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接受发布货源信息,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免费发布信息
批发频道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批发市场 > 小商品批发市场 >  当摄影师是什么样的体验?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当摄影师是什么样的体验?

发布时间:2019-08-04 23:30:00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看你想当哪种摄影师...我就说说我经历过的以及看到的。现在想想我好像上小学的时候就有了类型学的想法,不是吹牛。小学有次我妈他们厂组织厂里人去九寨沟旅游,我跟着去,然后就指挥别人在景区东拍西拍。后来长大
当摄影师是什么样的体验?

看你想当哪种摄影师...

我就说说我经历过的以及看到的。


现在想想我好像上小学的时候就有了类型学的想法,不是吹牛。小学有次我妈他们厂组织厂里人去九寨沟旅游,我跟着去,然后就指挥别人在景区东拍西拍。后来长大了回想起来那时候做事跟动物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强的目的和动机,就是简单的每到一个景点和写着景点名称的奇怪形状的石碑合张影。

最早开始比较正式的接触摄影是在大约初中的时候。那时候我爸在当地一个比较冷门的媒体做记者,单位给配了台尼康的旗舰单反(不说是什么了,暴露年龄...),在当时就是最牛逼的单反了。我爸在这方面心比较大,不工作的时候允许我带着机器在城里拍一拍。说实话我当时对摄影,以及对手里的这个相机是没概念的,只是觉得机器非常重,镜头非常长,拍出来画面非常有趣,以前家里都只有胶片机,突然一下拿到一个高画质的数码相机有点被震到了的感觉。


然后就有了人人网,我就去人人网发图,慢慢认识了一帮年龄差不多的摄影爱好者。最早开始面基并且一起出去拍东西的应该是 @一罐儿汽水 ,这哥们当时在从网已经小有名气了,教了我不少东西。我到现在还记着那时候他经常指东西给我。第一次是在湖边有个穿红衣服的小孩坐在草地上,我自己是没看到的,他指我就拍了,回家细想这观察力很厉害啊,于是后来就开始走路东看西看。第二次是在河边发现一个卖艺的人,正在数钱,也是他指给我看。后来我出国了,就很少见面了,也就仅仅是在假期回来的时候约过几次。他现在经营了一家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工作室,拍摄婚礼,不过那就是后话了。


有次过年的时候回乡下老宅,特别冷,我拎着个相机到处拍,拍老房子,拍土墙,拍草垛。到了晚上看到天上有星星我就琢磨这玩意能拍到吗,然后就跟我爸要了个三脚架裹着棉衣出门了。一通瞎鼓捣之后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张星空照,当时激动坏了,还以为拍出了很了不得的玩意,后来在从网仔细看了下才发现那时已经以后很多人拍星轨了。我应该还留着这几张早年拍摄的星空,回头找出来发上来。从网那时候有很多有名的摄影师,唐城啊,韩冲啊,那个时候他们就已经算是职业摄影师了。也有不少厉害的摄影爱好者,今天知乎上许多大V那个时候就已经很有名了。我当时看他们拍的风光片,心里觉得这拍的牛逼啊,简直登峰造极,我觉得我可能这辈子都拍不成这样。每天就暗中观察,点赞,转发。后来自己慢慢的也开始发点东西,但是都非常的没有存在感。


那段时间我其实挺不把摄影当回事儿的,就是到一个地方,拍几张看起来稀奇古怪的照片拿回来给别人看看。我觉得单反太重了,就弄了个卡片机,到现在也忘了是什么牌子了,貌似只有400万像素。那几年流行骑行,就是骑自行车长途旅行,我就骑车到处走到处拍。最初是从兰州出发,到西宁,然后环青海湖,一千公里左右。后来骑的多了,就跑青藏线,川藏线。高中之后有一次夏天从兰州出发,经过四川、贵州到了湖南凤凰,然后在凤凰糜烂了几个月,那时候凤凰还没被糟蹋成现在这个鸟样子。三千多公里,我就拍了一路,印象特别深刻是当时翻四川的杜鹃山,连续五十多公里的上坡,我和我朋友都快崩溃了,走了大半天好不容易快到顶了,来了场大雨。一帮从山里采药回来的村民邀请我们回村过夜。邀请我们的是个壮实的汉子,皮肤黝黑,笑容看起来天真无邪,二十出头的样子。当时精疲力竭,再加上盛情难却,也没多想就跟着回去了,那个村子是一个白马藏族的寨子,傍晚进了屋一家人炒了一顿土豆片,给了几碗粥。天黑了我们就睡在堂屋旁边的一个小棚子里。第二天早上要走的时候我和我朋友商量要给他们一点钱以表示谢意,于是两个人就凑了五十几块钱。钱给到这家的老太太手里,她很不高兴,意思是至少要给三百,当我们表示没有那么多钱之后她便开始破口大骂。过了一会邀请我们的那个汉子进屋之后脸上似乎也很尴尬,因为他可能没想到他妈会跟我们要那么多钱,但是又不敢忤逆,于是只是在一边低声念叨。后来好不容易从口袋里搜刮出十几块零钱之后,老太太看我们没钱,终于肯放人了。两个人就骑着车飞快的逃走了。


第二件事是,当时经过了北川,地震之后没多久,但是水已经淹没了半个北川城区。在废墟里走的时候可以闻到一丝发甜的但是又让人感到不适的气味。一些墓碑直接立在了废墟间,有许多被巨石压扁的车辆也还没有来得及被移走。北川小学有半栋教学楼都埋在土里,非常惨。北川这个地方位置非常的不好,四周全是山,一地震半个城就都被埋了,进城有两条路,一条是我走进来的翻山的公路,第二条则是一个隧道。然而当我找到那个隧道的时候,那里变成了一个瀑布,从隧道内渗出了很多水,沿着断桥流出来,然后落下,进入下面的堰塞湖。我的硬盘摔过一次,丢失了不少照片,但是我还保留着当时拍的一些照片,回头我找到更多的图再补一些。

半个城淹在水里的北川老城。

说起砸硬盘这事儿,现在想起来都很头大。当时因为是随便拍,对于数据备份也没什么概念。所有的照片都存在一个移动硬盘里,大概有8000张,然后有一天走在楼道里掉了,摔完硬盘就不工作了,当时还特别脑残的把硬盘拆开研究了一下,就没有然后了。


唯一保下来的一些照片是当时我做了本小册子,叫《Time Book》,现在再翻出来看充满了羞耻感... 不过当时在国内好像还没什么人做自出版,我花了小一千块钱通过台湾一个叫Hypo的网站印了十几本画册出来,基本都是送人了。现在我再见到这些朋友一般话题都是我高价回收这批画册,结果我开价到一千二他们也不肯出手,嗯,真是好朋友。


所以自从摔了硬盘之后,基本就是重新开始了。认真思索了很长时间之后,跟家里要了点钱买了台D7000,然后就开始混迹于国内各大青年旅舍,成都的梦之旅,拉萨的东措,重庆那家叫什么我忘了,只记得当时老板养的猫从五楼跳下来摔死了,另人伤心。还有北京的炮局,上海的蓝山什么的。在这些青年旅舍认识了不少朋友,很多今天都还联系着。那段时间拍的东西基本都属于糖水风光,在从网上也没得几个赞。现在最后悔的是没多拍拍当时那些旅伴和朋友,真的后悔。


之后很多年一直在美国,起初对于国外的街道感到很新奇,不上课的时候,每天早上带着相机出门乱走。有时候可以走一天,从一个街区走到另一个,看别人家的花园,看他们的房子。还好明尼苏达州的居民特别善良,后来我在纽约州干这种事儿的时候就经常被赶走。有次我在阿拉斯加,还有个老头问我想不想尝尝点三零八,于是我开车逃跑了。在明尼苏达那段时间主要是读书,那时候我还在学Computer Science,不过后来我想通了,这东西可能会把我学傻... 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选了Double Major,开始修艺术类专业的学位,说实话,学艺术对于人的改变还是非常大的,不管是从认识上还是从观念上。


同时,那时候也拍了不少鸡零狗碎的居民区日常景观,因为数量实在太多了,所以有个朋友建议我说让我去开个Shutterstock的账号把这些图卖了,我一听很激动,心想这些破图还能卖钱,于是就果断去注册,申请签约,然后半年之后通过了审核。Shutterstock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那种微利图库,图片传上去,如果能通过审核别人就可以购买和下载,下载一次分到我手里的有0.25美元,一些高级用途的下载最多可以分到28美元。28美元在那时意味着四个Footlong的Subway,对我这种穷人来说还是非常多的,于是打了鸡血一样的往Shutterstock传图。


后来感觉身边的东西拍烦了,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好卖的图,于是就开始试图做更多的创意,或是去一些不太寻常的地方拍。攒了一点钱之后夏天就可以去Road Trip或者去欧洲走走,几个月也能拍不少东西。


一段时间后一个月可以卖出100美元的图,顿时充满了决心。恰好几个朋友提议说凑一点钱扩大一下产能,于是四个人每个人掏了5000美元成立了一个小工作室,更新了一些设备,买了灯,有了足够的钱请模特和购置道具什么的。很快,单个图库的月收入超过了400美元,还是很有成就感的。生活也顿时滋润了不少。然后我又逐渐开通了iStockphoto等图库,不久之后又多了几份收入。可以维系这个小工作室的运行,也可以给自己增加一点收入。当然,后来还签约了Getty Images,在那之后居然就通过摄影有了不错的收入。图库很邪门的一点就是即使你一段时间不在经营它,收入还是会在平均水平附近很久。到今年我已经放弃商业摄影很久了,图库大概三四年没传新图了,然后收益似乎并没有什么下降,有些图还卖的非常好,比如这张我在北京某工厂里拍的,到今天正好四年了,被下载了1600多次,获得的收益也超过了1000刀。



后来,买车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买了车之后,活动的半径从几英里变成了几百英里。夏天的时候我可以从 I94 的一头开到另一头,可以从明尼阿波利斯开到迈阿密,或者西雅图,也开到过内华达。拍了十几万张照片,机器从最早的那台D7000换到了D800,D800E。我也可以接一些熟人的单,拍拍婚礼,人像,甚至是一些活动现场。在国外大家都很尊重你的劳动,有时候我只是去给一个教授拍摄一套全家福,他就会给我一两百美元,即使我们之前完全没有谈钱。


再后来,陆续和一些在芝加哥和奥兰多的影棚有了联系和合作,我会按需去各地拍摄一些婚礼或者人像。最后在迈阿密与朋友合伙成立了一个人像影棚。但是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我可能实在不适合做商业摄影,因为我总是有太多自己的想法,而就像你们知道的,商业摄影要满足客户的需求,要跟着客户走。于是那段时间我就很恼火,因为我们的影棚拍摄模式完全是流水线化的,把客户带到一个地点,按照固定的模式,固定的角度,固定的位置拍一套东西出来。为此我跟迈阿密的这个合伙人争论过好几次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做这么低端的东西,因为这种拍摄根本没有前途,也不应该把一时的利益看的太重。但无奈,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人,要考虑钱,考虑利益,所我最终的结果是我退出了拍摄,只是帮他们做好计划和套路,然后交给其他的摄影师按照这个套路去拍。


说实话,到了这个份上我连图库都没兴趣再做了。回想了下当时的原因,大概有几个。一是当时图库收入很稳定,起初几个图库工作室的合伙人每年都可以拿到分红,而且逐渐从年分红变成了一年两分,最后到一季一分。即使不怎么经营,这个收入也一直有。二是,我觉得图库的拍摄模式可能影响到了我的思维,对此我一直保持警惕。曾经见过一个欧洲的摄影师在相机上贴了个字条,上面写着“拍之前想想能不能卖出去”。这事儿我想了很久,一开始还觉得这人很有想法,很有执行力什么的,但是后来觉得不对,这样做似乎非常的功利。后来的实践和反思也证明了这一点,总是思考能不能卖出去会让人错失很多珍贵的瞬间。图库在这方面是有影响的。举个例子,图库一般因为肖像权和物权原因不会接受图片中有大量人脸和商标的图片,所以某段时间我就会避免拍到人,后来再看那个时期拍的东西就有很多遗憾。而摆脱这种习惯则需要花不少的时间。


于是我开始做出了一系列大胆的决定,其中一个就是放弃商业模式的拍摄,转而去发掘一些自己的兴趣。另一个是研究生选择了摄影专业,同时也利用各种机会接触了一下北美的摄影学院,Summer School也好,Open House也好,或者是Short Term Program之类的。


