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源通是一个正规货源信息发布平台,发布信息前必须先实名认证,只接受发布货源信息,不可发布高仿和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同时欢迎网民监督并向我们举报!
潮服
自主品牌潮服
化妆品
自主品牌化妆品
运动鞋
自主品牌运动鞋
包包
自主品牌包包

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系统分类 > 网店帮助分类 > 男装货源 > 2019919 更个吧,没想到当年随手手机写的居然这么多人点赞。。。现在事业单位上班,工作比较清闲,基本在养老模式和忙碌模式中反复横跳,暂时没有找副业的想法,比较懒。家住九龙坡,上班大学城,往返车程3

2019919 更个吧,没想到当年随手手机写的居然这么多人点赞。。。现在事业单位上班,工作比较清闲,基本在养老模式和忙碌模式中反复横跳,暂时没有找副业的想法,比较懒。家住九龙坡,上班大学城,往返车程3

来源:用户发布( 如存在侵权请联系本站客服删除)发布时间:2019-10-30 21:48

[] [] []

2019919 更个吧,没想到当年随手手机写的居然这么多人点赞。。。

现在事业单位上班,工作比较清闲,基本在养老模式和忙碌模式中反复横跳,暂时没有找副业的想法,比较懒。

家住九龙坡,上班大学城,往返车程3小时+ 偶尔还要堵车。。。

我也不知道现在这个条件在重庆相亲市场算是啥标准,正在漫漫相亲路上

房子月供1700 目前公积金刨除后没什么压力,吃货一只,工资有一半交在吃上。

考公,事业单位没想象中的难,市属考试没那么多黑幕,但也没有想象中的简单,我是顶着压力裸辞一年在家学考上的,进面6.7次,之前最接近一次总分差0.125分上沙区公务员,这可能是我最不普通的一次决定了。

不是学霸,高考成绩贪玩不理想,普通水平。

d850不出,不出,不出 说三遍 相亲有用 毕竟还学了lr,可以拍点调色唬下不懂的妹子

最后祝愿每个普通人最后总有一个温暖的家

--分割线--

90 男

坐标 西部直辖市

作为90后第一班列车的乘客,实在感触良多

今年29 明年就奔三了

个中滋味,一言难尽

生活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无比真实,

和家人住一起,未婚,未恋爱,无车,有套父母准备的房,和无数屌丝一样,浑浑噩噩活着

在重庆这个地方,像我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扔在人堆里估计都找不回来,也基本没有人会在意你是谁在做什么

望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感觉自己像个幽灵,游离于城市之外,

或许用一个词最贴切,普通

普通的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普通的性格加上普通的样貌,普通的参加高考考了个普通的分数,上了个普通的大学普通的混毕了业,找了个普通的工作拿着普通的工资。普通的相亲然后普通的失败,现在依旧普通的父母普通的住在一起当个普通的单身狗,生活就像一摊死水,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追逐梦想的激情,没有遭逢巨变的挫折,只有一条线般的平静。

马上奔三,依然感觉自己活在20岁的世界里,每天下班刷刷知乎看看b站瞧瞧lpl最后看看大妈之家有啥新漫画。也不能说长不大,因为现实会逼着你成熟,但在周围人眼中,自己仍然是个孩子。

同事同学同龄人一个个成家立业为人父母,只有我还花着微薄的工资当个月光族,存钱买了台尼康d850以为自己能成为摄影爱好者结果发现吃灰时间占了99%,没啥其他爱好,有个梦想是去日本泡泡温泉,可惜节假日钱不够平时又请不到假梦想遥遥无期。

做着钱少事少离家单程1.5小时的工作,工资因为没房子压力所以够花,但是基本存不下钱,车子只能靠家里买,但是现在没需求所以暂时不考虑。现在盼着5号线通车能够早上多睡半小时。

对未来没有什么规划,依然属于走一步看一步的节奏。


无聊吗?这就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90后最真实的生活,没有北上广大牛的精彩人生,没有吃不起饭住不起房的窘迫,有点只有一成不变的生活节奏,和偶尔一个在餐厅吃饭看着周围成双入对时的突然孤独。

93年人,今年26岁。2016年从包邮省985毕业,到现在刚好工作三年。第一份工作在央企,2018年辞职开始创业,现在经营着一家小小小的新媒体公司。


经历过传统企业的严谨,也感受过互联网的变化莫测;拿过安稳又高薪的工资,也感受过“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不确定性;在小城市工作过,也在北上广生活过;见证过平凡人的小确幸,也听过各界大佬在饭局上指点江山。


收入从16年月入3k的实习期工资,到17年年底第一次月入过万,到现在不但要养活自己还得养活团队小伙伴;责任越来越大,压力越来越大,幸福感和成就感也越来越高。


刚好看到这个问题,来说说我自己和我身边的90后都过得怎么样吧~


01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国家电网省物资公司,岗级11,岗位是物资计划管理专责。




刚入职的时候,我像所有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同学一样,觉得自己读了16年书,终于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对于新环境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热情与新鲜感。


不过我很快就发现,对于一家世界500强第二的超大公司来说,系统的稳态运行、工作的“不出错”远比“创新”要更重要。如果你在一家小公司,你做错了一件事、搞砸了一个项目,大不了从零再重新开始做一个就行了;但是,在电力系统,生产岗位的一丁点错误可能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管理岗位的错误可能会造成数百万元的损失。


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之下,“规章制度”重于一切。为了不出错,岗位必须细分到极致,每个人就是自己所在岗位上的一颗螺丝钉。


稳定对于系统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是,因为岗位高度细分化,对于在系统中的每一个个体来说,你所有的工作内容都是被框定的,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自由发挥”的余地。最好的工作业绩,就是“没有出错”。


这可能也是所有体制内同学面临的共同问题。


我所在的单位是省物资公司,负责物资供应链“龙头”的计划。公司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大到变压器、铁塔,小到办公室里用的一支笔、一把椅子,都需要经过完整的流程才能购买。全年有一百多个国网批次和省公司批次。每个月,每个批次,每一天,我的工作内容都是在审核供电局、支撑单位报的这些“计划”对不对。唯一不同的,只是每次采购的东西不太一样。


一开始,我对于自己工作的意义抱有崇高的使命感,觉得“自己的存在虽然渺小,但是也是‘西电东送’、高铁建设中不可缺的一环”。只是时间久了,难免会产生厌倦情绪。每天按时上班、下班,做相同的工作。我甚至都不用思考,就知道“明天”会是怎么度过的。


