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接受发布货源信息,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免费发布信息
货源分类
微商频道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微商货源 > 微商培训 >  新媒体运营编辑的出路在哪里?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新媒体运营编辑的出路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9-08-09 19:57:03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我不是大神,只是刚好也是从文案转型到新媒体运营,所以看到了这题才有答的想法。首先你得多看,许多人以为新媒体便是没事发发微博,逗逗趣,抽抽奖来吸引用户的话那你还是适合找文案岗位或者企划岗位,而不是新媒体
新媒体运营编辑的出路在哪里?

我不是大神,只是刚好也是从文案转型到新媒体运营,所以看到了这题才有答的想法。

首先你得多看,许多人以为新媒体便是没事发发微博,逗逗趣,抽抽奖来吸引用户的话

那你还是适合找文案岗位或者企划岗位,而不是新媒体运营,因为还离得太远


说说我的经历与思考

我的第一家公司,实习时候的公司,负责公司的微博、微信的都是我们公司的文案

写新闻稿是她、活动文案是她、单张海报文案是她、官网内容是她、微博微信还是她

其实这只是公司对新媒体的理解还是只是一个发布文案的平台而已。

通常放的也就是业务周边的文章,或者转发一些逗趣的微博,再有就是活动的文案

是你你看吗?

等到搞线上活动的时候,抽奖,奖品虽然不贵也还可以,但是参与的人只有三个!!

虽然我们粉丝少但好歹也破万了,参与抽奖居然只有那么三个人!

你以为只要拿出点小奖品就可以吸引人?

再说微信,通常我们吸引粉丝除了宣传单张之外,还想各种方式,送柠檬茶扫二维码,

抽奖,赞助礼物等。然后等到说起推送内容又想省钱,又要严肃,不接地气,

即使你关注了,然后你会看吗?反正我会喝了柠茶立刻取关。


说到这里你还认为微博微信很简单,只是靠热点潮流抓眼球吗?


我的第二家公司,几乎我那个部门就我一个人,企划、文案、新媒介运营都是我包了

上面就只有boss,三天就让我写出整个公司一年内的整个运营企划方案。当然我也搞定了。

上一家公司文案至少还有总监(原来是报社的主编)来监控,引导方向。

而这里就都是我一个人啦,就像大战,我是小兵,上头没有排长,没有团长,没有师长,

就直接一个高高在上,连找他都怕打扰到他的总统了。

这家公司有运营的意识,但是还是认为自媒体就是发发吸引人的文字,在文字上创新。

再后来钱少,老板还不肯放权,那种感觉就像吞了蟑螂,所以便走人了。


第三家公司,也是我现在的公司,相比我第一家公司规模小了许多,

但是运营的团队就有三人,面试我的那个部门直接领导还是别的公司挖过来有经验的。

我说要考虑,后来他给我开出了原本设定的薪资水平高了些,是我原来工资近两倍。


其实运营一个新媒介,哪有那么容易,你以为它就像你的扣扣空间,随便发些什么东西就可以了。


就像引流,我们原来公司的方法是 ,送礼物,送礼物,送礼物,发传单,发传单,发传单。

而小米微信的方式是官网导入 大概60% 还有30%的自带活动还有10%的对外合作,保证了微信的活跃度。现在我看到许多公司仍然各处奇招,有的是找兼职扫楼,吸引别人扫一个二维码给一块钱。但是即使你让人家扫了,你特么也得留得住人家才行啊。


其次是维护,又想起我们抽奖活动只有三个人的事了,现在我一直在反思,不是说你拿出一点东西来吸引别人别人就会关注你,看你的内容,买你的东西|服务。而是你与别人真正的产生互动,有打动他们,吸引他们的点。就像小米手机史那个活动,不拿出奖品,照样好多人感兴趣参加。这事就像你要找朋友,不是让他占便宜,老请他吃饭,而是要让他对你这个人感兴趣。同样是抽奖,华强北拿出一台爱疯,周鸿祎拿出一台i6,效果好到bangbang声,但是我们也送过i6啊,还不止一台,传播的力度照样不够他们大,这就是平台的力量。


至于内容,你看看杜蕾斯,看看上面的文案、段子,即使许多正儿八经的文案也很难像他们那么有(feng)趣(sao)吧。


推荐书目:《参与感》


我不知道你们公司怎样,也不知道你了不了解你们公司。

但是你在新媒介运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给你个故事,没有恶意

一个人学汉字,老师交了他一、二、三三个字后,他就觉得很无趣,

觉得汉字真特么简单无聊,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二横,有什么了不起的。

不客气一点说,你现在可能处于这种状态,

不是你不对,是公司或者其他渠道给了你不正确的,

片面的信息,导致了你的误解


做新媒介的要看很多书,补充很多知识,

关注很多相关的内容和行业内的知识,

要有趣和够专业才能吸引人,不要动不动就送爱疯,要送就送我。

其本质是经营一个品牌,无论是其他媒介也好,自媒体也好,

终究只是载体,只不过

这个载体在当下是最具影响力的。

相信我,如果你能做好新媒介运营,那么大部分关于品牌、媒介、广告的事情,你都可以做好。

--------------------------------------------------

相信这问题会有越来越多人关注的,上面只是讲了企业运营自己的新媒体。

楼主讲的是第三方帮其他企业运营官方微博,就像环时互动帮杜蕾斯、可口可乐等公司经营官方微博。(有兴趣的人可以关注订阅号老金扯谈 是环时互动的cko @金鹏远 才发现金老师的知乎号呀呀呀!)

虽然微博现在影响力弱化了,但是抛却这一点外,帮别的企业运营官微也不是一件易事。

就像法务部门与外包律所的关系,品牌部与广告公司的关系。

新媒介运营公司就类似于新媒介企划外包。

首先要帮一个企业打官司也好,打广告也好,微博运营也好,都是需要详尽了解这个公司的。

例如这个公司的定位,核心业务,竞争对手,所属领域的情况等等。

如果只是刷刷微博,转转热门话题,那还需要你作甚,公司前台小姐在吃饭时间就可以干了。

就像在知乎答题一样,写写字,豆豆趣,甚至偶尔抖一下机灵容易。

但是很少抖机灵都成大神的吧。要成为大神是先要在自己的领域有很深的功底和建树。

然后才能在自己所擅长领域去回答。媒介运营也一样,一定要十分了解客户。

而每行每页的受众人群又都不同,每个人关注的东西和点也不同,你必须对症下药。

其次是必须对资讯的关注和接受程度,新媒介运营需要的是更多更快更好的接收资讯,并且将资讯转换成自己的东西,才能在自媒体这么快速刷你屏的时候脱颖而出。

-------------------------------------------------------------

看到断断续续还是有朋友关注这个话题,再补充关于草根号的内容把。


在《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有人提过,

即使我们做不了争霸的诸侯,也可以做诸子百家。

我的理解中,争霸的诸侯指的是大平台,类似BAT、新浪微博等都可以算是

当这的门槛要求相当之高,资本技术的要求都是很严格的

而诸子百家,草根号可以称得上是。

简单的说,草根号就是根据不同的人群定位,发布该人群感兴趣的信息

但又不是现实中的名人大v和企业。

就像什么冷笑话、脑残对话等都是,

只要有人关注了你的内容,自然开源不是问题,例如广告等等。

诸如你想针对青年男性,吸引他们的关注,便可以建一个叫潮男志的草根号

然后在其中可以有服饰搭配,发型,保养知识,街拍等内容。

而一旦有了足够的关注量和影响力的话,相应的公司、品牌也会找你合作,例如卖男装的牌子

以此类推,要做一个成功的草根号,必须有所定位,

你想要吸引哪类的人群?目标受众他们想看些什么?痛点在哪里?

这些内容如何引起粉丝分享给他们的朋友,利用他们的信任背书让你得到社交红利?

做到足够好能影响到足够多受众之后怎样商业化?找什么样的公司、机构合作?


当然 做一个成功的草根号也不是易事,同样需要你像海绵一般的吸收知识和资讯。

如果你的草根号做得十分成功,那么赚的钱会比许多文案要多,也是自由职业者可以尝试的路。


----------------------------------------------------------------------------------------------------


感谢许多朋友的谬赞,下面是一些评论、私信的个人看法,欢迎讨论:



问:您好,是一个刚工作的新媒体运营,现在刚接到一个偏向音乐类的音乐APP账号,想跟您请教下,微信公众号的推广有没有什么好建议,麻烦了谢谢!



答:不客气。但是我不知道你负责项目的具体情况,只能大概说一些。实际的还要你根据你所拥有的资源、定位的人群去运作。
推广渠道:
1 内容 一个公众号最重要的参考数据是图文转换率,也就是你的粉丝的数量跟你的阅读量、转发量(包括粉丝和非粉丝)之比。图文转化率越高意味着更多本来不是你的粉丝的人,可以看到你的内容,通过社交红利,有机会成为你的粉丝和受众,甚至与你产生互动等。
因此,内容很重要,大家关注订阅号无非就是为了高质量的内容(干货)或者引起共鸣(情感)。
尽量的推送高质量内容。如果实在不行的话标题党也是可以引发图文转换率的,但建议慎用。

2 活动 活动也是比较好宣传手段之一。例如小测试、小游戏。或者是你个人设计的比较有趣 活动。如果你还想不出什么活动,可结合你的内容。音乐类。然后在豆瓣活动去看一下,把一些有趣的活动看能否变成音乐类的。

3 线下资源,如果你能有推广的经费或者合作的机构自然是最好的。例如把你公众号的二维码散发到你的目标受众中去。可以引发别人的好奇心,例如一个宣传单张,不用话很多。可以就一句:想听最棒的音乐?(当然 这句是临时想的 很low 你可以自己想一句话)然后加上一个二维码就够了

4 其他技巧 例如发的时间节点,你观察一下你现在关注的订阅号,除了个别是随意的发之外,许多做得不错的都是有一定的时间段。也得跟你的内容相结合。
而且我看过一个数据,周日是最容易宣传刷屏的,例如伟大的安妮,熊孩子,余利文等都是在周日刷屏的。

--------------------------------------------------------

对新媒体有兴趣或者正在从事这个行业的盆友,请戳 新媒体系列传送门 - 收藏夹发布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首先问自己,什么是新媒体?我们做新媒体研究这么久,真的弄清楚了么?
新媒体永远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报纸电视台,互联网网站就是新媒体;而相对于互联网网站,移动端应用又是新媒体。所以,新媒体编辑的出路在哪?就是不断探索变化着的新兴媒体,寻找它们在传播中产生的新的变化,去摸索合适的玩儿法,调整自己的内容。同时,也要总结那些不变的规律,以不变应万变。
你说新媒体运营就是刷微博微信?你关注的只是那些快消潮流?

如果你做了很久这样的工作,我只能说,你太浮于表面了。任何一项工作,沉入下去,寻找其中的规律,都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具体来说说,怎么求变,怎么求不变。

第一,弄清楚你的受众是谁,他们在哪儿?
别说那些微博没人玩儿了,知乎太高端,流行的语言一下就没有了。那些变化快的东西自然要看,但是更重要的,其实不会变化太多,比如说,找到你的受众。你要打动的人群在哪里?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心理需求在哪里?
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既难,又不那么难。而且,看似变化的受众,其实也没那么容易变。
去看一些心理学的书籍,去看看成功的文案案例,你会发现,成功把握用户受众心理的那些产品,无非切中的就是人的一些最基础的情感,感动、愤怒、贪欲等等。
每一代的人群,虽然有区别,但是基本上在相关的年纪,爱做的事,关注的点,无非就是那几件。
万变不离其宗。

文案内容总是为目的服务的,有些编辑写的文字再优美,送不到目标人群那里,戳不中人家的心理需求,有神马意义?
所以,在文案中不断摸索尝试,接触直接的用户,寻找适合他们的表达,找准他们的心理定位,将是运营编辑永不停止的功课。摸准了人群的心理与脾性,你想要传达的内容,才能更有效率。

而当你把受众的心理把握准了之后,你会发现你已经不再受制于文案编辑这个岗位了。
有了成熟的方法论,知道真正的用户需求时,你可以顺推向更接近用户更接近市场的方向前进,也可以逆推,从产品的源头去把握。

从变化着的大趋势里能找到一些规律的人,到哪里都不会太差。



第二,摸索不同媒介渠道的传播属性。内容也许不变,但表达方式却应该是不断变化的,并且要根据媒介平台的特性来调整。
同样的内容,放到微博上,是140字的快速消息;放到知乎上,是数千字带图文的干货沉淀;放到微信上,也许是一个Html5的转发页面。不同的表达,承载的信息也不同,最后的效果也是千差万别。
各个平台都有自己不同的媒体属性,传播规律和订阅人群,运营编辑要摸索出其中的规律,然后定位,选择内容,确定发布频次,寻找受众,效果反馈,调整策略。。。这里面太多规律可以摸索了。
而且,要善于发现新的平台,探索新的传播渠道与方式。
就比如说微信和陌陌刚刚出来的时候,仍然是微博大行其道的时期,我们就开始做微信的相关研究,探索它的传播方式,对它已有的功能做分析,并预测强关系社交将取代弱关系社交,随之而来的是一波个人形象管理的热潮(学术了点,也就是后面的朋友圈)。

传播学专业,忍不住爪机先码。后面具体案例,等电脑上再更。

三个月前,有一位做新媒体运营的朋友找我咨询,说感觉新媒体运营没啥前途,微博都不行了,微信对营销的限制又多,自己的成长变得非常缓慢,所以想换一份工作,但又不知道该换去做什么,也担心其他岗位不一定要做新媒体出身这种没技术水平的。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同样的问题,思考出路与迅速转岗,我想这是至今还在一线做新媒体运营的同学都在思考的吧,而且我知道90%以上的你们都做得不开心。拆解开来其实是两个问题:一是做新媒体运营的这段经历的价值在哪儿,二是可以往哪个方向转。


先讲一下我自己,我是微博刚刚兴起时第一批进入这个新媒体这个行业的,做过企业微博运营,做过收钱发广告的草根号,也参与过一些微博“炒作”事件的幕后策划。后来转入互联网行业做产品运营,去年由于接触市场线较多的缘故,又重新操盘过新媒体。深感这些年新媒体环境的变化,三个月不在一线就会发现以前的套路已经不适用。做新媒体的经历让我成长也很大,不仅仅是文案能力的提高,PS作图水平和审美的提高,更不是为了研究H5自学的前端代码能力,这些都不重要,我认为真正关键的是以什么样一种思维在做新媒体。


从一个互联网从业者的角度来解读新媒体运营这个岗位时,我看到的是“产品经理思维”与“产品运营思维”。



当我们来谈一个合格的新媒体运营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1.理解产品

一切不离产品,脱离产品的运营等于0。很多做新媒体运营的同学喜欢发段子,发鸡汤,这样数据会很好看,转发很多评论也很真实,但没有人谈你的产品这件事就毫无意义。我至今不是很看好天才小熊猫的微博广告,大家看完了笑过了转发了,仔细想想你现在还记得哪一个广告主?当一条微博笑点的光芒太过耀眼甚至盖过产品时,用户的关注点就在笑点上,自动忽略掉产品,这样的微博还有意义吗?没有。所以我认为新媒体运营的第一点在于理解产品,到什么程度?熟悉产品的历史及每一个功能点,理解用户的使用场景,知道产品最吸引用户的点在哪儿,能快速定位并解决用户提出的所有问题,甚至对产品本身有自己的思考,这一切都建立在对产品的理解上。


2.了解用户

你还在相信网上的95后特征数据报告吗?OUT了吧,有没有想过这些数据的来源是哪儿?对用户的理解,建立在长期接触用户,和用户打成一片,解决用户问题的基础上。新媒体运营人员每天面对的微博粉丝、微信听众都是用户,他们的喜怒哀乐、喜好与特征,是通过细心观察与反复验证,印入脑子里的。试图通过看几篇网上流传的数据报告了解用户,是最不靠谱的,我会告诉你我曾经一晚上拍脑袋编出来的数据被多家主流媒体当新闻报道过吗?