这段时间是一个非常长的,让人感到有些空白的时期。我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练习,比如每天在Lofter发一张图,每天写一点东西,每天读一些书。这像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但是整个过程也让人感到非常的焦虑,因为无法看到一个明确的未来。直到若干年之后我才知道那时所做的练习是非常正确的,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不断的练习(Practice),不停的作出选择(Making Decision),不断的承担风险(Take Risk)。


我似乎找不到一些很恰当的形容去描述那时感受,大概像是那种辞职之后,在家里什么都不做,一年之后的状态。你的家人,身边的朋友不知道你在干什么,他们不理解,心里可能暗暗在想你这个人已经废掉了。而你自己,有时候也不知道你在干什么。那段时间每天慰藉自己的方式就是傍晚的时候去家附近湖边走走,一个名叫Lake George的小湖,明尼苏达一万多个湖泊中的一个。每天都去走几圈,一边走一边思考,精品佛所有的躁郁和孤独都溶解在了湖水中,沉下心之后回家继续修图。几乎所有的社交都断了,因为感觉那些Party非常的浮躁,饮酒无度让人失去自我,尤其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社交简直就是火上浇油。孤独感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一开始的时候它令人厌恶,因为对许多人来说孤独是一种折磨。


然而一旦你开始独处,开始安静下来,你就会发现孤独也许是一种很宝贵的东西,尤其是在这个时代,不是什么人都能享用孤独。那些大城市里的上班族,集市里喊叫的小贩,步行街上匆匆忙忙的游客,挤地铁的人,星巴克里聊创业的人,以及开着超跑炸街的土豪,在这些人当中,没有人可以直面孤独,没有人可以享受它。当我习惯独处之后,就精品佛塑造了一层外壳,这个外壳不仅过滤了许多我不想结识的人,同时也像一个滤镜一样,让我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而通过相机,则可以尽可能的去记录这些有趣的发现。


一开始我试图逃离城市,人群让我感到紧张,游客让我感到烦躁,当我在其中穿行的时候感到这些人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消耗我的精神。然后我就逃去一些北方很冷的地方,西伯利亚,阿拉斯加之类的地方。我喜欢那种寒冷,寒冷带给我很多好处。比如,寒冷杀死了所有的蚊子。或者,积雪覆盖了土地,这样就不会有灰尘。再或者,寒冷可以让我的大脑稍微冷却一下,不至于像在热带那么焦躁。我真的很怕热,有些炎热的回忆就像是烙印一般。比如上海七月的街头,那种燥热烧心的感觉,可以绵延数年,然后闪现在某个冬天的晚上,精品佛是燃烧不完全的潮薪,生出滚滚的焦躁与抑郁。


寒冷让我安静下来,让我可以思考。

我住在明尼苏达很多很多年,因为位置在内陆,没有太平洋的暖流,明尼苏达一些地方甚至比阿拉斯加还要冷。城市中心的建筑,被叫做“Skyway”的天桥连接起来,通过这些天桥可以到达Downtown的任何一个位置,人们在这些走廊里穿行,像是一个巨大的仓鼠城。


后来一些极端的严寒可能改变了我对摄影某些问题的看法。不久之前我重访阿拉斯加的时候,一行人骑雪地摩托前往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子。气温大概有零下20度,我们要在冰冻的育空河上行进35英里(大约50公里),雪地摩托的速度大概有35英里每小时,跑起来没多久整个人都冻透了,行程过半甚至有一些失温。向导从棉衣里掏出两瓶伏特加,给我们几个灌了下去,瞬间复活。然后那一路我都在想,我要把这个项目拍成一个流水账一样的纪实吗,就是那种,告诉别人这里有个村子,村里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长什么样,吃什么喝什么之类之类的,无聊透顶。那次我真的被冻到怀疑人生,偶尔在想我会不会死在这,但是回想一下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思考摄影的问题,犹如某种严酷的拷问。从那个村子回来之后,我决定不把这个项目做成一个无聊的、猎奇的纪实,而是换成一种其他的形式。至于是什么形式,我先不说,可能过几年各位就能看到了。


回到之前说的。

所以,在孤独中不断的练习,时间长了事情就有了变化。个人的经历和情感,逐渐的浸入了作品中,于是作品开始变得能打动人,能让一些观众产生共鸣。自然而然就有了一批固定的观众。有赞扬我的人,也有批评我的人,但所有这些评价都让我感到之前所做的这些练习是有意义的。


这个时期之后,我就和商业摄影彻底的决裂了。开始把重心和注意力转向我更感兴趣的那种摄影,那种研究我自己的,研究周围世界的摄影。这是一个看似很狭窄的世界,但是外人总是看到那个狭窄的入口,当你真正进入这个世界之后,就会发现作为艺术的摄影存在于一个极为广袤的空间当中,有许多有趣的问题和现象。


我拍的照片越来越多,某一天我发现凭我目前的思考方式和认识,已经无法去解释很多照片所记录和表现的现象了。比如,照片中人物的眼神为什么能被还原出来,或者,两张连续图像是如何构成叙事的,那两张照片之间的空间是什么。还有,人为什么要拍照。许多这样的问题迫使我需要一种更加系统,更加高效的思考方式去处理这些图像。


就像是许多年前发现了如何拍摄星空那样,发现了作为艺术的摄影的功能以及它的力量。要去读一些哲学,要去读一些心理学,也可能需要去读一些人类学。大量的阅读和大量的观看,逐渐发现其实已经有许许多多的摄影师用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的方法去构建影像。最后意识到自己跌跌绊绊这么多年,如今只不过又到了一个新的开始。这次虽然没有砸硬盘,但是曾经拍的那些东西,在一个更高的层次观察的时候,都分崩了。


后来我进入了更高级别的学院,试图寻找一些理想的环境,同时也尝试接触一些稀有的资源。然而学院毕竟也属于某种体制,有体制就有矛盾,有斗争。这些多少让我感到不太愉快。我可以说当下的学院是有问题的,即使是在相对开放的美国。比如,学院不能用僵硬的规则去约束艺术家,学院不能强迫他们去看不想看的东西,也不能逼迫他们去模精品什么人。对我来说,学院最可恨的一点也许就是逼你去解释自己的作品了,所谓的Defence。这简直就如同时谋杀一个艺术家。如果一个艺术家可以用文字来清晰的描述自己的作品,那为什么不去写书?


但是学院所能提供的资源几乎无法被其他方式所取代,比如彩色暗房,比如稀有的书籍,一些艺术品收藏家,以及教授的意见等等。这些是我仍然留在学院的理由。当然,我无数次的都在计划一走了之,但是很多现实的问题会成为障碍。最近我计划离开RIT,但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是我的猫将要经历一次非常痛苦的旅行。所以我寻找各种方法,说服各种人来让我尽量避免一些无聊的课程,也尽量避免浪费时间。这些抠出来的时间后来都被花在了暗房,图书馆,以及博物馆。每天都会看到一些稀奇古怪或者是脑洞清奇的作品或者摄影书,或者泡在暗房一整个周末,烧掉一堆相纸弄出来一些奇异的色彩。


同时,我也开始尝试回到城市,去直面焦虑的源泉,去直面浮躁,直面那些消费者与游客。我开始作为一个旁观者去观察他们,观察城市最复杂的部分。在可以不被这些环境影响的时候,就能看到那些犹如灯下黑一般的,被人们忽略的城市景观。

新天地的大屏幕上出现的绵羊


最终,我也没有拍出早年人人网上那些风光大师一样的作品。

我发自内心的觉得,我的审美跟他们产生了一个分歧。



当摄影师是什么样的体验,大概就像是上面这样了。

想到什么再补充吧。

体验?

对公的业务,因为没有原料采购的发票,一般生活里会尽量找来发票来对冲税费

增值税就不说了吧,企业税很高的(上海),而且我家的报价都含税

对私的业务,无所谓啦,认真点,会有人成为日常客户~不过,我怕麻烦


首先表示不会未经客户同意就发片。

我这边主要干几个:

1、剧照/花絮;

2、食物/活动;

3、建筑/室内;

4、文化典籍数字化/底片修复;

5、研究相机(制造)

DP什么的,在中国大陆这几年,被坑的几乎破产 ,残念

不过有机会的话,还是会去做,我身体没那么好,组里经常会上火比较难受(肝火)


前四个活都是需要一点技术的

学,是可以学会的,但要多花点时间


谈生意和谈客户很难的,最好有人来帮你

我认识的上海出版印刷学校的一个小盆友,和同学组了一个工作室,大约是用30%的佣金来付给中间商。感觉如果真的是30%的话,还蛮不错的。

其他城市不太清楚,我记得南京和西安有90%的,不知道现在还这样么?


至于你,是不是爱好转工作,我认为不是重要的事情

赚钱,养家,如果只通过劳动的话,是比较难的

也许你以后成名了,订单和金钱会源源不断?

但也有可能,考虑店租和客源?

因为现在,就算啥都不懂,拿一台单反,只要黑大粗,就可以自夸是“摄影师”


喜欢摄影和开摄影工作室是两回事

“忽悠“客户和实际拍的好也是两回事

我见过很多牛逼吹的大……技术很差的团队,见过干练可靠的团队,也见过有关系的团队

我挺不解的是,为啥那种看起来就很烂的团队,也活的蛮滋润?

这行并不完全是优胜劣汰,也要会吹牛



我一开始简略浏览的时候,看成:你要做宠物摄影师

我考量了一下,这个想法相当不错

毕竟,你有驯兽经验


介绍一个Tim Flach吧,也许会有点用

Sample:

http://timflach.com/wp-content/uploads/2014/06/Topiary2-1600x800.jpghttp://timflach.com/wp-content/uploads/2014/06/Yorkshire-1600x800.jpg



最后,“与其把爱好当工作,还不如把工作当爱好”


还有一点,选择Canon相机,会把鼻子挤歪,不信你看,喔……这可不是说Nikon不会。

不请自来。

算来算去我好像也做了好几年的摄影师了……从小时候刚接触摄影开始,到现在,感受一直在变化。概括下来大概是:

充满好奇--充满热情--见什么都拍一拍--觉得自己相当有天赋--自信--(这时候开始尝试拿照片卖钱)--被打击--重新开始学习--不停的接活儿--开始觉得累--心力交瘁--开始怀疑人生--去NMD摄影--冷静下来--持续的学习--向甲方势力低头--不温不火的拍了很久--热情消耗殆尽……


我接触摄影算是比较早,小时候我爹在家里洗相片的时候,他的暗房就是我的游乐场。后来在他的默许下,我开始糟践胶卷。不过他一直没有把他的宝贝相机正式的给我,只甩给我一台坏了的长城SZ-2让我拿着摆弄。直到自己打工挣钱了才买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牡丹MD1,120双反,八十来块钱,卖我这机器的哥们儿还忘了给我片轴,让我浪费了一卷SHD……

貌似和很多人的轨迹不太一样,我是从黑白胶卷开始入的门。为了省钱,自己冲卷,也曾经自己做过放大机,尝试过蓝晒、火棉胶,也打过鸡蛋清。(汞蒸气至今没敢玩儿……)当时只是兜儿里没钱,数码相机动辄大几千的价格让当时的我觉得这玩意儿与我没什么交集,而又想去玩,于是只能自己想最实惠的办法去拍。现在翻翻以前的照片,也是佩服当时的自己,居然想了那么多的幺蛾子(笑)。


忘记是大几的时候拍的一卷负片里的一张,用的是一台无限远不合焦的理光……

大学的时候成绩不太好,出了校门之后找工作也是屡屡碰壁。因为专业是精细化工方向,合适的工作都在珠三角一带,而家人又强烈要求我留在北京,没办法,只得另找工作。也是机缘巧合,当时找到一份工作,是给一位很著名的人像摄影师做私人助理。

想象中大牌应该都是脾气暴躁,没成想我的师傅对我倒是相当的和气。我不善言辞,他会主动的帮我指出拍摄中的不足以及修改意见。时不时的也会带我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那段时间每天都会加班到很晚,主要是完成基本功的训练。那时候才意识到:专业和票友儿还是有区别的……


翻了很久找到一张原先拍的练习片……

记得那时候数码摄影刚刚普及不久,一部分摄影师还没把手里的5D和大兔子换成5D2。这段时间里我发现,好像我并不太喜欢拍人像。这件事在当时给我造成了比较大的困扰。因为当时自己独立拍的照片总能被甲方爸爸提出各种不满,最常见的说辞就是“觉得模特不自然”。反倒是那时候拍的一些静物片更受甲方欢迎一些。跟师傅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师傅建议我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静物上面,然后表示,我在工作时间里可以去其他办公室骚扰其他的大触们……