我开始陷入了自我怀疑和消沉之中。


我对于互联网世界最初的认知是从知乎开始的。从2017年开始在知乎上创作,我结识了一些很好的朋友。我曾经以为世界上所有工作都毫无“乐趣”可言,以为所有的工作最后都会成为重复机械劳动。


那是我第一次发现,世界上除了“拿死工资”和“看技术规范”,还有不一样的路。


平时在单位聊天,同事们总会讲起诸如婆媳矛盾、老公不争气、孩子成绩不好之类的家庭琐事;我在互联网上认识的那些朋友,他们身处国内的一线城市的大公司,日常闲谈,总会讲起一些对行业的看法和对时局的洞见,还有许多新奇有趣的见闻。


其实当时还没给未来做多远的计划,但是我知道,如果一直留在这里,我的人生轨迹就被定下来了。我几乎可以一眼看到自己老了的模样。


彼时我靠写字已经能赚得不菲的收入。我想,反正还年轻,可以出去再折腾一下。就算和想象中的不一样,结果应该也不会太差。


于是我辞职了,投身了互联网的怀抱,开始内容创业。


02

来到互联网行业以后,最大的感受是,真的很焦虑


一开始只是觉得没有了单位考勤和规章制度的约束很潇洒,后来才发现所谓自由职业,只是省去了通勤的时间,不限定办公场所,于是没有了严格的“上班”和“下班”之分,所以也没有了休息日,一年365天都是工作日。


比如,想在十一后的淡季去玩上几天,结果是在桂林的大山里,忍着蚊虫叮咬熬夜写稿。出去玩个漂流也要带上电脑,赶上特别着急的需求,还得在出租车上修改。


比如,想趁着工作日人烟稀少出去看个电影,还没买好票;甲方一个电话打来催单,灰溜溜地回到桌子前面。


比如,为了敲定一个计划,从下午赶工到星巴克打烊,又工作到地铁站停运。



但是,也真的成长了许多。


因为害怕被淘汰,为了能在残酷的竞争中活下去,我每天要读大量的书、要刷一遍全平台来保证充足的“信息摄入”;要做笔记、写竞品分析报告来完备自己的“资料库”。


因为害怕被用户抛弃,玻璃心、听不起差评,我才会花很长时间去打磨我的文章和课程。如今我自己的训练营靠着口碑传播,已经预约到了明年。


因为害怕自己一个人运转不下去,所以组建了团队。到今天,我不再是一个人,而是带着一群人一起前行。经历过半年的磨合,团队已经基本上达到了“自运转”的程度。起初我还要一篇篇改稿子,一段段、手把手地教他们,怎样才能“既达到植入效果又有高传播”;现在基本上已经不用操心了,基本都能一次达成要求。


我从一个腼腆内向的女孩,到现在去商务谈判面不改色;从担心自己什么也做不好,到因为收获越来越多好评而重拾信心;从只会做自己一个岗位上的本职工作,到现在又当项目经理、又做商务、又做市场、又做课程开发;从只会一个人单干,到带着一群人一起“拓展收入来源”;从担心自己在大城市不能生存,到也开始把“在深圳买房”列入5年计划中。


虽然压力很大也很辛苦,但是一切都是值得的。


03

我有一个朋友,91年人,毕业后第一份工作选择了一家小互联网公司,后来又去了阿里。


前段时间我们见面聊天,我最深的感触是,在他进入阿里的这一年,他的思维、眼界和状态,与之前见面时完全不同了。


我这个朋友是个聪明且有才华的人,在我以往对他的认知中,他很容易因为自己的认知高于他人而略显骄傲。在阿里的这一年,他明显比之前谦逊了许多,也耐心了许多。


他带着一个五六人的小团队。他说,“当我来到阿里,我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才发现自己之前想要在普通人面前证明自己厉害的行为很不成熟;当我开始带团队,才知道每一个人都是有脾气、有特点的,我一个人跑得快并没有什么用,带着团队一起跑得快才行。”


在阿里的这一年,他参与过多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活动,在幕后默默担当着让项目有序开展的一员。还有数百名、上千名和他一样的90后,在双十一的凌晨,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他说,很辛苦;但是不会离开。


04

上个月回家探望父母,经由省会,顺便和之前在国网熟识的同事们一起吃了顿饭。席间交谈,大家纷纷说起自己的近况。


比我早一年入职的小姐姐,92年,最近准备和男朋友结婚了。上个月她刚刚评上中级职称。因为努力工作,业务专精,她去年因帮公司节税十余万元而受到网省公司的嘉奖。前几天还看到朋友圈里关于“网省好青年”的投票评选,她的名字赫然位列其中。


那个和我一同入职物资公司的男生,93年,CPA考过4门了。当时我们仨(和上一段那个小姐姐)是我们单位仅有的3个90后,所以关系一直都走的比较近。他最近准备用前几年的积蓄,加上公积金,贷款买一套小房子。


他们都离自己的父母很近,周末就可以回家吃饭。我只身一人在广深和华东地区奔波,许久才能回家探望一次家人。父母和爱人,都见得很少,大部分时间里,陪伴我的只有工作。我一直对此心怀负疚。看到他们“小确幸”的生活,油然而生一种羡慕之情


我们攀谈到深夜,然后互相道别离开。


你看,虽然我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一样过得很好,只是幸福的方式不同罢了。


你看,只要在努力生活、努力工作,向哪里走都是向前

我是80末,执业过程中和很多九零后打过交道,他们很多已经走进监狱了。

执业之后才突然发现很多当事人比我年纪小很多,他们脸上的稚气总是和隔开我们的铁栏杆格格不入。

这些孩子中很多都是农村出身的。

以前我只是痛惜这些小孩年纪那么小就走上犯罪道路,真正让我意识城乡差距这个问题的,是一个七十三名被告的诈骗案。

合肥的诈骗公司,受害人在深圳报案,深圳警方立案之后将七十多个人都押解到深圳,案件重大,在深圳市中院一审。

七十三名被告,起诉书光列举被告身份信息用了二十四页纸,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九零后,年纪最大的老板是七零后,几个经理是八零后。

七十三个人中,六十九个是农村出身的孩子。

而2017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城镇常住居民人口占总人口的58%左右,如果城乡九零后犯罪比例随机的话,在任何一个随机的共同犯罪中,城乡人数比例应该与人口比例相差不大。

目前虽然没有大范围的统计数据,但就我和我的同事同行们接触到的一些人数众多的共同犯罪案件来看,人员分布中农村出身的小孩比例均远远高于城市出身。

犯罪从来都不仅仅是个人选择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社会问题在个人身上的投影。那为什么这种暗影偏爱农村出身的小孩呢?