3.懂传播

现在微博上怎样最吸粉,微信上用哪种方式能够引爆朋友圈,大家都在做的H5页面有什么诀窍能够让粉丝愿意扩散。形式一直在变,但方法论却没有变过,那就是传播的逻辑,引爆点、传播节点、传播形式三个要素。


所以新媒体运营人员要想的绝对不是出路在哪儿,而是你在这个岗位做过了什么,重点是在产品、用户、传播三个维度上做到多大程度,这就是新媒体运营这份工作经历的价值点,转岗只是一个时间与流程上的问题。我一开始没有用新媒体运营编辑这个词,是因为我觉得编辑这个限定词不能涵盖真正的新媒体运营这份工作,业内自嘲叫首席微博/微信运营官(CWO)我倒觉得不错。



梳理完新媒体运营的工作价值,我们来看出路在哪儿:


1.产品线:我刚才讲过,做新媒体运营的第一点是对自家产品有足够的理解,而做产品都是相通的,做安全产品的产品经理换去做浏览器同样也能成功,因为他懂的是产品,而不仅仅是安全产品。懂产品,本质上是对用户需求与用户场景的理解,长期和用户在一起,接地气,知道普通用户最需要什么,最喜欢什么,至少你懂社交产品的用户的特性吧,不然怎么能在微博微信两大社交平台上工作呢?把平常对新浪微博的吐槽转化成你的产品优化方案吧。至于写需求文档、用Axure画产品原型图,这些都只是形式上的东西,有人教就能很快学会。更何况做过H5游戏设计吧?这难道不是你的产品经验?


2.运营/市场线:新媒体运营,运营的是新媒体渠道。产品运营,运营的是产品。如果把新媒体账号当成一个产品呢?你既是产品经理,也是产品运营。对于产品运营线来说,很多时候新媒体都是重要的承载体。首先不得不说很多公司的活动运营都还是需要在新媒体上执行落地,对于产品内无用户沉淀的公司,新媒体就是进行用户运营的外部渠道,比如小米公司的用户运营渠道矩阵——微博、微信、社区、米聊。说起来都是很简单的话,做起来需要仔细去琢磨。市场线我就不多赘述,在很多公司里新媒体运营属于市场公关体系的,所以应该清楚市场线平常是做什么工作,转换的只是渠道载体而已。

看似是讲了互联网行业的两个岗位方向,其实是两套思维方式,放在其他行业也同样适用。



最后,也许会有人问什么时候考虑转岗合适?我有这样两个建议:


1.一年为期。真正理解产品、理解用户、培养自己的传播逻辑感,一年其实是不够的,但我也不建议一个人在新媒体上花太多时间,把这个平台作为工作会剥夺了很多生活的乐趣。如果你有一个乱定KPI数据的领导,而你又没办法说服他时,果断炒掉他,去一家靠谱的乙方接受训练,跟同一个客户的案子至少一年时间。


2.有自己拿得出手的案例。拿什么去告诉下一份工作的面试官,我适合这份工作?案例!营销人,你除了案例别无其他可证明自己的地方,不要讲粉丝数、转发数这种冷冰冰的数字。按照我上面说的三个维度,带着你的案例,讲好你的故事,相信出路不会是问题。



----

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baiqinote

http://weixin.qq.com/r/h0h2bjzEdmEJrXgN9x2V (二维码自动识别)

写在前面:
感谢大家的赞~

这个答案发布有几个月了,期间收到很多评论和私信。
因为工作安排的比较紧张,故私信不能一一回复,请大家谅解~

针对大家对于职业规划和薪水的问题,
在这里统一答复一句,
你个人的职业发展,能不能转行成功,升职速度,未来薪水涨幅等等,这些问题,全看个人!
我也是大学非相关专业,工作之后从零学起,然后跨行业转行成功,如我的经历可以鼓励你,那再好不过~

我不觉得自己现在挣得很多,身边有太多人比我年轻比我薪水高。
我只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不够努力。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加油!

————以下原文————

新媒体运营这个行业前景怎样?
个人认为很有前景。
目前工作经验两年。
之前曾做过传统行业某公司的管培生,一直各部门轮岗,轮到市场部时,刚好公司在建公众号,当时公司觉得应该由年轻人负责这个事儿,正好我有个90后的光环-_-#,所以就做了一年新媒体,结果发现挺喜欢的就申请做下去了。
现在转行互联网了。说一说我这两年的从业感受。

1 人才缺口很大,薪水可以给很高。

去年年底决定换工作,面了三家,都是新媒体运营的职位,第一家我开12k,对方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知道开低了。
下午面第二家,开到15k,对方也当时就同意了。

本人92年职场小白,本科专业跟传媒新闻一点不沾边,能拿到这个数已经很满意了。
我另一个同事,比我多5年经验,即使在传统行业也给到15k。准备跳了,跟猎头开18k。

当然,新媒体交流群里,一月才挣3000的也有。我觉得也是合理的。

为什么差别这么大还合理?
因为这取决于运营者对自己的定位。

有些人的定位就是做个小编,每天写篇文章,领导说写啥就写啥,领导要什么风格就什么风格。
这样的工作可不听上去就值3k?

当然即使是小编能力也分三六九等。如果你效率高一天能写三篇,段子写的好,又会做动图,排版又精致,这样是可以做一只高级小编的,可能会给到8-10k。但还是不会给到你15k+,尤其是只有两年的经验。

所谓人才缺口大,是那些具有新媒体决策能力的人才特别少,大多数人对新媒体从业者的定位就是3k的小编辑。

可15k对于新媒体行业代表什么?
代表你是个leader,你要做决策,你要指导团队,你要比你老板更清楚应该怎么做!

如果你能做到上面几点,基本就可以往15k+要了。

2 我是怎么找到15k的工作的

我去找工作,专挑目前新媒体做的一般,但公司很希望有所提高的。这样的公司本身就很重视这个职位,所以不必担心跟他越聊越不开心。
我也会直接跟面试的人说清楚,我要做新媒体经理,不是小编。
毕竟我这么年轻,人家当我是想做实习生也很合理。

面试前把人家微信文章看一遍。
人家领导问我准备怎么做,我会告诉他/她:
我们这个产品这个定位,都适合使用哪些新媒体工具。
微博还有必要开吗?
nice/in需不需要尝试一下?
要是尝试的话需不需要增加人手?
增加的人手需要具备什么技能?
哦你们想翻墙做Facebook,
但这会有什么什么问题,
我之前遇到这种情况都怎么处理。
微信现在对企业商业宣传什么态度?
我之前用过哪些不太商业化的宣传方式贵司也可以参考。
现在贵司文章都有哪些问题。
我建议今后可以怎么做
……
总之我会把面试引导到这些话题上,而不是谈自己会不会做动图H5什么的。(虽然我也都做的非常熟练)

3 15k的新媒体工作都做什么

文章写的不如以前多了,因为会有其他小编。
当然我知道“写”这个工作非常非常非常辛苦!要比外行看起来辛苦好几倍!所以我也会身先士卒,跟大家轮流写。

更多的时间负责计划和分析。
计划我会一次定一年的,领导没这个要求,我每次只给他看一个月的。但是一年的大picture会在我脑子里,所以再忙也很有节奏,各个重要节日相应的主题都会想好。

分析,我是一个特别执着的人,现在领导没有硬性要求,我也会自己每周分析上一周推送的每篇文章,以及竞争对手的部分文章。
这一年一周都没断过!而且坚持落实在笔头。这是我最近整理的周报内容,供参考。
新媒体运营周报表需具备什么内容? - 知乎用户的回答
所以面试时让我分析他们的文章,我能迅速准确的给出关键词。
他们经常说,一直知道自己有问题,但说不出具体是什么。但我说的那个词那个形容正好说出了他的想法。

4 怎么评价我的工作质量?

好多人问我这一行的KPI该怎么定,我表示,一定要拒绝KPI的!

我觉得新媒体最忌讳的就是沉不住气。
而KPI往往是罪魁祸首。

无论是面对惨淡的数据还是团队idea的压力,我都会死守公司的branding。
因为曾经历过一个号从建立到4万粉儿的过程,所以很清楚熬过哪些节点,这个号就活了。
单纯追求短期的数据好看引来一群僵尸粉没什么意义。

如果正在看这篇答案的您是公司的领导,希望可以重点看一下答案的补充部分:如何评价企业公众号质量和新媒体运营者工作是否到位。

就像之前说的,15k的工作,你是要教你领导怎么做的。我会非常重视他的意见,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他的需求,但新媒体这块儿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在我~


5 发展前景

见下述补充。


—————————————————


看到好多评论和一些私信,得到鼓励和认可的同时也发现我的答案产生了一点误会,所以决定补充几点~欢迎大家继续批评讨论~~

补充一:
坐标北京,所以底薪上就会高一些。现在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很少有挣3000以下的,至少我身边的同学,毕业第一份工作基本不会接受低于5000的工资;
我第一份工作是管培生,所以还会比一般入职的应届生高一些,再加上两年升职和涨薪(trainee基本一年两次调薪),我换工作时第一次开的12k本身就没有比离职前工资高太多。再加上选的都是互联网初创公司,所以本身工资水平也会高一些的;
另外说下我的个人情况,在传统行业工作这两年,我只有一年在新媒体,其他时间在轮别的岗位,做过估价、租赁、运营、拿地,所以新公司录用我也考虑到我可以帮忙做做BD,介绍一些潜在客户等等。

补充二:
有些朋友说新媒体绝对不会给那么高工资。我觉得这是对新媒体工作范围理解不一致造成的。
因为每个公司新媒体工作的内容范围都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in house,很少有人只专注一件事。
比如我原来传统行业的公司,只有两个人负责新媒体,每天工作量还是挺大的。除了周末外订阅号要每天至少推送一篇,遇到活动多一天推五篇情况的也有;后来在我们的努力下争取周一、二尽量不推送,但还是很忙。
除此之外,还要管微博,nice,和自己官网的更新。而且每周都要写周报和竞争对手分析,大概是10页ppt吧,里面的表格要先在excel里透视出来。
除了这些还要和一些新媒体大号kol对接,制定合作方案,出合同,和商户供应商agency撕逼等等工作……这些都是由我们两个人来做。
还有其他与新媒体无关的工作什么客流检测地铁广告牌签约等等就不说了。
刚接这个活儿时每天上班就像打了几百只怪兽一样。所以真心不觉得这份工作挣10k有什么不妥
(≧?≦)

同样是我们集团的另一家公司,他们新媒体有四个人,微博外包给agency做,客流由IT部门监测,不做nice,周报月报也交给第三方公司统计,写微信的那两个人专心写微信,不和商户对接,所以报酬肯定是不一样的。

补充三,
我觉得有必要把原文第五点说的透彻一点,毕竟这是题主提出的最重要的问题。

首先我觉得15K在帝都并不算虚高,多看看招聘网站,给到15K-20K的不少。关键看工作内容。

我身边做新媒体的人,我同事和我还继续做新媒体经理,带新媒体团队;
还认识一个去了互联网公司做了纯段子手,一月10k;
还有一个以前的小编,工作经验一年半,去了4a的creation team,一月10k;
我一个学姐之前是做新媒体的现在做了一家初创公司的CMO,价值非薪水可衡量(这也是我自己非常希望的路线);

以上都可以是新媒体从业者的出路。

不过我认为,大多数公司(前提是理解尊重新媒体的公司),是把新媒体放在市场公关这个职能下的,也就是说最直接的晋升路线就是市场部的高级职位如CMO。

当然还有一点,也是个人给新媒体从业者的建议。如果你像我一样想走这个方向,就千万别做的太专。
所谓太专就是别只盯着自己手上的微信微博,要经常向其他各部门请教,了解整个公司和行业的运作,追求做你所在行业的市场专家。

当你写一篇微信,你一定要清楚大方向,清楚这篇微信要达到什么样的宣传效果,是企业branding?引流?还是做内容?这三者对文章的需求是什么,为的是长期目的还是短期,长期与短期目的是否会此消彼长,三者是否可以结合等等…
总之从一开始就把心思放在大的市场定位和策划上。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好的段子手或者文案。如果我在一家agency公司做social,现在让我写一篇关于科技科学的文章,我估计一星期也憋不出来一篇,因为我对这方面一无所知,也完全没有兴趣和激情去深入探索。没有兴趣的东西我就写不出来,这不是一个好的文案应有的素质。
但如果是写感兴趣或者特别了解的,如商业地产运营,则思路想断都断不了。

我记得有一家公司,他的项目是偏生活体验、高端消费方向的。这和我之前在传统行业的工作非常相似,我面试时和他们coo聊了很多各自都很喜欢小众品牌,还有这些牌子在中国有什么开店计划,开店后各店营业情况怎么样,是否受中国人欢迎,是否是品牌期待的那帮客群等等。

如果只是找个小编又何必聊这些呢,找几篇作品品评一下就好了。
但如果是指导一个新媒体团队,并有能力给他整体的市场计划提建议把关,那么就必须对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非常了解才可以。

因此我建议想做新媒体的同学,尤其是想往市场部高级管理人员发展的,初期一定要找一个自己喜欢并想要深入研究的行业,哪怕一开始不做新媒体也没关系,可以自己建一个个人号摸索研究。但一定要通过目前的工作掌握这个行业的方方面面。

现在的就业市场非常包容,北京浓厚的创业氛围也为新媒体工作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中途转行真的没有那么难。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做自己热爱的新媒体工作~~

——————————————————

有一些朋友在评论区里有一些疑问或者质疑,其实没有太意外,因为整个社会对新媒体都是充满质疑的~~~

所以借着这机会再补充下我对新媒体运营的一些看法或者经验,主要是讲如何评价一个公众号的质量。

首先解释下,我没有“不敢”拒绝KPI。
我现在的公司CEO也是90后,平时我们一块儿吃吃喝喝嘻嘻哈哈,工作上一向有啥说啥,没什么“不敢”说的。更何况他在上学的时候也做过微博小编,对于KPI这块他是认同我的。所以我对KPI妥协绝不是因为不敢。
但我们是创业公司,我们首先要对资方负责,如果我特别强硬的拒绝KPI,我老板一定不会不同意,但他在资方面前会不好交代。

第二,一些朋友建议我提供一些我们公司的运营数据,以证明我确实是一个优秀的新媒体运营者。

感觉他们认为数据是衡量一个公众号质量的最重要标准,也是衡量一个运营者是否成功的标准。
毕竟做软件的有下载量,卖东西的有承担量…所以公众号的质量,也必定由粉丝量、阅读量、转藏量、互动量决定。

但我认为,对于一个企业公众号来说,并不是这样!

数据确实很重要,我一定会看,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甚至有时是要为了塑造品牌而牺牲的。
下面就来说下,如何评价一个企业公众号的质量以及一个新媒体运营者工作是否到位。

首先,必须清楚,企业号和自媒体是不同的
自媒体账号本身就相当于一家企业,其文章就是他的产品。所以这个产品的阅读量转发量,就如同一部手机能不能打电话,信号好不好一样重要。因此他们标榜自己的粉丝数,阅读量,是有一定道理的。
企业号则不同,企业或其产品及服务,永远是诞生在公众号之前的
所以评价一个公众号的质量,应该是评价它有没有为企业或产品做到很好的宣传。
在这一点上,单看数据是会片面的。因为也许我段子写的好,阅读量和粉丝量很高,但这些人并不一定是这个产品的客群,并不会去买我的产品。
所以,单纯追求数据好看,有可能会逼得新媒体运营者盲目转发或跟踪热点,但忽视了品牌自身形象的塑造。
现在看到一些做的不太好的企业帐号,本质原因就是不知道企业号和自媒体的差异,错把自媒体当成自己的标杆,模高档咪蒙的话风,追一些跟自身产品调性不一致的热点。简直是毁了产品本身的branding。

那我一般怎么评价一个企业公众号是否做得好呢?