当时的公司平台很好,经常有各种大触出没,能不能逮着他们就看自己的能耐了。于是我开始频繁的出没于公司的各个角落,偶尔有行业里知名的大触来讲座和培训我也厚着脸皮去蹭听。当时经常是抱着豆角焖面蹲在钱元凯先生的桌子旁边,一边吃面条,一边提问打扰钱爷吃肉饼。(笑)时不时的还能遇到郭三省老师,还有北影的张益福先生、央美的姚璐老师,这样的机会当然不能错过。这段时间也帮助我在工作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还有次是鲍勃·科布瑞纳来我们公司做了一次交流演讲,完事儿之后在办公室找他要了个签名,然后问了一些问题。之后就又做了一些思考。不久之后因为一些事故,我从原先的单位辞职。同时开始自己接一些私活儿拍,不忙的时候,又重新拿起胶片机来拍一些自己喜欢的内容。

那时候拍的活儿都不难,大概都是这类的吧,大部分情况我也不会给甲方修片,而是丢给熟悉的后期师帮忙。

后来,随着自己接的活儿越来越多,就开始发现自己好像经常和甲方发生一些摩擦……明明自己觉得效果不错的照片,甲方却看不上。反倒是甲方提出的要求我觉得很无厘头。不得不承认当时还是年轻,现在想来也是好笑。很多甲方其实自己也不太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于是很多时候,拍摄的过程就成了一遍遍的试错。除了几个相熟的客户,其他的甲方最终也都只是合作一次就再不联系了。这种状况一度让我很是怀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水平不够什么的。过了一段时间感觉到,是自己不太善于沟通,这个事儿其实还是挺致命的……这段时间心态一直很抑郁,于是平时自己拍的照片也无比的压抑……然后一时没想开,我买了台放大机。心情不太好的时候就会把自己关厕所里洗一些照片,当时觉得也只有在暗房里才能放空自己。


去年给一位朋友洗的银盐相片,前天去他家用手机翻拍下来。

抑郁的时间挺难熬的,这段时间里我没怎么接活儿,更多的是在朋友的摄影学校里代课,教摄影基础。一晃也就好几年过去了,不得不承认,教别人也是自己提升的一个过程。数码摄影的发展快的有些超乎想象。记得当年钱元凯老爷子第一次跟我说索尼要出半透镜相机的时候我还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短短几年过去微单这种新玩意儿已经遍大街了。我还在用着很久之前买的5D2和已经快解体的RB67。那时候寻思自己应该再学习学习了,否则一定会被淘汰掉。很幸运的遇到了天美的高岩老师和葛霈老师,他们当时和我就职的公司有些往来,由于顺路,很多时候我回家的时候会开车顺高老师一段路,于是跟他也就有了些比较深入的交流。好像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才开始慢慢的摆脱一些曾经拍商业时候的思维习惯,也开始主动的去探索“摄影”这个广阔的世界。偶尔也会拿出自己以前的照片做一些批判。(笑)当我毫不留情的删掉曾经自以为得意的照片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好像进步了。


教课的时候有些学员也会让我帮忙去拍一些活儿,于是又开始接活儿来拍摄。不过现在似乎比以前更注重沟通技巧了,很多问题会在拍摄前确定下来。这时候开始觉得拍摄变得轻松了一些。不过也少了以前的那种对照片品质的坚持,反正一切按照甲方的需求来。这段时间拍的照片我基本都没留下,交了活儿之后不久就把照片处理掉了。这段时间,我也签约了GETTY IMAGES,虽然工作重心并不在图库方面吧,但总觉得也是另一份保障。

这样的过程持续了也有好几年了,去年开始,线下课程受到了网络课的巨大冲击。能讲的培训课越来越少了,于是接的活儿也慢慢的多了起来。现在我好像特别想得开,甲方要什么我给他什么就好了。只是现在想想,自己已经没有了快十年前那种对摄影的执着和热情,自己给甲方交付的照片也没法让自己满意了……


前不久给某电商拍的促销广告,打个码。

没有热情其实是一件挺可怕的事儿,所以自己平时也会抽空拍点自己喜欢的题材。没事儿的时候也会垮着台破胶片机满北京城的晃悠。和以前不同的是,不会再那么随意的拍了,我2月份装进去的一卷silvermax,到现在还没拍完。总是会觉得这个场景值不上我的一格胶片,可能和热情的消逝也不无关联吧。

现在也很少有机会能拍一张让自己满意的照片了,各种活儿和琐事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拍照和进暗房洗相片都成了有点奢侈的事情了。想来还真有点期待哪天能在暗房里洗出一张让自己满意的照片呢。那时,我一定会称赞自己一句“卧槽,我真NB!!!

我也是因为爱好才把摄影当职业的。


但是,请你记住,这是一个恶劣竞争的职业。

因为太多人认为有一部相机和镜头,他就是摄影师了,这个入门的门槛,太低太低了。

你加入一个本地摄影群,你会看到一群人拿一些不知怎么形容的照片疯狂吹捧,精品佛有一群亚当斯和荒木在探讨。

你组织第一次片子,你要准备好被疯狂diss的心里觉悟,因为你会知道“想法”变成“现实”是多么艰难的一步,也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差距会大到什么程度。

当你的技术提升了一些,你会在一段时期迷恋于器材,但是很多器材不仅昂贵,而且是有损耗性的,很多人,会在这一阶段和上一阶段停滞,变成了我们口中的键盘侠和老法师。

你能跨过第一个分水岭,你要选择面对你的走向,你的收费,你的每一套片子该如何制订详细的计划,你会头痛于苦心创作的作品无人欣赏和无处宣传。

当然你也必然要明白一件事,摄影师,经常扛着几十斤的东西,在危险或恶劣的环境下,取景、布光、去除不利因素、无尽的等待、各种危险的突发意外,这也是为什么职业摄影师里女性少于男性的缘故。

哪怕你有心,有技术,有宣传,有耐心,你也要面对你生活在在一个版权不被重视的国家的现实,无数的流氓会用奇葩的理由霸占你费时费力创作的作品,毕竟,盗图的成本比买相机更低。

确实比较负面,但是,这就是我,以及很多人,甚至于我老师那样国内的一线摄影都经历过的事。

门槛越是低的职业,你要爬上去花费的精力,和面对的绝望,会比其他领域高太多太多了。

那为什么我还要做摄影?


因为我希望,我不会像错过了最对的人一样,再错过每一个打动我的瞬间,生命在流逝,创作和感动却从不曾停歇。

毕业两年目前自己摄影。拍过快一百个妹子了。针对题主困惑1??1??回答下。顺便爆几张辛酸丑照,最底放几张美美的我,看客们自行对比吧哈哈哈。

本答案针对于想以拍人像写真为主业的摄影师提供思路 不是科班出身 从贴钱买相机到赚钱养活自己 一路自己摸索 如果你要以科班出身艺术学专业 顶级设备方面 来审视我 我的答案不适合你 答主身体不好 不要怼我 如果想在评论区酸 那你叫破喉咙我也不会理你!





后话福利:因为这篇回答在知乎交到了好多朋友,也帮很多小伙伴解决了很多不足挂齿的小问题。如果也有在摄影上正在摸索的伙伴,欢迎你来和我交朋友~

另外新回答跟摄影相关,实用接地气,大家有需要可以参考。

人像摄影师是如何引导模特情绪的?

weibo也是@性感大山

我有一个性感的答疑群,你有任何摄影相关且我能帮到你的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在那里我会偶尔开一些分享课,偶尔直播修个图,偶尔甩几张我的原图让大家练手,还会时不时发一些几百G的摄影福利包。


关于答疑群,可以去我微博私信111,从此你就是我的山民啦,~hiahia~



开始正题。




1?? 想做好,没有什么不辛苦的行当。能吃苦?能坚持?热爱=收获

我敢保证,你辞职自己做摄影,开工作室,也不会比现在的工作轻松,因为你所有的都要你一个人去想一个人完成。我身边的圈子很多人都在搞摄影,每到半夜刷朋友圈,除了做设计相关的除了时差党,基本上都是我这帮搞摄影的朋友了。

但是,如果你真的很热爱摄影,觉得摄影让你辛苦你能觉得有意义,并且像我一样,每天修图修后半夜,还觉得是一种享受,那你真可以投身到摄影事业来。不要浪费这份热爱。以下是我日常凌晨打卡鸡汤。



2?? 正确认识这个行业?专业技能?到位的器材

题主说10年入了一台单反,并且用崇拜来描述自己对摄影行业的态度。其实摄影,一点也不高高在上,反而,太接地气了。像我平时出去拍照,躺地上趴地上跪地上,爬树山爬石头,一身的技能点,我可是个萌妹子啊!我的小助手们发给我的拍照花絮,基本都是模特美美的,我像个土包子。如图。



然后我们来看看背后的摄影师(我本人)

还没完,


然后背后的我本人



还没完

看到这您还崇拜吗。很多一套照片才收不到500的摄影师,每天都在不停的重复干这。真正红起来了成了大佬的摄影师,太少了。大部分我们都是普通人,拿着自己攒了大半年钱买的单反和镜头,支持着自己的这份热爱。

说到设备,不知道题主10年买的是哪一台单反。你既然又开工作室的念头,那全画幅要有的吧,几个基本镜头要有的吧。这些下来就小几万了。还有,拍照真的是体力活啊,对有的于男生可能没什么,但很多女摄影师真的,单手举个5d4?70200不抖真的我佩服。

还有很重要的技能。如果你想拍照赚钱,只拍是不行的,修图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了,会直接决定到你的图片质量和拍照价格的。我当初没毕业都是靠自己自学,摸索了很久很久。题主的话时间宝贵建议直接报班。

3??强大的内心

摄影不是一个绝对稳定的行当,浮动会比较大。题主已经工作了,选择辞职从头做摄影是一定会有压力的,来自父母,朋友,毕竟个人创业,还是要看自己的本事,你拍的好,自然会来钱。主要是调节好你的心态,切忌浮躁。多给自己洗脑,说到这儿欢迎爱看深夜鸡汤的摄影爱好者来找我交朋友。



4?? 执行力与自控力

执行力很重要,自控力也很重要。自由职业嘛,你给你自己打工,你的赚钱与进步的速度,真的就取决于你努力的程度和你在拍照上花的时间。这毕竟不是考试,运气占的比例太小了,还是真本事才能看得出成效,不是说你今天熬夜到三点把图修完了,你就努力了,也不是说你今天高质量完成了一组片子你就是努力了。努力是一个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才能证明的事情,是一种习惯。所以不要总是偷懒,有了灵感就赶紧去拍。

4?? 热爱艺术热爱美,不断学习

不行对不住

我实在太困了,醒来忙完继续。

打卡6.3日凌晨六点半

zzzzzzzzzzzzzzzzzzzzzzz智障山的分割线

我来了,继续。

虽然说做摄影家很难,但摄影总归还是一门艺术的你说对不对,艺术就需要灵感,灵感他不会凭空出现,你需要大量的阅片大量的去审别人的作品,才能提高你的审美并刺激灵感的产生。

现在我就是每天保持在50?张的阅片数量。基本上是在一些摄影网站(知乎有现成的帖子可以自行搜索),和围观微博上关注过的大佬博主。

保持阅片习惯,才能知道当下大家都拍什么的,客人都喜欢什么,流行什么风格,时兴什么妆造。毕竟我们不是富二代,还是要靠取悦客人为生呐。


5?? 对热点敏感 勤奋发作品

勤奋发作品,这是必须的。名言说了,勤劳使人进步啊。我每次发新片,都会有新的一披客人过来约拍。

热点敏感,这个不用多说,什么日子发什么相关,赶上什么节日微博搞一些转发活动,有钱送礼物,没钱送预设。你们也可以像我学习,我的转发抽奖礼物都是跟我马老师求来的。如图。

男生要适当利用嘛对不对哈哈哈。但说实话,最好用的还是转发送预设,对于涨粉和推广都有更好的成效,但是前提是这组照片拍的还不错。


6??打开封闭的自己,对金主保持平常心。

做摄影也真的是一个需要接触很多人的行当,什么人都碰得到。很多妹子问了价格再也没回复过,这种基本上每天我都能碰到一个。你还会遇到很多客妹,你很努力修了两套客妹还是对色调不满意,你也会遇到很多客妹,她本人和原图,都真的好漂亮好漂亮,可她发到朋友圈的你给她拍的照片,最后她用美图秀秀瘦成了蛇精脸。这种其实都太常见了。你一定要保持平常心。因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你的金主,是你的客户,在你擅长的基础上,他们喜欢什么你就拍什么就好了,他们喜欢自己是什么样子,你就帮她去实现就好了,谁花钱不是买快乐呢你说对不。