我本人也是农村出身,因此对这个问题特别敏感,我也在思考造成这种失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这个回答只是把我能想到的一些原因进行一下梳理,是一些比较碎片化的东西,完全不成体系。

第一点,我感觉,农村九零后是第一批成长起来的留守儿童,他们经历的成长环境是非常特殊的。

九十年代农村精壮劳动力大批进城务工,家里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那时候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干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没有任何福利待遇,也没有社保,收入微薄而且经常被克扣工资。民工的子女也不允许在城市入学,那个生存条件是不允许把孩子带在身边的。

农村孩子普遍在没有家长关爱的环境中成长,缺乏必要的关爱和生活经验的指导,在家里野蛮生长。这样的孩子成长起来之后走入城市,必然会成为问题高发的群体。

现在状况好很多。一方面很多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好的省份乡镇企业都开始创办,而且农村地区交通的便捷让很多大型企业也考虑将制造工厂向农村转移,以节约人力成本和用地成本。很多民工不用再进城务工,在家里就可以跟城里的工人一样上下班,并且享受社保等福利待遇。

另一方面,现在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也不再只是做最基础的最辛苦的收入微薄的工作。如果夫妻两人同时进城务工的话,把孩子带到城市生活也是可能的了,农村孩子在城市就近入学也让农村的小孩能够和同龄的城市小孩享受差不多的基础教育。

以后留守儿童问题会被逐步解决,只是苦了九零后。

第二点,我感觉农村小孩进城之后,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这个不仅仅是指物质方面,更重要的是社会资源和社会见识方面。

城里的小孩不管学习成绩好不好,基本上都能达到大专以上文凭,但农村小孩能考到大专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211,985就更是少的可怜。

在毕业之后,城市的小孩或者自己创业,或者凭借父母家人的社会关系找个不错的工作,或者考个公务员事业单位。基本都能过上比较“正常”的稳定生活。

而农村小孩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

就我接触的情况来看,农村小孩进城之后最容易犯罪的渠道就是进入各种诈骗公司工作。如果父母有渠道找工作,他们肯定不会进入这样的诈骗公司,哪怕父母有一定的见识能够给孩子把把关,孩子也不至于陷入这样的困境之中。

农村的孩子全靠自己在社会上摸索。他们没有文凭,又不想再做父辈那些又脏又累的工作,比较好的选择就是做销售。而这些销售公司中,往往有很多是诈骗公司。

最常见的是公司自己租用一个虚拟交易平台,欺骗投资者来这个平台上投资,通过各种方法把投资者的投资款侵吞。这些小孩在其中只是做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他们像正常白领一样在写字楼上下班,每个月领取固定的工资,可能再加一点业绩提成。他们过着一种虚假白领生活,家里还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城市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而为他高兴。

一旦暴雷,一抓就是几十个。很多小孩在被抓进看守所时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犯罪。

当这些稚嫩的小孩被投进监狱之后,他们的一生基本上就被打下了一个永不消逝的烙印:犯罪分子。

在中国,这个标记意味着他今后不得入党,不得参军,不得从事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大型国企职工、律师、公证员、教师等职业,他的孩子也一样。

本来就狭窄的逆袭渠道全部被堵死。一堵几代人。

第三点,农村小孩没有后盾,遇到问题的时候只能靠自己解决,自己能力又有限,于是往往会采用一些过激手段。

每一个农村进入城市的小孩都会成长为报喜不报忧的型。是全方位的报喜不报忧。不是不想跟家里讲,是讲了之后没有任何作用,只会让家里父母难过干着急。

很多农村出身的年轻人,他们没有法律意识,没有家长指导,不懂这个社会的运转模式,不知道遇到纠纷该找谁解决,不知道怎么通过合法途径化解纠纷,只能自己闷着头去闯。

之前一个年轻当事人,骑电瓶车上班,撞到一个老人,自己一念之差逃逸。结果老人脾脏破裂被摘除,达到重伤程度,当事人因为致人重伤逃逸被追究刑事责任。

这个事件看上去是当事人自己的选择,其实背后隐含的问题却很明显:他当时跟任何一个人打个电话,只要稍微有人开解一下,帮他平复一下情绪,只要不逃逸就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抗在自己身上,承受不了就只能逃避。

有一个坚强的后盾绝对会让一个人在世界上走得更加平稳。

我始终期待城乡差距越来越小,但现实中这个期待越来越像奢望。我走出了农村走向了更加广阔的世界,却仍眼看着无数兄弟姐妹们在农村做着和我们父辈一样的事情,打不破这轮回。

感谢知乎邀请,我的状态就是:保持愤怒,晚点投降

三十岁前后,人的膝盖处于人生中比较脆弱的阶段 - 受了一些社会的毒打,但有没有强大到能迎着巴掌直起腰。

现在职场有个说法,Fxxk you money,指的是一笔能让人对上司说出这句话,然后拍拍屁股走人,还能大摇大摆活上一段时间的钱。大部分九零后还远远没有完成这笔原始积累。

这只是比较直接的层面,还有其它形式的投降:

比如向抵抗力最小的快乐投降,习惯用碎片化的方式获得乐趣,而不再投入一种需要些时日才能见到回报的爱好;比如向着曾经看不惯的事情投降,学着融入和自己价值观不同的群体;比如向着消费主义投降,用物件来衡量自己的价值;比如向着焦虑投降,非常善于倾诉和倾听种种怀才不遇的故事,通过环顾四周,发现有更多的人同在一条漏水下沉的船上,而获得崩溃过后的安全感。

比投降更糟的,是习惯性假装自己是卧底、是在忍辱负重曲线救国。

刷了一晚上社交网络,假装这只是在辛劳了一整天后舔伤口,说什么「成年人需要疗伤的时间」;把「妈的」改成了「好的」,假装自己只是忍辱负重,有一天会爬到上面去教做人;复读着网络流行语、买下不需要的轻奢品,假装这只是为了潜伏在人山人海;习惯性地无病呻吟,假装这就是「九零后该有的样子」。

终于有一天,宁汉合流,你忘记了这是假装,忘记了自己其实是在潜伏,扑通一声,成为了自己假装的样子。

如何不再假装?我的回答是,保持愤怒。这不是说要抄起键盘喷人,也不是说要不顾后果地摔门出走。我并不是凯鲁亚克,不是末路狂花,也不希望你成为那样。

我只是希望,对自己一切的妥协保持愤怒。

有时我会生自己的气,为了自己配合氛围讲的一个不合时宜的段子生气,为了和内心深处不认同的人为了利益而合作生气,为了因为自己的倦怠而没有用心做好一件事情生气。有的时候,还可以弥补,有的时候,也只能自己气得在床上摊大饼,但气得翻来覆去,总比浑浑噩噩让这一天过去就好。

很喜欢《权力的游戏》中的艾莉亚,每天,她都在睡前念着哪些需要对其复仇的人们。我不念叨别人,我念叨着自己做过的事情。

也许有一天,你可以耸耸肩,翻翻身让这一天过去,

但你也可以说,不是今天,

Not Today.

