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接受发布货源信息,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免费发布信息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广州本地人怎么样?

发布时间:2019-08-28 14:20:41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亲,真心告诉你,别把网上那点破事往心里去,这是有人有组织注册了好多马甲在上传下跳呢。现实中广州人与外地人关系很融洽,比如我准丈人,鱼珠的土豪就毫不介意我是外地人,对他来说只要人好,对他女儿好就行了,他
广州本地人怎么样?

亲,真心告诉你,别把网上那点破事往心里去,这是有人有组织注册了好多马甲在上传下跳呢。现实中广州人与外地人关系很融洽,比如我准丈人,鱼珠的土豪就毫不介意我是外地人,对他来说只要人好,对他女儿好就行了,他毫不介意他女婿会不会讲广州话,会广州话的烂仔大把呢,所以人与人之间交往并不是讲什么,而是人品与作为。作为在广州十年的外地人,我觉得实际中本地人与外地人真没那么争锋相对牙呲必报。

至于本地人娇生惯养,这不是广州人,是所有蓝星人的通病,你放心,如果有这病,到外地就好了:),我其实也想有这病呀,有父母惯着多好。我的劝告是,作为土生土张的广州人,多跑出去,比如北上深杭,在外面待了越多,你越觉得,广州人的喜怒哀乐价值观与其他人没本质区别。

本人90后,广州郊区,女。

因为大龄未婚,于是就积极结交未婚男生,其实有些是非广东省,有些是非广州市,当他们听到我是广州人,都是这么想的:

1、土豪,每个月收租就够了(我:不是每个广州人的乡下都是猎德,好吧)

2、娇生惯养,工作追求清闲(我:我会做饭会做家务,家里也没有家政,工作不清闲,为了赚两个钱,勤勤勉勉)

未完待续,因为到点了,下班走人。

2019.5.27

来了,就上面的娇生惯养举个例子吧

2.1、读书的时候有几年是住校的,舍友都是广州市的居多也是外市的。女生宿舍嘛其实还真的还不如男生宿舍干净,女生小东西比较多,而且还掉头发,要是不够勤快,那画面也是很感人的;卫生都是轮值的,是整个宿舍,也多包括洗手间冲凉房。

其中有一个舍友她家巨有钱,家里是别墅样式的,有专门的清洁阿姨,没错,就是传说中的十指不沾阳春水,一个月生活费是我的一学期,跟她一块吃饭会说不如她家阿姨做的等各种炫耀,为毛我会知道这些,因为她自己在宿舍里说的;但是每每到她轮值都不干活,跟她搭档的舍友也是够呛,都是自己一个人全包,不单是这样,连课室的轮值也是不干的。

另一个女生,在上学期间很低调,什么脏活累活,轮到她了,一点都不含糊,平时也不炫耀,也跟我们一块吃饭堂,我后面是咋知道她是土豪,她结婚那会身上那金器,看着都觉得重。

前面那是个非本地的,后面那个是本地的。当然这也并不能说明什么,哪都是有这样的人,是不是,不能以偏概全,所以每每听到有人说哪哪人不好,哪哪人特坏,都不能够完全相信,因为世界很大,人口很多,差异也很大,一个人并不能代表一个地方,这样的样本是不能够代表整体的。


3、广州人排外,对象都找本地的

讲真的,你在外面买东西或者是问路程的,叔叔阿姨们都是咬着舌头用普通话来回应的,再来,排的是违反秩序,不注意卫生等破坏文明的人。

对象找本地是个人偏好,当然也有很多人不是这样的;本人有经历过一次春运,我滴天呀,简直要把人给逼疯了,买不到票,票买到了,人多到怀疑人生,挤到不行,路也塞。大过年的,就只是想舒服点,过年期间大概就是广州人最少的时候了,就是没啥吃的,好些店都关门回家过年去了。

未完待续,因为又又到点了,是时候下班了。


2019.6.6来更新了

4、拆迁户

其实不见得所有广州人都会成为拆迁户,也不见得所有拆迁户都能回迁市值过千万的房子。

4.1、不是所有的地都会被拆迁,征收,这很好理解了;

4.2、不是所有的拆迁户都能回迁市值过千万的房子,醒醒,好吧:

珠江新城那一带的拆迁户大概是没有哪个区能超越的了,所以别听到拆迁户就自动跟珠江新城那一带的划上等号。举个例子,我一同学她们那边是号称打造第二个CBD,大概是从前年还是去年开始有开发商来谈,但一直都没有动工,为啥,肯定是钱没有谈拢。

我一朋友,她今年已经40了,她成了拆迁户,但她从小就听说她们家这边会被征收,多小年纪就听说了,5.6岁。

前几天听我爹说,哪哪被征收了,有些每个人能分到6位数的拆迁款,有些甚至更多,但这是不是好事,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我们那是郊区,征收了是做为公共建设的,不会有回迁房,只有拆迁款(这是背景),情况1:如果家里有婴幼儿童,那不见得是好事,因为拆迁款不见得能够重新买一房子,养育一个孩子长大成人、供书教学、抚养老人等一系列的问题;情况2:如果家里的小孩已经上大学了、毕业了、工作了,那么这时候就是锦上添花了,因为家里已经没有什么大额支出了,更多的就是吃喝拉撒了,孩子也能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了。

以上,可能表达得不太恰当,文笔有限,将就着看好了

下面是碎碎念:

我觉得大家有点神化当地人了,其实并没有什么,没有房就租房住好了,我这么说估计有人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痛,本人也有过租房住的经历,住过下雨天就漏水,半夜得起来把床移到不漏水的地方然后继续睡;我也住过不见天日的房间,白天都得开灯的那种,回南天潮湿到不行;也住过西朝的房间,冬天冷到不行夏天烤人的房间;so what,不也照样活下来了,不过每个人对生活居住的要求都不一样,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再来,户口的问题,现在广州入户比较容易的就是人才引进了,就是本科或者是有中级职称就可以了(印象中好像是这样,如果不对,麻烦大家指出,我更改),非全的本科也是可以的,就不能花点时间精力金钱就考一个咩?再来中级职称,现在这种考试报个培训班,会给大纲有押题,60分就过了。