还有一个就是脸皮要厚。你看哪个大佬没拍过几个好看的妹子。很多人说自己免费拍都找不到妹子拍照。这就是你的问题的。我在路上看到过的小哥哥小姐姐,觉得合适就会去要联系方式,被拒绝的次数为零。可能是因为我脸皮厚吧,虽然我觉得我长的也挺好看的。还有微博上的小姐姐小哥哥们,我觉得喜欢我就发私信过去,哪怕人家已读不回,但起码你努力了是不,因为拍到好的模特真的效果会很好,好的模特会让你进步飞速的你信我。

综上,寻找自己合适的模特,哪怕是勾搭下你仰慕的大佬,都是需要你脸皮厚一点的。对模特也是,脸皮要厚。

好了我要起床了,这次更新其实是凌晨六点打的,但是我不争气的睡着了。我很想调整生物钟因为这样太不健康了,我努力啦。

我还有很多补充的,下次继续。关注主播不迷路哟嘻嘻嘻。

更新于2018年6月4号下午两点半。


最后:大家都很忙,要珍惜每一次的合作和信任。


我又进步啦!近期作品。







以上更新于2018年12月。


我又来了!好像又进步了!谢谢你们见证我的进步哈哈。





还有我。

一大波照骗正赶来。请你们忘掉那个扭曲的我。







记得要常常来微博给贫民窟奋斗女孩加油打气喔!weibo也是 @性感大山

天又亮了!要去睡觉了!给我个赞给我个赞给我个赞嘛~

毕业一年,非摄影专业,凭着爱好目前从事摄影行业,暂且算一位职业摄影师吧。

现在主拍儿童的商业画册,说到体验,一是非常累,每一期画册拍摄前要和甲方设计师沟通当季风格,重点是人家设计师有时根本get不到你的点呀,于是每次拍摄前的方案都要权衡和取舍,做方案定方案然后买道具做道具,前期的工作量会非常大。

二是会渐渐变成颜控,可能是经常接触模特的关系,常常会感叹“我靠,这孩子怎么会长的那么好看!!”“哇,这小女孩吼可爱呀!!”“妈的这小弟弟好酷!!”“我以后也要生一个这样的!!”

发些之前拍的图,让你们感受下这些小模特!







是不是气场很大!哈哈哈哈,有时候很难想象这些小孩子在镜头面前的表现力会那么强。

当然,小孩子模特和成人模特比起来要难拍好多,你要懂得去引导他的情绪,有时他们会闹脾气,作为摄影师你要有足够的耐心。

发几张小花絮,有时候真的被他们惹生气了,他们过来对你卖卖萌撒撒娇,气一下子也没了



总之作为一名摄影师,你是能接触到很多好看的人的,你会发现,哇,原来好看的孩子那么多!!

当然也拍过很多小有名气成人模特,整个拍摄过程相对于小孩子来说要简单很多,好的大模懂的给摄影师角度,一场拍摄下来会非常轻松,但和拍摄小孩子比起来有时又会显得无趣很多,虽然小孩子有时会状况百出,但他们展现出的最自然的一面让你会情不自禁的去按下快门,因为他们在镜头前展现的喜怒哀乐都是真实不做作的。

当然还会有比较多有趣的事情,想到后继续更新…

作为一个中国键盘摄影师协会(CKPA)的会员,大家一直都以为我是一个摄影师,其实我只是一个编辑,平时写的关于拍照的内容多了,大家也就以为我是摄影师了,其实我只是一个摄影爱好者。


我短暂的当过一段时间摄影师,当然我也做过工作室,垮了;也去别人工作室做过摄影师,跑了。所以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的话,把爱好带到工作中未必是一件好事,刚开始接触拍照的时候是大学,我在另外一个答案里面也写过了,也就是因为喜欢拍照,所以一路自学过来:

自学摄影以及后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可能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我已经拍的还可以了,但是跟科班出身的小伙伴,或者跟职业摄影师比起来,我拍的就是一坨粑粑。并不是说在别人会的技能我不会,差距主要还是在于阅读量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人一个星期看过的照片,读过的文献,可能比我一年都多;人拍人像可能是因为对摄影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其他的东西都见过或者了解过了,然后觉得自己适合人像或者喜欢人像才拍人像,而我拍人像是因为自己只会拍人像才拍人像。

所以有一句不好听的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不要拿自己的爱好去跟人吃饭的本事比美,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你可能也一样。


如果看到这里你还没打退堂鼓的话,我再告诉你当摄影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吧:


读大学的时候没什么经济压力,所以每天看看视频,学学拍照,偶尔拍点照片,人人网上收获一堆评论,还蛮爽的。

后来工作了,基本就没什么时间拍照了,每天一上班就难受,天气一好就想出去拍照,最终就和小伙伴做了个工作室,但是问题来了,三个都爱拍照,三个都不爱做营销,三个都不爱跟客户聊天,都是那种你爱拍拍,不拍拉到的人凑一块做了个工作室,所以两个月多月吧,就成功的关张大吉了,这个案例成功说明了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所以你做工作室的话,最好是摄影师+销售的组合比较靠谱。

这个工作室做不下去了就去别人的工作室打工,老板跟我说跟着他干,一年存下来20w没什么压力,结果开张两个月,一共拿了4500,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又回北京上班了。这一年一边上班一边拍照,半年存下来8万块钱。在别人工作室上班的话,基本上是学不到什么技术上的东西,收入跟工作室的单量成正比,在比较好的工作室做两年以后就可以带着客户资源自己去做工作室了,在一般般的工作室勉强能维持个温饱,在比较差的工作室可能会饿死。

所以现在呢,摄影师是不想做了,自己在拍照这块已经落后小伙伴们太久了,只能是老老实实上班了,大不了就是白天上班,晚上看片,周六周末自己氪金拍点东西玩呗……

看题主的内容应该是《从业余到职业,从爱好到谋生,作为摄影师是什么样的体验》

平时坐地铁,经常可以看到自己拍摄的照片挂在地铁站,还是挺自豪的。

从1990年开始就喜欢摄影,那个时候最富有的时候,一个月可以拍一个卷,冲洗出来。偶尔放大一张7寸的,也敝帚自珍。

2007年开始,买了数码单反,重新狂热爱好摄影。开始就走对了路,跟着高函老师学习了《全局色彩校正》,不仅仅是学习到了严谨的数码暗房流程,而且也向老师和同学们学习到了很多拍摄技术和良好的艺术欣赏方向。

2008年开始,辞职流浪在西藏和东南亚,场景的变化让我对摄影充满的激情,不停地拍摄、网络分享、学习。至今还会被当年自己简单拍摄的照片所打动。我的特点是善于总结分享,所以也开始在网络分享一些学习的经验。我坚持每年一次西藏,一次两万多元的花销,让我收获很多精彩照片,也逐渐获得西藏的更多人脉。

2009年开始,就开始进行一些免费的分享会。2011年,新浪微博让我以摄影,收获了很多粉丝,获得了一些荣誉。博友的介绍,也得以销售一些照片。青岛本地的官媒也关注和转发我的照片。

2013年,放弃了职业经理人岗位,开始职业教授摄影。开始时候比较难,粉丝可以免费听课,可以口头捧场,但是真正让粉丝掏钱来上课,就需要一段时间的自我积累和提高,以及人气的养成。一度我中午饭都是吃16元钱的标准,器材更新等更是捉襟见肘。最惨的时候,只有三个学员上课,但是我没有放弃,依旧认真地教课。因为我喜欢分享。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很多支持我的学员,大家口口相传,我的摄影培训课逐渐在青岛有了名气。一些人开始在背后议论我,为什么收费那么贵,还有人去上课?其实,我的课程一般是15人以内,一个人2小时课程仅仅100元,当然,青岛当年摄影培训的主力是老年大学,平均一堂课是6元钱。100元和6元,差距显然是巨大的!

这一年,佳能公司邀请为作为小篷车的讲师,为佳能公司做讲座,特别感谢佳能公司的爱芝经理,给我提供了很多方便。让我在最拮据的时候,有器材可以借用。还有马小路三脚架的色总,耐司滤镜的平兄,让我有更多的机会。

我特别爱摄影,以摄影为职业,我很满足,有一次,我在尼泊尔乘坐悬挂滑翔,有恐高症的我在高空异常恐惧,但是一旦按下快门,就好像打了镇静剂,不再恐惧。

一个人在古格王朝遗址拍摄星轨,在背包落满白霜的荒野中奔跑取暖,在海拔5360米的高原负重前行,躺在鬼湖边上等待日落,如果没有信念和痴迷,是无法坚持下来的。


收获的美景:


2014年,我租下了一间教室,租金都是靠借钱。

2015年,爱人辞职,我们一起经营培训班和摄影训练营。之前七年,我在西藏、东南亚花掉的近二十万元“买来”的经验、积累的人脉和照片开始给我带来收益。在西藏,我为没有条件的藏族朋友拍照,把照片免费冲洗邮寄给他们,也利用每次深入藏区腹地的机会,帮助一些贫困的家庭。我们也利用职业之便,走了23次藏区,6次柬埔寨、5次尼泊尔,马上又要第3次去斯里兰卡。


我们收集的衣服,会寻找最偏远的藏民家,试穿合适后赠与


我们救助资金和物资的塔杰,孩子已经健康成长

2017年,我的作品挂在了青岛地铁,我很自豪,那时几乎每天都有微信微博的朋友说,看到我的照片了。摄影班也顺利地开展。2013年和我一起开培训班的,这个时候已经淡出江湖。

也特别感谢老朋友任总和王哥,让我在青岛这个房价高企的城市有了立足之地。法总慷慨地支持我了Canon EOS 5D Mark IV 和笔记本,让我节约了大量的资金。购买了商业保险,以免一病赤贫。

2018年,可能是做好事儿比较多,老天在回报我,我近似痴迷地不断拍摄,为我争取了更多的机会,上合峰会的各种建设的拍摄,我们的商业订单在不断增加。几乎每周都有新的合作和订单。我们开始放弃低价值的小生意。专心做好、更多时间用于自我的学习和提高。

这是我在雨中等待光线时候的自拍,从4月22日开始,几乎我每天都在拍摄:

基本数字:

截止去年,用过18种设备,当然,富士6X9不在内:

累计拍摄了100多万张照片,存在20多块硬盘里(备份的还有20多块),下图是其中一部分

手上有把持相机在掌心和虎口留下了老茧。

腿上有在马来西亚被虫子咬的500多个包的遗迹。当然,马来西亚拍摄的照片一直在卖,不断补充我治疗虫咬花掉的几千元。


这就是我,学习、爱好摄影28年,业余转职业的经历。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很多贵人,得以不断前行。

辛苦并快乐着!