91年生,14年毕业,到现在刚好工作5年。应该是最普通的奔三状态吧:

换过几份工作,有了些许存款,谈了几段恋爱,有几个知心朋友,偶尔满足现状,时常焦虑未来。

经过了社会的毒打,但还保有希望,觉得这世界也没他们说的那么糟。

对自己到底几斤几两越来越有数,但还会觉得没关系,我还年轻,我还有时间可以努力去突破天花板。

开始接受自己也就是个普通人,一辈子碌碌无为也可以,但心里还有一个小人,超小声的在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比读书的时候更焦虑,对抗焦虑的唯一办法就是让自己更自律,看更多书,学更多东西,做更多运动。

相信所有的付出、努力和经历,都是有用的,都将在未来某一天以一种现在的自己无法想象到的形式,帮到未来的我。

对所有以“你应该”“你为什么不”开头的句子,保持警惕。

开始信命,但始终不认。

90年10月生日,再过一个月就要三十了。

两年前决定辞掉发展不错的工作到美国读机器人方向的博士,一年前到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人学院读博士。读博之前写了下面这篇文章

YY硕:写在博士旅程之前

然后雄心壮志开始了博士第一年。


很多身边的人,包括我自己,都觉得你这博士开始就神装出门,那肯定风生水起paper随便发啊,但是故事不是这样的。

半年前我开始很努力地做两个机器人,天天起早贪黑写代码做测试,两个机器人上实现的算法效果都很不错,一个月前开始写两篇论文准备投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会议,然而虽然论文改了又改,在9月15日投稿截止前我的两个导师依然不满意,两个论文都没投出去。

导师给我讲了论文的这个问题那个问题,我问是不是因为我两个项目同时做,没有太集中精力。他说,不,不要担心,我觉得你就算集中做一个应该论文还是写不好。

可以说非常安慰人了。


来读博士的一年,慢慢把曾经套在身上的大疆的光环悄悄摘掉,其实就是想看看自己有多大能耐去独立地做好一些事情,去攻克一些别人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到现在来看进展不顺利,而立之年,在科研工作上并没有立起来什么。

当然收获也还是有很多的。CMU的课程质量都很高,学到了很多知识,把机器人的dynamics这一块彻底弄得比较明白;匹兹堡和华盛顿两个城市的生活让我能看到美国各个阶级人民生活的状态,对美国社会有了更多的认识;和老婆一年聚少离多生活艰难,但反而让我们更加珍视和对方的感情,幸好有老婆的支持,我还能保持比较好的精神状态。

但是快30岁才开始读博士,代价还是很大的。学习之外,还要负起家庭的责任。同龄人都已经纷纷安顿下来,而我还带着老婆漂泊,不太敢计划生孩子的事情。去年刚开始读博士的时候我还和有些朋友讲工作几年来读博士挺好的,必要的工程技巧都会了,但是现在我会觉得还是趁年轻尽早完成学业为妙,什么年纪就做什么事情。错过了合适的年纪再去弥补,代价真的很高昂,其中辛苦也说不尽。

所以30岁来临之际,除了很爱自己的老婆以及两个可爱的猫仔以外,唯一值得骄傲的只有并不想放弃梦想的心态了。我想起十年前刚开始下定决心把做机器人当做职业的时候,一边钻在实验室敲打机器人架子上的铝条,一边看到人人网上著名文章《别向这个操蛋的世界投降》。一晃十年过去,当年精心呵护的机器人应该已经成为了学校不知名角落里的废料,不想向世界投降的那些朋友也不知道投降了没有。不过我还在做新的机器人,我也不想向这个世界投降。



所以现在的状态,最合适的还是刺猬乐队这首《火车驶向云外,梦安魂于九霄》所说的吧:

黑色的不是夜晚 是漫长的孤单

看脚下一片黑暗 望头顶星光璀璨

叹世万物皆可盼 唯真爱最短暂

失去的永不复返 世守恒而今倍还

摇旗呐喊的热情 携光阴渐远去

人世间悲喜烂剧 昼夜轮播不停

纷飞的滥情男女 情仇爱恨别离

一代人终将老去 但总有人正年轻

《乐队的夏天》纯享:刺猬《火车驶向云外,梦安魂于九霄》

非典型性90后女生。

结婚很早。24岁没满结的婚。无房无车无孩。

工作很糟。连着进了两个500强外企,听起来特别体面,工作也很卖力,然而一直都很委屈,工资也非常低,一度低到无法支付房租+吃饭费用。

胆子很大(也许是无脑hhh),裸辞去读了MBA。因为不明白自己哪里出了很问题,工作很认真很上进,却从来不能拿到想要的工资,甚至一句认可。

MBA选了国外,因为海外经历很少,想体验。果然被虐的很惨,一开始听课一脸懵逼,跟印度人美国人德国人小组讨论老没有贡献还插不上话,上课也很难得到举手讲话的机会。但是所谓人能被压迫多狠,就会反弹多厉害。第二个学期的时候就已经能跟上了,上课和小组讨论开始融入,有时候还能lead,怼起印度人欧美人毫不怯场(对事不对人),白天怼人,晚上喝酒,居然出乎意料关系还不错,也算是真的明白工作归工作生活归生活。智障也碰到过,傻逼国人也有,也曾掏心掏肺对朋友,结果被反捅一刀的事也有,想想也就过去了。

也能看到自己这几年的成长。从前总是抱有期望,然后不断拖延,然后又会埋怨自己,然后又会觉得天不容我之类的。现在觉得想做啥,定个目标,就去做。比如现在想进医疗行业,定了计划,就进了。想做marketing,一边全职工作的同时,一边兼职帮人线上运营,挖掘自己对marketing到底有多感兴趣和到底能走多远。想进一步分享自己的故事,于是开始写知乎回答,也感谢支持,慢慢会了解到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帮助别人。