先酱,搬砖去了。

2019.6.22来了,

据热心并了解入户政策的知友提醒,非全本科还得中级职称。

先酱,就是来修改一下前面的错误信息。

28.07.2019
其实都预计得到评论里肯定会有些人会有一些不友好的评论,不过我觉得也没啥好回复的。各人有各人的路和选择。
顶着38度的高温,昨天和损友们去吃火窝,都是这个城市里的老广,都是妈妈,暂且叫某城老广妈妈群吧。我们群人数不多,就20多个人左右,都是彼此认识,熟悉的经常玩一起的就四五个左右。有很多是老公同一个公司不同部门的。由于大家都是老广,老公又是同公司,孩子们又同一个学校,又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小镇里所以交往还是挺多的。最多的就是每星期一次的羽毛球协会打球,然后桑拿,聚餐,麻将,唱k 或者老公们看孩子,我们去玩,旅游什么的。我们最热爱的活动之一就是做菜。当然,菜式每次聚会不同,但都是以老广口味为主,早茶的点心,海鲜大餐,牛杂,煲仔饭,火窝,一些节日里的应节菜系,例如蛋散,马蹄糕,萝卜之类。这些是属于我们这里妈妈们的生活篇。
学习和工作篇,我们多数都有自己的工作或者同时在学习进修。有些是和老公们同一个公司,有些是在这里医疗机构里工作(我目前在进修护理专业),有些是自由工作者,有自己公司。我们基本没有做代购或者参加一些微商啥的,因为更多时间都是花在了学习,工作,考试上,平时宁愿花多一些时间陪家人朋友聚会在一起放松,一起玩。
关于孩子的学习,我们基本都是散养系列,孩子他们自己起床早餐刷牙洗脸换衣服,2年级开始很多都独自上学。功课也不算多,他们自己看着成绩办,有啥问题,希望我们协助,我们外帮忙,所以花在孩子学习上的精力不算多。
暂且写这么多吧。今天放暑假第一天,孩子拿回来的成绩单,还算可以,希望她继续努力吧。
。。。。。。。。。。。。。(当做分割线)
再补充一些吧,除了经历过,城中村发展和村里老同学一起的童年,市中心生活和成长,单位里和新广州人共事,还有外国客户朋友相处。还有一个群体就是香港的亲戚。
前婆婆公公的兄弟姐妹都是很早就移民了香港在香港长大。孩子爸也是九代单传的独子,前婆婆公公本意肯定是希望儿子能和他们也是同单位系统的子女一起的。香港这堆的七大姑八大姨也是更喜欢老城区里的。孩子爸的小叔子没本事,就长年都是靠香港的亲戚接济和前公公帮忙。他娶了一个梅州的,家族里个个都看不起这个婶婶,也没别的,本来这个婶婶当时也确实是为了广州户口和看重人家有亲戚在香港才嫁他叔叔。
我和孩子爸一起时,体过两次分手,第一次是我知道他家里人不喜欢我,觉得我高攀。我觉得人还是有尊严的,尊严面前有些事情不能勉强。后来他魂不守舍的样子,前婆婆公公担心,就亲自找上门,说同意我们一起。第二次就是已经一起五年之后,我父母觉得我年纪也大(当然,我从来就顾着自己事业,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婚姻)如果对方没有结婚资源就不要耽误,村里门当户对的大把,(说是这样说,村里家里家业多的同学确实不少,追求我的也有,我也不知道为啥我真的超级喜欢工作,对这些从来不怎么上心,不是孩子爸是这些人里最拼劲去追的一个,也不会出线,在情感方面我是真的懒得要命,被动的要死)。孩子爸当时说他还年轻,不想这么要结婚。当然,我还是贯彻以往原则,不勉强,我的没多少伤心难过,就提了分手准备离开。后来是孩子爸又一阵不舍,结了婚。
当然,多年的接触,其实前婆婆公公和这些香港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是越来越喜欢我的,也看清了我的为人(我爱钱,但我知道尊严面前,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图有所不图)觉得入门也适合。最重要我用行动证明了我的骨气。
香港的亲戚每次回来和孩子爸和前公公一起最喜欢的就是吐槽新广州人。说他们怎么没素质,不排队,又不尊重本地人。客家占地主。。。,我通常就是在一旁听,也不插嘴。。一来插不上,而来,我本来不是一个太喜欢抱怨生活的人。这时候一般我都是在厨房做菜,然后陪孩子们一起吃和玩(比起这些复杂的大人,我还是更宁愿好孩子们玩一堆)
其实她们对我也是很好,可能多样因素吧。第一她们习惯了帮助了国内的亲戚。第二,这堆姑妈姑姐并不喜欢我前婆婆,比起我前婆婆这种事事要强但又要面子又要事事依靠人又个性张扬的。这堆亲戚自然更喜欢我这种话不多,只做事和有事能帮忙的。最重要,我女儿也特别的乖巧可爱有礼貌,把她们哄得很开心。可能从少我就带她接触不同的群体,外国人,新广州人,本地人,村里人啥人都有。她也说几种语言,我自己来说,语言只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而已,更重要的是在和别人相处时能不能理解别人的难处和了解自己需求。
虽然,现在我们不是一家子,但是他们还是很尊重我,每年暑假回去,他们能见上孙女一眼,日常孙女跟他们微信一下,他们就觉得很满足。毕竟他们也接受了现实,有些事情确实不能勉强。