1 首先,也是最最重要的,就是这个账号有没有很好的展示、诠释出产品或公司的定位、调性和气质。这是考察新媒体运营者对品牌塑造的把控能力。
举个例子,Kate Spade的微信号怎么算做的好?
首先要清楚,Kate Spade的产品本身定位是什么。
(这里只是举例,以下有关这个品牌的事都是纯属虚构)
比如,它是一个主张时尚、有趣、年轻、活力,定位于18-30岁女性的轻奢品牌。那么这个账号的文字,也应该能读出上述关键词的感觉才对。


如果你能在文章中经常读到“奢华”“高贵”“庄重”等词汇,那不是轻奢的感觉,所以定位就是错的,阅读量再高,也不是一个好的公众号;

或者如果这个号整天发一些什么“只要998”,那对这个品牌来说就做low了,所以说明定位还是不对,依然没有做好。

再或者,假如现在Kate Spade的高层说,一定要每篇阅读转发达到多少多少,那好吧,发赠品催化。拿一堆卡包做活动,转发截图发公众号有奖,发发发……
这样确实会让数据变得好看,然而不过是招来一群被奖品诱惑却不关注品牌本身的僵尸粉,没活动就取关了。

而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活动做多了,会让人觉得这个品牌非常cheap!
以后大家谁说自己买了个Kate Spade的包包,也许她的闺蜜就会说,这个牌子不就是便宜到东西随便送的那家吗??呵呵。
这就是仅关注数据会对branding产生的负面影响!希望各位新媒体从业者一定要注意!

2 评价企业号质量第二个标准的是文字质量和图片质量。依然不是数据,哈哈~~

这其实是考察新媒体从业者的基本功。
文字不应该有错别字,或者错的logo,涉及到品牌名称,大小写不能有错,比如是adidas不是Adidas。还有叫什么cafe的餐厅,上面有撇的一定要有,写的时候一定要跟官网核对一致(写到这里又犯强迫症检查了下Kate Spade拼对了没有...)
图片清晰度如何?与文章内容是否匹配?是否原创?画风与品牌气质是否一致?有些文章盗图连水印都不知道去也是醉了。。。
有H5,那这个H5画面如何,音乐选的啥,听起来low不low?都很重要。

一方面,上面这些细节处理不好,被品牌抓到,肯定会强烈要求撤下这篇文章;
另一方面,每一个微信平台都是一个公司的窗口、脸面,细节那么粗糙,会影响公司的形象;
当然不考虑长远发展的公司是不会重视这些的,呵呵。

3 最后,才是数据。
一定要客观看待,一个号做到多少才算合格?一定要放到行业内去说。有些面向的用户群基数就很大,有些就很小众。没办法用一个统一的数据去评价。

比如有些号是写给在中国工作的expats的,那我觉得阅读量有200就很高了,毕竟这些人连微信都不一定有,所以这时你可以建议公司关注下别的新媒体平台的表现;

目前我觉得最科学的方法,是和竞争对手比,争取在行业内达到较好水平。
当然竞争对手有没有买假粉丝你就不清楚了,预算充足的话可以去agency那里买数据,平时把竞争对手阅读量高的文章都剪到excel或ppt里,然后在旁边写分析,你觉得它之所以高的原因,哪些可以借鉴,哪些你们情况不同。这对运营者自身也是一种学习锻炼。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但经常被忽略的数据,就是互动率。这代表了这个账号的潜力,是越做越活,还是走向衰落。对于开通评论功能的账号,要经常算下评论数/阅读量,这最能代表你的用户对你产品到底挺不挺。

所以,综上所述,衡量一个公众号的质量,或衡量一个运营者是否成功,都不是光看数据的。
但只要你一、二做到位,数据是会稳定增长的,真的不用急!不要追求短期的暴增!
增长慢不用怕,死守公司的branding,一定会有真正认同品牌理念的高质量用户来关注,他们才是你真正应该服务的对象。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

最近又答了这个题目,欢迎学习交流~
如锻炼成一个好的新媒体运营的文案? - 知乎用户的回答

之前有负责一个互联网知识分享订阅号的运营,这两天就自己的思考总结了一下,写了一篇文章分享给大家,求轻喷。


前两天某自媒体服务平台发布了一份“微信公众号生态报告”,得出了一个结论:粉丝负增长情况越来越严重、文章阅读量主要依靠会话窗口打开、头条文章平均打开率降至8.9%。这和我的感觉不谋而合,甚至平均打开率还比我所观察到的实际情况高出不少。终究就是一句话,愿意读文章的用户越来越少了。


我相信做公号的都有这样的感觉,似乎媒体们报道的内容盛世和我压根沾不上边,火的、赚钱的、引人注目的都是人家的,自家的公号要么没粉丝,要么有粉丝没阅读量,要么盈利困难、勉强过活。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现在这样的困局?个人号与企业号又该如何突破?下面我说几个思考,认同自然好,不认同的欢迎留言发表看法。


自媒体的本质是什么?


我认为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就有必要从自媒体的本质说起。按照公认的说法,2002年,“自媒体”的概念由硅谷专栏作家丹·吉尔默(Dan

Gillmor)提出,其意义是:由普通的个人、尤其是非专业人士生产内容,而不是让内容生产被媒体从业者和专业机构垄断。简单来说,“自媒体”、“草根新闻”、“公民新闻”都是作为对资本控制下的新闻业的一种反动出现的,生来就具有“让我们的舆论世界更加民主”的意义,大多不以盈利为目的,只是略微平衡资本与平民间的话语权。


丹·吉尔默(左)


而到了中国,则是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的推介下,自媒体的媒介环境变为基于社交的传播机制,于是自媒体变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自媒体”,什么特色?万物皆媒。这其实是个喜忧参半的事情,因为至此,内容不再由体制决定,声音不再局限于官媒发出,发声权被去中心化。于是,有了近几年的内容井喷期,公号越来越多,令人欣喜的是内容越来越丰富,中国的局域网用户高档佛被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这段时间内崛起了不少有价值的大号,为用户带来了丰富的阅读体验,这事儿必须得肯定。


但毕竟,做这个事情还是得盈利,所以有了自媒体的三大变现形式:广告、电商、服务。可无论哪一种变现形式,都需要有一个足够大或者足够有粘度的粉丝群,才能实现流量变现。钱是万恶之源,到这一步,自媒体另外的一面便给放大了,造谣、诈骗,各种鸡汤、各种套路,凡是能让你直接交智商税或间接交智商税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从微商到罗尔,都侧面反映了自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审查不足。



沸沸扬扬的罗尔事件


于是,在今天这个所有人都可以发声的时代,信噪比节节攀低,营销内核的概念、理论、玩法和传播者争先恐后地浮出水面,忽悠大师你方唱罢我登场,可谓争奇斗艳。说到这里,我们大致能给自媒体下这样一个定义:自媒体依靠高频持续地内容产出实现流量变现,本质上就是一种快速消费品,它只有今天和明天的概念,却看不到终点和源头。所以PAPI酱被罗胖赶着出手,所以公众号们拼命卖广告。


消失的阅读量


说归说,可对于做这一行的你并没有实质性帮助,那么我们这一点来说说,阅读量为什么消失了?


1.好内容的缺失与审美疲劳


和公众号刚兴起时的不同,现在大部分公众号的内容已经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来让你每天都点开了,原因有两个,一是内容生产遇到瓶颈(一个领域内容就那么多,很难再创新,炒现饭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二是用户经历了这两年的内容持续输入,在无新意的情况下,已经很疲惫了。你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传统媒体转型过来的公众号,每天的内容质量不仅高,而且非常丰富,且多条原创,每天都能给关注者带来丰富的阅读体验,诸如GQ中国、一财等,他们的阅读量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



GQ特稿《喊麦之王》照片,与采访对象共同生活三个月记录出稿,用户需要这样高质且丰富的内容


而很多行业大号,垂直领域的,在内容同质化严重的基础上,不可避免的因用户兴趣的分散而遭遇阅读量下跌。因此必须要变,所以你会看到,虎嗅现在不仅关注纯互联网领域,泛互联网领域也有不少内容,甚至还穿插着经济相关问题。插坐学院不再局限于新媒体运营,将内容扩充到整个职场。而大多数个人号是什么样的状态?它们并不具备团队化、专业化的内容生产能力,只依靠个人的输出,这种形式就内容上来说不会长久,因为个人知识有限,扛不住长期地输出。但为什么他们阅读量没下降?因为人格化,这个后面再谈。


2.过量的公众号订阅与多元化的上网体验


我专门做了身边一些朋友的调查,普遍关注超过一百个公众号,置顶的公众号也达到了30-40之多,但绝大部分都是小红点状态,不读的原因其一是信息过于庞杂难以筛选,其二是很难保证有时间,这和第一点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因为造成用户不愿点开的原因还是内容无法持续得勾起用户的欲望,若非有比较吸睛的标题或时事新闻不会点开;而时间则是因为也会花在其他地方,比如逛逛知乎、看看电影,在公号内容质量走低的情况下,多元化的上网体验明显更受用户喜爱。




3.越来越骚的标题不断消磨用户心智


其实是由上面一点引申而来,因为用户订阅的公众号过多,所以如何起个好标题诱惑点用户击成为了每个公号运营者必须钻研的技能。你想,对于置顶的公众号,竞争都已经那么大了,遑论那些没有置顶的号呢?削减脑袋博点击呗。但当原来起标题的老套路不适用时,你问现在什么是打开率最高的标题?在你的公众号黏性不够的情况下,原理只有一个:引发情绪,让用户产生情感冲动(令人恐惧、激动、新奇、困惑)点击进入,没有其他。


比如某个情感号:



就说这样儿的你点不点吧?


不局限于情感号,大部分靠流量生存的也都是这个套路,互联网行业号会借马云、马化腾等名人做文章,管理类大号会借德鲁克、卡耐基做文章,要不就是否认一些常识,引发你的疑问,还有其他不赘述。总而言之,就是“好好起个标题”已经因无法保证常规阅读量而被摒弃,结果就是马太效应,用户越来越不愿点击,但公号们继续加码“标题刺激”。


4.朋友圈的衰落


除了由标题决定80%阅读量的会话来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则是朋友圈分享带来的阅读量,做新媒体的同学主要发力点都在这一块。可是,目前能够观察到的情况是,除了“爆文”,朋友圈分享这一“四两拨千斤”的渠道貌似生效的几率越来越小了。我想原因有两个,一是用户分享意愿的降低,二是朋友圈信息流越来越庞大,信息越来越无法有效触达。用户分享意愿降低的原因是“用户学精了”,被公号运营者们培养出来了,导致不是类似“咪蒙”那种猛料的话很难产生大量的分享行为。


而朋友圈的信息流,一来好友越加越多,熟人社交变泛熟人社交,每天能够刷满60%朋友圈的人已经很厉害了,二来,标题一个比一个厉害,套路一个比一个深,不像广告的点进去就是个广告,你以为是真心分享,结果点进去是人家所在公司的企业号,在这样的情况下戳链接的怕是越来越少了吧?


现在公众号的逻辑是什么?


1.“爆文”不顶用,持续的“爆文”才能红


这第一点我感触比较深,同为新媒体运营,我的订阅号数量始终达到数量上限,为了能够更迅速地GET到高质量文章,我有自己的一套公号筛选机制:“就看高质量文章的出现频率”。在持续不断的更新过程中,令人不得不感叹的是,曾经一些被各个大号转载出过百万阅读的作者,或者自己以较少粉丝数出过10W+的作者,往往间隔一段时间公号就归于平静了。这是情怀与市场导向的矛盾,不用套路,没有一次比一次更深刻地洞察和更精细的内容制作,在现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归于平淡就是最后结局。


那是否走专业化团队生产会有不错的效果?我再举个例子,我相信做互联网的都被这样两篇文章刷过屏“给你讲个笑话:我是做互联网的”、“给你讲个笑话:我是创业公司CEO”,两篇的全网阅读量都在百万级别,靠这两篇文章,公号站稳了脚跟,他们就是走的团队生产,团队几人一起脑暴选题,文案分工完成,所以前两篇相当成功。但现在也没那么火了,我依然保持关注,平均阅读1W左右,变现主要靠广告,和投入相比不免显得低了。


这就是现状,来得快,去得也快。




2.不得不追的热点:内容驱动到话题驱动。


跟热点这个行为在刚开始没有现在这么流行,那时候是百家争鸣的,是英雄不问出处的,有价值的总能得到分享与曝光。而现在,每一次热点都抽干了朋友圈的整个能量,公号们当然不甘示弱,能蹭上的就蹭上,生怕赶不上车。但也应该理解,因为如果你不追,而内容又比较平,那阅读量会被你的竞对们瓜分走。


为什么?


这就要说一个逻辑了:内容并不是人人都有需求,但基于内容和话题的讨论与表达是始终不变的。


你每天所看的新闻,在公号上所阅读的文章,都具备较大的随机性,可能随手翻到,觉得不错就阅读转发了,但这不是常态。常态是什么?是基于内容的表达,比如之前的魏则西事件、博园慧表情包等等,包括近来的罗尔、支付宝社交、裸条等。一定是由某个话题引发的讨论,然后公众号们开始搜集资料,发表看法,普通用户GET,觉得很有道理,和自己的想法相符(或者想装个比),于是转发到朋友圈,然后通过不断地扩散提高阅读量,这才是常态,这才是追热点的本质。


所以,弄懂了这个逻辑,才能更好地操作公众号。




3.品牌与长情的陪伴能让你守住阵地


做流量生意的新媒体时代可能很快就要落幕了。之前腾讯爆出的刷阅读量行为让不懂这滩浑水的人们开了次眼界,但我想告诉你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分会越来越大,表面一片繁荣,内里早已残破不堪,粉饰太平并不能挽救病入膏肓的营销号,不信抬头看,苍天绕过谁。


那什么不会让你死掉?影响力、特色与粘性。


影响力的直观体现即是品牌,就好比“界面”,我不读它的文章,但是我依然能够对其有品牌记忆,依然能够在生活中与它产生很多交集而不至于遗忘,这就是品牌。还有很多例子,媒体里有传统纸媒迁移的南都等,新媒体起家的虎嗅,还有做公众号榜单数据的新榜等。这一类公号并不靠每天的内容吸引你,反而重视的是行业影响力,比如新榜的新媒体数据、虎嗅的互联网相关总结。只要影响力在,公号就会长盛不衰。


第二类则是特色,即辨识力,电商公司有故宫淘宝、一条等,卖货卖的有特色。内容方面有三表龙门阵、六神磊磊、老道消息等,内容有特色。这一类基本上是市场导向,满足用户对内容的各种需求,又因独特的内容风格,形成了影响力。这一类公号,只要保持稳定的内容产出,同样不会死。



三表正把自己打造成时评、唱歌、Cosplay三栖艺人,只为抓牢受众的注意力


第三类,没有品牌就做粘性。譬如情感号们,你会很奇怪,粉丝仅仅只有万把人的号怎么活?靠粘性活。和粉丝们维护好关系,赞赏和广点通走起,广告可以打,但是走点心、设门槛,将广告变成好内容则最佳,不时回馈一下粉丝。这会保证你的公号在一个慢慢滚雪球的积累状态,在当下这个不断更替的环境中存活并保持增长。所以,这一套玩法有时还是挺管用的。但话说回来,那些个号最终都会做成个人品牌,这也算是殊途同归。


接下来:回归价值原点


所以你看,终究是你的公众号是否能给人提供价值,好内容是价值,精神寄托也是价值,本着价值原则,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1.内容依然为王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上面讲到的很多现象,都和没有足够好的内容有关,这个虽然是说烂了,但还是有必要提一嘴。


一类是爆款内容


这个可遇不可求,但要诀在于对于时下热点的跟进和对于“势能”的把控。


以咪蒙一篇“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为例,这篇文章说的是时下最矛盾的话题:劳资关系。这个话题极易被点燃,不管她是否真有这样一个实习生,但是她发这篇文章,并以极其煽动性的语言去写这个事情,目的就很明确了,我就是写给这些老板们看的,拼命转发吧!果不其然,很赚。


这个时候另一股“势能”又被雷斯林把握住了,刚被老板们刷屏搞得不爽的员工们正愁没地方发泄,憋得慌,你雷斯林就送来福音了,这特么必须转!结果是也很赚。两个大号赚疯了,一批跟风公号也喝了点汤,赚到些许流量,都很开心。亏的是咱们的朋友圈。


这即是内容与势能的结合,内容的策划变得越来越重要,我的公号定位是什么?我要写给谁看?他们看了后会有什么反应?这篇稿子是走心还是走肾?他们是否会转发?反复推演,逐渐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一类是常规内容


这块内容旨在维持你公号的价值,让粉丝觉得你没有糊弄我们,你还有让我继续关注的价值。这块内容倒不用特别策划,将利益点和基本的逻辑理清即可。


内容应当是具有你自己特色的,泯然如大众就会越来越平庸,温水煮青蛙般绝灭。这是个眼球经济时代,除了踏实地知行合一,灵光一现地搞事情同样重要。


2.品牌与粘度


在上面其实已经把这块的重要性强调了,品牌和粉丝的忠诚度必须深入去做。


品牌不是一天两天做起来的,而是持续地输出,是媒体你就长期“快、准、狠”地输出正三观的内容,稳定拉升影响力,同时线下配合搞活动,拉牛B合作商一起搞事情。同时,对外形象要统一起来,价值观要持续输出,慢慢地品牌也就形成了。


粉丝需要维护:文章要人格化,让他们有和你正在对话的感觉;留言回复要出彩,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用心;社群得用起来,要有门槛且活动常组织,线下的关系更铁;时不时得做点线上互动,参与感很重要。关心用户的每一次反馈做取舍,指导你的公号前行。


现在已经不是发个文章就完事儿的时代了,从0到1和从1到多一样,没有捷径。




3.拿公号做营销的就好好做营销。


别搞一堆抽奖拉粉,别搞一堆投票集赞,啥用呢?送就好好送。做营销走点心,卖什么的就好好卖,把产品好好设计,产品好的话会口碑相传,自推广,再去做诚恳的宣传,踏踏实实地服务客户,终会出成果。如若产品不行,战略决策错误,那就赶紧调整,别指望推广能帮上什么忙。


“产品是一坨屎,运营也得给他做出花儿来”就是个伪命题,“产品是一切的基石”。


4.渠道要兼顾


内容固然要好,但渠道也必不可少,固守于单一平台不但无法将影响力扩散更快,更意味着其他平台的红利你也吃不到(虽然现在红利消失了)。多方引流将极大提升内容的使用效率,不用是你傻啊!