如果不是痴迷摄影,从事这一行,收益和付出的努力并不成正比。

呐,就是作为单身狗,还要被妹子催修图快点修好看点,别人等着给看男朋友看。╮(╯_╰)╭



别人可能觉得摄影师好幸福啊,可以认识好多的漂亮小姐姐,比如这样的





所以会觉得好幸福′_>`幸福个屁啊,又不是自己女朋友。而且发出来的这些都是选的好的。

那些不好看的,根本就不会发出来好吧。而且,大部分是不好看的懂了吗。收了钱的大部分都不会这么好看的,这么好看的出去拍照根本不用花钱都有摄影约。

又有些人觉得摄影师工作好轻松,拍拍照修修图就行了,收入还好。

知道拍这些图的时候,夏天,背着几十斤的相机,拉着几十斤的灯具,还要忍受蚊子,高温,拍摄下来累成狗,后面修图还要不停和甲方协商,修改,加班。说轻松的出来我们好好聊聊。不说比大部分职业累,但也觉不轻松好吧。

不过当摄影可以去体验很多好玩的。

因为摄影参加了奥迪嘉年华

这组图是我的小伙伴拍的,毕竟我是人像狗,不拍灯光。他们可以领略祖国大好河山。

因为摄影,可以让自己的家人有个美美的照片





前面三张是我妈,后面两张是我表妹

作为摄影师我还可以出去网骗


没想到吧,其实我长这样的,前方高能预警
















2333333333

作为摄影师,还会接触到许多塑料友情

比如那天给某人拍了照,还当晚就修了预告


然后走的时候拍了合照,是这样的

她们只p自己的行为受到了我的谴责,然后她们决定给我p一下,然后发给我这张图

我,真的不想打人。

当然,作为摄影,最开心的就是手机里的相册看着舒服,能装逼啊





当然,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共同的体验就是,穷

(′?皿?`)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

还有妹子们真的不是女朋友,我是一只高傲的孤狼。

不请自来的妹摄



作为一个混迹十八线的妹子摄影师,最大的感触就是


真心累


我可能比一般的独立摄影师要稍微幸运些,去年二月份,先生把家里的老宅子腾出来给我做了工作室,这意味着我不用像别的摄影师一样风里来雨里去,也不用每天为房租的事情而感到发愁,再加上老宅子地段很好(市中心,租界历史建筑),虽然百年了但维护的很好,内饰也很完整,当时只是做了清洁,添置了一些摄影器材,就开张了。

妹子摄影师跟男孩子摄影师比,身体素质上的劣势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

在拍这套片子的时候,我跟两位少女徒步上山的,因为山路无法驾车,我又舍不得让妹子劳动,就一个人拎着道具上山下山(宜家蓝色购物袋,装了满满一袋) 还不包括相机和别的器材,那天拍完回家直接跟先生哭着打电话说再也不拍照了。


除了累,生活来源没保证是最可怕的。


遇到生意好的时候,修片修到手抽筋,也有一个月就开张两三次,甚至一两次的时候。我跟先生都是自己创业,虽然没有穷到光腚的地步,但是比起之前上班的时候,生活水平明显降低。


当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开心还是占绝大部分时候的,有的时候片子出来,自己能在心里夸自己无数遍。








还有还有,我相信很多妹摄都会碰到的一点就是,做了摄影师后,自己的照片越来越少了!!


曾经的我,也算是个自拍狂魔了,QQ空间盛行的时候,光是自拍相册的照片就已经达到了数千张。现在出行一次,照片少之又少,让先生给拍张照基本都是


这样

以及这样

也有比较好的就是这样

以及这样

算了,我也不希望婚后胖了三十斤的我有什么好看的照片,只希望大家多给我这个可怜可爱的妹子摄影师一点关爱,偶尔夸奖下我滴作品,好嘛:D


来看我的微博:秋莉妹妹爱吃糖

看到上边的回答里有盆友提到我,才让我想起我还是个摄影师!所以不请自来瞎讲两句

摄影师,和其他工作一样,赚钱养家混口饭吃呗!只是生活中会多一些乐趣(可能只有在摄影师眼里是乐趣),比如雨过天晴出门瞎拍,比如闲的无聊出门找找有趣的东西.......随便上两张图吧,不加水印,但希望各位手下留情。




以上照片均来自手机,都觉得摄影师会随身携带很多设备,分人吧我觉得,出街瞎拍,手机或者小卡片都是没有问题的!好想跑题了,回到正题,当摄影师,起初玩摄影呢不排除装逼把妹的嫌疑,真正成为工作的时候,讲真除了工作一秒钟都不想动那些设备。。。

至于说小姑娘喜欢会拍照的男生.....等等,男生们,等你们真正成了摄影师的时候。。。举个例子吧:你开一小饭馆,周围跟你认识的姑娘白吃白喝你......

嗯嗯就到这里吧,要去搬砖了!

最后再次感谢 @Timothy Wang ,常回来看看!有日子没见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015963391239847936

摄影师很辛苦,但又有什么“工作”是不辛苦的呢?摄影师很幸福,能从事自己热爱事业的人都是幸福的。

作为一名职业摄影师,安迪·安德森(Andy Anderson)几乎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摄影,在相机镜头方寸之间,他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绚烂世界。

他曾为《国际地理》《旅行者》《户外》杂志供稿,他还是InfiniteSkills(国外一家教育机构)的客座讲师,为photoshop出过许多摄影教程。

和许多摄影师一样,安迪对摄影有着莫大的热情,工作、旅行,环游世界,拍人文、拍纪实、拍景色、拍美女,他用自己的镜头表达自己关于艺术形式的想法和哲学。

但是他的孩子从未对自己的父亲感到失望,而是从他身上看到对信仰的追求。我不在乎你有多少成就,我只在你是否专注。

我个人非常欣赏安迪·安德森的生活态度,也很喜欢他的摄影作品,分享一下他的个人网站吧:http://andyandersonphoto.com 喜欢的朋友可以看看。

当然,也欢迎大家关注 @开眼视频 和我一起开眼看世界~

真的想来答一波……

毕竟以摄影为职业有一年多了的,这个是真想好好答了……虽然现在依然是只菜狗,拍的也很菜……

多图预警,流量党慎入。

17年5月在老家某旅游集团做风光摄影师,一个月30天基本有20天在外面,回公司嘛也就是修片,偶尔拍拍公司活动会议等等。体验嘛?包吃包住自驾游,外出踩点嘛,要先把景点给统计好,一条路上串在一起,到达某个县城就以县城为中心去采集附近景点的资料和照片,一天可以去两个景点的样子,如果遇见大的景区,可能一天就采这么一个了。我是那种爱玩爱旅游到处浪的人,哪怕从早走到晚逛景区我也不嫌累,看见漂亮的风景或者有趣的画面就想用相机去记录下来,再者嘛这也是工作职责所在。到了新的地方,体验当地民风民俗,吃点特色美食,也是爽歪歪的。












有时候跑了一天,看天时地利人和,还跑到远离县城的地方拍银河

对摄影是真的乐此不疲,

看天气不错,也去爬个楼



后来吧,觉得也不能这样,其实公司对图片质量要求不是很高,真的也只是需要你能拍出比到此一游照好一些的照片就好了(实际上我也不过就到此一游的水平),感觉有些养老,自己还年轻,想要再多学点东西,恰逢公司要搬迁到省会,想着去省会我也离家远了,不如直接远点,去上海吧。

于是9月份就怀着满腔热血跑来了上海……


之前家乡小地方,摄影行业的工作机会不多,而且作为服务行业,我知道要接触到先进的技术理念,到发达的城市会好很多。果不其然,来了才知道,这边摄影招聘好多啊,当时真的什么都不想,只要是和摄影相关的我都干(其实这点不好的,也是后面才懂),于是陆陆续续接触了各种各样的摄影,

人事:“你以前拍什么的”

我:“风景”

人事:“呵呵,不错”

基本就以上这种对话,风景可不行哦,受众真的太小,充其量优点不过就是你对相机操作熟悉,然鹅随意拉一个摄影爱好者来也是你这样的水平。这点我深知,这点也是为何要入行的原因,我来之前早就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从0开始,只要和摄影相关,只要我能学到东西,都可,已经做好吃苦的准备了,(现在还是蛮感激当时这个心态的)于是吧,从助理开始吧。影楼,淘宝拍摄,各种各样的都可,于是就开始各种各样的工作,各种各样的跳槽。

期间经历不再一一赘述了,毕竟是谈做摄影师的体验而不是摄影助理的体验,但是总结还是要有的。


在历经了各种坑岗位,各种苦,各种迷茫后,对这个行业也有了自己一定的理解,我也选定了自己的方向。列一下几点。

1、不要为了做助理而做助理,大部分地方只把助理当个廉价劳动力,美其名曰会慢慢把你培养成摄影师,这个饼我真的吃不下。摄影师人品不差,但人家来这工作是为了挣钱,不是为了当老师,人家教你是情分,不教你是本分,就好比我现在也不是太愿意教别人,还真不是我吝啬,毕竟每个人精力有限,工作已经很累了。当初做助理吧,好歹我都懂,辅助拍摄的时候注意布光方法布景方法,只要照片拿到手,看下参数,好歹还能学到点深层的东西,真的比什么都不懂直接过来做助理好太多了。再一个,影楼让不让助理升师基本看的是上面缺不缺人,缺人你拿着相机就上吧。

2、选定了自己的方向,讨厌淘宝的产品拍摄,有产品拍摄的一律不去。起初想的是人像,去了影楼呆了几个月发现不是我想要的,流水化的生产照片,工作到后面,基本感觉就是,同样的场景同样的服装同样的姿势不同的脸,作为一种以创作为主要兴趣点的爱好,把我这点抹杀了我还干什么摄影,遂辞职,人像拍摄我还是偏爱约拍那种。从风格,服装,拍摄场地,后期方向都由自己来掌控,这才是创作呀,当然是给妹子拍,你也要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毕竟你是爽了,妹子可不一定舒服。

说来也惭愧,到现在没怎么约过几个妹子,有的几个也不好发出来,毕竟是别人的照片,不授权就不发出来了。


怎么办呀,这不喜欢那不喜欢的,风光摄影又找不到,总得养活自己吧,那我拍点啥呢?拍美食吧,行,就拍美食吧,旅行,美食,美景,美人,凑齐了可以召唤神龙了。

于是我又开始苦逼地从0开始,做美食摄影。从助理开始,到自己经验积累可以能拍了,然后现在就是目前的状态了。还需要去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场控和沟通能力,搞这个啊,甲方就是爹,甲方满意了就ojbk,不满意你还是得搞来搞去还搞不出名堂。

终于可以说体验了,先上图

首先,拍摄环境千奇百怪





从此,至少一个箱子跟你走(装设备,灯架,闪光灯等),讲不定啥时候还要带点餐具。



可以天天吃好吃的?有时候会带点这种福利,但是相信我到后面你只会怀念你老妈烧的菜。更何况滚菜单的话,基本可以一天都在拍,没空吃饭是我工作常态,最晚一次从早11拍到第二天凌晨5点,先来一张上海凌晨5点的太阳

以及各种半夜三更打车回家……


从此看见漂亮的餐具都比看见漂亮的妹子还要心动




额,还好,虽然技术还是很菜,但是有的图自己还是很喜欢的








以及壁纸不再担心系列

以及去一些平时不怎么会去的地方


哎哟,好长啊,困死了。我想直接说大结局了。

现在的体验和想法吧,有些累,但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很快乐,对于自己,我只想创造出更好更美的画面,对于甲方爸爸,您开心就好,对于社会,我想拍一些能够记录社会反映现象,或者人心,无论美也好恶也罢,就去实现摄影本该有的功能——记录。


最后附上上大学时手机拍的一张很喜欢的图

体验很复杂。接触摄影想来十几年了。从一开始的满腔热血到后期的停止期再到现在重新开始拍摄很多感受和体验讲不出,或者说讲了别人也未必能懂。

摄影分很多种类别,不知道题主想拍摄什么类型的照片,做什么类型的工作室。题主又说想开工作室,又在讲把爱好带进工作。 我不是很清楚你到底是把它仅仅当做爱好,还是要靠摄影以后生活?