全方位发展土著飘过,祖先400年前就扎根在这里,无错。。城中村人士。答主80后。小时候的荔湾区不叫荔湾区叫芳村区。而且当时不要说外地人,老四区的人根本就很多不认为新四区的人是广州人。当然,我小的时候,身边很多大人去一趟上下九都叫自己去广州的。所以,楼主自己感受一下当时的氛围。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很快来到了我初中毕业的一刻。尽管当时很多村里同学都选择就在了同一个不远的职中。我还是选择就独身去往那个我梦魅以求的东山区读书。没错。。就是越秀区的前身合拼区。在这里。。我看到了差异,之后又到了另一个阶段。
拼劲了家里的资金,我也要读一个全日制的大专。这里的同学家庭背景大多还是可以的,父母更多是来自老四区的好单位工作人员。
我在这里再跳一级,也遇到了孩子爸,孩子爸正宗市中心老四区家庭,父母机关单位公务员。2000年的时候就已经有电梯房在市中心。
这时候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毕业后我进入了一个事业单位。当然,我也不介意别人称我凤凰女。这时候我和小学初中村里的同学已经开始拉开了差距。在单位里,我顺风顺水,也顺利和孩子爸结了婚。正当我以为这一切正是我多面以来所追求的时候。
情况也在慢慢的发生着变化,以前公公婆婆认为我的高攀,随着城中村拆迁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在单位和行业里的不断人脉积累,还有我有一段时间对于金钱,事业和权力的疯狂追求。我所拥有的已经超过了他们。
这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无论在新广州人面前也好,我这种洗脚上田的城中村独生女也好,他们已经没有了底气。
但这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一击是,我选择了自己带着女儿,改嫁。本来,我觉得就算我已经不是以前郊区城中村的那个女孩,但是我承认在我快速成长的这十几年里,没有他们的千锤百炼和教导我成不了才。但可惜的是,他们不满足,他们开始不停的吐槽新广州人不停的羡慕嫉妒恨城中村的人。。。唯一赞美的就是外国人,动不动就外国怎么样,外国人怎么样。我感觉有点厌烦。
也开始思考,究竟什么是我想要的生活,究竟什么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什么是爱??最后,我还是选择了离开,自己去寻找答案。现在我跟女儿生活在德国三年了。
这个城市属于一个中产集中地,一半是土著,一半是来自全球的医疗科研人员和这个医疗大学城里的留学生。队友也是这里的医疗软件开发的高级工程师,公公是这里的牙医,婆婆是护士长。我不打算换国籍,我只要绿卡即可,这里我有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也有这个城市里的土著朋友,也有自己广州圈子的朋友。他们都很热爱我们的老广文化,包括饮食,麻将,羽毛球运动等等。有空我回去社区中心教他们做粤菜,羽毛球业也会土著门一起成立了一个协会大家一起玩。麻将,卡拉ok 这些我们都有。女儿现在2年级,上个月还代表了这个城市的儿童电影节拍摄了一个宣传片。她很有语言天分,德语,英语,普通话,粤语都很好。去年还代表这里的中文兴趣学校去参加全国朗诵比赛。
我自己的感悟是。。无关哪里人,哪里生活,做自己最爱的,热爱的,无关他人,自然会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PS 我确实情感上是亏欠了一些人,感谢孩子爸,前婆婆公公,我父母的放手,我现在的公公婆婆,我现在队友的支持。其实他们都用尽全力的去爱护着我和女儿,才换来我和女儿的安稳和前途。
我也没有打算停下来,我希望可以考取更多的职业资格和工作经验,还有把德语,英语都去到自己最满意的状态。然后去不同的国家地区里都生活一段时间,人只有在不同的环境里生活才会发现更好的那个自己,这是我多年来环境不停变迁得出的经验。
另外,很多时候不一定是to be or not to be 的问题。我觉得很多事情是可以both 的。我要做一个四处漂泊的老广。融入不同环境的老广。

唔团结,冇凝聚力,港乜勾都冇用

会自觉AA,不喜欢欠别人人情。

讨厌油腻,不喜欢明明认识没几天就搞得很熟的样子,说些越界的话。

挺有钱的,很怕麻烦,就算没那么有钱,在遇到麻烦事时,也会更倾向于花钱解决麻烦。

会觉得没经过同意就把自己联系方式给别人很没礼貌。

不会歧视外地人,但找男朋友不会考虑外地人(这个条件不是必然存在的,如果遇到真爱地域不是问题)。

大概就这么多吧以上总结来自于我和我身边的广州99/00后

假装有分隔线

原来题主是在和外地人相处遇到问题了呀,我没看详细问题不好意思!

说实在话我很少见到外地人歧视我们广州人的,大部分时候我都是听我的广州在外省读书的同学吐槽他们那边的生活习惯。

我觉得做你自己就好了呀~广州这么好的地方,身为本地人没什么好自卑的,而且,作为一名粤语退化的年轻一代,我都很想有一个说粤语的环境来让我重新能讲粤语呢???

来广州也两个多月了。说说北方人的感受吧。接触广东就不多,大学室友中山的,还有两个同班女同学一个潮汕的一个佛山的。那个佛山的女生真的爱玩,我吓尿了。我觉得在广州遇到路人,第一感觉就是冷,非常冷。刚接触都很冷冰冰的,人与人距离远,而且会瞪人,我长这么大很少被人瞪,后面挤我我挤你,你瞪我也没用啊。老是被人瞪。但是接触多了感觉也还好,就是大家脸都不太开心,很严肃的板着。除非关系比较好,不然聊什么家常或者恋爱隐私兄弟姐妹等等好像都挺介意的。

来之前也查过一下资料,很多人说广州本地的男生没上进心,这不是我说的嗷,不少人会提这个。我觉得这个一部分客观说是事实吧,可能和文化有关系,很佛性。我去过很多城市旅游,广州人 心态上最像成都,我自己这么觉得,年轻人可能也普遍不太争抢,活得很佛性洒脱。所以题主说的三观问题和能力问题,主要原因还是文化问题,我偶尔学学粤语看看B站的粤语视频,思维真的和普通话完全不是一个逻辑,谁能想到“想”这个字用两个字“唸住”表达,衣服却用一个字表达,更别说咗这种词.........我觉得我还不算乱花钱,虽然我也不攒钱,但是来了广东我感觉我是最乱花钱的....广州人真的没有太多物质和享受的欲望.....好像攀比心相比北方也不多,我很惭愧,我有罪。不过可能广州人确实少了很多冲劲和干劲,比较喜欢安逸。

我经理广州的,和我说他认识很多现在三四十都还没结婚的男的女的,因为我们北方特别是70,80后大概那样还不结婚就是大逆不道了吧。90后就好点了。但是广州很多三四十还没结婚单着的属实很震惊。不过也侧面说明了,可能本地的人真的不太在意外人的看法,活得比较洒脱自我?

自己活得舒服就可以,在意外人的看法不如自己按自己想要的来,我觉得这是我来广州两个月很大的收获。

所有的地域黑,都是一个逻辑,用个体代指整体

每个地方的人都有好有坏,不加分辨的就因为某些个体的原因,而轻易的对整体下定论的人,一般都智商比较低

因为某些外地人的行为就得出外地人都素质差的结论

因为某些本地人的行为就得出本人地都娇生惯养的结论

都是头脑简单不能客观思考导致的

对于这种人,只需要同情的随意附和一下他就好了,不要在他的身上花费太多的感情和心思


我自己外地人在广州上班

在职场里,大家喜欢打交道的从来都是有能力且执行力高的人

而不是通过本地人/外地人来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


你和我都是外地老乡在广州打工,好亲切,好不容易

你是外地的,所以肯定吃苦耐劳,其他的本地同事肯定都娇生惯养磨磨唧唧

怎么可能???