5.合作多来点


这一点就不多说了,小品牌多傍大品牌,大品牌多做做品牌联动或者跨界,一加一大于二,无论是互推还是活动,效果都挺不错。


写在最后

其实你也看到了,虽然现在大家都在卖文艺、卖鸡汤,做变现、做收割。但是新媒体依旧是有光的,只要媒介没变,内容或信息的传播就不会改变。最终,价值会回归。


对于公众号还能撑多久,未来有什么变化,我暂且无法下定论,但将以上所有结合起来,至少能让你明白怎样从红海中坚持下来,避免慢慢被淘汰。假如,哪天行业变革了,我相信,作为头部的你,一定也能把握住转型的先机。


作为一个新媒体人,现在要想的是如何破局,能力方面缺哪儿补哪儿,新媒体所需要的技能树比较宽泛,涉及文案、数据、心理等等,注意平时多看,多积累。


第一波移动互联网创业潮退了,好内容却一直稀缺,机会还有,且行且珍惜。


最后讲个笑话,如果公众号在未来死掉了,那可能是这届人民不行;如果未来微信死掉了,那部分原因可能是这届公众号不行。


要说台面上的话,在于提供有价值的内容。
什么叫有价值的内容?知乎上有很多,动动脑筋,就能找到样板。

要说认真的,在于提供让蠢货觉得有价值的内容。
什么叫让蠢货有价值的内容?

《人民日报发声了,房价崩盘就在明朝》
《一分钟学会受益一辈子的技能》
《教你一种技巧,一块钱变成一百万》
《新的医学报告出来了,真正的致癌物质原来是它》

诸如此类利用了人性嫉妒,懒惰,贪婪,恐惧等等负面情绪的原罪垃圾。
当然了,我举的五个例子里面,只有一个例子略有深度,其他都很表面。仅供参考。

我面试过一些有官网微博、官方微信、或者社区平台、媒体平台的运营编辑。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大多数人的困惑,并不是因为是从事编辑专业而导致的,问题的根本在于并不清楚自己工作的目的和价值。

非常遗憾的是,不少求职者并不清楚之前做新媒体真正的目的和对业务的价值。

只是因为公司需要而作做,老板要做而做;每天都要发一篇,大家都这么做;这个活动我觉得做得挺好的(怎么好?对业务的价值是什么?);我们现在微信粉丝不多(多少算少?);我们现在微博粉丝不少(多少算多?)。老板就给这么多预算,我只能做这么多;这个不归我管,我不太清楚;......



职业发展困惑的产生:
就算你现在没有从事编辑工作,你是做品牌推广、或者数字营销、媒体投放、促销活动、数据分析的等等,如果你并不清楚自己工作的目的和价值,那遗憾的是无论你做哪一个专业都会存在对职业发展出路的困惑。

目的是什么,价值是什么:
- 公司为什么成立新媒体运营部门?业务要做自媒体?
- 给这个业务的价值是什么?你给公司带来的价值是什么?
- 我的新媒体号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品牌、流量、粉丝、宣传、活动、公关还是其它?
- 我现在所做的是否真的能解决这些问题?
- 我是什么怎么思考的?
- 我是怎么制定策略的?
- 我是怎么运用资源的?人力,物力等。
- 我是怎么测量、衡量目标结果的?
- 是否还有提升空间?怎么能做的更好?
- 是否在快速迭代?内容、运营方式、战术、玩法等。
- 投入产出是否合理?是否可以优化?
- 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和阻碍,怎么解决?而不是回避,或者“只能就这样了”,”我也没办法“。
......

你是否能回答出来这些问题?你是否想清楚了?你是否在实践和不断快速学习、提升、蜕变?
心中始终有一条线:你不仅是在给公司打工,你更是为自己打工。在任何一个工作中,你究竟在积累的是什么能力,你还能积累什么能力。


- 我能给品牌带来多少真正的粉丝?
- 我认真听取每一个用户的反馈吗?我能通过平台建立起用户与产品研发之间沟通的桥梁吗?
- 有多少阅读着能get到品牌、或者产品、或者我想传达的理念吗?不是冷冰冰的数字。
- 公司新产品发布能否通过我的新媒体平台发布就达到“众人”皆知呢?
- 通过新媒体平台活动内否给店面、电商带来多少有效流量?
- 通过新媒体能否帮助店面收集统计用户、潜在用户信息?是否能再次touch转换?
- 能否整合公司其它部门数据,打通?销售、电商、客服等。是否能有效分析出用户画像、用户洞察?
- 是否能协同媒体投放、公关合作、或者品牌合作制造出事件、聚焦有效关注?
- 我的平台如果做活动,多少客户会参与?多少客户会深度参与?多少客户会真正感兴趣?
- 现在平台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还有什么新平台可以用?
- 我的用户的沟通方式是否在发生变化?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是否在发生变化?
- 如果我能清晰的分析说明平台的价值,这对业务很重要,我也可以跟公司要求更多的预算和资源投入?
.......

如果在你这些年编辑运营的工作中,在不断地想清楚、体验出、做出有效果的价值,真正能帮助业务达成目标。
我想你已经不止站在新媒体运营编辑这样一个职位的角度思考问题了。因为当你在做策略、制定目标、协调资源、解决问题、自我挑战的同时,你的"工作能力/工作价值”在提升,而不只是“编辑写作能力/专业”。
因为你已经站在Learder角度在思考问题。因为你要真正做到帮助到业务目标,你就需要有策略的思考能力,你就需要协同不同团队,你就需要争取到资源,你就需要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这个时候,你还想问新媒体运营编辑的出路在哪里吗?你的title理应早已不是“新媒体运营编辑”。
我想,你应该会有下一个问题了 :-)


Best Wishes!

新媒体运营就是微信和微博的运营吗?

新媒体就是写写文章、编辑一下内容、排排版、偶尔搞搞活动吗?

新媒体运营的工作主要就是内容生产吗?

并不是,一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新媒体运营都是在耍流氓!

点击看看优秀的新媒体运营是如何成长的

举几个例子吧:

1、papi酱通过生产优质的内容,成为互联网网红的一股清流,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作为papi的内容承载平台,让她声名大燥,一条广告的收入是按照万来计算的。这一类型是属于:内容就是他们的产品,内容变现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广告收入。

2、新世相、十点读书等通过自身的新媒体平台,卖书、卖知识服务、卖商品等,赚得盆满钵满。做电商的,通过新媒体平台的宣传,销售额提升数倍,瞬间卖出几十万。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互联网+的公司更是将新媒体作为重要的产品宣传推广和提升用户粘性的重要平台,比如拼多多、比如杜蕾斯等等。

内容本身不是他们的产品,但是内容却是产品推广、运营的重要载体。这才是新媒体运营编辑的正确打开方式,不论是内容还是活动,最重要的不是粉丝玩得嗨不嗨,而是看最终的转化,内容编辑好,活动砸出去到底有没有实际的效果,能否有效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的同时获得等同或者更好的效果?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先了解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New Media)是指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简单说:新媒体是一种环境。

新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

说白了,新媒体不过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只是一个载体、一个平台而已,它承载的是平台背后的产品。所以,新媒体运营的存在永远是为产品服务的,不论你的产品本身是内容、是实体产品、还是在线课程,新媒体平台在产品的宣传、销售、甚至售后、公关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新媒体运营不仅仅局限于微信、微博,所有的数字化媒体,包括今日头条、QQ、贴吧、豆瓣、知乎、喜马拉雅、快手等等都是新媒体运营的平台。

一个产品从调研、规划、生产、推广、销售、反馈和改进,其实做新媒体都能够接触到。这完全是一个十分“高、大、上”而非没有出路的工作,下面我们一点一点来说。

一枚合格的新媒体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推荐:什么才是合格的新媒体,营销的核心思维

首先,你得了解自己的产品,你是单纯做内容的、还是卖衣服的、卖美妆的?

其次,你得了解自己的用户,你的用户是什么样的人群?他们的年龄、收入水平、性别、地域、职业、兴趣等等是什么?他们是否喜欢这样的内容和活动?

然后,你还得结合自己的产品属性和用户属性,制作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和活动,同时还要能保持内容传播性的同时让产品得到曝光,这点并不简单,也是很多新媒体运营编辑没有做好的地方。

再然后,你还得找到合适的平台去发布和宣传自己的内容和活动,比如你写了一篇微信文章,你还能做的是把它同步到其他平台去,争取更多的曝光和宣传。

最后,你还得根据目前内容和活动的数据去分析哪些地方表现比较好,哪些地方还能够值得优化的,即通过数据去验证内容和活动,而不是单纯关注粉丝量的增长。通过数据去调整内容,优化目前的新媒体营销策略,这样的新媒体,在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会没有出路。

好了,一步一步来说

第一步,了解自己的产品和目标用户

很多做自媒体的人在抱怨自媒体不好做,但真正自媒体做得好的人比比皆是,前提是,他们的定位都十分垂直和专精。

所以有一点,不论是在公司做新媒体还是自己做自媒体,了解自己的用户是一枚合格的新媒体人必须要做的事情。如果你家是做母婴的,你就要挖空心思去做母婴类的活动、或者分享相关的知识、或者举办相关的讲座,讲座完成后再转化成销售你的产品,而不是去发一些心灵鸡汤。

这样带来的流量才能叫做有效流量——来的都是年轻妈妈或者奶爸,他们对这类产品有很强烈的需求。所以,与其追求10w+,带来10个购买;还不如写一些真正符合你的产品和目标受众的内容,带来100个购买,你说这样的新媒体运营会没有出路吗?

当然,这一步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用户调查当然关于用户调查的知识很多,最好是系统学习一下,远远不是做个问卷那么简单。

第二步,内容及活动的制作

做新媒体,内容当然很重要啦,如果只是简单地去搜集内容、做转载,而不考虑定位,这样的运营编辑你做五年十年可能还比不上别人做一年。

在这里,要做好内容不仅仅需要会收集信息、还要想办法结合到自己的产品上,这点杜蕾斯就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棒。这样的内容,用户喜欢,还乐意接受你的产品,销售额稳步提升、或者是app下载激活量稳步提升,你说这样的新媒体会没有出路吗?

你仅仅花费了极少的成本就带来了极高的收益,这样的新媒体哪个老板不喜欢?你如果只是每天写写文章,看后台数据只看阅读量和粉丝数量,那这样的新媒体运营编辑有什么出路?

随便换一个人都可以做到。

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并非是新媒体没有出路、而是你没有看到新媒体背后的强大潜力。

做新媒体,需要懂文案、数据分析、用户调查、活动策划、产品运营和推广的知识,真正厉害的新媒体,绝对是每家公司都会争着抢着要的。

第三步,渠道的测试和投放

写好一篇文章,发出去就万事大吉了?

为什么不尝试去拓展一下渠道?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知乎、豆瓣、简书等等,这些平台都给了免费发声的机会,写好一篇文章,在各个渠道选择适合那个渠道调性的形式发布,也许也会带来意向不到的效果呢?

真正厉害的新媒体,绝对不会因为平台的局限就不知所措。而是会根据渠道测试回收的数据对内容进行调整,同时选择合适的渠道去达成KPI。只关注阅读数和粉丝数简直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

第四步,数据反馈结果,指导调整

我们不可能每篇文章都去做用户调查,那么文章发出去,怎么通过数据反馈结果来调整,当然是通过最终的转化效果来指导!!!

一篇10w+别人可能是因为你这里可以抽奖iphone过来的,也有可能是因为你分享的某个知识过来的,你说哪个粉丝质量更精准,更优质?

10w+可能带来了1000个粉丝,但可能会流失掉900个,剩下100个购买的,这就是最终的结果。

同样的,另一篇文章可能只有2000阅读,但是有200个购买,这就是转化率造成的差距。

所以一篇10w+也是需要放在特定环境下来看待的,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那么需要10w+。

我认识几位做新媒体的师兄,入行两年,年薪早已经突破20W,而且还在水涨船高中。

不是新媒体运营没有出路,而是你的思维导致自己没有出路,新媒体运营编辑远不止发发微信微博文章,远不止编辑一下内容,而是一个更倾向于营销的工作。需要会文案、会内容编辑、会营销策划、会用户调查、会数据分析,这样的新媒体,才算是一个合格的新媒体。

如果你对新媒体的运营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那么这些网站值得你一看。

它们大概可以帮你建立系统的营销思维、具备运营的系统知识、捕捉行业热点、最新的营销方法

推荐学习网站:

1、nuanshi100——系统学习互联网市场运营

暖石网

优势:800节理论+30多实战训练,还附带实操作业批改、指导、简历指导,有专属的班主任全程跟踪学习,基本可以覆盖0-1年的运营新人学习需求,效果非常好。

缺点:价格相对比较贵

2、新媒体P1系列课程-sanjieke

新媒体P1系列课程-在线课堂-三节课

优势:《运营之光》作者黄有璨创办,比较偏基础,价格相对便宜

缺点:课程内容面向新人,后续还需要提升


当然啦,我也整理一些互联网人必看书籍,在工作之余可以看看提升自己的运营思维和实战能力:

初入运营,最近想读几本关于互联网运营的书,求推荐?打不死的小强:转行互联网一年半,从差点被辞退,到月收入翻3倍,想把所有经验告诉你

我是小强,90后摩羯座斜杠青年,知乎专栏作者,创业团队运营负责人

微信公众号:小强职场说(后台回复:面试作品,可获得我入职互联网公司的面试作品)

就在前天上午刚面试一个新媒体运营,比较典型,想以面试官的角度写一些东西,供需要的人参考。


面试的流程不复杂,大体上是STAR法则的框架:询问面试者过去的工作经历、做过的项目,了解面试者的工作能力怎样;从聊天中分析对方的工作习惯、思维逻辑、未来规划,看面试者的提高空间怎样。


这样下来,几乎可以很综合地看到一个非高端职位面试者的能力。

我想,既然是靠内容吃饭的岗位,文字概括能力应该不会太差,简历应该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一目了然的样子。


待来人坐下来,把简历递过来的时候,我不禁眼前一黑,好像看到满屏的弹幕掠过,这是一个做了四年新媒体运营的简历吗?