自从接受了“人生反正很苦逼,多一点努力就会更多一分的灿烂”的设定之后,想开了许多,坦荡了许多。想做啥就去行动。失败了就失败了,至少明明白白。

活着活着就觉得30岁也没那么可怕(虽然还有3年呢!!哈哈

正好90年,说说从小到大我最好的朋友们吧。

  • 包子

包子是我小学同学,对,家里卖包子。住得近,上学和放学一起走。从小就见他一会在包子铺里帮家里忙前忙后,一会偷偷钻进游戏厅里。包子人高马大,胖乎乎的,架着个度数贼高的眼镜,按他家叔叔说的,“包子这孩子浑身只有那眼镜看起来是学习的料”,所以包子没有读中学,接了家里的买卖。

上次遇见包子应该有五年前了,回农村奶奶家路过镇里看到包子铺还在就进去,他从后厨跑出来,又转回去洗了手,拉我寒暄了半天。去年听我妈说,包子得了白血病,就半年的功夫,200多斤瘦成了100斤,走了。刚去看了一眼,包子的最后一条朋友圈已经是前年了,发了一张王者荣耀五杀的截屏。

  • 小晚

小晚是我的中学同学,长的漂亮成绩又好,班里有那么几个女生总挤兑她,说她“端着”。后来考进了山东的大学,毕业留在山东去了个央企做人力资源。

小晚属于什么事情都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人,很快她结了婚、生了娃。最近的一条朋友圈是她老公帮她寄快递。对,她做了代购。我挺理解的,毕竟都是工薪家庭,在外地安稳下来,还有了孩子,各方面压力挺大的。

  • 大文哥

大文哥写得一手好字,语文成绩奇高,但其他成绩就不太行了,大学考到了本省学广告,毕业前来北京实习了半年,说压力太大了回了家,后来一点点地,就在长春自己开了广告公司,合伙人是他媳妇。我们算是同行,上次来北京出差在我家一瓶酒喝到天亮。长春的资源很少,能做起来一个广告公司还风生水起,我服。

他说他们俩的家人朋友都叫他们“神仙伴侣”,因为家长里短的事他们全都不参与也参与不上,他们说自己是“做广告的”,也没有人知道到是啥,所以都调侃他们是“神仙”。搞笑的是,过年回家爹妈只提醒了一件事“不要俩都穿一套黑,大过年的,不吉利”。

大文的最近一条朋友圈是忽悠她老婆剪成短发,“这样我们家就省了洗发水钱了哈哈哈”,对,大文刚毕业就秃了。

  • 小英

小英是我的大学同学,这么多年属我们联系最多。小英能力很强,但说真的运气不算太好,我都替她感觉到不平的那种。高考复读了一年、考研也复读了一年。

研究生毕业后,她希望能留在北京,但是觉得自己又不是小年轻拼不动职场了,所以做了村官。村官履职三年后,重新参加公务员考试,我其实替她捏了一把汗。

好在六月份出了结果,她去了XX部,拿到了北京户口,工资属于部委里比较拔尖的那种。算是终于拨云见日了。小英的最近一条朋友圈,是帮我转发了我的公号,写得不好,我还挺惭愧的。哈哈。

  • 小丽

小丽是我的前同事,我们都是在同一年毕业作为管培生去了同一家名气不小的外企。小丽广东人,家里有五个兄弟姐妹。她和她弟排行老四、老五。早年父亲做生意欠了很多债,她和她弟真的很争气,一路985、名企、高薪,这些年他们的头等大事就是还债,算下来还了一百多万,还在县城给家里买了房子,又重新翻修了老家的宅院。

小丽多金人美,按说不缺桃花,但是听说小丽的前男友可能不太支持她这样给家里输血,最后各种原因吧,还是分手了。小丽的最近一条朋友圈是休假去印尼做义工,教当地的小孩一块唱歌。我想要回一句:旅游是你在工作外最有可能破圈找到男朋友的机会了,你去什么印尼。码上去又删了,别讨人嫌,本来我就没几个朋友。

6月份的时候工作实在干得糟心,就裸辞了,高估了自己的竞争力,7月份过生日的时候工作没个着落。头一天没到0点就闷头大睡,第二天太阳还没出来就醒了。

我其实很怕30这个数字。都说三十而立,可是从小就自诩有些神力的我,人到三十还一事无成,居然还失业了。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也就是说,三十到四十岁的中间,就是且“立”且“惑”的十年。自立,是到了这个年龄你就不得不独当一面去承担责任,但不代表你已经想明白了。

好像我已经知道了所有这个世界的规则,但是也因此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想不明白「我」的出路在哪。但愿这是人生最磨练人的十年吧,熬过去就脱胎换骨了,就可以“不惑”了。

在30岁生日的这个早上,我开始想念我一路走来的朋友们,闭上眼睛是一张张或清晰或模糊的脸:

超负荷帮持家里的外企高管小丽、运气一直不好但终于否极泰来的小英、在长春开广告公司的大文、从小就是模范女孩的小晚,还有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的包子。

然后就在沙发上哭成了狗。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斛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古人行路,十里一长亭,迎来送往很有仪式感。现在的我们,多数都在浪迹天涯各自奔走,无名的寒暄总是突兀,只能遥望挂念,反而多了些怅然。

善良的、可爱的人啊,希望你们都过得好。

2019/9/19

——————

谢谢日报观光团,废了这么大力找过来。已经再就业,对未来还是充满期待:

三十岁之后的人生,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精彩体验?

感谢知乎邀请,我的状态是:计划35岁退休

一切都是为生活所迫,但生活却从来没有被抓住过。

2007年,正值青春期十五六岁的我,初读韩寒的《光荣日》,深深地被开篇这句话震撼。内心只有一个感慨:牛逼!

可那时候,我哪知道,什么叫「生活」。

从两年前步入职场起,我开始明白什么叫「生活」:生活就是一场战斗(Life is a struggle)。

职场里,和「向上司谄媚,向下属压榨,横向团结是最佳生存指南」的职场规律战斗;生活里,和「个人空闲与柴米油盐的永恒竞争」战斗;感情中,和「周末只能看场球赛和逛天商场二选一」战斗;人生规划中,和「道德底线与银行存款呈负相关」的社会规律战斗,

@王瑞恩 老师的「保持愤怒,晚点投降」,多少就是在说,在与「生活」的这场战斗里,不要趴下


而我现在的状态就是:我趴下了。但我内心里有个声音——终有一天,老子还会站起来。

所以,王瑞恩老师那句:

比投降更糟的,是习惯性假装自己是卧底、是在忍辱负重曲线救国。

深深警醒着我,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是卧底」

而这个提醒的重要核心是——给自己一个期限。我给自己的期限是35岁。


前段时间华裔演员刘玉玲,在一段采访中说:

“我从父亲那里学到一件事:万事都是生意。所以我工作以后很努力地存钱。我称它们为‘Fuck you’基金。你有了这笔钱,有人想要强迫你或者辞退你时,你就可以说:‘Fuck you!’”