大家都是凭本事吃饭好吗

谁可靠、高效,我就找谁,工作起来谁管你老家是哪儿的


你看,地域问题,也就无聊吹水的时候扯一扯

真的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大家都认可对自己有利的伙伴,没人会根据简单的地域来给别人下定义的

本地人一般关心几件事,

第一,拆迁到我们村没有?

如果拆迁了,第二,我那份钱大队长不会贪污吧?

如果分了钱,第三,还是要买一两套,以后出租方便,钱太水。

买了房子,第四,地铁什么时候规划过来,有就行。。。

第五,唉,我们村的龙舟,舞狮,XX队又输西了。

第六,喝早茶,喝午茶,吃宵夜,逛花市。。。

都系咁啦 做又36 唔做又36 缝缝补补又三年 咪又系打份工 冇钱学咩人结婚学咩人买咩屋啊 骑牛稳馬过多年几年等轧就系啦 有鬼咁多同外省佬唔和咩 全世界都系咁噶啦 有钱咪睇得起你咯 无钱话知你鬼佬定外星人 我系公司同个山东人相处得仲好过个佛山人 9012年仲讲粤语衰退论?国破山河在个鬼咩 以为自己李白比人流放怀才不遇?? 有d时间霖下点样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好过啦 所以都怪袁隆平。。。。

从化区从2015年8月份开始纳入广州管理,我自己姑且算是半个广州人吧。在2011年之前我一直生活在从化郊区。


11年开始去广州读书。我自己是一个好吃的人,当时的互联网还没有今天这么发达我最喜欢的事就是星期天去做兼职,留着钱等到下去星期天出去猛吃。


在吃东西的时候我最喜欢跟一些年龄比较大的阿叔阿姨拼桌。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吹水” 我从来不掩饰自己是从化人。但是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因为讲话带有口音导致被歧视。或者被称为“乡下仔” 聊天的内容从美食到经济政治。一些长者前辈除了给我传授美食经验,还会给我传授社会道理。广州真的是给我很好感觉的一个城市。

广州人低调,谦逊这是众所周知的。而且广州是公认的最容易接受外地文化的一个城市。“食在广州”的说话古来有之。到今天国家发展得这么好这句话依然适用。就一个小小的北京路你除了可以找到我们中国的菜系。也很容易找到异国风味。越南菜,印尼菜,西餐等等。正式因为广州人谦逊的态度,愿意接纳外地文化的以及饮食风味。才形成了今日的广州。


当然什么地方都会有不友好的事或者人出现,但是针对无端端的指责我一向都是。

“我有我自由,理嗨你感受”

更新一下下哈哈哈哈哈想到什么写什么(说一下跑题的,说一下跑题的!!!跑题的!还有我不小心点错了,删了一个小伙伴的评论,说句抱歉....之前真的看错了....)

我生活费现在一个月1400左右!我喜欢吃东西,嘴巴管不住!!!喜欢看品城记!!!!有木有小伙伴!废话多了,补充一点点吧。

1.因为家里很多亲戚在年轻的时候都去国外或者港澳地区发展了,大多是以前家里贫穷,然后国外又比较好赚钱,然后就去发展了,不是大家想的去做什么高大尚工作,其实就是做餐饮等等......所以我这边的亲戚比较杂,有荷兰,加拿大,意大利.....所以这边的华侨比较多

2.还有还有我我上周喝了我婆婆煲的 哈密瓜煲鸡脚趾汤?!(啥?!!这个是我第一次喝!)还有很多我喝过的 什么 辣椒叶煲汤,鳄鱼肉煲汤(人工饲养),霸王花啊......然后家里招待客人一般是泡茶(好像)。家里存了一些 夏枯草,夏桑菊,龟苓膏,反正都是偏凉,解暑的....

3.然后这边老一辈的人喜欢图好意头,点菜不给点“7”,“4”......然后过年是绝对不可以当着别人的面拆红包的,反正我就往口袋里塞!(连红包样子都没看清)拿红包之前要说吉利的话!(平均每年可以拿1K右!!)

4.然后说说语言的问题!!

感觉没有问题哈哈哈哈哈大家都和谐的(可能跟你接触的圈子有关吧),下一个!

对了!对了!就算是广州地区!隔几个地铁站!也有自己的方言的!(有点夸张了!其实就是粤语的一些变调而已)

5.严肃点,说一哈房子的事情吧

其实很多本地人家里就是小康水平没有大家想的本地人有钱哇(有钱我早就不用搬砖了!我每天还得生活!以后工作被老板骂,第二天还不是一个笑脸 面对,不敢怼回去)其实在父母那一辈,广州有些村子确实存在重男轻女的,老一辈的财产基本都是给儿子......所以有些村里的大佬确实拥有很多栋房子.....不过这种很少很少很少.....然后拆迁不是说一定赚的,这得看补偿方案,现在基本拆迁都是亏本的,所以不要说,哎呀拆迁!有钱啊!对不起,还不如不拆,亏死了.....

想到啥再说吧……困了

—————————-—(分割线好难打)

广州的 家里确实是收点租 但是我一个月的费用比你们都少很多 我现在读大学,一个月750-900左右.....