  1. 工作经历只是罗列在哪个公司做过,职责是什么,四段经历四句话;
  2. 个人技能写了两个:能熟练运用各类办公软件,能熟练运用各类作图软件;
  3. 自我评价则是一段读来空洞无物、千篇一律的陈述,我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善于沟通,活泼开朗,乐观向上……


面试官,或者说只是我想要的简历阅读体验,是一个清晰的排版,有条理的陈述,以及可以辅助说明工作成绩的具体数据,跟面试岗位无关的东西不写或略写,这些共同构建了我对面试者的第一印象。


不过我想,或许这位是新媒体运营大牛呢,对于那些厉害的经历不屑写,想在聊天的时候直接说,毕竟这个社会上有能力的人真是太多了,于是我们开始往下聊。


我从第一段新媒体运营的工作经历开始深挖,着急想看这个男生的水平到底怎么样。


先看纸上谈兵的能力吧,聪明的人会形成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我挺喜欢了解这个东西。我问了写产品推文的写作框架,并让他在纸上写下来,我知道对于一般人来说,写比说的逻辑要好。


倒是很顺利地写出来一些东西:分析产品特性,优缺点;研究受众人群,产品优点结合受众人群的需求可以写出一篇文章。


说的还太虚,于是提出再细化说明一下。


他开始沉思,过了一会写下几点:吸引人的标题、文字风格符合受众人群特点、文字与图片相结合、图片要高清。


我想可能是我说得还不够清楚,他没说出他知道的知识,我想从他口中听到的是:


写作前先忠实目标,这次文案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是要曝光量还是实际的用户转化?


明确目的后以什么方式了解产品和受众?


怎么根据用户的需求构建场景把卖点写出来?


怎么根据文章发布的渠道书写标题和副标题?


第一句话要怎么写,读完第一句话如何引导继续往下读,怎么设置转化点?有没有什么手段?


于是开始引导:


“写一个产品的推广文案之前要先明确什么?”


“分析产品的特性,也就是产品的优点和缺点。”


“你怎么了解产品的受众人群,以什么方式?”


“知道了这是什么产品,差不多就了解受众人群了,没有特别的调查工具。”


“哦,你是靠自己的想象完成对受众的理解,对吧?”


“差不多就是这样了吧。”


“……”


就此作罢,他要么没有深入研究过文案写作这件事情,要么就是没有把知道的知识提炼总结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可能就是个本分的执行者。


这位同学,你的情况不怎么乐观啊,我想。


考察一下除文案之外的其他能力。


在接下来的聊天中他说到会经常逛百度贴吧收集素材,文章风格是偏幽默有趣的网文风格,我顺势提出希望看看写过的文章。


了解一个人最实在的是了解他过去做过的事情,预测他未来的工作表现,这是STAR法则的核心。


他好像没有想到面试会有这么一着,很明显没有提前准备,在我说完后开始打开微信公众号仔细查翻,找了有几十秒钟的时间,给我看了一篇他发在公司公众号上的文章。


这是一篇文风一惊一乍、全程自嗨的产品推文,拉到最下,阅读量328,点赞1,我不动声色关掉这篇文章,看了公众号发的其它文章,阅读量、点赞量分别大概是500,10左右。


询问平均转化率,答曰:不是很清楚,后面的事情客服在跟进。


看样子除了会一点文案,其他新媒体运营需要用户、渠道、策划、数据分析等技能都不怎么会。

继续耐心地面试,想看下这个男生编故事、写软文的能力怎么样?他说这种文体很少写,以前没有写过。


再问:为了做好公众号,有关注或参考哪些公众号?


答曰:咪蒙。


问这个问题,我偏好的回答是列举一些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而做得不错的企业公众号,对于企业新媒体运营,研究这些公众号比较有意义,而不是像咪蒙,六神磊磊这些成功不可复制的自媒体个体。


打算最后问一个问题结束这场面试:在你日常工作中,接到一个写作任务之后情景是怎么样的?他回答的也是非常经典:


打开电脑,刷一下贴吧,刷一下微博,在网上收集一些素材,看看有没有什么热点好用的,没有的话,就看看自己能不能想一段用户应该会喜欢的文字出来,可以适当夸张,然后下笔写好,排版,推送。


我听了都替他着急。


有什么问题?


因为这是没有准备的写作呀,靠的是临场发挥,灵机一动。


他没有建立自己的写作素材库。


后面还聊了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差不多知道面试者的水平了,我开始在内心审视这位面试者:


1.这是一个简历做得很糟糕的人,很明显对找工作没上心;


2.逻辑能力不强,东一锤西一锤,没有刻意训练过;


3.表达能力欠缺,说话会紧张;


4.写作基本功一般,写作不足以称专业,只是想混口饭吃;


5.没有科学、系统的工作方法,没有运营思维


6.工作以外看书的时间不多,也没参加过工作相关的培训课,没有付出很大努力提高自己,潜力有限。


也不赶时间,过一会就要吃午饭了,既然来了,也不能让人家白跑一趟,我把我想到的都分享给他:对简历的修改建议,建立素材库的建议,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工作之外保持运营知识的输入……


之前有篇文章说到大部分小编在焦虑和看不到希望的日子中消耗青春,抱怨新媒体运营这个岗位坑了很多年轻人,我想说的是:


首先,不管是新媒体还是旧媒体,良好的写作能力都会给一个人更好的发展机会,只是在新媒体时代,这个能力有了更大的变现空间。


对我来说,写作能力只是我ABZ计划里面的B计划,而对于一个以内容为生的人,写作能力要列入A计划当中,并且应该提到应有的高度,持续投入。


天才不常见。一个没有写作天赋,也不指望依靠写作天赋,并且又想成为有价值新媒体写作者的人,必须是一个勤奋、有想法、有行动力的写作者,明确知道自己需要提升什么,踏踏实实持续提高自己。


创意的收集,素材库的建立,写作框架的搭建,文章的开头,题材和人物的设定,文章节奏的训练,如何把平凡写得不平凡,相关的营销心理学知识......


再细化就是软文故事类、宣传推广类、观点类、干货类等文案的拆解和书写,用户群体调查、渠道的选择和测试、活动的策划和执行、数据的分析和优化,这些都需要扎扎实实、系统科学的输入和输出的呀。


努力才会有运气,坚持才会有贵人。


我是杨阿文,系统思考践行者,知识付费项目操盘手,90后野路子运营,创业中。


PS:知乎不常上,有问题或者想更深一步交流,可以去公众号「杨阿文」(ID:Evan-992)上直接留言,送你1个干货学习资源包。

不得不说,如今的新媒体真不好做。

新媒体运营 ≠ 新媒体编辑

编辑只是代表文章的输出,而运营更多的是在思维上。

要做好新媒体运营,首先你就要拎得清这之间的关系,不然你就只能长期做一位编辑而已。

新媒体并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要利用好以下这几点互联网思维,才能玩转那深不可测的新媒体圈子:

一、准确戳中用户的痛点

意思就是找到用户尚未被满足的,而又被广泛渴望的需求。

当你准确的找到了这一需求,便可通过相关的文章、视频等去进行传播与发展,进而提高文章的阅读量与账号的关注量。

二、懂得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指的是对内容面向的对象、内容的背景、内容要解决的事情以及方法等进行分析,举个例子:如果你做的是新媒体运营攻略类型的,那么你文章面向的对象自然就是小编、新媒体运营工作者等,文章的内容必须要以新媒体为主,不能东扯西扯,最后再表达出文章所能解决的问题,促使读者能对你产生认可。

三、要懂得借势操作

借势,就是捕捉热点、引发共鸣、发现趋势等方面的能力。

杜蕾斯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要做好新媒体的工作,单纯有很好的工作能力是不够的

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一些工具的辅助才能做得更完美,下面我就推荐这几款平台工具给你,希望能对你的运营生涯起到帮助:

∞∞ 新媒体素材库的建立

1.花瓣网(https://huaban.com/

点评:免费高清、清新画风,很多动漫的素材,查找各种素材背景。满足你各方面的图片需求。

2.虫部落图搜(http://image.chongbuluo.com/

点评:汇集了各种网络的图,从百度识图到国家动漫网络图库,包含摄影图、icon图等,不管你是设计师还是自媒体运营,所有要求都能满足你~

3.泼辣有图(http://www.polayoutu.com/collections

点评:泼辣有图最大的特点是所有照片都是网友上传并投票筛选的,创意程度高,来源于生活之美,即便没有找到合适的素材,也能提高自己的审美,在文案或者图片选取中有更好的选择。

4.私藏字体(http://sicangziti.com/

点评:作图的时候会发现总是没有好的字体,好的字体对海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私藏字体站注也是基于这个想法建立这个网站,收藏了大量的字体,再也不用苦苦在百度搜各种字体下载了,这个打开就能用~


∞∞ 新媒体动图的制作工具

1. soogif(https://www.soogif.com/)

推荐理由:都说科技是为了让生活更简单,那么简单快捷的软件更是让人爱不释手。soogif的定位人群大概是为了新媒体运营小编,动图下载还特地有微信公众号格式下载,而且可以结合135编辑器进行图文编辑,感受到软件开发者对新媒体小编们满满的爱,为soogif狂打电话~除此之外还能简单快速截GIF动图,添加文字滤镜,视频转GIF等功能都有~啊!快被它征服了~

2. ezgif(https://ezgif.com/)

这一款是英文网站,但是用chorme可以进行网页翻译。

推荐理由:专注于做GIF的一个网站,能够将视频截成GIF,调节时间及辨识度,可将动画转成PNG,可优化GIF,将已经斑驳的动图变成清晰可用,继续调戏你的小粉丝,撩到它们不要不要的~

3. 我拉网(https://www.55.la/)

做新媒体运营,也要会设计以及制作简单ico、logo图,让你的公众号排版界面看起来更精美,让粉丝看到你的用心,之后的转化率也更高~

推荐理由:功能种类齐全,具有GIF动图制作、图片格式转化,还有多种动图,踏踏实实是新媒体运营小编的福利~

4. 美图gif(http://gif.meitu.com/android/)

推荐理由:十分简单的视频拍摄制作GIF动图软件,动图展现自己的生活只需要打开美图GIF进行拍摄,真实还原,直接嵌入排版中即可,这样高效率的工作,写稿再也不是小编的痛~

5. GIF studio

推荐理由:直接读取手机中的图片进行动图制作,图片拼合,动图拍摄制作GIF,各种网站兼容~让小编变成移动的GIF制作高手,不在办公室也能完成工作~


我其他一些关于运营的回答:

有哪些运营人必读的书吗?有哪些运营公众号的技巧啊?新媒体运营如何入门?

故事就发生在我一个从事新媒体运营的朋友身上,我现在对他满满的都是仰慕和崇拜。

前几天,他给我讲述了他工作两年,赚到200万的的故事,我听完之后,压制不住我内心的亢奋和激动,第一时间来和大家分享这个事。

这个故事,对于靠着3000元工资苦苦挣扎一生的新媒体运营来说,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下面,是同事跟我讲述的全部。


我出生在农村,从小缺衣少食,父母务农,最大的希望是风调雨顺,最大的幻想是走出农村。

为了能让我走出农村,父母集全家之力,让我读书。别人家吃吃喝喝,我们家给我交学费,别人家买冰箱电视,我们家给我交学费,别人家盖新房,我们家给我交学费。

父亲只有一句话,一定要好好读书。

我特别理解父母,学习特别刻苦,每天四点多起,十一点多睡,每天像疯了一样学习。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都名列前茅,老师也对我给予厚望。

大一那年,爸妈在网上买P2P金融,说怎么怎么样就可以疯狂赚钱,大家都知道这些都是骗人,家里不仅被骗了十几万,而且还欠了别人不少钱。

从那天起,我下定决心,以后要进入互联网行业,揭穿这些人的骗局。(事实证明想多了)

从此,我学习更加努力了,除此之外,我报了课程学习,买了多书看,期望有一天能进入互联网行业。


大学毕业后,我如愿以偿转行进入了互联网行业,并且从事了新媒体运营岗位。

爸爸看着我的新媒体运营入职通知书,我热泪盈眶,我感觉自己的梦想要实现了。

工作中,我过着苦行僧的生活,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看书,公司是单休的,周周996,我就通宵,宁愿不睡觉也要学习,后来上班老是犯困,我就改掉这个习惯,改趁领导开会的时候看书。

我知道进入互联网新媒体运营岗位相对比较容易,但要做的好,还是很难,我必须夯实基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除了多看一些公众号干货文章外,还要找机会去跳槽到大公司,立志成为国内最顶级的新媒体运营专家。


工作了几个月后,一些同事说现在的做新媒体运营太苦了,要改行了,一些同学说基层运营老是打杂,还是去考公务员吧,但是,我坚定地去了创业公司,光荣地从打杂开始做起!

前半年每个月只有基本工资,好在可以带饭。自己带饭,公交地铁上下班,除了房租也花不了多少钱,每个月甚至还能剩下几百块,我非常满足。

先开始当然是最基础的工作,挨骂我从来不还嘴,领导让我加班,我就加班,领导什么都没说,我就主动要求加班。

一个通宵接着一个通宵,单位就是我的家,我无怨无悔。

我给妈妈打电话说,你们别担心了,我可是一名新媒体运营专家,能管很多人呢,放心,以后我养着你们。

其实呢,工作一年,攒下一点工资,还不够大学一个月的生活费。

我失落而迷茫!

照这个收入,我看我永远也实现不了我的承诺,更不要说娶妻生子了!

虽然我现在从事着自己理想的工作,虽然我非常努力,非常拼命,可是这个工作却没能带给我理想的生活。

怎么办?



为了改变它,只能更拼命,只能更努力!

我更加省吃俭用,能自己做饭绝不外出,在单位穿工服,下班了还是穿20块一件的T恤。

要想攒钱,必须节流。

但要想赚钱,必须开源。

我要做一个斜杠青年,在工作之余,利用自己的特长挣外快。

我想去给人摄影,但是没钱买相机。我想去开滴滴,但是没钱买车。我想跟同学合伙开公司,可是我连个饭钱都不够再说单位也不允许。

也有人给我塞过红包,只是十块的,我没收,虽然我到现在也不明白他为啥给我塞红包。

这不行,那不行,那可怎么办啊?

我深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失败了100次,我还要继续尝试第101次。

后来我买了个人力三轮车,准备下班了晚上开个烧烤摊,大干一场,我想好了,我烧烤摊加矿泉水,能赚一块是一块。可是没想到旺季一来,天天加班,总共只出摊了两天,钱没挣到,备的菜倒都坏了,好几箱矿泉水,现在还放着呢,舍不得喝。

就这样,岁月蹉跎,2017年很快就过去了,我已经成了新媒体运营主管,2018春节,我带着好不容易攒下的1万元回了家。



一到家,父亲就告诉我,政府要修路,新的国道要经过我们村了,房子准备拆了。

保守估计,我们家的拆迁款应该有两百万!

爸妈说了,这两百万,都给我!让我买车买房娶媳妇!

这就是我做新媒体运营不到两年,挣到两百万的故事

新媒体运营编辑的出路在哪里

拆解开来其实是两个问题:

1、做新媒体运营的这段经历的价值在哪儿?

2、可以往哪个方向转?

先讲一下我自己,我是微博刚刚兴起时进入这个新媒体这个行业的,做过企业微博运营,做过收钱发广告的草根号,也参与过一些微博“炒作”事件的幕后策划。

后来转入互联网行业 ,操盘新媒体。深感这些年新媒体环境的变化,三个月不在一线就会发现以前的套路已经不适用。

做新媒体的经历让我成长也很大,不仅仅是文案能力的提高,PS作图水平和审美的提高,更不是为了研究H5自学的前端代码能力,这些都不重要,我认为真正关键的是以什么样一种思维在做新媒体。

从一个互联网从业者的角度来解读新媒体运营这个岗位时,我看到的是“产品经理思维”与“产品运营思维”。

合格的新媒体运营是什么样的?