开了摄影工作室,把它当成工作必然也会累,不自由,时间少。 何况你还要和专业人士竞争,不仅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拍摄水平,还要考虑到工作室的经营问题等,这些都不是你单纯的换一个单反相机就能解决的问题。

很不客气地回答就是,感觉题主在摄影的路子上并不会走很远。真正想开始的人早就会默默地悄无声息的迈开了步子,而不是在知乎上提问纠结。

首页飘来了这个,我就答一下这个问题。


最近拍的
















我大概就是大多数人很讨厌的网红摄影师,没多少能力,营销狗。

大概是去年开淘宝,发现摄影费用太贵,上一次新要花五千,作为一个穷逼店主来说,真的非常多,然后我朋友建议我买相机,自己拍照,可以节约成本,我当时呢,想拍视频,毕竟当时微博著名手作博主 做个东西 一个手作还是很出名的,我也想把自己做衣服的过程拍下来,于是有了第一台单反佳能80d和小饼干镜头。给我妹拍的照,不会修图,不会打光,原图直出。

但是买来发现根本不会拍,怎么办?于是从学拍照开始,我没有自己研究,因为觉得太慢,于是报了李小蕾老师第十四期摄影课堂,毕竟他是网络摄影的鼻祖,所以教学经验丰富。后来又报了本叔班,跟他们学了三个月摄影ps后期,并没有拍照,因为没有妹子,直到10月,因为换工作回到成都,约到了我朋友,然后又拍了一组,拿着她的图开始约模特,居然就约到了漂亮妹子,从这时开始摄影,10月11月的图。




12月和一个小姐姐一起拍汉服,因为有好景色,拍了几组好看的照片,那个时候也报了夏弃疾的班,所以有一些流量,慢慢开始被人知道。





这个时候的图还是没什么质感,但是比之前好一些,也就是因为和那个小姐姐一起拍照,她用的佳能5D4和佳能原厂镜头,我发现我自己的相机实在是太渣,电脑色差太大,以及电脑非常慢,慢到修一张图卡一个多小时,效率很低,于是我拿着剩下的钱以及分期付款了好几万买了5D4,适马35 85镜头,苹果顶配电脑,当时就想,混不下去就卖相机和电脑,到时候自己又有钱了。

2月没拍照,过年,3月的时候春暖花开,拍了一个月,也就是这个时候因为一组图,微博流量大概500W,当然可能是假的,一下子被人知道了,突然间就接到了很多客片,再也不用为了没钱而担忧,而在那之前,我在考虑卖了我的相机。大概是因为这组图调色很特别,所以曝光度很大。



3月其他创作


4月5月拍了很多客片,没怎么拍创作,因为3月拍太多创作了,但是回头再看那个时候拍的创作,现在觉得很渣,根本不想修。

四五月的创作





四五月的客片





6月创作












然后到现在为止,感觉目前一切尚可,全职摄影,不用看老板脸色,每个月客片能赚七八千,粉丝也一万多了,但是我每个月还分期付款差不多四千,加上房租水电,摄影服装道具,我还是很穷的,基本每天都在熬夜修图,拍照差点晕倒,长胖了十斤,马甲线没了,又黑了几个度。

目前还在不温饱阶段,因为之前工作过一年多,深知做一个喜欢的工作不容易,所以呐,即便是摄影再累,也要继续坚持下去。以前呐,说好的,混不下去就卖相机镜头呢,而现在,真的实在是太爱了,没钱的时候会更难受更纠结,割舍不了。为了摄影,再远的地方都要去,再贵的器材道具都买,但是自己的其他用品真的很寒碜,摄影之后再也没穿过裙子。五月连续九天拍外景,真的超级累,有时候从早拍到晚,早上八点出门,晚上十一点回家。有一天回家下大暴雨,路上积水十几厘米,出了地铁站,走了一公里,买了一把伞遮住相机,回家全身湿透还停水停电。


我们出门带东西基本上都这样,有时候布置场地还要带桌椅板凳,两个梯子,全靠一个人搬出去,自由摄影嘛,没人帮忙。


我们的拍照姿势。



我身边很多学习摄影的都分期付款买相机电脑,虽然常人眼里我们这一类人可能大多数不喜欢,提前消费,在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时候负债,但是我是非常欣赏我的朋友们,深知觉得自己很有勇气,大概是之前和体制内的人一起工作,太没激情了,生活无趣。

我目前摄影水平也很渣,但是我会继续努力,虽然不知道自己能走多久,说不定明天就因为贫穷而放弃了呢,但是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不放弃。

目前的打算是等我还完分期付款就去学习商业摄影,希望自己能更进一层楼。毕竟目前我的收入也只有做摄影才能还债,其他工作估计一个月工资都没有我得债多。

2019年3月6号更新,债仍然没有还完,但是现在月收入两三万了。

很多人觉得当独立摄影师好轻松:


拍拍照修修图就行了;
平时可以到处旅行、吃吃喝喝;
还可以拍漂亮妹子,关键是收入还不错……


所以,“独立摄影师”成了很多人心中羡慕、向往、憧憬的最佳职业了。





来,一起往下看:看看当独立摄影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摄影,轻松又好玩?/


摄影,轻松又好玩

那是摄影爱好者的事!

当你成为独立摄影师的时候

才会知道:

摄影就是个100%的体力活呀

为了拍出好看的照片

经常扛着几十斤的相机、几十斤的道具

去一趟拍摄、一扛就是一整天

无论上山下山,去森林、去海边

都要自己扛着走

拍摄的时候,相机一举就是几个小时

那酸爽劲儿,谁举过谁知道

拍摄下来累成狗


夏天,还要忍受蚊子、高温

冬天,有各种雨雪、严寒的考验

出远门拍照还要准备各种服装、装备

每次旅拍都跟上前线一样


不管什么类型的摄影师

你要腿勤反应快有力气

“摄影民工”道出了其中多少辛酸泪!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摄影师里女性少于男性的缘故

当摄影师,体力是你要打怪升级的第一关~



来自@刘顺儿妞



/独立摄影师 = 很自由?/


独立摄影师是自由职业没错

自己给自己打工、自己给自己当老板

但自己的温饱也要自己管

为了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

你需要不停的拍摄、不停的接单

周末假期都在拍照

白天拍片、晚上修片

唯一的自由就是

你可以决定是去室内拍还是室外拍

是在咖啡馆修片,还是窝在家修


旅拍的摄影师

今天一个城市,明天另一个城市

一个月下来

家里的床没睡过几次

赶早赶晚,飞机高铁坐到哭

到一个景点,费劲心思想怎么拍好看

基本没什么时间精力去吃喝玩乐


特别是去拍婚礼现场的摄影师

起得比鸡早

从天没亮拍到天全黑

拍到回家只想葛优躺


上面的种种是否就是你想象中的自由?


来自@低低低



来自@摄影师_奥利奥爸爸




/摄影师只需按按快门?/


按按快门就好

那是对摄影师最美好的想象

大部分独立摄影师

除了是一名摄影师外

他更是售前客服、服装搭配师、后期师、化妆师

售后客服、推广员、业务员

基本上从咨询、接单、布景、拍摄、宣传、售后

全部自己来


一个人就是一个团队

一个人就是一个公司

所有的事情都要一个人去想

一个人完成

三头六臂、无所不能

在摄影师的世界里

没有“做不到”三个字


来自@摄影师林海音



来自@摄影师_奥利奥爸爸



来自@摄影师_奥利奥爸爸




/摄影师的成本很低?/


太多人认为有一部相机和镜头

他就是摄影师了

这个成本在很多人看来就很低很低

甚至有点“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所以每个摄影师都会遇上

让你免费拍个照的亲戚和朋友


你不知道的是很多器材不仅昂贵

而且是有损耗性的

一台相机、几个基本镜头、一台修图电脑

这些下来就小几万了

再更新了一些设备道具,买个灯

回头看看积蓄,发现自己还是很穷的


尤其是拍胶片的摄影师

每按一次快门

那都是烧钱的声音呀!


民间流传的那句: 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

大概是很多摄影师最“痛彻心扉”的领悟吧!



来自@燕子PHOTO



来自@_风瞳_



来自一个国家地理摄影师的装备库



/拍照的时候很帅?/


帅气优雅地拍照,基本不存在

拍照的时候

就是考验一个摄影师的腰力

和身体的柔韧性的时候


平时出去拍照

躺地上趴地上跪地上

爬树爬山爬石头,上天下地入海

一身满满的技能点

为找到最合适的拍摄角度

能把身体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基本上模特都是美美的

背后的摄影师都是灰头土脸


什么叫躺拍?▼


来自@微澜Mag


下个水、湿个身算什么▼

来自@微澜Mag



腰力大考验▼

来自@燕子PHOTO


有多高站多高▼


来自@-新叶Xy-


发挥身体柔韧性▼

来自@林初寒



/修片五分钟?/


至于修片,估计是每个独立摄影师的恶梦

影楼有专门的后期,而独立摄影师什么都没有

什么都得自己来

拍完之后,就是没完没了的修片

所谓“拍片一时爽,修片火葬场”!


遇到片子多的时候

修片修到手抽筋

熬夜修图那都是家常便饭


无论是等飞机、坐高铁、排队

都要抓住一切的时间和空暇修片



来自@燕子PHOTO


来自@Mosey末喜



来自@UPLUSKY天航


在摄影这一行

不断有人来,也不断有人离开

独立摄影师这个行当

不说比大部分职业累

但也不会轻松


但 是

这一切的辛苦和努力

当用相机记录下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定格下每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

一切有了前所未有的意义

一切就变得很值得



摄影 by @低低低

同妹摄不请自来~


个人觉得真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吧


可以接触到各形各色的人,尤其是在给陌生人约拍的时候,可以感觉到对方对自己的信任所以愿意让你帮她(我拍妹子比较多)策划整次的拍摄,包括服装,妆容,场景等等







还有情侣照 (虽然吃狗粮吃的有点噎哼)





除了这些还能接触到一些现场拍摄






拍现场是真的很累…这个现场我跟了三个小时左右,相机必须随时举着 因为你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是很精彩的一幕

但是拍完还是很开心,感觉记录下了表演的人们在舞台上最好看的样子



不过最累的 但是是我觉得最有收获的一场,还是拍摄毕业照的一次


跑了三个校区,前面挂着相机后面背着电脑,在大太阳下走走走走拍拍拍………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回到宿舍的时候我真的是整个人处于极度的懵逼和虚脱状态


但是照片出来对方班级很喜欢,那种成就感真的是!!!无比的快落!!!






总得来说呢


我接触摄影已经两年多三年了,从最开始逮着室友逼她当模特,到后面慢慢慢慢的有人找我约拍,从最开始的糖水只为了好看,到后面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看着自己的作品进步,真的很开心


虽然过程中也有过很多委屈,也很累,脖子经常快断掉,还被顾客欺负啥的…但是积累的经验和认识的朋友更让我满足,我很幸运可以接触到摄影,并且一直没有放弃过,一直坚持到现在,一直在路上



(话说我最近也想找人帮我拍一套照片来着但是我找不到我这么好的摄影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真的好不要脸)




总之希望自己!!!


未来加油!!!!


冲鸭!!!

算来算去,也接触了三年时间的摄影,约过很多妹纸,积累了一些经验,可能作为摄影师最大的好处在于摄影能拓宽你的眼界以及审美,而且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去汲取不同作品的优点,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同时摄影也是能拓宽自己的社交圈,不仅仅能认识很多好看的妹纸,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当然就是后话了,当摄影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生活也变得比以前有趣多了。



刚接触摄影时最大的问题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样怎么才能约到妹纸,当时可谓是有很多感概,约了很多个自己中意的,但是没有一个愿意来,我想大概是因为当时作为一个菜鸟,没有作品又没有经验,当妹纸问我有没有以前的照片的时候,就只有如鲠在喉了,真的那段日子就比较挫败,只能到处上街拍拍,拍些生活的日常。


后面有天跟一个妹纸聊得比较投机,刚好她也知道我在拍照,就跟我说想拍一组和服,作为一直没有人约的摄影师而言,当然就不能错过了,于是就约好了地点还有时间,当时去的时候阳光不是很好,找了一片竹林,打光找角度还要指导妹纸摆动作,可以说也是第一次让我体会到了人像摄影师的不易。


当天回去就开始沉迷于熬夜修图,选片的过程可以说是很欣喜,因为算是一种证明自己还是可以拍好妹纸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组作品紧接着就很多妹纸主动找我拍,于是紧接着就开始着手接下来的拍摄,刚起步也当然没有想法收费,就想着是一种兴趣,而且当妹纸因为我拍摄的作品而欣喜时,给我带来的也是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后面拍得多了也就自然有了信心,开始约自己比较喜欢的妹纸,同时也开始思考想要进一步风格上的突破,那段时间买回了大量摄影类的书籍,小到一些摄影师的作品集大到整个摄影史,慢慢建立起了对于整个摄影系统性的认识,当然这里不建议买摄影技巧类的书籍,不是说没用,而是摄影技术的提升不仅仅在于对设备的使用,也关于审美的提高,你心里对于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认识,你是否有心去捕捉生活中其他人不能发现的美,当然美学的事情就不在这个话题的谈论范畴了,其实对于摄影入门最关键的就是你买相机时那本附赠的使用手册,我想很多应该跟我一样没有怎么去看,后面我才发现,想用好自己手头上的器材那本手册其实就足够了。

尝试了一把意识流

后面跟室友去一个艺术展拍,想着做画册,后面觉得还是算了吧,但那里的梦幻场景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后面拍了一段时间就开始考虑拍照收费的问题,其实对于我而言,并不是很喜欢接客单,因为我在拍摄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考虑不同的客人对于风格有自己的偏好,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来找我的一些妹纸对于我的风格了解其实并不深,可能只是听说我拍得还不错看作品还可以,这导致在拍摄中交流的时候就可能有分歧,当然肯定还是要服从于客人的意愿,作为一个合格的摄影师,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在客人的想法与自己的风格中能寻求到某种平衡。

在接触摄影到现在,感觉最重要的还是因为爱好接触到了一群朋友,作为一个以前很自闭同时还有社交恐惧症的人而言,我开始尝试打开自己的心扉通过影像去表达自己,也因为在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的同时开始变得话痨,总有说不完的废话,但我很满意现在的状态。

猜猜哪个是我?