是啊 正是因为小时候看到父母赚钱的辛苦,才明白钱来之不易,自己都成年了,有手有脚,自己都不好意思问父母要钱了.....我跟普通人别无两样,身上最贵的也就部爱疯7(被别人吐槽到要换膜了)鞋子打折才买的305,裤子50左右,衣服50左右.....走在大街上衣品都拉低大学生水平。就是喜欢那种简简单单的生活,普普通通的生活。

本地广州90后 东山区长大 之后在荔湾发展

现在本科毕业工作两年 从事设计类工作 达不到知乎人均月薪过万的水平


1.关于朋友

不排外 有很多外地的朋友 当然本地朋友也很多 无论是哪里的朋友 来到必定欢迎 带去周围的老字号吃东西 不得不说 广州吃的还是很多的 可以从早吃到玩啊哈哈 并且实在便宜 可能这就是广州gdp上不去的原因吧

2.关于三观

三观问题不得不说 作为广州人深受香港文化影响 因为我门从小就是看原汁原味的tvb长大的 包括动画片 数码宝贝 我们叫数码暴龙 精灵宝可梦 我们叫宠物小精灵 / 在思想上还是很新潮 愿意接纳新事物 但我们却依然念旧 对于旧事物 喜欢保留 在闹市中的文物是很多的 总的来说三观只能说有点中西合璧 又比较热心肠 但骨子里有点 姑寒 哈哈哈 应该是小时候大部分人都是穷过来的 七十二家房客那样 苦中作乐 互相帮忙

3.关于娇生惯养

作为90后 是被第一代媒体说垮掉的一代 我们跟上一代比 家务量 甚至农务量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在文化上又迎来了新文化的涌入 而新科技时代 又是在我们学生时代革新的 可以说我们这一代见证着科技的飞跃发展 眼看着从大哥大到诺基亚贪吃蛇再到全民诺基亚再到索爱涂鸦跳跃直到苹果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 所以我们承受着时代科技信息的巨大冲击 而广州早早就对上时代的轨道几乎不掉队 大背景说完 在上面的条件下面 我这代的人 喜欢的不是读书写字画画 而是玩游戏去唱k。。。跟时代一样 做的不是长辈们喜欢的事情 所以我们可能就因此冠上娇生惯养的名头 作为广州土著 说我们是娇生惯养 我也认了 但说我们是垮掉的一代 我是不认同的 我们同样有坚韧的信念 之于看哪个地方的人比较能干 本来这个问题就是伪命题 对比的标准是什么 每个地方都有优秀的人 反之亦然 学广州人话斋 “ 最高又未到 最差又未算 中中地系啦 ” 。


总结: 大部分广州本地人 热心肠 好客 没有太多心机 起码可以带你们周围去吃 哈!

比较重情谊,安分守己。但是不够勇敢、不敢冒险、比较佛系还有不重文化。这是我对现代广州人的看法。以前似乎不是这样子的,不勇敢,又敢和客家人打搞出个土客械斗?不敢冒险,疯狂的大逃港怎么说?不重文化,丰富的广府文化怎么说?广绣广彩岭南画派广东音乐怎么说?我觉得现代广州人病了,染上了香港市井的丧文化之毒,把先辈的好品质丢了。先辈勇敢过的,敢冒险的,也喜欢文化的,广州人应该把这些都捡起来啊!凭什么广州人就要贪图安乐、鄙视文化、胆小怕事?不论什么阶层,不论贫富,不论学历,可以学习的时候就要拿起书本,需要反抗邪恶的时候就要勇敢地拿起板凳和笔杆,需要冒险的时候就要挺起胸膛向前走!这一点,我相信不仅仅广州人要这样,这个国家所有人都该如此!

这个问题我可能有资格回答

我北方某省人,老公广州郊区本地人,往上数十代都是本地的,家里所有亲戚只有我一个外地配偶的那种本地人。

我们相识于大学,不过是毕业后才在一起。

我只能说,我没有感受过他们家人亲戚的差别待遇,并没有人觉得我不是本地人就是特殊的,也没有很排外啊,也没有因为我粤语说的很烂而笑我口音,我想练粤语就陪我说粤语,我说普通话的时候他们也跟我说普通话。我和我老公之间也没有什么三观差异,结婚快五年了,感情一直挺好的,毕业后我来了深圳,后来老公跟我定居深圳了。

我们俩就是典型的生长环境不同,语言文化不同,饮食文化不同,就连小时候看的动画片都不一样,我看央视,那时候广东小朋友都只看tvb。。但是你不觉得听对方讲讲家乡的特色,小时候看过好看的电视剧动画片,自己经历过的趣事,和对方一起吃家乡特色菜,听见看过吃过一些以前从没见识过的东西,这些都是很有趣的事情吗?再加上一起出去别的省市旅游,我老公自己都觉得眼界开阔了不少。(他以前只出过珠三角两次,我小时候出省旅游比较多)吃饭问题,可能我们都比较随意,我去他家他去我家,吃饭不合口味了就自己去吃顿烧烤嘛,平时他也会陪我吃重庆火锅麻辣烫,点鸳鸯锅就行了嘛。自己在家做饭,如果有菜是对方接受不了的,就一定会有个专门照顾对方口味的菜,我们好像从没觉得口味不同是个问题。

而我自己,很喜欢广州人务实这个特质,不会很喜欢攀比。请客吃饭也不会要点很多根本吃不完的菜来充面子。我老家有点这种风气,我不是很喜欢,就那么点工资,非要买老贵老贵的衣服来充面子…

悄悄说一句,唯一觉得有点那个的是广东重男轻女比我家乡严重点,这个是我老公也认同的。

不是说所有人,只能说是我现在接触的人里有重男轻女思想的人比重比我家乡大点。这句话要划重点,求别喷我。我从小长大的环境都是独生子女,家有两个的都比较少,那种为了追儿子生好多个的更是闻所未闻,我自己也是,爷爷奶奶三个孩子就我爸一个儿子,我又是独生女,在有些人看来我家没后了,但是在我家,我爷爷奶奶本身都不在乎,更别说我爸妈了,在亲戚朋友眼里也不是事,因为大家都只生一个。而现在我身边都认识好几个,最厉害的是七姐妹没生到儿子,和七个姐姐一个弟弟的。

然后我公婆也有点一定要孙子的思想,而且是一个孙子不行,两个儿子都要有孙子。大哥家两个女孩,还想让他们生个儿子,很疼孙女,但又有点老思想觉得房产不能留给女孩。但是我婆婆又觉得女儿比儿子更贴心,我是一直只想要一个孩子的,当时生出来是儿子我就觉得该不会催我二胎了吧,结果没想到现在我婆婆老是叫我一定要生个女儿,女儿才能照顾我们,也是很迷。不过他们想归想,不会逼我们。总的来说公婆人都很好,我们没什么矛盾。

另外由于我在珠三角上的大学,学校里广东人占了多数,大学时期我的好朋友也大部分都是广东人,好像并没有那种广东人只找广东人谈恋爱的啊,感情和地域没什么关系吧,只能说有的人是因为都是广东人有共同的生长环境和语言习惯,有很多共同话题从而产生了感情,并不是说硬性地域要求。

广州本地人,不好的我也遇过,就是那种鼻孔朝天,除了广州人谁也看不起的,大学同学就有,只和广州本地同学玩,而且连广州郊区都看不起的。但的确是少数,多数人都是友善的,并不会以地域去衡量一个人。

当然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拆迁。不过嘛,郊区可比不了市区寸土寸金,这个我也谈不了感受。只能说老公家拆过,并没有暴富,还有待拆的,也暴富不了,一栋五六层的房子拆完了也不一定够市区买一套小三房的。

我老公一家都是广州本地人,有几个好朋友也是广州本地人,他们都很好,我很喜欢他们。但其实呢,我喜欢他们,和他们是哪里人没关系,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很好啊。

我在清明节的时候去广州玩了三天,感觉真的超喜欢广州的好吗!!

