌恶损失,这其实就是情感对于我们决策的巨大影响,行为经济学家认为这些情感波动对我们的理性决策是不利的,在决策时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因为冲动是魔鬼。

在《狡猾的情感》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根据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果情感常常让人做出错误的决定,为何进化未能早早淘汰掉情感呢?就像自私的基因一样,在进化过程中,情感是不是也有狡猾的一面呢?

作者通过对于愤怒、信任、爱、自负、偏见等一系列常见情感的分析,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于情感的传统认知,得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冲动不是魔鬼,愤怒、自负、嫉妒等非理性情感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有利、更理性的决策,从而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但这本书最牛的地方在于,我们甚至可以利用所谓的不良情绪,比如愤怒、自负、偏见,来提高我们在职场的核心竞争力。

你可能会说,什么?抱歉,我没听错吧?我在公司天天被领导用正能量洗脑,愤怒、自负、不利条件这些负能量还能帮我提高职场核心竞争力?有没有搞错?

哈哈,我当然没有搞错,下面我会从这本书中,选出愤怒、自负、不利条件这三大负能量,并结合我在职场的多年阅历,向你详细讲述,如何利用这三大负能量,做出理性决策,去打造你在职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在开始今天的讲述之前,我给你介绍两个背景知识,先进行一下铺垫:

第一个背景知识是情感对于职场人士的重要影响:也就是从理性经济人到社会人的演化。理性经济人最早由「上古神兽」亚当·斯密老先生在《国富论》中提出,并由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先生引入管理学,泰勒通过对四名钢铁厂工人的跟踪分析,提出作业管理、计件工资、标准化制度等科学管理方法,开创了现代管理学的先河。、

但泰勒式管理仅仅把人当做理性经济人,在大幅度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使工人的劳动变得异常紧张和单调,因而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并导致工人怠工、罢工等事件的出现。

而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奥先生,在著名的霍桑实验中惊奇发现,通过大范围的面对面访谈,无论劳动环境变好还是变差,工人的产量都在不断提升。

这是一个惊奇的发现——因为唠唠嗑本身就令生产率提高了!从这点可以看出,情感对于职场人士的重要影响,因为大家都是有情感的人,不是机器人。

第二个背景知识是情感对于理性决策的重要影响:以色列裔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提到的「系统 1」、「系统 2」理论。他把人类的认知机制解剖为两套系统:「系统 1」反应快速、依赖直觉,几乎不需要我们的努力就能完成任务;而「系统 2」则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得出结论的时间较长,但理性且精确。

丹尼尔认为系统 1 容易受情感支配,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认知偏差控制,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这也是《狡猾的情感》这本书重点反驳的一点。

好了,下面就让我们正式进入主题,我将依次讲解愤怒、自负、不利条件这三大负能量如何让我们在职场上更成功。

首先我们来看愤怒。对于中国人来说,从小我们就被教导「礼之用,和为贵」,「和气生财」;职场人士更是被教导要传播正能量。

但是和气就一定可以生财吗?我们在职场中难免与他人产生争执和冲突,冲突中爆发出的愤怒的情感,会影响我们职业发展吗?在商务谈判中,如何通过控制情感,来获得有利结果呢?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一个启发,就是愤怒这个大家普遍认为的负面情绪,是可以促进职场人士的职业发展。

此话怎讲?我们用商务谈判来举例,谈判中,买卖双方在价格这一关键条款互不让步,僵持不下,谈判陷入僵局,濒临流产。此时,如果卖方能够通过拍案而起的愤怒情绪,向甲方展示出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的气势,展示出即使「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也在所不惜的意愿,展示出即使交易泡汤也绝不降价的决心,那么卖方很有可能会高价卖出。即使买方不买账,交易最终泡汤,那么该优势仍然成立。可以说,是愤怒这个负面情感,促成了交易。

原因其实很简单,愤怒这个情感看似负面,其实是愤怒一方建立的可信承诺,这种承诺是真心实意的,表达了当事人坚定的态度:愿意接受必要损失,即使牺牲也不让步。由于可信度极高,谈判中的另外一方不得已做出让步,接受愤怒一方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反而促使交易达成。

在职场中,无论你处在职业发展的哪一阶段,作为组织的一员,你迟早都会面临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冲突,仅仅唯唯诺诺,以和为贵,在很多情况下,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使你节节败退,愈发狼狈。无论是国企、外企还是私企,在冲突中忍气吞声都很容易吃亏。

讲到这里,你不要误解,我并不是鼓动你在职场中咄咄逼人,而是教你在维护自身利益的时候,无论是被动防御还是主动出击,通过愤怒情绪来向对方建立承诺,发出可信威胁,以促使对方让步。

仅仅假装愤怒是不够的,因为真正的承诺很难弄虚作假,即使造假也很容易被识破。因此最关键的是:真实性……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