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接受发布货源信息,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免费发布信息
货源分类
微商频道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疫情防控 >  5月1日:上海再来一轮大规模疫情怎么办?(附10条建议)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5月1日:上海再来一轮大规模疫情怎么办?(附10条建议)

发布时间:2022-05-08 09:59:34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今天是5月1日,根据官方数据统计,上海昨日连续第二天实现社会面清零,新增阳性感染者数据也进一步下降到7000左右水平,基本回落到4月初局面,下降趋势十分明显。也有读者朋友提出对数据准确的疑问,比如有的朋友提出自己小区或个人已经连续一段时间没做核酸,认为没有核酸结果很难得出准确数据。这里笔者也进行过多方查询,有两点:1、根据防疫新闻发布会信息透露包括对点点租上海站同事居住的100来个社区分布的调查,上海每日的核酸检测能力整体还是能够保证在一定水平,每日检测能力、水平、覆盖率相对还是均衡的,个别社区的核酸检测安排可能是基于社区情况的实际安排,从同一数据发布源也可以看出数据实际走势;2、近期包括未来可能存在的数据波动问题,微博网友“安民Anmin0001"有一段话很有道理,可以与大家分享:“我们一定要清楚,《统计学》表明,数据的异常波动并不影响大数据的趋势。在统计处理中,局部的异常波动很正常,短暂的无序后面酝含着趋势的有序。”

如果继续严格执行目前的防疫政策,确实整体下降趋势是很明显的。

(红色字体部分可视为社会面清零的努力进展)

关于近期趋势等,也可以阅读相关文章:

4月30日:不敢相信,上海社会面清零!上海在自愈!

5月1日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也提出对部分区域开始尝试有限活动,并在5月1日-5月7日继续坚持核酸筛查工作,说明上海市正在进行逐步开放的压力测试。相关阅读:

4月30日上海最新:张江科学城企业复工复产联系方式

【最新】5月1日至7日继续开展核酸筛查工作,采取分区分级的“核酸+抗原”组合检测模式

目前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上海再来一次这样大规模的疫情怎么办?从本轮疫情中可以总结和反思到哪些内容,可以未雨绸缪、提早应对?这里笔者结合这两个月的数据汇总、思考等提出以下建议:

1、如果4月大规模传播是基于“社区传播”,那么3月份疫情爆发前期,病毒快速传播至上海各个区域和小区,呈现“点散面广”特点,我们怀疑其中很大的一个可能是上海发达的地铁轨道、公交网络成为病毒传播的重要载体,“地铁传播”符合奥密克戎在密闭空间内传播效率高、一般口罩防护效率差的特点。

上海地铁在疫情初期,每天总客流人次在1000万人次以上,很容易造成流调失败,线索无从查找。这里建议:

(1)地铁车厢尽快设置“车厢码”,要求乘坐扫码,提高后期流调效率;

(2)下一阶段地铁计费方式设置分时计费,大幅下调非高峰时期计费,用经济手段鼓励“错峰出行”;

(3)对各企业出台扶持措施,鼓励员工“错峰出行”;

(4)佩戴N95等高防护口罩乘坐地铁;

(5)地铁加强有效消杀和相关课题研究;

2、在“常态化核酸检测点”硬件建设过程中,尽快设立核酸检测员培训和资质证书发放的常态机制,推行“检测员资格证”发放,包括每个社区、大厦都鼓励内部人员取证,培养储备一批常规化的检测员队伍力量,做到可以快速反应、就近上岗、持续运作,提高检测能力、覆盖面、检测质量和检测效率;

3、目前包括下一阶段,方舱医院等设施出舱人员肯定会大于入舱人员,利用这个时机,可以进一步整合优化方舱医院、隔离点的建设与升级,结合前期运营经验,提升软硬件条件、布局合理性、优化转运流程,设置社会关切的儿童、老人陪护点,包括考虑到可能的暴雨、炎热、台风等极端条件下的应对举措;

4、加大社区治理覆盖面的“三不管”薄弱区域,经点点租上海站同事居住分布的100个左右居住点调查发现,发现比如酒店式商务公寓、老旧厂房改造居住区、城乡结合部区域等,往往处于社区居委会覆盖面的薄弱环节,存在核酸检测无人牵头安排、保供物资无人负责、出现阳性病例不能及时转运造成进一步传播蔓延。。。建议各个区域需要摸底排查,进一步就近纳入社区居委会等综合管理覆盖面内,改变现有基层管理主要以建筑产权性质划分,只要有人居住的合法区域,都应“应保尽保”。改变疫情防护中取决于最短板的“木桶理论”;

5、利用下一步疫情平缓时期的有利时机窗口,加快特效药的研发、疫苗的升级完善,这里的投入成本会存在,但一定会比大规模封城的代价小,也是重要根本性举措;