记得当天到广州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跟着手机导航手怎么走也找不到酒店,又累又困又饿。后来走得实在不行了,就随便找了一家小店买了碗云吞面,顺便问了个路。卖云吞的阿姨看了看地址,好像也不太清楚。我道过谢之后正准备离开,阿姨突然叫住了我,让我等等。只见阿姨放下手里煮的云吞,帮我一个一个的去问正在吃云吞的食客,真的超级感动啊流泪!来吃云吞的大多都是老爷爷老奶奶,都是上了年纪的。知道我迷路了之后,不仅给我指了路,还执意要送我到酒店。我拒绝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就这样我被一群可爱又热情的爷爷奶奶簇拥着到了酒店。真的超级感动!!!

有机会还是要再去哒!!!


好开心好开心第一次得到这么多赞!谢谢大家!难过的是~怕是脱不了单了,不能和喜欢的男孩子一起去了,呜呜呜(┯_┯)~还计划了好多好多,想跟他去小蛮腰看夜景,想跟他去吃点都德,想跟他去拍好多好多照片……但是我觉得好累啊不想再喜欢他了~就算下次还是一个人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啦,嘻嘻!谢谢你们看到这里!也欢迎大家来南宁玩哦!

在广州读书

曾经暑假在广州流浪过一段时间,很多个区都走过,觉得广州人尤其是老一辈人都很健谈很热心,问一个大伯路三个街坊过来答。

题主说到被歧视?谁有这个资格?!!

除了那些超级有钱的,对中国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广州依旧是个让大家追求的地方。如果你是老广州,你在越秀天河海珠荔湾随便一套老宅子,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辈子的苦逼奋斗,哪怕你是985出来的,大多数没个二三十年啃不下来。华农,燕塘站那边,一手楼没个7万一平啃不下来,100平,700万!!!

如果说你在这几个区有一栋五六层高的楼,尤其是地铁站附近的,那我除了酸,没别的,因为你靠收租一年十来万不是问题。

讲粤语没底气?你让我说你什么好?

我不是黑。粤语没有多低级,普通话也没有多高级。你去新加坡或者一些外国唐人街,粤语有时比普通话方便。



很多外省人认为我们广州本地人,是娇生惯养,不会独立,而且能力软弱不及他们能干????

首先,作为一个刷了N套题才上了广州的大学的人,我是很羡慕妒忌广州深圳地区的孩子的。因为很多时候我虽然比一些这些地区的同学高二三十分,但是他们大多数人的视野真的比我开阔。

其次,你知道什么是酸吗?广州从小到大给你的视野,是大多数小县城和山村孩子用时间都很难弥补回来的!有很多词语例如“土包zi”的出现不是没有道理的,软弱?放pi。酸就酸。

不喜欢?别来了,又不喜欢又来?

是jian还是咋滴???

同是90后,感觉吧。零几年的时候,广州的确对外地人很排斥。特别在老区(越秀,荔湾,海珠),我家在荔湾区,离上下九步行街特别近,零几年出去逛街的时候,很多普通话带方言的外地人,他们说话的嗓门都特别大。经常在商场里隔着二三十米就大声呼喊。

外加零几年的时候公共设施建设的确不够完善,很少有公厕。有时候小孩子急起来就只能随地解决,或者在商场的垃圾桶里解决。而这部分人群的的确确又是外地人居多。其实这个倒是不能怪人家,一般本地人都比较清楚商场厕所在哪里或者哪里有公厕。

这些事情就造成了老一辈人会给外地人贴上标签,外地人=没素质,甚至说普通话的就称人家“外地佬”。

但是随着近年公共设施的完善,然后国人素质普遍提高,这种情况现在在广州少之又少。

说回广州本地人婚嫁问题。其实广州本地的,特别祖上三代都是广州人的,并没有特别有钱(猎德村这种刚好赶上zf拆迁补偿的除外,不过现在已经没有这么多拆迁户了)。身边有个女性朋友,广州土著,祖上三代都是广州本地。三代人都住在一个三十年楼龄的老房子。结识一个外地男朋友,要求人家要在广州靠近她们家的地方(广州土著村)买房。提出的条件近乎要男生入赘,但是说起嫁妆礼金,女方只能出个几万。不是她不想出,而是真的家里出不起。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三代人住的老房子,怎么可能拿出来让她结婚。

本人的话,因为我妈妈是外地远嫁过来的,所以我们一家对外地人不会排斥。但是我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我远嫁也可以,但是也只会找回北上广深城市的。不考虑二三线城市的。曾经和一个三线城市出来的男生交流过,他的观念就是女孩找个稳定的工作,例如前台这种,不用加班,也没有机遇,最重要的是稳定,女人最重要的就是结婚生子。他不会理解我为什么一个女孩还要加班到凌晨三点,也不会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应酬喝酒,陪着去哪些三教九流的场所。

广州人怎么样,或者广州这个城市怎么样,就只能说大家见仁见智了。

父母都是广州出生广州长大,我也是广州出生广州长大,私以为就算是广州土著了。小时候住海珠,高考后搬到荔湾,都是老三区。

你说娇生惯养不够独立,我觉得还是家庭培养的问题,我本人在北方读的本科,在香港读的研究生,自认为独立自理能力非常强,煮饭等家务能力没一样不行的,平时也习惯一个人去玩去旅行啥的,甚至孤独十级的一个人做手术也试过。

吃苦方面,我觉得不是不能吃苦,而是有些没必要的苦我为啥非要去吃呢?像我父母那一辈也总会说我这一代年轻人没有以前的人能吃苦,但我觉得不过是时代变迁的问题,我们生于不同的时代,同样也得吃苦,只不过吃苦的种类发生变化了而已。