我觉得摄影不论是作为爱好还是职业,这都是会以后陪伴你一生的,你开始主动去记录生活的一切,这些影像在时间的沉淀下都充满了价值,它记录着你生活的片段,因为你不经意的一次快门,记忆在那一刻定格,很多年翻阅以后你依然会依稀地记得你走过的路认识的人,而这也是摄影的魅力所在。

weibo:双木MAX

在图虫十年特辑里, @Joyous周游 分享了一个风光摄影师的十年。

十年前,我是个没出过省的男孩;十年后,我带着相机游历几十个国家,成为名副其实的“周游”

以下是关于风光摄影师 Joyous周游 的十年成长自述

“我如何从一个摄影萌新变成现在的「游神」的?“

不知道其他摄影师会不会曝这么多当年的黑历史和渣片给你们!并不是影友称呼你一句“游神”,你真的就是神了!我喜欢活在人间,喜欢真实与平凡!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个过程,可能我并不是天赋异禀那种,成长的比较慢,用了10年时间,还没长到一米八!

我是风光摄影师周游,2009年接触风光摄影,掐指算来到现在也有十年了,又恰逢图虫十周年生日之际,十年之前,还是真对不起父母给我起的名字“周游”。2008年7月,研究生毕业工作之前(暴露了大叔的年龄了),基本是个没出过“省”的男孩,基本哪也没去过,主要也是没钱,也不好意思花父母的钱出去旅游,更别说奢望的买一台相机去玩摄影。

T900也记录了十年前的青葱岁月

研究生毕业后,在上海找到了一份薪水还不错的外企工作,公司待遇也不错,一年组织一次员工旅游,一次外地体检(顺便也可以旅游),对于新人也有十天年假了,这样一年至少有三次旅游的机会,于是我就用自己的第一份工资买了人生第一台卡片数码相机Sony T900来记录旅行。

海南亚龙湾,当时我觉得我拍的好美!

虽然那时候也有5D2这种单反,但是对于刚毕业,在上海独自打拼的我来说还是生活中的奢侈品。即使是大上海,以当时中国的GDP水平买个5D2这种2W+的单反也是奢侈品。当时的上海背着2W LV包包的倒是很多,背着单反的还是不多,除非靠这个吃饭。而且当时会摄影的都还挺赚钱,毕竟会的人就不多。而这个年代的5D2也确实是一代神机,同年代的尼康D700旗舰机也只有1200W像素,5D2当时就2100W像素了。

刚买单反什么题材都拍,妹子还是不错,但我拍的渣,打扰了!

当年的5D2到底有多受欢迎呢?当时公司组织去海南旅游,公司有位男同事拿了一台5D2,大光圈背景虚化效果确实感人,不是卡片机能比的,全公司的美女都围着他求拍照,当时会一门拍照的手艺确实还是挺吸引女生的,即便现在也是如此。在那个单反相机都很稀缺的年代,这门手艺显得尤为稀缺。可能这也是我当时心灵深处埋下的一颗要买单反的种子。


2009年:初次尝试摄影

出差顺道去了德天瀑布 T900拍摄

后来去了不少地方,旅行也用卡片机拍摄不少旅游片,当时也并不懂什么摄影,也就是停留在拍照记录的水平上。对于拍照也是胡乱拍,见什么拍什么,没有明确的主题和目的。

2009年图虫创立伊始,但当时我并不知道有这样的摄影社区,可以提供给广大摄影师交流,照片都存储在其他地方。


2010年:辞职踏上西藏之旅,被边防战士压扣,误认是间谍

青藏铁路开通也没几年,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那时候辞职去西藏可真的是件挺牛逼的事。于是辞职买了一张从上海到拉萨的火车票,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西藏之旅,也种下了户外风光摄影的萌芽。跟我一起去西藏的朋友买了一台佳能500D套机,相比之下我的T900就有些捉襟见肘了。由于她是女生,相机也是刚买,用不太明白,所以基本上全程是我用朋友的单反拍照。

珠峰大本营

到了西藏,珠峰肯定要去的,在我心目中珠峰作为世界最高峰,就是梦想般的存在,于是在拉萨,我和我朋友临时租了一辆车,拼到另外一对夫妇分摊费用开往了珠峰。记得珠峰大本营的那晚,很冷,我用的还不是智能手机,那个时候智能手机还没普及,一个绿屏的国产手机,直接冻得早上不能开机,只记得那天晚上我们离星星很近,看了一晚上星星,对于当时没有任何户外旅行阅历的我来说,那里的星空真的震撼,就像初恋般还能浮现在你的脑海里。但是当时并不懂怎么拍摄星空,研究了半天,在黑夜里也不能对星空对焦,也就什么也没拍下来

2010年我拍摄的西藏美景,我觉得超好!

早上我们四人去看珠峰的日出,看完总觉得不过瘾,同行的大哥说,三年前我来过珠峰,到过二号营,上面的星星更大,我带你们去啊。当时我没接触过什么户外的我,真的是无知者无畏,我说好啊。当时我穿的都不是户外登山鞋,就是一双匡威帆布鞋,我们从谷地绕过边防哨所,偷偷摸摸的往珠峰二号营地山爬去。走出去没2公里,就被边防战士发现,战士真的是训练有素,在这么高的海拔一路跑步就把我们给追上,逮回了哨所扣押起来盘问,以为我们是间谍,从这里翻出国界线

法师蓝,棒棒哒!自我感觉良好系列!

和边防战士的攀谈中,聊起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在珠峰这里驻守,明显比其他地方更加的艰苦,高海拔,严寒,而且没什么娱乐项目,当年这里手机连信号都没有,手机变砖头。他们说:“在这里眼泪都快熬干了。”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有军人情结的我,真的想做一名部队的记者,记录边防战士的守护祖国的点点滴滴。也庆幸被战士们逮回来了,当时对6500米海拔的珠峰二号营地也没什么概念,想想就当时那套装备和补给估计我们都的死到路上。多年后,已经成为户外老驴的我,也深深的怀疑,那位大哥真的到过二号营地么?但这次开启了单反的旅行元年,从此也中了风光摄影的毒。


2011年:喀纳斯东西环线徒步之旅

喀纳斯卧龙湾

旅行是毒药,一旦吃下,就要一直奔波于寻找解药的路上。有了西藏之旅的经验,祖国那么大,新疆我还没去过,白哈巴有西部第一村之称,喀纳斯湖的水怪也增添了北疆的神秘感。于是就在户外网站,约了两位素不相识的驴友,开始了喀纳斯东西环线徒步之旅,这次有了西藏的经验,给自己置备了不少户外装备,当然我还是依旧没有自己的单反,去这么美的地方不用单反记录下怎么可以,于是就找朋友借了一台佳能450D记录这一路的美景,记得进山的第一天就下了雪,我们三个人在野外生起了篝火取暖。这次旅行可以说是户外旅行徒步的元年,原来户外徒步才能深度体验这一路的美景。


2012年:入坑器材党

5D3 24-105 拍摄于额济纳

2012年,佳能5D3发布上市,之前一直喜欢单反的我,到了2012年终于有了点闲钱,终于可以拥有一台自己的单反了。因为当年众美女求小哥哥5D2拍照的场景记忆犹新,加上这些年借来的单反也都是佳能品牌,也用习惯了,于是毫不犹豫的买了佳能的5D3,当时资金并不充足买了套机,搭配的24-105,因为自己喜欢拍风光又买了只副厂的Sigma 12-24 hsm二代。从此掉进了摄影器材的大坑。

5D3+Sigma 12-24 拍摄于巴丹吉林沙漠

好器材有了,必定选择一条人迹罕至的绝美路线拍摄,巴丹吉林沙漠被誉为上帝的曲线最美沙漠,这次我规划了一条沙漠徒步五湖连串的路线,继续我的户外风光解毒之旅。


2013年:世界那么大国外山峰我也想去看看

心是越玩越野,瘾也是越来越大,国内的徒步路线已经不能满足我对自然美景的追求,于是我把目光转向了国外。安娜普尔娜大环线被成为世界十大徒步路线排名第一位,这个名头已经足够吸引我,我决定背上所有的摄影器材走上一趟。这时候器材的坑也是越挖越深,佳能24-70 70-200已经配齐,加上之前的sigma12-24,而且还配了一个备机sony nex6 18-200镜头。背着这么多沉重的器材,开启了22天的安娜普尔娜大环线+poonhill+ABC之旅,全程重装,我也感叹年轻时候的自己体力真好,背得动这么多器材和日常生活补给。

这一路的路途故事和美景我就用相机深刻地记录下来,并且回国之后写了一篇非常长篇的游记《走进安娜普尔娜》发布在马蜂窝上,这篇游记成为马蜂窝的典藏游记,而且曾经成为安娜普尔娜这个关键字百度搜索排名第一的链接。很多旅行者都说里面的照片好漂亮,这也鼓励我把户外风光摄影好好地拍摄下去,也坚定了户外摄影这条路要一直走下去。但同时因为马蜂窝不是专业的摄影社区,我对自己的摄影认知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当时的我觉得自己拍得还真是不错了,沉浸在沾沾自喜当中。

完全没有越过愚昧高峰的自己

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2014年:入坑图虫,重新认识风光摄影,踏上新征程

2014年3月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并注册了图虫网,这时候图虫网便刷新了我对摄影的认知,我才知道自己原来只是摄影中的一个新手,或者说之前我都没迈入风光摄影的大门,还只是在门外徘徊!那是个四光圈、半岛雪人、桑拿团、陈曦群星闪耀的年代,是这样一批巨星把“北美风”的风光技术和美学艺术带回了中国,深深吸引了我,而我只是那个年代的一粒宇宙尘埃。

这些书现在看来对我的帮助不是很大

知耻而后勇!我买来大量的摄影书籍、每天在各位大神的图博和帖子下学习,加了各种摄影QQ和微信群,还翻墙看youtube学习国外大神的后期技术,也买了很多国外风光大师的视频课程,花了不少美金。技术跟上的同时,器材也不能落后,当时痴迷于风光摄影的慢门技术,花了两万块钱买来风光滤镜,又买来尼康的14-24当时的神镜转接在5D3上用,希望拍摄出大师照片中的效果。

刚开始学习慢门拍摄的海景渣片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虽然技术努力学,器材也砸钱更新,自己拍出来的片子还是非常的渣,画质渣,色调怪,这时候我有些受打击,自己的学习也遇到了瓶颈。接下来的经历就非常传奇了,精品佛是《天龙八部》中虚竹遇到了无崖子,我拍海的时候遇到了风光大神半岛雪人,当时是他把北美亮度蒙版技术引进中国,而且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创新开发了StarsTail风光插件。在那个数码相机动态范围不高和高感画质差的年代,谁能把画质做的更好,谁就更领先一步。半岛雪人是把北美风技术应用到大连海景拍摄的第一人。

我把我学到的摄影知识,不但应用到海景拍摄,也坚持着自己的另一个爱好:徒步旅行,这一年我去了人迹罕至的珠峰东坡。拍摄了不少以慢门作为表现手法的户外山地摄影的作品。这些作品陆续地发表在图虫,也有不少人关注了我,不少杂志和媒体从图虫上私信我约片、约稿。珠峰东坡这一组就发表在《环球人文地理》杂志,并且马卡鲁峰这张成为当期的封面。我坚定了户外风光摄影这条路要走下去。


2015年:山河湖海,宇宙星辰,我想把我看到的一切记录下来

2015年我将喜欢的事做到了极致,我爱巍峨冷峻的雪山,因为可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爱汹涌澎湃的大海,因为可以海纳百川。执着于自然风光摄影,和户外探险,我希望不断探索新的机位和角度带给大家视觉上的享受。

2015年伊始,我独自一人背着帐篷走进林海雪原深处,去寻找那份寒冷与孤独;也站在浮冰上拍摄冰海,掉进海里差点丢了性命;我站在悬崖上面朝大海无惧风雨拍过雷暴;也曾经7级大风被困大海之中,毫不动摇的拍摄定海神针;我千里追星单日海拔上升1200米,在5600米的机位拍摄过浩瀚银河,也背着单反不辞辛劳的登顶过6200米的雪山。

户外风光探险做到极致没有错,但是风光摄影后期我走到了“后期炫技”的死胡同。以为只要后期牛逼,就可以把一张照片花里胡哨的弄得看上去很牛逼,忽略了风光摄影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对话,也忽略了一张照片情感的表达,风光摄影师如果都没有亲眼见到震撼自己的场景,也很难把感情融入影像中去打动观众。