6、加快疫苗接种率,特别是老年人群体,这是大家的共识。可能下一步需要疫苗接种进社区,加强宣传,提供便利。包括今后的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建议以社区为单位就近安排为主,集中安排为辅;“常态化”举措一定包含着“就近化、便捷化”;

7、加快社区医院分级医疗体系建设,提高互联网医院的普及率,避免特殊时期医疗资源挤兑,相关阅读:疫情封控管理期间,请重视发挥上海“互联网医院”作用(附上海26家互联网医院全名单)

8、排查老旧社区、居民楼宇等,建立课题,吸取2003年疫情时香港淘大花园教训(相关阅读:17年前香港淘大花园抗疫事件,对今天的启示是什么?),也是这次上海本轮疫情出现的容积率高居住区、中心城区蔓延快的特点,通过建筑低成本预防性改造措施进一步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9、建立特殊时期保供机制、物价机制、战略物资储备机制等预案,充分发挥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大基建作用,让互联网电商平台物流体系成为社区保供的主力军,加强物品传送效率和消杀安全、升级完善物流配送人员的健康监测,改变疫情爆发时,以社区、跑腿、居民等自发的组织形式,确实也存在效率低下、安全风险、责任不明、物价上涨、难以持续等问题;

10、建立大数据疫情分析课题机制,汇总本轮疫情近60万人感染的数据,建立多维度数据分析,改变流调主要依靠单一线索排查溯源模型,比如可以综合分析哪些区域居住特点、职业特点、行业特点、群体特点等等多维度数据分析课题,建立更多关联性的多维度数据分析剖面,“数据驱动管理”,有针对性的前置预防、重点部署。

百年上海,也会自愈;那个上海,还会回来。

前几日文章中我们提到,未来抗疫思路也可能会以“常态化核酸检测点”+方舱医院(阳性感染者)+隔离点(密接、次密接)+及时环境消杀,大概率地来代替“大规模封城”策略,这样综合代价判断性价比是相对合理的。相关链接:

4月29日:新增9970!如果上海守不住,其实全国也很难守住

4月28日:上海实际新增降到1万以内!多地部署重要举措夺回防控主动权

进入5月,目前上海本轮疫情整体数据还处于高位运行,抗疫工作仍不可麻痹大意,需要一鼓作气,避免前功尽弃。笔者认为,特别近期“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建设等防疫手段还依赖于整个社会每日新增总数处于一个合理水平,比如疫情早期或后期,而并非大规模爆发阶段,突出一个“快”字,立足一个“早”字,这样的监测网络布局也是最有效率的,否则防范压力还是很大。抗疫和经济发展也并非完全对立,通过对客观规律摸索、常规动作优化、前期夯实基础,可以取得最大的平衡点,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的抗疫成果。

同时随着春夏季节即将到来,气温不断升高,点点租上海站运营团队经询问相关领域专家介绍:“气温与病毒的关系,存在一个病毒普适性问题。因为病毒本身并不算完整的生命体,炎热或干燥的环境,本来就会减少病毒在体外的存活时间,也能一定程度上减缓传播效率,这在2020年新冠第一波疫情时表现较为明显。但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Delta毒株在印度次大陆环境下产生,印度则是一个长期高温高湿的国家,传播效率看并没有太大改变。Omicron去年秋冬才被发现,目前还没有完整经历这种真实环境的考验。希望“高温+干燥”的环境可以有效降低病毒的传播效率。而且上海夏季较为炎热,对很多方舱医院等设施也是一种考验。”

相关阅读:

2022年疫情下房屋租金减免项目公告合集

4月25日:上海核酸筛查“应检未检”人员将赋黄码,进一步明确“随申码”赋码规则

上海“社会面清零”的“社会面”指的是哪些区域?进展如何?

4月22日:18000拉锯战(2),相关部门回应“上海全市性封控还会持续多久”

疫情下点点租上海站小伙伴积极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的真实见闻

提供疫情后办公室室内环境消毒服务在线预约

这里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包括运营团队同事既不是医学领域人士,也不是公共流行病专家,就是一群普通市民,也在亲身经历着这场疫情,所提建议也是结合社区实践、阅读查证、现实思考、咨询专业领域人士等等而来,一定会有不准确或者认识不到位的地方。一些建议看法也是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或许可以有更多更全面、更合理的看法和建议,大家一起来集思广益、参与完善,让我们所在的城市更美好。

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您有什么看法或建议呢?欢迎留言

上海加油!

声明:本信息来自互联网转载,本站仅仅分享信息不保证真实性、实时性、有效性、准确性,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大家不信遥不传遥。如侵权请联系本站客服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微商频道 粤ICP备120159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