所以,我的35岁退休计划,是希望在这个时间,存下一笔「Fuck You」基金,在那时候重新站起来。

美国已经掀起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叫做「FIRE」(Financial Independent and Retire Early),就是说,财务自由早早退休。

人们绞尽脑汁地极端省钱,存下收入的大部分,以求缩短向生活低头的时间。


35岁退休,并不真的指赋闲在家,而是真正有底气做到瑞恩老师的「保持愤怒,不再投降」。

(10栋楼收租,12块钱卖鸭仔饭)

前两年火爆wb的一个采访视频:一位10栋楼收租,却在12块钱卖鸭仔饭的大叔,表现出对劳动的热情。

网友热评说:

大叔的语气表现出来,他的精神世界已经到达了共产主义水平。没有经济困扰,不劳动就难受。

作为一个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我非常信仰这件事。

35岁退休,不是退到死肥宅生活的温床里,而是真正发自内心深处觉得——我想要去做这件事!


而我计划卧薪尝胆这8年,要去做的这件事,就会是「做心理咨询师」。


你有那么一件事,是你宁愿「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吗?

如果没有,你的投降或许就会是:「习惯性假装自己是卧底、是在忍辱负重曲线救国。而终有一天,扑通一声,成为了自己假装的样子」


哪怕当下的生活,在无情地蹂躏你,只要内心里有了希望,就能坚持走下去。

人,总要有些信仰。不是吗?


Life's a struggle 日子还要过
品尝喜怒哀乐之后 又是数不尽的troubles
Everyday 有多少问题要去面对
有多少夜 痛苦烦恼着你无法入睡
——宋岳庭《Life is a struggle》

89年10月的,强答一下。


简单介绍下背景:

2012年参加工作,很幸运进入的是大热门的互联网行业。年薪一年一跳,不到三年,薪资+年终将近40W

曾以为自己是名佼佼者,于2015年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下,投入了创业大军,志力成为一名创业狗。然而事实是残酷的,第二次尝到了创业失败的经历。(第一次是大学期间)

接下来重下新回到工作岗位,也要感谢创业的经历,让我开始更多的关注产品逻辑,商业逻辑,企业运营等方面,而不仅仅是技术和创新。

越挫越勇是我的人生信条。(从初中起,我就一直把一句话记在心中:“Nothing is impossible”,为什么要记英文了,因为当时英语成绩极差!!)

重回岗位后,我很顺利进入管理层。职场上,自己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能设计产品,能计划任务。但是,总感觉自己被一根线牵着,无法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时常感到迷茫。一想到10年,20年后,我是否还在做着这份工作时,甚至就会有些沮丧。


那段时间,我经常问自己,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和工作?

“创立一家小而美的企业,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然后成为一名大学讲师或培训师去影响其他人。”然而,身处一个资源被垄断,企业、行业利益固化的时代,创立一家成功的企业是非常困难的。身处一个爱情观与价值观动荡的年代,找一个相似的、投机的灵魂伴侣亦是难上加难。这也是最近流行的一句话“我太难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看到了人生路还可以有另一种走法。

我要感谢《哈佛幸福课》的讲师泰勒•本•沙哈尔 和《每周工作四小时》的作者蒂莫西•费里斯

他们从另一个视角阐述了生活、爱情与工作,让我收到了很大的启发。

我开始培养自己的自律性。开始更多的阅读。开始运动健身,开始注重穿着打扮享受生活。开始感激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变得更加乐观。开始做哪些一直很想做,但是拖延下来的事物。开始更多的阅读,不再刷抖音短视频之类的碎片化信息。开始学习沟通的艺术,尝试更多有益的社交。开始规划自己的事业计划,而不是空想。开始主动寻找我的那个她,而不是被动等待期待。

随着越来越多的阅读、思考和实践,生活中的一切的一切都似乎开启了正向循环。


现在的状态:

事业上,

我早已离开原来的公司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长沙。和朋友一起创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收入不高,但是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开销,而且还在逐年发展中。

同时,把自己最后的一条人生目标提前了,就是“成为一名老师(讲师)”。互联网确实是个神奇的东西,我开始了写作和提供咨询,向学校和企业提供培训,甚至开始在筹备自己的第一本书。也许离自己的事业目标还有不小距离,但是我已经走在了自己该走的路上。我相信坚持走正确的路,不论有多困难,自己总有办法克服。这是我喜欢的事情,哪怕这需要5年,10年,甚至是20年,我都会坚持。人生没有捷径,只有努力。那些寻找捷径的人,往往会迷失了方向。


生活上,

每周坚持3次的个人运动,包括跑步,游泳,健身房。同时每周末,组织一次羽毛球和聚餐活动,保持良好的社交圈。

刚开始确实难坚持,毕竟自己以前是个很少运动的人。比如自己不想跑步的时候,我就会安慰自己,就去散散步得了,但其实换好了跑鞋。散着散着,既然已经开始走了,为何不走快点?为何不跑起来? 这是个小技巧,即降低自己自律的门槛,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只要有所改变就行了。心理学研知识:行动会带来态度的改变。

坚持早睡早起,按时吃饭,不熬夜(特殊聚会情况除外,长沙人民都爱晚上出来玩)。睡前不玩手机,睡前日记,冥想,做腰部锻炼(因为以前工作长时间久坐引起腰部问题)。

坚持写日记,每日感恩,感恩当天遇到的人,事,物。体会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幸福。感恩每一次和朋友的聚会吹牛,互诉悲喜;每一次散步走过的山河树林,感受岁月静好。每一件幸运的事我会感激自己是如此的幸运,每一件不幸的事,我会感激事情本来可以变得更不幸,而我算不幸中的万幸。

有趣活动。生活中本事丰富多彩,可是自己却习惯了宅,躺着玩手机。于是我逼自己去做更多有趣的事情,保持一颗孩子般好奇心。游泳、骑马、射箭、钢琴、爬山、自驾、旅行、做UP主、游戏指挥……

