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接受发布货源信息,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免费发布信息
莆田鞋频道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疫情防控 >  疫情下的互联网流量模式还成立吗?走下神坛OR再现辉煌?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疫情下的互联网流量模式还成立吗?走下神坛OR再现辉煌?

发布时间:2022-03-31 14:02:39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从2021年开始,整个互联网圈由于自身各种无序的野蛮生长引来了政策监管,前有北京市政府干部亲自下场调研美团骑手经历,随后北京市政府约谈给骑手上保险的事;后有阿里被反垄断巨额罚款182亿;接着国家媒体重磅批判不要无下限搞社区团购跟小商小贩抢饭吃,结果各大互联网公司社区团购业务全面收缩;同时叠加教培行业的双减动作,整个互联网圈的优化就逐步开始了,

进入2022年,京东、腾讯、阿里等大厂先后在脉脉上爆出优化人员。一时间互联网圈人人自危,随时要面对卷铺盖走人。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互联网怎么了?还能恢复往昔的辉煌吗?

这个问题原因太多,是综合因素必然的结果,确实不太好回答,今天我就尝试从一个互联网人的视角来分析。

1、用户流量红利时代基本结束了,无法再套用互联网流量模式实现持续高速增长。

目前互联网头部公司的用户增量潜力挖掘得差不多了。阿里的国内用户量超过9亿,京东5.8亿优质用户,腾讯更是超过12亿用户,拼多多也达到了8.7亿用户,而中国只有14亿人口,流量还有多大的增长空间?可以这么说,流量时代基本上已经到顶了,剩下的就是残酷的存量竞争,你流失的就是我增长的,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竞争,是红海模式,这种模式下基本宣布互联网流量红利时代结束了。

从各大公司的增长率和营收水平也能看出问题,2021年京东收入9516亿元,同比增加27.6%,净利润-36亿元;阿里巴巴2021年第三财季实现收入约2425.8亿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为人民币192.24亿元,同比下滑75%。2021年,腾讯营收5601.18亿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1237.88亿元,同比增长1%,是近十年来公司净利增幅最低的一年,而且2021年Q3及Q4,腾讯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净利负增长;2021年全年,美团实现营收1791亿元,同比增长56%,净亏损额为155.71亿元。

几大头部互联网公司的增长率基本上处于下行状态,虽然京东和美团增长率较高,但通过净利亏损额较大分析判断,是通过大量烧钱带来的,但转化盈利能力较弱,阿里和腾讯的增量就更小了,反过来也证明互联网流量时代基本结束了。

2、新的商业赛道不仅受政策监管,同时获客成本过高,导致互联网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根本无法盈利。

鉴于原有赛道的拥挤和饱和,很难再带来更多的增量,所以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开辟新的赛道,挤入线下,美其名曰:渠道下沉。但渠道下沉付出的代价极其昂贵。目前拿到的市场数据来看,获客成本居高不下:

快手:2018年是31块,2019年是88块,2021是139块,现在是177块。

B站:2017年是8块,2018是29块,2019是39块,2019是51块,现在是65块。

微博:2012年是11块,2017是23,2019是60,2020是59,现在是55块。

京东:2015年是112块,2017是224块,2018是1603块,2019是390块,现在是316块。

拼多多:2019年是160块,2020年是206块,现在是432块。

美团:2018是174,2019是375.6,2020是347,现在是187块。

只有美团降下来了。但美团的模式建立在骑手没有保险的低成本和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的,现在由于政策监管到位,以及疫情的影响,各方面的成本依然难以为继。

新的渠道下沉迟迟带不来持续的盈利,因此互联网公司只能优化人员降本增效。

3、互联网资本野蛮垄断发展已经影响了民生,对民众生活的底层逻辑产生威胁,必然会受到监管。

为什么上层要监管要限制,就是互联网过度发展已经影响到整个国家硬实力的提升,我自己作为互联网人,很清楚互联网公司都在干什么,大致的路径是这样的:讲故事-->风投-->持续烧钱->上市套现,这是运气好的;运气不好的话,钱烧完了,肥了创始人,其他都是一地鸡毛。而做成头部公司能够保证持续盈利的是少数,但少数也就意味着垄断霸权,轻则疯狂抄袭中小企业的创新,打败中小企业;重则直接收购,扼杀了中小企业的创新途径。

同时互联网圈的风投很大一部分来自国外资本,一旦核心企业被其掌控主导权,一些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领域的敏感数据被其掌握,就会对整个国家和民族形成了威胁。更可恶的是一些互联网企业采取低价补贴的模式先把线下的中小微企业杀死,然后垄断市场,高价垄断卖货,完全无视国家和民生利益,这也是几大互联网巨头受到重点监管的核心原因。

4、互联网缺少革命性的技术创新,更多的是商业模式的抄袭,中长期只能保证现有业务稳定或者微量增长。

目前几大互联网巨头中,只有阿里云在IT技术上实现了一些突破,比如云计算、人工智能芯片、分布式数据库等,其他公司依然在商业模式上自嗨,根本无心搞技术深度投入。更多的是商业模式的抄袭,底层技术的突破基本为0。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工业软件、操作系统、开发语言、芯片上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而互联网公司流量模式注定不会把关注点聚焦到这些中短期看不到收益的项目上,更关注下一季度的财报怎么办,视野和眼光还是比较窄,或者说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互联网的行业资本不会做这些技术探索,但随着流量红利的消失,互联网公司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只能保证稳定增长或者叫微量增长。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互联网公司模式逐步走下神坛的底层逻辑分析,个人认为互联网的辉煌基本不可能再重现,互联网将进入微量增长时代。

下一篇,我结合自身的经历聊聊互联网人的出路。

文章未经本人许可不得抄袭、转载、引用、篡改使用等侵权行为。

声明:本信息来自互联网转载,本站仅仅分享信息不保证真实性、实时性、有效性、准确性,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大家不信遥不传遥。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又或者信息不真实等情况请发邮件到2435147949@qq.com 告知,本站会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实力商家展示

  • 資訊大全
  • 顶顶
  • 潮牌1064879863
  • 悟空鞋服
  • 安安一手
  • © 莆田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