这张其实不是照片,是我0素材,CG画法画出来,自己偷摸练习《九阴真经》

我相信很多摄影爱好者跟我当时的心境差不多,觉得“我跟大师的差距就是后期”,掉入这种“唯后期论”的思维误区。我当时也曾经请教过很多知名CG画手,求教PS技巧。但是当时大神给我的回答就是:”PS只是工具,一切来源于你的脑中的光影构建和情景搭建,要说技巧,我也只用图层、蒙版、画笔。“我当时心想:“肯定是不想传授我绝世武功,敷衍回答!”时过境迁,现在我明白,大神并没有敷衍我,他说的是对的!后期只不过是审美意识形态的表达手段而已。

2016年:从佳能转向尼康,跳出“后期论”怪圈

很快我意识到了“唯后期论”的问题,并跳出了怪圈,但又掉入了“唯器材论的深坑”。我卖掉了5D3,并灭门所有佳能镜头,换了尼康D810,又买了二手的A7R当备机,烧了不少银子。但这次换门我真的不后悔,再也不用像以前5D3那样瞎折腾后期了,原来大光比单张Raw就可以解决问题。想提醒各位影友深造风光摄影的,直接买尼康或者索尼的机身,别浪费钱走弯路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然佳能也能拍出巨片,就是后期有些折腾。

当时荷兰摄影师Max Rive的走红,也让我热衷拍摄这种体现探险精神将人物融入到美景中的照片。但是后期风格我并没有模精品Max Rive,还是按照我自己的后期风格来后期。这个时候我已经有了自己稳定的后期风格和特色——暗调风光!我不喜欢把画面的每个部分都做得很亮,追求明度跨度,暗部又不失细节,直方图偏左,但不贴死的图片后期风格。

《云顶天宫》拍摄于长白山
这张《刀剑上的舞蹈》也成为当时图虫App和Web长期的登陆界面。

2017年:成立极影AdventureX ,摄影的乐趣则是更多的在于跋涉、拍摄和分享的过程

有了这些户外风光拍摄的经历,2017年之初我和其他五位(thomas、史飞、姚明来、潘玮浩、史炎冰)由于共同的爱好成立了极致户外风光摄影团队,极影AdventureX,“极影AX成立的初衷恰是缘于对风光摄影的理解,和成员户外经历的吻合我们相信每一副作品的真正酝酿,不是曝光所需要的那几秒,或多少分之一秒的时间,而是在抵达拍摄地,打开快门之前我们在一条既消耗体力又耗费智力的旅途上经历的漫长体验。

天地之间有大美,一山一水一世界。关于摄影,再完美的技术,也不过是实现目标的途径而已。摄影的乐趣则是更多的在于跋涉、拍摄和分享的过程。极限挑战,极致影像,极客分享,一直是我们极影AX的坚持和追求。而且以前的我完全沉浸在自我拍摄之中,很少做摄影分享,极影成立之后我会经常写一些免费的教程,分享我的摄影心得,分享的过程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雪夜爬太极湾,拍摄银河拱桥
六次海王九岛之行只为一张极致照片

2017在极影的摄影理念的指导下,我开创性地拍摄了《乾坤太极》和《圣象天门》,并凭借这两张照片的拍摄经历和故事获得了第十二届中国户外金犀牛 户外摄影师提名。


2018年:获得图虫年度摄影师——挑战精神奖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2018年初,我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探索南美的巴塔哥尼亚,拍摄的一组风景照发布在图虫网、新浪微博等媒体受到广泛好评。看似一个月的拍摄,其实是近十年的积累。


一万小时理论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理

2018年末,我获得图虫年度摄影师——挑战精神奖,从一名风光小白到图虫APP、图库登陆界面摄影师,再到登上领奖台我用了五年时间。当我登上领奖台代表获奖摄影师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很真诚的说到:

“特别感谢图虫这么多年陪伴我的成长,从2014年3月注册图虫至今,每年年底我都有坚持写年终总结的习惯,回首2014到2017年这四年的总结看,能感觉每年都有进步,能创作出新的作品是件开心的事。“


2019年:要不断探索,不断尝试

2019刚刚开始,不应该沉浸于过去的成绩中,要不断探索,不断尝试,在风光摄影技术公开没秘密,后期已经趋于同质化,机位公开没秘密的今天,风光摄影的发展和未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也将沉淀一段时间去思考这个严肃的问题——风光摄影未来的方向!

没有谁是天生的摄影大师,至少我觉得我没那个资质!一路曲折的走来,还将曲折的走下去。羡慕当下的摄影环境,相机已经足够好,不必去过分追求苛刻的后期技术,单张RAW就能把画质把控的非常好。摄影学习资源也极大丰富,信息透明,不必去翻墙去学习国外最先进的摄影技术,这些技术已经被带回中国并且很多都已经免费的分享到网上。只需要一年的深度学习,现在都会拍的很不错,感谢这个年代,让摄影变得不那么难!今天分享这个内容也是让后来人少走弯路。


「写在最后的话」

风光摄影十年了,图虫也恰逢十周岁!感谢图虫这么多年一直以来的陪伴,让我学到了很多摄影知识、认识了很多摄影上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头说十年前,我是个没出过“省”的男孩,十年后,我已经游历几十个国家,成为名副其实的“周游”!现在我妈说:“你这名字起的不好,不着家了,你叫周游,你表妹叫鞠佳(居家),你俩这名字都没起好,匀乎匀乎就好了!”纵然千帆历尽、归来仍是少年,常回家看看,不说了我妈喊我回家吃饭了!

看到那些徒手攀岩者在悬崖峭壁上展现英姿的照片,人们会为他们的壮举赞叹不已,却很少有人留心:这样的照片是如何拍摄出来的?事实上,要拍一张运动员攀上岩壁的照片,摄影师也要和运动员到达相同的位置,同时还要随身携带很多器材、不停考虑如何构图和用光,其难度并不亚于攀岩运动本身。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科里·瑞奇(Corey Rich)是一个出色的极限运动摄影师,他曾经做过十几年摄影记者,走遍世界各地,拍摄攀岩、滑雪、自行车、皮划艇等运动项目的照片,讲述探险者们的故事,逐渐开始在极限运动的世界中崭露头角。瑞奇自己也是经验丰富的攀岩者,他说:“拍摄前详细了解一项运动非常重要。我知道我永远不会成为一名职业攀岩者,因为你不能同时成为精英运动员和精英摄影师。”

置身崖壁之上,要恰到好处地捕捉精彩瞬间,要注意躲避不时落下的石块,还要当心不能影响到攀岩者,这对摄影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拍摄时,瑞奇通常会位于攀岩者上方大约几英尺的位置,他认为这是最理想的拍摄角度。有时他会在攀岩者周围搭建拍摄用的梯子,但这有点冒险,大风可能会将梯子吹落。令人恼火的还有——在高处镜头盖和存储卡很容易掉落。

拍摄极限攀岩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虽然每次拍摄前瑞奇都做足了准备,但偶尔还是会出现意外。瑞奇最近一次遇到险情是在加利福尼亚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他正在为传奇登山者 Tommy Caldwell 和他当时的妻子 Beth Rodden 拍摄,却忘了给自己固定绳索的末端打结,当时他只顾全神贯注地拍摄,幸好 Tommy Caldwell 及时发现危险,对他大喊:“你的绳子要脱掉了!”这一喊收了瑞奇的命。

瑞奇认为,在岩壁上拍摄的照片越少越好,這样每张照片所能讲述的故事的能量会更多。


让人类看到巨兽的微笑

历史上一共有 12 个人登上过月球,而曾经与北极熊同游的人却只有 4 个,美国摄影师阿莫斯·纳楚姆(Amos Nachoum)就是这 4 个人中的一个,他曾两次近距离与北极熊同游。

纳楚姆出生于 1950 年,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野生动物摄影师,曾两度荣获 BBC 野生动物摄影金奖,他曾带领国家地理摄制团队拍摄大白鲨、杀人鲸、锤头鲨等凶猛的大型动物,足迹遍及南北极的冰层之下。很多人都认为野生动物是危险的、可怕的,而纳楚姆偏偏要近距离地拍摄那些大型野生动物,打破这一迷思。

2004 年,54 岁的纳楚姆生平第一次与北极熊相遇。为了拍到北极熊在水下活动的画面,他只身一人带着装备潜入海中,没想到一下水就被北极熊发现了,一直被迫到水下 23 米深处,对面的食肉巨兽撕碎一个人就和撕碎报纸一样简单,纳楚姆绝望地以为自己就要葬身大海了,不料北极熊在千钧一发之际忽然放弃了追赶,转身离去,他糊里糊涂地拣回了一条命。

纳楚姆并没有就此罢手,11 年后,他又带领团队来到北极,这次他挑选了一位北极熊妈妈和它的两个宝宝作为拍摄对象,认为这样相对安全些,因为熊妈妈要照看孩子,紧要关头不会选择抛下孩子来追赶他。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看到那些徒手攀岩者在悬崖峭壁上展现英姿的照片,人们会为他们的壮举赞叹不已,却很少有人留心:这样的照片是如何拍摄出来的?事实上,要拍一张运动员攀上岩壁的照片,摄影师也要和运动员到达相同的位置,同时还要随身携带很多器材、不停考虑如何构图和用光,其难度并不亚于攀岩运动本身。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科里·瑞奇(Corey Rich)是一个出色的极限运动摄影师,他曾经做过十几年摄影记者,走遍世界各地,拍摄攀岩、滑雪、自行车、皮划艇等运动项目的照片,讲述探险者们的故事,逐渐开始在极限运动的世界中崭露头角。瑞奇自己也是经验丰富的攀岩者,他说:“拍摄前详细了解一项运动非常重要。我知道我永远不会成为一名职业攀岩者,因为你不能同时成为精英运动员和精英摄影师。”

置身崖壁之上,要恰到好处地捕捉精彩瞬间,要注意躲避不时落下的石块,还要当心不能影响到攀岩者,这对摄影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拍摄时,瑞奇通常会位于攀岩者上方大约几英尺的位置,他认为这是最理想的拍摄角度。有时他会在攀岩者周围搭建拍摄用的梯子,但这有点冒险,大风可能会将梯子吹落。令人恼火的还有——在高处镜头盖和存储卡很容易掉落。

拍摄极限攀岩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虽然每次拍摄前瑞奇都做足了准备,但偶尔还是会出现意外。瑞奇最近一次遇到险情是在加利福尼亚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他正在为传奇登山者 Tommy Caldwell 和他当时的妻子 Beth Rodden 拍摄,却忘了给自己固定绳索的末端打结,当时他只顾全神贯注地拍摄,幸好 Tommy Caldwell 及时发现危险,对他大喊:“你的绳子要脱掉了!”这一喊收了瑞奇的命。

瑞奇认为,在岩壁上拍摄的照片越少越好,這样每张照片所能讲述的故事的能量会更多。


让人类看到巨兽的微笑

历史上一共有 12 个人登上过月球,而曾经与北极熊同游的人却只有 4 个,美国摄影师阿莫斯·纳楚姆(Amos Nachoum)就是这 4 个人中的一个,他曾两次近距离与北极熊同游。

纳楚姆出生于 1950 年,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野生动物摄影师,曾两度荣获 BBC 野生动物摄影金奖,他曾带领国家地理摄制团队拍摄大白鲨、杀人鲸、锤头鲨等凶猛的大型动物,足迹遍及南北极的冰层之下。很多人都认为野生动物是危险的、可怕的,而纳楚姆偏偏要近距离地拍摄那些大型野生动物,打破这一迷思。

2004 年,54 岁的纳楚姆生平第一次与北极熊相遇。为了拍到北极熊在水下活动的画面,他只身一人带着装备潜入海中,没想到一下水就被北极熊发现了,一直被迫到水下 23 米深处,对面的食肉巨兽撕碎一个人就和撕碎报纸一样简单,纳楚姆绝望地以为自己就要葬身大海了,不料北极熊在千钧一发之际忽然放弃了追赶,转身离去,他糊里糊涂地拣回了一条命。

纳楚姆并没有就此罢手,11 年后,他又带领团队来到北极,这次他挑选了一位北极熊妈妈和它的两个宝宝作为拍摄对象,认为这样相对安全些,因为熊妈妈要照看孩子,紧要关头不会选择抛下孩子来追赶他。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批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