1;理解产品

一切不离产品,脱离产品的运营等于0。很多做新媒体运营的同学喜欢发段子,发鸡汤,这样数据会很好看,转发很多评论也很真实,但没有人谈你的产品这件事就毫无意义。

我至今不是很看好天才小熊猫的微博广告,大家看完了笑过了转发了,仔细想想你现在还记得哪一个广告主?当一条微博笑点的光芒太过耀眼甚至盖过产品时,用户的关注点就在笑点上,自动忽略掉产品,这样的微博还有意义吗?没有。

所以我认为新媒体运营的第一点在于理解产品,到什么程度?熟悉产品的历史及每一个功能点,理解用户的使用场景,知道产品最吸引用户的点在哪儿,能快速定位并解决用户提出的所有问题,甚至对产品本身有自己的思考,这一切都建立在对产品的理解上。

2;了解用户

你还在相信网上的95后特征数据报告吗?OUT了吧,有没有想过这些数据的来源是哪儿?对用户的理解,建立在长期接触用户,和用户打成一片,解决用户问题的基础上。

新媒体运营人员每天面对的微博粉丝、微信听众都是用户,他们的喜怒哀乐、喜好与特征,是通过细心观察与反复验证,印入脑子里的。试图通过看几篇网上流传的数据报告了解用户,是最不靠谱的,我会告诉你我曾经一晚上拍脑袋编出来的数据被多家主流媒体当新闻报道过吗?

3;懂传播

现在微博上怎样最吸粉,微信上用哪种方式能够引爆朋友圈,大家都在做的H5页面有什么诀窍能够让粉丝愿意扩散。形式一直在变,但方法论却没有变过,那就是传播的逻辑,引爆点、传播节点、传播形式三个要素。

所以新媒体运营人员要想的绝对不是出路在哪儿,而是你在这个岗位做过了什么,重点是在产品、用户、传播三个维度上做到多大程度,这就是新媒体运营这份工作经历的价值点,转岗只是一个时间与流程上的问题。

我一开始没有用新媒体运营编辑这个词,是因为我觉得编辑这个限定词不能涵盖真正的新媒体运营这份工作,业内自嘲叫首席微博/微信运营官(CWO)我倒觉得不错。

新媒体运营出路在哪儿?

1;产品线

我刚才讲过,做新媒体运营的第一点是对自家产品有足够的理解,而做产品都是相通的,做安全产品的产品经理换去做浏览器同样也能成功,因为他懂的是产品,而不仅仅是安全产品。

懂产品,本质上是对用户需求与用户场景的理解,长期和用户在一起,接地气,知道普通用户最需要什么,最喜欢什么,至少你懂社交产品的用户的特性吧,不然怎么能在微博微信两大社交平台上工作呢?

把平常对新浪微博的吐槽转化成你的产品优化方案。至于写需求文档、用Axure画产品原型图,这些都只是形式上的东西,有人教就能很快学会。更何况做过H5游戏设计吧?这难道不是你的产品经验?

2;运营/市场线

新媒体运营,运营的是新媒体渠道。产品运营,运营的是产品。如果把新媒体账号当成一个产品呢?你既是产品经理,也是产品运营。

对于产品运营线来说,很多时候新媒体都是重要的承载体。首先不得不说很多公司的活动运营都还是需要在新媒体上执行落地,对于产品内无用户沉淀的公司,新媒体就是进行用户运营的外部渠道,比如小米公司的用户运营渠道矩阵——微博、微信、社区、米聊。说起来都是很简单的话,做起来需要仔细去琢磨。

市场线我就不多赘述,在很多公司里新媒体运营属于市场公关体系的,所以应该清楚市场线平常是做什么工作,转换的只是渠道载体而已。

看似是讲了互联网行业的两个岗位方向,其实是两套思维方式,放在其他行业也同样适用。

什么时候转岗合适?

最后,也许会有人问什么时候考虑转岗合适?我有这样两个建议:

1;一年为期

真正理解产品、理解用户、培养自己的传播逻辑感,一年其实是不够的,但我也不建议一个人在新媒体上花太多时间,把这个平台作为工作会剥夺了很多生活的乐趣。

如果你有一个乱定KPI数据的领导,而你又没办法说服他时,果断炒掉他,去一家靠谱的乙方接受训练,跟同一个客户的案子至少一年时间。

2;有自己拿得出手的案例

拿什么去告诉下一份工作的面试官,我适合这份工作?案例!

营销人,你除了案例别无其他可证明自己的地方,不要讲粉丝数、转发数这种冷冰冰的数字。按照我上面说的三个维度,带着你的案例,讲好你的故事,相信出路不会是问题。

其他回答摘录

我认为的“新媒体运营”的未来

专业媒体化;

大公司内刊/外刊化;

广告/策划公司职业化;

微博编辑或曰新媒体运营,就是揾一份工。至于你从这份工能得到什么东西,全凭你自己。

以及,无论甲方乙方,我服务过的客户或历经的项目组,从来没有纯粹的微博微信运营人员,这些都只是工作职责范围之一。

当然新人多从这一块入手,因为这一块相对来说有些工作量,又比较容易贴近。并且,在有人把关的情况下,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至于后来转岗做什么,或者兼带做什么,都看这人的本事。这人有没有自己想明白,自己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能从这份工里得到什么。

如果你有其他选择,那我不太建议选择新媒体运营,对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好处不大,且非常容易在工作中吃瘪,薪酬又不高又学不到东西又不容易涨工资又不开心,何苦呢

寄生于一个平台的产物,多少是虚无缥缈让人没有安全感的,所以靠技术和资源吃饭的工作才会让长辈们格外向往和认可。那么,在你做新媒体运营的时候,你完全可以要求自己慢慢地做转岗的准备。

你会自己PS一系列恶搞图片吗?你会剪辑视频吗?你会借用各种工具独立做出一个demo吗?你知道每家网站的广告刊例价是多少吗,哪家流量高,性价比好,什么样的东西适合放在什么样的渠道吗?你知道每个自媒体人的性格和水平如何吗?你和他们有交情吗?简单来说如果给你一百万的预算,你知道怎么花吗?

如果这些问题你的答案都是yes,那么你的出路可以是媒介,BD,策划,数据分析,网站运营,甚至懂点编程,比较懂用户,对新事物抱有好奇心的话还可以转产品。这些都靠你在做新媒体运营的时候一点点积累,一点点锤炼,厚积薄发,聚沙成塔。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你能做好一个品牌的新媒体传播,不仅仅是复制个微博或者写个h5文案。

那么,你有了三年以上的经验,可以去任何一家广告公司或者任何一家甲方继续做传播

也可以在了解更多受众之后,做自己的产品。

其实银行出纳、程序员、风险投资甚至富二代,如果是自己不好好做也一样没前途

今天就分享这些吧,记得点个赞哦。

全是干货!如何躺着运营!!运营的朋友们注意了,这是实战,不是演习!!

题主理解的热点和抓人眼球不过只是新媒体运营的基本功,由热点转化成为自己产品的流量,那就是为公司谋福利。

例如插坐学院公众号发布的《滴滴、美团、百度:对不起,你被辞退了》获得了10W+的阅读,由故事开头引起读者兴趣,就时事热点大公司的裁员现象作为参考,分享大公司背后的运营模式,为什么要裁员,裁员起到的作用是什么?难道只是经济不景气才选择裁员的吗?在分析时事热点之时,他顺带着把自己公司的产品也宣传了出去,最终造成的流量,这就是运营的目的。你能说这个蹭热点是不成功的吗?

再比如网易哒哒公众号发布的《啊啊啊啊啊做运营的也太特么惨了吧!》,10W+的阅读,用的是图文漫画的形式,来形容新媒体运营这个岗位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让每个运营人看完都特别感同身受,以下是我总结他们的内容推广方式:

1、明确受众,在目标用户身上,找出自己也经历过的、被压抑的情感。
2、从真实经历中,提取能引发受众共鸣的部分
3、搬出产品,着重说清楚产品的价值观。
4、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受众“我也想这样”的感受

在我看来,就是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新媒体运营最重要的就是用户调查和数据分析。(敲黑板)

一、用户调查:

用户调查时一切科学工作的基础,我们必须根据调查目的来设计调查问卷,了解目标用户,制作用户画像。

1、确定用户身份,产品的目标用户是谁,什么给产品带来最多好处?

2、确定用户需求,用户为什么选择产品,用户所面临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3、改进产品功能,产品内容,功能的更新,设计细节的喜好度,操作便捷够便捷吗?

4、优化市场工作,哪些内容是用户喜欢的,用户从什么渠道了解到我们的产品?

5、优化运营工作,哪些活动,产品运营方式,是用户最喜爱的?

这些我们都是要通过用户调查进行思考,产品开发前,开发中,开发后都要实时进行用户调查,在公众号投放初期比较适合调查的方向:用户画像、用户需求、用户阅读习惯。

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过程的主要活动由识别信息需求、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评价并改进数据分析的有效性组成。数据分析是通过科学分析指导自己的工作,通过数据提出自己的疑问,应用、整理数据,不断细化问题的一个过程。

1、数据思维不等于只看数字

2、关注和自己业务相关的数据

3、所有的数据分析的终极工作目标都是转化率

4、数据指导产品调整,产品促进营销

5、让数据挖掘新机会

在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包括从市场调研到售后服务和最终处置的各个过程都需要适当运用数据分析过程,以提升有效性。

当然了,其它的什么渠道选择啊,内容的制作啊,迭代更新,调整优化也重要,只是没有用户调查和数据分析重要,他们是所有工作的基础。


讲完了互联网运营,接下来聊一聊工具,全都是小编亲自使用过:

市场调研工具类:

1、新榜

可以查询你想查的公众号或文章,与一些公众号的排名榜、热点文章的搜索,还能查询公众号大概活跃粉丝数。

2、微小宝

这个界面我是看起来更舒服一点,但是用了好几次,总是没找着我想要的东西,就不用了。所以我现在用新榜会比较多。

3、西瓜助手

可以对些关键词啊,公众号,文章进行搜索你想要的素材,相对可能比新榜更加好用。


公众号排版类:(插件类和第三方排版工具)

插件类:壹伴、新媒体管家

优点:后台就能操作 缺点:自带素材少,需要自己采集

第三方排版工具:135、秀米、i排版

优点:有丰富的模板 缺点:有时排版过程中会乱,需要手动二次调整

小编比较喜欢用新媒体管家,这还是要看你自己的使用习惯啦,不要人云亦云。


互联网运营资讯学习网站:

1、爱运营

关于一些运营知识的信息阿,资讯,工具,适合寻找一些你想了解的专业知识。

2、馒头商学院

常年价格做活动的,哈哈哈,这个我没有具体去学习过,但是我有了解过这个网站,我觉得知识可能比较杂,他的课程就分运营入门、中级、高级的,我这人又有选择困难症,我买了好多书,但是好多次都是交了智商税,真的委屈。

3、暖石网

这个暖石网是只有一个课程,好处是可以免费试听课,对于我这种贪小便宜的小编来说,简直不要太美滋滋,然后反手就把免费课程听完就溜了。(最主要还是看了下价格)


自媒体平台:

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知乎、今日头条、大鱼号、百家号、简书、豆瓣。

宝贝,答应我不要以为自媒体平台就是刷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好吗?

思维导图类:

幕布、百度脑图、印象笔记、ProcessOn、有道云笔记、Xmind(卧槽,这个我淘宝买了之后不会用,谁要我送你别浪费钱)

调查问卷类:

麦克CRM、问卷网、问卷星

数据分析工具:

清博指数(推荐)、百度指数、360指数、头条指数、各式各样的指数


看了这么多,你真的不点个赞再走吗!!!

总结这些真的很累诶!知乎三无小透明,希望受到广大看客老爷的青睐

最后最后,关注小编的微信公众号“天天聊运营”不定期更新,超多实用干货,通通不要钱嘿嘿。

最喜欢看完还关注的你。

2019年,对新媒体从业者来说是个颇为微妙的年份。

从整个大趋势来说,从2018年开始,微信生态下就极少再有出现新兴起的头部大号。看起来,“微信大号江湖格局已定”已是一个共识。

同时,市场上的诸多数据来看,微信生态中新媒体内容的阅读总流量和10W+内容都在显著减少,印证着“微信公号打开率持续下降的判断”。

图片来源:清博数据

另一方面,微信生态下的管制和规则也越发严厉和收紧,诸多大号遭遇封号,诸多裂变涨粉手段不断受限,而真正能把内容做好做精的人又总是极少的一小部分,看起来,“公号涨粉”的黄金时代也彻底成为过去。

而另外一边,抖音虽然持续崛起,但抖音生态下的头部大V们,似乎又从来没有达到过微信头部大V们的影响力,而“抖音到底能火多久”也是持续萦绕在业内的一种声音。

再回到许多企业内部的新媒体运营现状来看,可以说,许多公司的“新媒体”工作其实都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以至于新年伊始,杨不坏的《停更”双微一抖“》又小小火了一把。其中,杨不坏直言不讳,用悲观的论调叙述道:建议从事品牌新媒体运营的小编们不要浪费生命,做些自己也说不清价值到底是啥的工作了。

摘自《停更“双微一抖”》

如此种种下,在2019年到来之际,“做新媒体究竟还有没有前途”成为了无数新媒体从业者甚至是创业者心中的极大疑问。

而这,也是本文想要试图探讨的主题。

01

要讨论“做新媒体究竟还有没有前途”,或许我们需要先定义清楚到底什么才是我们所理解的“新媒体”。

就业内来看,或许存在两种理解新媒体的视角。

第一种理解,也是大多数行业从业者当前的理解,他们会把“新媒体”直接与微信公号、微博、抖音等划上等号,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狭义的“新媒体”。

而第二种理解,则是一种更加广义和宏观的理解,在这一种理解下,所谓新媒体,也许可以被定义为是某种新兴的、基于某种特定内容形态的社会化媒体。

前者理解中的“新媒体”,事实上是某个具体的平台。而后者所定义的“新媒体”,则是一类事物,或者是在社交网络的大环境下必将持续涌现的全新媒体形态。

所以,在后者的理解范畴下,其实包括豆瓣、知乎、脉脉、即刻甚至是类似于在年轻用户群体中慢慢兴起的类似Soul这样的产品,都已经是一个新媒体平台,又或者即将会有可能成为一个全新的新媒体平台。

接下来,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和判断——

任何一个平台和产品都会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定会经历从兴盛到衰退,这是不变的定律。

然而,只要互联网长期存在,社交网络长期存在和发展着,新的内容形态也仍然会不断涌现,那么即便老的平台会衰退,也一定会持续涌现出其他的全新的平台。

就像是,曾经的火遍大江南北的BBS衰退后,迎来的是知乎这样全新的“社区”崛起;而曾经最早最普及的“自媒体”工具博客衰亡后,也又诞生了微博、微信公号这样全新的自媒体平台。

因此,基于以上的理解,关于“2019年做新媒体还有没有前途”这个问题,我们也许就有了第一个初步的回答——

如果你理解的“新媒体”只是“微博、微信公号”,那么不好意思,整个行业在2019年可能确实不会特别乐观,至少,这肯定不再是最好的时候,很轻松就能快速涨个几十万粉丝的年代一定是过去了,这一年,对于从业者基数最为庞大的微信生态下的新媒体运营从业者们,确实会迎来最大的挑战(但也未必无解,下面会提到)。

但,如果你所理解是“新媒体”是更为宏观广义的“新媒体”,那么,请相信,即便微信不好做了,即便几年后抖音也火了过去走上下坡路,也一定会出现另一个全新的新媒体生态,而如果你真的能够在“新媒体”领域下深耕,那你所具备的一些核心能力一定是能够跨平台迁移的。就像微信生态下的第一波大号,几乎全都是微博的头部大V们一样。

在后者的语境下,你完全不需要担心“做新媒体有没有前途”这样的问题——当前环境下,“新媒体”注定已是一个必将长期存在和持续发展的行业。

02

聊完了比较宏观的认知,接下来,我们或许可以进一步聊得更落地一点——在2019年这样的环境下,到底怎样的新媒体从业者才会更有优势,更有竞争力?