还有两项自己非常喜欢的活动,那就是「江边散步听轻音乐」和「江边散步听快歌」。这两项活动,给自己带来的体验是绝妙的。一动一静,动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向上的力量和奋斗的感觉,静的时候,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惬意,压力全无。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人,遥望一江之隔的岳麓山,伴随着耳边的音乐,感觉幸福是如此简单。(真的,比起刷一两小时抖音后,那种空虚感比起来,是截然相反的两种体验。)更重要的是,这项活动,彻底解决了我睡眠质量差和难以入睡的问题。


写作,

其实写作的初心,并不是为了分享,而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巩固知识和大脑模型。

有很多的书,我们都看过了;很多的道理,我们也懂了;可是遇到问题,我们还是束手无策,或者犯同样的错误。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还没有将知识,转化为自己赖以生存的模型,面对复杂事物事,我们无法调用自己已有知识来应对。通过写作和分享,是自己巩固知识最好的方式了。

一旦打开了阅读的大门,我们才会发现自己的无知。自律、时间管理、任务管理、沟通能力、情绪管理、职业规划、经济学、心理学、健身养生、生活……这些方方面面都可以指导我们获得更高的成就,获得更加幸福美满的人生。于是,阅读、学习、写作,融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自己目前这个状态,我自己给的评价是:

迈上了「自己」理想的人生道路,并已经走了一两步了,不卑不亢。

庆幸30岁的自己,不天真但不悲观,认清了社会的种种残酷,但没有被生活的几座大山压倒。也许前行的路上,还会困难重重,甚至会感到孤单无援,但这自己仍然可以成为自己心中的勇士,无所畏惧!

最后,用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做结尾:

我们一直努力,不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为了不让这个世界改变自己。


图1:


图2:


另外还有一张,觉得也很有寓意:

临近三十岁,熬夜的时间越久,定闹钟的时候心就越痛。


临近三十岁,没有什么事是容易的,除了胖,除了穷,除了脱发。


临近三十岁,身材变好的两种途径只有两种:健身或者 PS。


临近三十岁,失去后很难再回来的三样东西:信任、爱情和头发。


临近三十岁,你可能会焦虑,会惶恐,会担心自己的精力撑不起自己的野心,会觉得身体状况在下降,却依旧一事无成。


但是,我想告诉你,就像医学上大多数轻、中度脂肪肝,通过努力和坚持是可以被逆转的一样,人生也可以。


记住,不管是三十岁还是五十岁,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都在于:吃淡一点,看淡一点。


有一天你会发现,那些你以为过不去的坎,其实真的没什么大不了。

什么样的状态?

大概就是:

快奔三了才发现,钱不够,觉不够, 头发也不够

我的发际线,比我本人还有上进心


连曾经挂满「苗方清痘」的电梯广告/网页广告,都开始精准推送给我各式各样的「植发机构」。


图片来源网络


办公室征询了一圈90后,发现这届90后丧气的很。


丁小美:

原以为工作后能实现财务自由,结果发现还不如上大学的时候钱多、时间也多


吴恙:

上班了以后,终于懂了,为什么大人总说好好珍惜上学的时候吧


CC:

和钱一样少的,还有我们的头发


有位文案能手XY朋友,这样描述自己的90后生活:

有些人,还没好好道别,却再也不见
有些人,曾经可能有过故事,现在,只剩下了名字
有些人,只留下好友列表中静置的头像,却想不起当初加他的理由
有些人,已想不起叫什么,只存在于老旧照片里
有些人,某些日子还会突然想起,曾经靠备忘录的记忆其实早已烂熟心底
有些人,种种情绪,最后却只能轻道一声对不起
有些人,没有缘由,只能放弃
有些人,没有再联系,也没有点删除,静静躺在好友列表里
有些人,年复一年说着贺语,不复往日亲密
有些人,虽时隔多年,相视一笑,一如从前
有些人,曾亲密无间,想继续,却必须越来越克制
有些人,想起的只有碎碎念,现在却无比怀念
有些人,曾经处处抱怨,现在却觉得很甜


除了自我调侃以后,更多的是人到中年的焦虑。


已经育有一娃的小海豚妈妈

年轻时候觉得人活到30岁能有车有房有娃,还有点小闲钱,就应该很满足了,可能确实也应该这样。
但又不敢承认自己已经到了这个岁数,并且就应该要去承担起那么多的责任,年轻的心还没有老去。
还有梦想,还有爱好,隐隐躁动的心还是不甘心就这样慢慢老去。


虽然丧气得不行,但我们也还在自我挽救:


-常吃外卖不健康?

我们买了一堆外卖来评测,看看到底哪些更适合我等社畜日常食用


-感觉头发日益减少,备感秃然?

我们评测了市面上许多防脱育发产品,试图挽救一下很有「上进心」的发际线


-感觉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买了一堆「天然」保健品,又总感觉自己交了智商税?

我们评测了市面上的保健品&OTC类维生素,及时挽救了自己的钱包。


-还有爱喝奶茶、爱吃雪糕,又懒得动弹的各位同事

我们评测了奶茶、雪糕的各项指标,试图挽救一下同事们的胖肚腩。



所以各位!

我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改变生活啦~你们呢!

生活不易,别自暴自弃。

生活除了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小小确幸。

尽力做好眼前的,等到30岁真正到来的时候,一定会更坦然些吧:)

25岁走向30岁的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感触恐怕就是:有些疾病,突然就来了。

高血压、脂肪肝这类“老年病”快速蔓延到年轻人群,癌症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3年,年轻人(20-39岁)癌症病发率增长了近80%。

我们之前做过一次调查,很多90后表示因为疾病的困扰,第一次重视自己的身体,这个现象在即将奔三的人身上尤为明显。

比如说,胃病,是90后聊天中频频被提到的名词。

  • 读者@任之初,生于1991年,胃溃疡患者
“初三开始学抽烟,觉得抽烟显得很“成年人”,就把家里给的晚饭钱都用来买烟了。中午开始就很饿,但只能下晚自习回家后,自己煮一碗西红柿鸡蛋面,连汤一起喝下去。
高中我复读了一年,复读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大家的吃饭速度令我叹为观止,于是我也开始学着风卷残云。
上大学我从成都来到了青岛,青岛有好多好吃的,以前我在家的时候以为水饺无非就是白菜韭菜,后来发现居然还有虾仁和鲅鱼馅。大学同学都是山东大汉,酒量好,桶装的青岛啤酒,八个人干一桶。
校门口手工水饺店的阿姨手速能达到1.5秒一个,即使这样也要等30分钟才能吃到,每次吃都要等半天,然后撑到这一个学期都不想再吃。大学期间从来不吃早饭,难得吃一次,都觉得是在重新做人。
大学毕业后,我健身养生了一段时间,烟也戒掉了,但是研三毕业压力大,路过烧烤摊的时候总忍不住要吃一点。
2018年元旦,胃痛终于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去做胃镜,结果是浅表性胃炎加胃溃疡,溃疡处还有结痂。
当时做的是无麻醉胃镜,管子伸进去之后就听到医生在嘀咕:‘这是个老年人的胃啊。’ ”