再说说我父母,经常有北方同学来广州玩的时候,我都会邀请他们到我家做客,而且我有空的话也会陪着他们玩。我父母的普通话虽然不是很好,但每次他们都会在家做非常丰盛的(其实也是家常菜,但是是逢年过节才会做的菜的那种级别)饭菜来宴请我的朋友们,也会非常热情地与他们交流,甚至会开车带他们去喝早茶、游江边,是很热情待客的。

至于和北方人生活习惯不一样这方面,这是真的,但周总理说过一句话——求同存异,我本科及研究生期间,周围多数是北方人(用一下广东以北为北方这个梗),我和他们大多都相处很愉快。不要说南北差异,你和别人同住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冲突,只要大家互相尊重对方的习惯,稍作忍让,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大问题,为什么不能和谐相处呢?如果说到谈恋爱这个事,合则来不合则去,我和北方人谈过,也和南方人谈过,最终都因观念不合分的。我明白你可能觉得不能忍受一些差异是不是你不够包容的原因,但我觉得这是个体和个体之间的问题,只不过你要说地域相同的个体之间的观念比较有相似性,那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你想找回广东思维的人,估计还是从生活在广东的人里面找,成的概率比较大。

另外,看到很多回答里提到别人普遍认为广州人有钱,我也不知道大家为啥有这种误解,一线城市发展稍好也不代表没有贫苦人民啊,像我们家就比不过我的大部分同学,清贫得很。

综上所述,我觉得题主提到的问题更偏向于个体家庭环境的培养。至于文化差异,我个人是非常支持粤文化,也在努力传承它,遇到歧视或者贬低粤文化重要性的人,我认为这个理性沟通的桥梁已经建立不起来了,可以忽略;我也遇到很多很喜欢粤文化的北方人。每个地方的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喜不喜欢是个人选择,尊不尊重是个人道德,不喜欢的可以理解,不尊重的我觉得真的可以屏蔽过滤掉这些声音。

最后再点个题,我觉得广州本地人大多还是比较开放、务实、热情的,更重要的是,广州本地人真的都很可爱的,就像我这样(?>ω<*?)

90后陕西人,广州读书,澳洲留过学,目前已经在广州工作定居,试着来答一下。

在我看来广州或者广州人大致属于《诗经》里风雅颂的风——骑楼、早茶、粤语,非常有特色,非常接地气,但少了一股书生气。我说的书生气不是指读书厉害的那种,而是“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书生气。换句话说就是大多数广州人极少关注跟自己生活无关的政治、历史、地理知识,而且理由通常都是一点——没用。我大学关系最好的几个朋友都是广州仔,其中一个C君就是这样,他本人其实非常优秀,目前在香港四大做咨询,他就对那些历史知识毫无兴趣,政治方面因为工作原因这几年天天研究粤港澳大湾区。他拍拖的时候去见女朋友的爸爸,准丈人浙江人,浙大高材生,又是国企高管,和C君三杯酒下肚想聊聊一些历史政治,无奈准女婿接不上话,有点扫兴。C君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回去后下决心要好好看看书,然后去书店买了一本《福尔摩斯》......这件事至今在我们同学圈引为笑谈。不过这也无大碍,不是决定因素,目前C君已经和当年的女朋友结婚了,准丈人已经成为正式的丈人。

这种生活态度没什么不好,相反我也会认为在一个家庭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还是少夸夸其谈,脚踏实地地做事赚钱才是正道。但一旦一个家庭的财富积累到一定水平,关注一下这些形而上的知识能增添很多乐趣,而且会跟你的生活事业息息相关。就拿历史来说,历史不仅仅是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它还包括了一个时期的典章制度、财政税收、文化习俗等等,所谓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知识积累到一定阶段自己是可以推演历史走向的,也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时下发生的一些事情。例如你把中国的财政史捋一遍的话,你大概就能理解目前正在进行的一些经济改革的思路。而且改革中哪些方面会动,哪些不会动,你是可以预测得到的。无论是做实业还是搞投资,这些都是你应该关注的方面。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以上是我根据我能总结出的广州人的一个最大共性,至于题主说的娇生惯养其实跟家庭有关,跟地域无关。读书的时候我的另一个好友广州人H君跟我在很多问题上看法一致,原因就是我们的家庭背景很相似——都是小时候家里比较穷,然后亲眼目睹父辈白手起家,深知父辈艰辛。另一方面做生意不总是一帆风顺,这期间的人情冷暖,他和我有共同的感受。另外做生意的人在人情消费上大都比较大方,H君和我一样出手比较阔绰,也比较懂享受生活。而上面提到的C君父母是医生,他花钱就很仔细。这里面我和H君家庭环境的共性大于H君和C君地域的共性。

题主烦恼可以通过两方面解决,一是接触更多外省的人,而且是不同背景的外省人,这样你大概就会同意我上面的观点,很多特点其实是家庭教育的产物,跟地域无关。我上面提到的H君和C君同为广州人,但做事风格完全不一样。二是出国,站在一个更大的维度去审视中国人,你会发现中国人无论来自哪儿其实都差不多,地域之间的差异更多的是行为范式的差异,跟性格无关,比如上海人比广州人在穿着上更加精致,这个恐怕大多数人都有体会,但你要说上海人比广州人更加勤奋就不太合适,如果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还能得出一个地方负面的看法,不妨审视一下自己所能接触到人的阶层背景。

以上。

我是广州本地人。

广州本地人,贫富分化也很厉害,富的非常富,超乎你想象,而且,大多都很低调,你从外观上,根本看不出来。

甚至,广州街头,有些整天穿着拖鞋、穿着短裤的中年大叔大妈,极有可能是资产过千万的土豪。

广州城中村某些村民(不是全部),就是这类土豪。

更多的广州本地人,只是中产,或者是刚到小康的水平,并不算特别富有

同时,仍然有不少广州人,还是“穷人”:

有的穷得一家人挤在七十平的老旧房子里;

有的穷到要借钱结婚;

也有的穷得看病都看不起;

甚至,有的广州人穷得供不起子女的大学学费。

等等等等。

富有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贫困的家庭,却各有各的贫困。

所以,别以为广州本地人都很有钱。

特别要说明一点:

除却极个别极个别的老顽固外,广州人整体上,并不排外,相反,心态一直都是包容的。

广州人如果不认识你,一般都会首先使用普通话(注意,我说的“一般”,即整体情况,不是百分百,我们遇到老乡、亲朋戚友、懂粤语的人等情况,我们还是会用粤语的,就正如,你跟父母、老乡,你也会说你自己的家乡话一样)。

你来到广州,你会发现,到处都是普通话,广州年轻人的普通话也越来越标准,广州青少年和儿童的普通话,更是标准得听不出地区差别,粤语在广州,已经是“弱势语言”,已经越来越少见。

除非,个别广州老人家,没学会普通话,才不得不用粤语、和生硬的普通话和你“尬谈”。

所以,各位外省朋友,你其实真正要担心的,是你的普通话是否标准――事实上,许多人嘲笑“广普”,但其他省份说的普通话,大多也是带口音的,只是,很多外省朋友以为自己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

例如,许多广州人(包括许多南方人),至今为止,仍然未能迅速听懂“东北版”普通话。

这并不是要黑东北同胞,因为,我的朋友里,也有东北老哥,我也是跟他们来往多年,才慢慢听懂东北版的普通话。

又例如,某些省份的同胞,会把“人”(ren)字,念成“yin”(银,第二声),把“四”字念成第三声。

说完语言问题,我们谈谈广州人的“婚恋”。

虽然,广州人都倾向找回老乡结婚(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等,这些地方,也可算“邻居老乡”,因为地理、文化、语言上都是相同或相近的),但同时,广州人并不反对与外省人结婚。

广州本地人与外省人的通婚率其实挺高的。

有很多外省女孩,嫁给广州本地人。

也有许多广州女孩嫁给外地人,但前提是,最好你能在广州、或广州周边(比如佛山、深圳)买房置业,如果实在买不起房子,你至少也要经济独立、人品靠谱。

而广州本地人嫁女,基本上,是“赔本买卖”。

因为,广州人收的礼金,是全国最便宜的(包括广东许多地区,也与广州类似)。

比如,我一个广州本地的师妹,自带房子(不用男友买房),本科学历,从小知书达礼,毕业于广州某著名大学,她还能担任服装走秀的模特,一米七左右的身材,样子娇美,但她家收的礼金,才五万元左右(为了保护她隐私,她的具体资料和照片,就不发了)。

(对了,今天8月28日,又特意问了问师妹的朋友,原来,师妹家里人,后来也没要这笔礼金,而是留给他们小俩口过日子。)

广州本地两、三万的礼金,更是普遍存在。

而且,通常来说,广州人一般给出去的嫁妆,比男方的礼金,还要多,如果,娶的是独生女的话,男方直接就等于多了一套房子,等于多了几百万。

而某些“不发达”省份的礼金,却高得吓人,动不动就要几十万礼金

“北上广”虽然经常并称,但广州的彩礼,却远不如北京上海。

甚至,连许多二线城市的彩礼,都远比广州要高。

问过北京上海的朋友,他们那边的礼金随便都要十多万;

宁波的彩礼,大概也是十万左右;

郑州的彩礼,也要十来万。

……

相比之下,广州人对待“婚恋”(包括广东其他地方),整体上来看,是比较“实惠”、也是很“人性化”的。

但是,广州女孩的礼金,虽然全国最便宜,但别以为广东女生就好娶,因为大多数广州本地人,对物质要求虽然不算太高,但对人品要求、文化认同,却是比较高的,用我们广州人的话来说,就是“讲心不讲金”。

而且,一般来说,女生的父母,也会严格把关,所以,某些居心不良的、贪图便宜的家伙,吃软饭、想贪图女家钱财甚至房产的(评论区里有一位),死了条心吧。

对广东文化,除极少数上年纪的以外,我们广州人大多都能放弃“民主”,不要求外省人都“入乡随俗”。

但你既然要加入广州成为“一家人”,你至少要学会基本的尊重:不要去诋毁、排斥我们的文化,包括――最亲近的“广东话”,不要把“广东话”贬称为“鸟语”,正如,你也不希望别人歧视你的家乡话,也正如,你也不希望西方人嘲笑你的汉语。

(全文完)

――――――――

2019-08-27,再一次更新:

看到评论区里,有位朋友说要应该消灭方言,要绝对的“语言统一”。

我作为一位自小喜读历史、关心中国文化的广州土著,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有类似想法的朋友――这是非常短视的想法。

我把我以前写的一段文章发上来,来回答为何这是个“短视”的行为:

推广普通话,是对的,因为有利于商业交流。

但并不是意味着要实行文化单一政策。

1958年,就是推广普通话的第四年,周总理说:“我们推广普通话,是为的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

周总理还说:“只会说普通话的人,也要学点各地方言,才能深入各个方言区的劳动群众。

普通话与方言并非对立关系,许多广东年轻人既会普通话,也会广东话,个别还能同时精通国、粤、英三语。

中国文化,有很多就是从汉语方言里孕育出来的,比如昆曲、秦腔、东北小品、粤语相声、粤剧、粤语歌、川剧、京剧等等等等,灭绝汉语方言,对于中国文化而言,是灾难性的损失

如果方言被消灭,那么,许多从方言孕育出来的中国文化,也会宣告毁灭。这对于中华文化的建设,并无好处。

而且,中国大陆保留方言,也有利于团结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华人

方言有着天然的“乡情”联系,适当保留方言,也有利于让大陆,保持与港澳台及海外华人的良好互动,更有利于“统一大业”。

因为闽南话和粤语等方言,在港澳台、海外华人当中,仍有大量的使用人群。

――――

2019年8月28日再一次更新:

广州本地家长,普遍都崇尚“双语教学”(掌握普通话、粤语两语),个别还会“三语教学”(懂得国、粤、英三语)。

学会普通话,方便我们走遍中国;

懂得粤语,让我们广州人更深刻的记住自己的根、自己的家乡,也希望,广州地区的小朋友,在精通普通话的同时,还能听得懂粤语歌、看得懂粤语电影,还记得自己母语孕育出来的文化。

也希望其他省份的朋友,无论你是东北老哥老姐,还是川渝辣妹子,还是中原同胞,都能热爱自己的家乡,记得自己家乡的文化。

中华文化的复兴和建设,也有赖于各地地方文化的保留和发展。

对了,我爱听粤语歌、“栋笃笑”时,也爱听东北小品。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批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