如果最简单来分,“新媒体”的核心工作无非是两大模块,一是“内容”,二是“运营”。

所有媒体都无法离开“内容”而存在,“新媒体”自然也不例外,所以,所有的新媒体一定都必须要解决内容生产的问题。而每一个新媒体生态下,最早冒头的人,往往也一定是那些依靠自己的内容能力冲出重围的人。

但,新媒体之所以“新”,原因恰恰在于每一个新媒体生态中,围绕着流量的获取、营销转化通路的搭建、规模化的商业化变现等,一定都会存在各种独特、甚至是等待着被人发明和创造的玩法,好比有人在微信中依托于对社群的长期经营可以完成每年千万元以上的销售额,有人在知乎仅仅只是把一些大V资源整合起来,创造了一些新的广告推广形式,就自己开了一个经营得还不错的公司,又好比我大概在3年前就听说有个朋友通过在快手卖英语课,一个月也能实现个百八十万的收入。

如上述这些更加关注流量的获取、营销转化通路的搭建、规模化的商业化的工作内容,我们称之为“运营”。

理解了上面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再具体来看下2019年对新媒体从业者们最重要的两个生态——微信和抖音。

必须要说,即便整体阅读量下降和公号打开率下降,我们也必须要直面一个事实——至少在2019年里,微信公号和微信生态仍然将是大多数新媒体从业者们的主要阵地。

但,微信生态下的“新媒体运营”的侧重和机会,在2019年或会有些变化。

此前数年中,提到新媒体运营,或是评判一个新媒体运营从业者做得好还是不好,大多数人脑海中第一时间想到的场景,多半会是“能不能写10W+”,或是“能不能写刷屏文章”,大家对于微信生态下的“新媒体运营”,无论认知还是关注点都更多停留在“内容”方面。

然而,一方面,大家越来越发现和认可,“内容”其实是个手艺活,抛开偶发性蹭热点成功、运气等因素不说,真正能够持续源源不断产出优质内容的人,永远都是不到5%的少数人,客观看,95%的人永远都很难做到纯粹依靠“内容”在新媒体生态下获得收益。

而另一方面,大家也越来越发现,在微信生态下即便你能写出10W+,能获得的收益也越来越小,以三节课公号的真实数字来看,在2016年,我们产出一篇10W+,对应带来的增粉能够接近甚至超过1W,而在2018年,同样产出一篇10W+后,我们获得的增粉仅仅只有1000左右——这甚至远比不上一次操作好一点的裂变活动。

而2018年,以鉴锋团队陆续制造出的一系列刷屏分销事件为分水岭,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原来要做好“新媒体运营”,未必需要自己拥有非常强的“内容能力”,单纯仅仅依靠强大的“运营”能力也可以。

综合如上种种,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判断——2019年在微信和微信公号的环境下,随着红利的消失和平台规则的进一步成熟,“运营”的能力将会更被看重,也更加具有核心竞争力。

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无力通过“内容”在微信生态下做好品牌传播工作,2019年的“新媒体运营”,也会越来越向“业务”方面靠拢,具体来说,就是更多新媒体运营人的工作一定要能够跟企业产品的售卖、收入增加、转化率的提升等核心业务问题直接挂上勾,而不再像之前那样,简单复制粘贴编辑些文本做好发稿工作就好。

所以,2019年里,如果你能够做到特别善于通过研究平台的规则和寻找各种线下场景下的机会来稳定持续的为自己获取流量,如果你特别精通新媒体投放营销上的各类玩法和窍门,如果你特别擅长通过个人号、社群、公号的一系列组合操作来长期稳定的完成好你的营销售卖和转化,如果你特别善于在业内整合各种资源、运用各种手段帮助自己最大限度的实现商业化变现,那么即便你完全不具备“内容”方面的天赋,你也仍然必将会成为一个拥有不可替代性,会受到无数企业争抢追捧的稀缺性顶级人才。

而这样的人,也是三节课的新媒体课程更希望去培养的目标。

聊过了微信,不妨再聊聊抖音——事到如今,它也已经是一个流量庞大的新媒体生态,吸引着无数人的关注。

与微信不同,抖音目前还不算是一个“内容格局”完全稳定了的生态,也就是说,在抖音各领域下,头部、腰部大V们的稳定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再加上头条产品独有的推荐算法机制和“去IP化导向”,这意味着,通过“内容”在抖音生态下获利在2019年仍然是大有可期的。

但我们对于抖音生态也存有一个这样的认知——

当前,抖音的整体生态成熟度正在不断加强,各领域下头部、腰部大V的饱和度也都在不断显著增加,整个生态中的内容生产方法和一些流量分发、变现方面的核心规则也在不断成熟起来。

因此,一个推测是:2019年在抖音的生态内,通过内容来让自己获得大量流量的红利至少在2019年上半年之前仍将存在,而在此后,这样的红利窗口也会渐渐收窄,相反,在抖音生态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包括抖音平台自己也会在“商业变现和营销转化的探索”方面去进行更多的尝试和取得突破。

但,预计此后几年内,“视频、短视频”为内容主要形态的新媒体平台或许会很多,值得在这方面去深耕和开垦的机会也会很多。

综上,如果你当前希望在抖音或是以“视频、短视频”为内容主要形态的新媒体平台下深耕,那么一手抓“内容”,一手抓“运营”仍然会是你需要具备的状态。

03

接下来,我们不妨再转换一个视角——如果抛开具体的平台、手段,在整个2019年的新媒体大环境里,是否在“人群”方面,也会存在一些机会点?

可以肯定,每一年的互联网,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新的结构性增长机会,而在2019年的互联网大环境中,“老人群体”和“下沉市场”,显然是无可争议的关键词。

企鹅智库的《2019-2020中国互联网趋势报告》非常清晰的呈现了这一点——过去2年里,对中国互联网网民数量增速的分析中,增长幅度最大的年龄结构区间,分别来自于10岁以下,40-49岁,60岁及以上这3个年龄段中,其中,60岁及以上的人群在过去2年里的增幅达到了44.6%。

然而,即便截止到2018年6月,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网民的数量也仅有4000万人左右,远未见顶——要知道,中国整体60岁以上老人的数量,接近2.5亿人。

这意味着,在“老人群体”中,我们还拥有着巨大增长空间。

同理,“下沉市场”也已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的机会点,近几年来,无论快手、拼多多、趣头条等成功都已印证了这一点,看起来,这一领域内还蕴藏着诸多机会。

因此,我们还可以得出的一个判断和建议是——2019年,假如你是一个对于“老人”群体和“下沉市场”更加熟悉的新媒体运营,更善于收集和制作出大量他们喜欢的内容,更熟知许多对于他们而言更有效的转化运营手段,也在这个领域内拥有更加丰富的资源积累,那你的2019年,也一定充满着希望和机会。

04

最后,关于“2019年,做新媒体还有没有前途”这一话题,我们不妨简单做个总结——

首先,理解“新媒体”的视角有微观和宏观两种,如果你理解的“新媒体”就是微信公号、微博的运营,那么看起来,2019年确实会比之前几年更难一些。

但,如果把“新媒体”视作是一些“新兴的、基于某种特定内容形态的社会化媒体”,则我们也要清晰知道,即便某个新媒体平台出现了衰退,新的平台也一定会层出不穷的涌现,我们或许可以焦虑某个平台的衰退或红利消失,但绝对无需焦虑于“新媒体”这个行当会消失掉。

从这个角度看,作为一个新媒体人,我们或许更应该关注如何才能让自己身上的能力可以实现“跨平台迁移”,事实上,你必须要相信,无论内容能力还是运营能力,深耕到一定阶段后,一定都是可以跨平台迁移的。

其次,2019年,在微信生态下,整体来看,“运营能力”的权重或会大于“内容能力”。如果你已经是一个新媒体从业者,却还不具备强大的内容能力,又焦虑于自己的未来,那么切记,请在流量的获取、营销转化通路的搭建、规模化的商业化变现等方面去进行深入学习和深耕,并且,无论是提升销售额还是创造新的收入增长机会,一定要试着让自己的工作能为业务带来直接的价值,唯有如此,你的存在才是有价值的。

而假如是在以视频、短视频为主要内容形态的抖音等新媒体生态中,通过“内容”收获红利的机会仍然还存在,生态格局也还未完全成熟,如果你有志于在这样的领域内深耕,那切记一定要“内容”和“运营”同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再次,2019年的互联网,“老人群体”和“下沉市场”必仍将是两个显著的增长点,因此,这样的大环境中,如果你是一个对于老人群体和下沉市场更加熟悉的新媒体运营,更善于收集和制作出大量他们喜欢的内容,更熟知许多对于他们而言更有效的转化运营手段,也在这个领域内拥有更加丰富的资源积累,那你的2019年一定充满着机会。

最后,如果你是一个身在业内的新媒体人或是一个犹豫于是否要进入“新媒体”这个领域的从业者,请相信,“新媒体”这个行当已经渐渐度过了它的“蛮荒时期”,这必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行业,也必将是一个不断充斥着各种机会和希望的行业。

最后,送辛苦阅读到这里的小可爱们一份小礼物 ,希望它能帮你在职业路上走的不再焦虑。

我为大家打包了一份价值1000元的职业发展干货,里面有

  • 助你找到心仪工作的秘籍
  • 利用okr管理目标的职场必备技能
  • 市场上最体系化的数据入门分析课(互联网人都需要掌握数据分析技能哦)

现在这个课程,全部免费送给大家!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关注“三节课服务号”,回复“职业发展”即可得到 。


觉得有收获的小可爱,可以动动小指头点个赞哦,比心

每一个职场人都对自己的前景,出路都很关心。

新媒体编辑的出路问题,决定因素由两个部分组成:

1、核心因素:是个人学习能力的问题,个人学习能力意味着:

目标:没有目标,就没办法分解目标,不能分解目标,就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执行: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命运,没有执行就没有反馈,没有反馈就没有调整和进步。

反馈:做有结果的事情,做能验证工作效果的事情。

优化:得到好的反馈,让工作变的更好;得到不好的反馈,找到问题调整

2、助力因素:权限、领导

权限:权限指的是公司给你尝试的机会,被人把着手做事情,和自己决定怎么做完全不一样

领导:带你的是一个专注办公室政治的领导,还是一个能教你进步的领导,差别很大。

上面说清楚了新媒体运营编辑的出路的核心因素和助力因素,结合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把新媒体编辑的发展路径分成5个阶段:

① 最没前景的新媒体运营,月薪3-5k之间

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只为工作数量负责,不为工作效果负责的新媒体运营

每天写一篇原创微信文章,就是为数量负责/每天帮产品带来500个有效流量,就是为效果负责

执行:没有目标就没有执行,只能机械的完成交付的工作

机械执行的结果是:执行别人的想法,你做的永远都不能让对方满意,因为你们脑袋不一样

反馈:不知道自己的工作,给企业带来了什么实际效果

什么样的内容引流效果好?哪个渠道带来的转化多?什么类型的活动用户参与踊跃?

优化:没有反馈就没有优化,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把工作做好,让自己进步

写一篇文章内容的角度,从来都是“脑补”,而不是以数据反馈为依据

权限:非常螺丝钉的职位,你只负责写文章,而且文章需要由上级来审核

因为你从来都没办法证明,你个人的工作能给公司带来什么实际利益,你只是一个执行的苦力

领导:最惨的是你赶上一个不懂怎么做事情的老板

领导什么都不教你,只告诉你做的都不对,同时不告诉你应该怎么做/更别说教你办公室政治

② 不是最惨,但是也没有明确出路的新媒体运营,月薪5k-6k左右

目标:把微信阅读数、评论数、微博转发数作为KPI的新媒体运营

转发、评论数字多什么都不意味着,这些数字和给企业带来的转化效果没有直接关系

执行:没有明确KPI目标,执行工作就没有落到“效果上”

不能证明效果的目标会导致执行工作的偏离,比如金融产品去做星座内容追求转发就是错误的执行

反馈:没有跟实际效果相关的反馈可以支持你调整工作

500次转发可能只带来1次付费转化;5次转发可能带来了20次付费转化

阅读、转发表层的数字不能为转化漏斗的挑战提供数据依据

通过宣传带来多少流量?流量有多少注册?注册后有多少咨询?咨询后有几个购买?怎么调整?

权限:管理一个微信号,或者管理一个微博号

这个层级的新媒体运营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你的领导会经常“指导”你,会出现权限不明晰的困惑

领导:如果你的领导也把微信阅读和转发当作KPI,那你就只能接触到最表面的数据

在工作中,和你接触最多,给你影响最大的就是你的领导

③ 有点好的出路和奔头的新媒体运营,月薪1w+

目标:把获取流量的数量+质量作为工作目标的新媒体运营

已经需要为流量数字负责,需要知道花了多少成本,带来了多少流量,单个流量获取费用是多少

执行:在这个层级,你在为KPI而执行、而行动

虽然已经在为获取流量的数字负责,但是流量数字这个层面,没法看后续转化

反馈:开始有数据反馈回来,可以指导获取流量工作的优化

投放A广告和B广告,价格都是1000块钱,A带回来1000个流量,B带回500流量,A效果大于B

优化:开始有优化工作可以做,因为有数据的指导

在反复的内容投放、广告投放过程中,内容的选择会根据数据来优胜劣汰

权限:管理1个或几个宣传渠道

你为带来流量负责,口碑?硬广告?网盟?权限更大了一些

领导:你的领导在用数据要求你

这个层级的新媒体运营,目标、执行、反馈、优化都相对清晰了一些,领导的要求也相应清晰。

④ 出路非常好的新媒体运营,月薪2w+上无封顶

目标:目标超级明确的新媒体运营,为公司最终转化效果负责,目标是帮助企业带来可以转化的有效流量

这个层级的新媒体运营很清楚,什么内容+渠道的组合,可以给企业带来能转化的流量,并且对流量的质量有定义

执行:目标被分解成无数个小目标,每天都有的可做,每一个动作都为了目标而行动

有目标的执行,不会被外界的言论、诱惑、恐惧束缚住手脚,你每天都在为目标而努力

反馈:你知道在什么时间、需要得到什么反馈能验证什么结果

收益大于成本,盈利;50%的用户点击了邮件中插入的按钮,说明转化路径是好用的

优化:你非常清楚用什么反馈来调整你的工作

ABC,3个内容,通过数据测试得知哪个内容目标用户喜欢;A内容的3个表现形式,通过测试知道 ,哪个内容引流能力强

权限:只要能为公司带来价值,什么资源都可以利用,任何尝试都由自己做主

前提是你能给公司带来绩效,所以你的权限越来越大,你的知识增长的越来越快,你会疯狂进步

领导:你还赶上了一个工作技能+管理能力+为人能力都很强的领导

这个领导能教你把工作做好,给你足够的学习空间,告诉你怎么做人做事而不是投机取巧

说了这么许多,你现在知道新媒体运营的出路在哪里了吧。还是那句话,核心永远是你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是所有进步的驱动力。也是决定你出路的首要因素。

好了,就说到这里吧,愿每一个新媒体都拥有自己想要的结果。

期待与你们的深度链接,送你一份自己整理的新媒体运营干货。

好问题!新媒体越来越难做,那么作为新媒体运营编辑的出路在哪里?

没错,新媒体越来越难做。做新媒体难的具体感受这里就不说了,有些简单数字最能回答问题。

三年前,光是微信平台,公号就有两千多万个,经常更新活跃的公号,好几百万个。最近两年,又出现了快手、抖音,汇集的内容生产者,同样是成几百万上千万。不同平台上的内容生产者,真正能靠收入活下来的,可能百分之一都不到。

所以,前些时候还有十万加阅读的招数,没多久就不灵光了,你追着学习某个大 V ,你自己觉得选题、文本都不差,甚至更好,可就是没办法火起来。所以,大家普遍的感受是,新媒体的机会没有了。

从每个平台都有特定的机会窗口看,我同意这样的看法,在微信、微博这种生态已经成熟了好几年的平台上,新媒体做大的机会已经非常小,今天,甚至连抖音和快手的空档几乎也被填满了。

所以,从平台的机会窗口来说,下一个平台崛起的时候才是做新媒体最容易成功的机会,如果出现一个基于 5G 技术的全新的平台,那么你就会迎来一个爆发性的新机会。要记住,微博、微信本质上都只是适应 2G、3G 的,直播和快手、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是 4G 技术推广的产物。

但是,未来会是怎么样,我们谁都不知道,今天的格局和大环境下,做新媒体就真的没机会了吗?