对90后来说,酒是社交利器,但容易让人沉迷。

  • 读者@兔子,生于1993年,胃出血患者
大学聚餐,能和男生喝到最后的永远都是我。毕业后,我进了一家五百强外企。刚工作的三个月像打了鸡血,同事让我做个表格,我就会下班之前做完,还做了个宏模板给同事。
我租住在300块一个月的毕业生人才公寓,门口是通宵烧烤摊。最开心的时候,最难过的时候,挨不过去的时候,都会在门口的烧烤摊来半打啤酒。喝到醉醺醺,一觉到天明。到后来,烧烤摊的老板都认识我,叫我半打。
得益于用力过猛,我和公司同事都相处得很好。老板安排我组织去山里玩两天,带够酒水,喝个痛快,我是部门里唯一的姑娘。
那天爬完山,大家坐在露天餐厅,老板捧出了那坛8斤的黄酒。
依照酒桌的习惯,我年纪最小,拿着杯子轮着敬了一圈。我已经有些站不住。一杯一杯地喝下,满口都是黄酒的香甜。我攀着老板的肩膀,谢谢他在那么多面试者中挑了没有经验的我,谢谢他教了我很多。
我俩抱着坛子,你给我倒,我给你倒。当酒劲上来,我只记着两个画面,抱着马桶吐,吐完了继续满上,继续和其他同事聊天,谢谢他们。
那晚吐得胃都要翻出来,心里想着没事儿,睡一觉,年轻。
第二天,大家路上还不忘夸我,和老板两人干完了那坛8斤黄酒。
那天是5.20,我去杭州找男朋友。我和他商量着回家叫个外卖,之后逛商城。
晚上我突然肚子疼,我冲到厕所,疼痛让我紧紧地缩了起来,全身开始不自觉抖动。哇一声吐了出来,是褐色的血。
在马桶上坐着的几分钟,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几分钟。脑子里一直浮现着:我是不是要死了。最后我终于晕了过去,睁开眼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
我迅速辞了职,我想好好活着。
两年过去,我已经可以正常吃东西。现在只喝保温杯的水,滴酒不沾。成了以前酒桌上我最讨厌的那种人,怎么劝都不喝。

过了25岁,各种想不到的疾病都会找上门来。

  • 读者@米 sū,生于1990年
90年,从不运动的我拥有老年人的膝关节,15年查出有半月板损伤,翘脚上下班,喂猫,没钱的人没资格静养。17年查出甲状腺癌,嗯,知情的伙伴都安慰我这是最不严重的癌症。 可又有什么用呢,终究是癌症啊!怕是这辈子也和结婚生子无关了吧。
自手术以后,依旧改不了熬夜的恶习,每天都觉得脖子还是在痛,永远处在疯魔和清醒的边缘,一边作死,一边夜里独自哭泣。 破罐子破摔是我,好死不如赖活着也是我。
活着就是在死亡倒计时,我的沙漏只是比人家的缝隙大些。

当然,在我们对90后的调查中,收到的样本比这多得多,也有更多健健康康的年轻人。只是不得不说,90后的时代来了,作为喝酒主力军的时代来了,作为养生追捧者的时代来了……

最后,如果有00后的小朋友看到这,告诫大家,珍爱生命,远离熬夜。

谈起 90 后的生活状态,大概已经难以离开「钱」这个话题了吧。

一个朋友微信在上,和我吐槽问题:简七啊,我刚准备开始实践一下你说的那些方法,就发现我的钱太乱了……支付宝、微信这些就不说了,银行卡、信用卡我家就有七八张。比如你看,我用微信买了东西,其实是 X 行信用卡在支付,到期了我又会用工资卡还信用卡,搞得我好晕。我是不是得记记账?

听到这里,90 后的你是不是觉得自己也和我的朋友一样?

一说到「管钱」,我猜不少朋友都尝试过「记账」这件事。

生活里,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功能完善的记账 App,也可以看到各种达人分享的漂亮手绘账本,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们跃跃欲试,想要自己亲自来操作一下。

可是,等兴冲冲地打开记账 App 或者买好了手账需要的工具之后,很多朋友会发现,这事根本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

有人说,记账太繁琐了,吃一次外卖、喝一次奶茶都要记下来,越记越小气;

有人说,记账太心累了,有时候一笔开销来不及记,整理的时候却发现根本想不起来这钱怎么花出去的...

所以,到最后,她们没能坚持下来。

而当我问她们,认为自己财务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时,她们却一致回答,是因为没有记好账。于是继续记账,于是继续因为同样的理由,最终放弃。

如果我告诉你,理财根本不用记账,你会相信吗?

在计算机的算法里面,当一个程序出现了死循环、怎么都求不出解的时候,就说明这个程序中间一定在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个「记账--放弃--再记账--再放弃」的过程,也是如此。

那么,它的问题出在哪里?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跟你分享一个我很喜欢的思维模式——「黄金圆环」。




「黄金圆环」由 3 个环组成:Why(为什么)、How(怎么做)、What(是什么)

一般我们思考都是从外圈到里圈的,但其实那些真正优秀的人,却是反着来,一开始首先思考的是为什么。

我们回到记账这件事来看看。

手账也好,记账 App 也好,它们是什么?它们都是、而且只是一个记账形式( What 和 How )。

如果我们一上来不问为什么,就直接问怎么记账的话,套在这个圆环里,不就是从外到内吗?

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思维,先问问自己:我们记账,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事无大小地把每一笔开销都记下来吗?是为了把记账 App 或者手帐本填满吗?

不,都不是的。

我们记账的目的,是找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财务状况进行整理和分析的机会。

想通了这个问题,我们的视角也已经发生了转变:我们需要考虑的,不再是「记钱」,而是「管钱」。

如何管钱,才能不折腾呢?

办法其实很简单,让我们分三步走。

第一步,告别流水账,结合财富水池,重新梳理自己的财务状况。

跟日常收支有关的,是财富水池的这三个部分:

第一个水池,关键是是「日常」,生活开支、衣食住行;

第二个水池,关键词是「目标」,目标明确、期限明确;

第三个水池,关键词是「金鹅」,长期坚持,养大金鹅。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