我完全不同意。在我看来,即使没有新的平台崛起,新媒体的大爆发,最多最多也只是上半场大局已定,还有下半场和加时赛,你有的是机会。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

因为我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如果今天没有大象公会,我做新媒体,我会从哪几个地方入手。我想我的一些想法,可能会对你做新媒体有所启发。

在 2013 年辞职创业前的一段时间,我几乎整天都睡不好,因为我一脑子各种做内容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很多是互相不兼容的,今天你看到的大象公会只是其中之一,我做了它,无论是精力还是内容定位的原因,我就很难再去兼顾其他。

另外,最近这一两年,大象公会的内容已经非常成熟定型,我脑子闲不住,自然会想,如果没有大象公会,我该去做什么内容。

如果今天让我重新开始,我会做的方向有三个:

第一、 我想成为我家乡的超级网红

前些年,我还在做传统媒体时,我就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中国的媒体从业者高度集中在北京、广州、上海这三个城市,其实,把广州、上海拉进来,只是为了好听,你说中国做内容的人基本都集中在北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而中国正常一个省份,大都有五六千万人口,这是一个大国的人口了,这样大规模的地方,一般最多只有两份都市报。你不觉得这是有问题的吗?我注意到,中国新闻类的杂志,一般的实际发行量就是几万本,它与中国人口相比,发行量可以低到忽略不计。为什么中国读者这么多,大家辛辛苦苦弄出来的杂志却没人读?

抛开其他原因不管,我觉得一个被人忽视的最大因素就是:缺少相关性。我在全国各地跑过,当你用当地普通市民的视角看,你很容易发现问题所在,你们在北京弄的那些杂志,里面讲的事情离我们真的太远,我凭什么要去看。我订了你的杂志,但十年时间里,从来没有看到过关于我们这座城市的任何报道,而我们这里发生过多少大家关心的大事啊,可惜从来没有被媒体报道关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巨大的空白?具体原因这里不做分析,我只想强调的是,在传统媒体时代,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本地化内容存在巨大的市场空白,它很难被克服,但在新媒体时代,制约它的原因不复存在,现在这个空白存在的唯一原因,就在于缺少发现。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好问题!新媒体越来越难做,那么作为新媒体运营编辑的出路在哪里?

没错,新媒体越来越难做。做新媒体难的具体感受这里就不说了,有些简单数字最能回答问题。

三年前,光是微信平台,公号就有两千多万个,经常更新活跃的公号,好几百万个。最近两年,又出现了快手、抖音,汇集的内容生产者,同样是成几百万上千万。不同平台上的内容生产者,真正能靠收入活下来的,可能百分之一都不到。

所以,前些时候还有十万加阅读的招数,没多久就不灵光了,你追着学习某个大 V ,你自己觉得选题、文本都不差,甚至更好,可就是没办法火起来。所以,大家普遍的感受是,新媒体的机会没有了。

从每个平台都有特定的机会窗口看,我同意这样的看法,在微信、微博这种生态已经成熟了好几年的平台上,新媒体做大的机会已经非常小,今天,甚至连抖音和快手的空档几乎也被填满了。

所以,从平台的机会窗口来说,下一个平台崛起的时候才是做新媒体最容易成功的机会,如果出现一个基于 5G 技术的全新的平台,那么你就会迎来一个爆发性的新机会。要记住,微博、微信本质上都只是适应 2G、3G 的,直播和快手、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是 4G 技术推广的产物。

但是,未来会是怎么样,我们谁都不知道,今天的格局和大环境下,做新媒体就真的没机会了吗?

我完全不同意。在我看来,即使没有新的平台崛起,新媒体的大爆发,最多最多也只是上半场大局已定,还有下半场和加时赛,你有的是机会。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

因为我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如果今天没有大象公会,我做新媒体,我会从哪几个地方入手。我想我的一些想法,可能会对你做新媒体有所启发。

在 2013 年辞职创业前的一段时间,我几乎整天都睡不好,因为我一脑子各种做内容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很多是互相不兼容的,今天你看到的大象公会只是其中之一,我做了它,无论是精力还是内容定位的原因,我就很难再去兼顾其他。

另外,最近这一两年,大象公会的内容已经非常成熟定型,我脑子闲不住,自然会想,如果没有大象公会,我该去做什么内容。

如果今天让我重新开始,我会做的方向有三个:

第一、 我想成为我家乡的超级网红

前些年,我还在做传统媒体时,我就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中国的媒体从业者高度集中在北京、广州、上海这三个城市,其实,把广州、上海拉进来,只是为了好听,你说中国做内容的人基本都集中在北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而中国正常一个省份,大都有五六千万人口,这是一个大国的人口了,这样大规模的地方,一般最多只有两份都市报。你不觉得这是有问题的吗?我注意到,中国新闻类的杂志,一般的实际发行量就是几万本,它与中国人口相比,发行量可以低到忽略不计。为什么中国读者这么多,大家辛辛苦苦弄出来的杂志却没人读?

抛开其他原因不管,我觉得一个被人忽视的最大因素就是:缺少相关性。我在全国各地跑过,当你用当地普通市民的视角看,你很容易发现问题所在,你们在北京弄的那些杂志,里面讲的事情离我们真的太远,我凭什么要去看。我订了你的杂志,但十年时间里,从来没有看到过关于我们这座城市的任何报道,而我们这里发生过多少大家关心的大事啊,可惜从来没有被媒体报道关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巨大的空白?具体原因这里不做分析,我只想强调的是,在传统媒体时代,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本地化内容存在巨大的市场空白,它很难被克服,但在新媒体时代,制约它的原因不复存在,现在这个空白存在的唯一原因,就在于缺少发现。

新媒体运营编辑这个词,是你已经给自己定位了的词。

新媒体很大,但是编辑这个词却很小。

不知道题主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否已经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头绪或者明确的方向。

在这个圈子也算是摸爬滚打了快十年(还是厚脸皮的叫自己少女的人就是我),也希望能够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其实很多做公众号的小伙伴做到目前的节骨眼上,都会有一定的疑惑,到底还有没有的发展了?

有!

当然有!

为什么? 因为现在给你发挥的平台越来越多了!

头条系:头条、抖音、趣头条
百度系:百家号
腾讯系:企鹅号、微视
小红书
....

只要你有好的文章,你都可以分发到这些内容平台上,为你产出的内容 赋予更大的价值。

但是如果,只会写文章,你也一定会遇到一定的瓶颈,所以分析+总结的能力也很重要。

其实到现在来说,很多的新媒体编辑纷纷转行做【内容运营】这个岗位。

这个岗位能发挥的方向更广,但是同样也会有更多职业技能硬指标在里面,这也是之前只做新媒体编辑小伙伴比较缺乏的地方。

那怎么办?

下面我罗列了三点帮你迅速成长,打破天花板!

首先,根据能力确定自己的定位

在这个问题下能看到题主对的能力也是没有比较明确的定位的。

就新媒体这个方向来说,

  • 硬实力:文案文笔、office、英文、各新媒体平台运营机制、营销能力、运营能力、数据分析...
  • 软实力:热点敏感度、逻辑思维、总结能力、结构性思维....

以上等等这些,给自己画一个能力图,这个能够帮助你更好的找到自己的定位。其实提到的这些都是们目前高薪新媒体必备的一些能力,题主如果只局限与编辑,也就是硬实力也就只有一点的话,那说实话天花板确实会比较低,出路自然也就少了。

然后,找到市面上一切和新媒体有关的JD,作对比

你想要知道出路,当然是要知道自己目前与未来的市场是怎样的?差异在哪?还有哪些不足?

拿BAT、头条系等JD一一比对,只要是自己缺乏的职业技能,全部都【划重点】!缺哪补哪!

顺便你也会知道目前市面上对于不同职业技能的职位薪水差别有多高!(顺便给自己打鸡血)

TIPS:视频学习能让你更快成长

最后,给自己做一个明确的三年-五年职业规划,有目标你会走的更远

这个很重要,没有规划就没有目标,也会在职业的道路上越走月迷茫。

除了给自己制定职业规划以外,还要记得做更多的总结,工作的、生活的各种,会做总结的人总会比别人走的更远。


一枚彩蛋

人生没有奇迹,很多事情还是需要靠自己

放上这杯毒鸡汤,大家来共享。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4457672325533696

想得到什么 就要付出什么

想得到多少 就得付出多少

与其期待别人眼瞎

不如把自己变得更好


好了~ 希望以上这些可以帮助题主,以及那些搜索过这个问题的新媒体er....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如果你对文案感兴趣还能来看看我这个回答:

什么叫做走心的文案,怎么写走心的文案?

#??看完回答,花姐三步走送你一份营销小白大礼包!#

第一步,关注公众号【营销增长自习室】;
第二步,对话框内回复关键词:

【A02】- 免费领取【营销人必备工具】神器
【B02】- 免费领取【营销增长】电子书全套
【PPT】-9999套PPT福利大礼包

第三步,点击链接下载福利

新媒体的出路很多啊,为什么你会觉得没出路呢?我觉得你可能对新媒体存在误区,才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就简单提两点吧。

误区1:新媒体=编辑?

是不是在你眼里,新媒体运营=编辑?

每天只需要写几条微博,或者写篇文章发在微信公号上就可以了?

如果你是这么认为的,那我只能说你完全理解错了新媒体运营的概念。

编辑写文章,是为了写而写;而新媒体运营,则要考虑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比如增粉?转化成付费用户?

你需要明确你的目的,才能在下笔的时候一步步引导别人按照你设置的路径去走。

所以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是否掌握了运营思维,运营思维说白了,就是营销思维:如何将你的产品让更多人知道,并且愿意付费使用。

误区2:新媒体=微信微博而已?

新媒体其实就是区别于传统媒体,它只是一个平台一个媒介,在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这样的平台可以随时被替代和改变的,但无论平台怎么改变,只要掌握了核心的营销思维,就不会被替代。

如果你掌握了运营思维,你不想干新媒体了,想去做产品去做销售做市场,都是可以将这项能力进行迁移的。

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举例子。

在加入现在的公司之前,我从来没有接触抖音号运营。但老板凭什么呢信任我,让我去做抖音呢?

因为工具虽然变了,但是其中的本质逻辑是没有变化的,只要掌握抖音的玩法就可以将我在微信公号上学到的运营知识迁移过去,

如果我的目标用户在抖音上活跃,那么我只需要做好用户调研,了解用户喜欢什么样的内容,根据去制作就好了。我很快就积累了第一波粉丝。

综上我提到了两个大部分人对于新媒体运营常见的误区。

提取两个核心关键词,对于这个岗位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运营思维+文案能力

运营思维是核心,而文案能力则是将运营思维呈现在用户面前的媒介。

新媒体运营无论是微信号、微博、头条、抖音都会用到文字,短短几行字如何吸引用户感兴趣点开,就看中的就是你文案是否精彩,而精彩与否就在于你的逻辑是否清晰。

了解用户痛点并且能用简洁的语言一步步转化用户,这考的就是你的营销思维和写作逻辑,两者有效结合,才能写出精彩的文案。

像现在很多公号推的软文,为什么卖得好,就是这个原因。十点读书曾经推过一篇哈佛学霸的高效学习方法的软文,10万+阅读量转化率达到10%,相当于那篇文章带来的订单销售额有上百万。

这就是文字的力量,也正是新媒体运营的能力所在。

这种时候你还会疑惑,新媒体编辑的出路在哪里吗?

其实互联网岗位中,工资比较低的岗位就是运营,比不过研发和产品和设计。目前大部分自媒体的工资很低的,最后的出路只有三条:

1、自己做公众号,大概率会失败,成功了就可以成为自由职业者。

2、自媒体大多数人,特别是做运营的,最后都会成为微商,要么卖知识付费课程,要么卖产品,做代购。

3、失业、转行做其他,重新开始。

另外我的公众号深度脑洞,有一个免费的自媒体运营社群可以进入,也有很多免费的自媒体运营资料可以领取。

其实,讲真的,你做一下公众号,就知道绝望了,如果你是自媒体新人,要求职运营,下面答案对你有帮助,因为做自媒体的,不仅要会内容,还有会运营。

马上毕业了,0经验该如何入门互联网运营?

同为新媒体从业人员,了解这种迷茫的感受。

其实说起新媒体运营,大家都说就是公众号发文章的人呗。

但其实新媒体运营也有很大的学问,并且学习之后会发现很有意思。

一、我们做新媒体运营的到底在做什么?

起初做新媒体开始我也认为新媒体运营就是写东西,但之后看了很多运营相关的课程之后才知道,新媒体运营包含了: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

  • 内容运营:内容输出,编辑符合账号定位、品牌形象、用户画像的内容;
  • 用户运营:用户维护,通过分析用户数据,确定用户画像,做出相应的维护策略;
  • 活动运营:活动策划,通过活动活跃用户,增加用户粘性、用户忠诚度,或达到转化目的。

新媒体运营的工作就主要围绕着:拉新-维稳-促活-转化,这四个步骤。

然后新媒体运营的工作性质,还要跟你从业的企业类型有很大关系。

如果从事广告公司、自媒体公司,诸如:新世相、GQ实验室、李子柒之类的自媒体大号背后的公司。这类企业的新媒体运营工作以内容和用户为主,用内容拉新用户,之后维护用户。

如果从事传统型企业,诸如:海尔、杜蕾斯、中公教育之类的,有自己完整的产业链,有自己转化能力的企业。这类企业的新媒体工作以内容和活动为主,用内容拉新用户,用活动转化用户。

有条件的公司会把内容、用户、活动分为三个岗位,但是没有条件的公司就是一人身兼三职。

题主说的新媒体运营编辑,其实就是内容运营这个岗位。并且通过描述,可以猜出题主应该是在自媒体公司做新媒体编辑。

二、新媒体运营的发展前景

近两年很多新媒体从业的人都在抱怨新媒体不好做了,微信限流了,微博做烂了,咪蒙都凉了,新媒体还有什么前景?

其实这种看法是很狭隘的。新媒体,主要体现在一个“新”字。

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有旧的平台陨落,就有新的平台崛起。

微信不好做了,还有抖音;

微博不好做了,还有B站;

知道不好做了,还有知乎;

...

只要现在的用户还喜欢看新闻,还喜欢上网,新媒体就不会凉。

因为你在互联网上所见的所有内容展示平台都可以作为新媒体运营发展的平台。

三、新媒体运营编辑的出路

前面讲了那么多,其实还是为了讲新媒体编辑的出路。

新媒体编辑难道就只能是一个小编,一个文案狗了吗?

不是的。

新媒体运营以内容为本。任何一个新媒体运营都是要以小编的身份开始,先做产出内容,再了解用户、维系用户,再做活动转化用户,最后成为新媒体运营大咖。

所以新媒体运营编辑,最终可以发展为新媒体运营主管。


但是你以为新媒体运营主管就是终点了吗?

也不是。新媒体运营又只是互联网运营的一小部分。

互联网运营包含了:

  • 搜索引擎优化SEO,无付费推广
  • 搜索引擎竞价SEM,付费推广
  • 新媒体运营,无付费推广
  • 电商运营,付费/无付费推广

在纯自媒体运营公司,很少有SEO、SEM、电商运营这样的岗位。但在传统型企业里,以上四个为标配岗。

随着SEM付费推广的企业增多,市场竞价越高,SEM的付费成本越高,很多企业都开始无法负荷高成本的付费推广。于是很多企业开始更注重无付费的推广形式,比如新媒体运营、SEO。

所以,新媒体运营从业的朋友,如果再学习一些SEO和SEM的知识,就可以成为全栈式运营,或者为互联网运营规划师了。

再就是电商运营,其实只是在电商平台里完成新媒体、SEO、SEM的工作,只要了解其一就能举一反三。

总的来说,新媒体运营编辑的成长路线可以有以下几种:

最后,运营皆为转化,出路唯有学习。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微商频道 粤ICP备12015996号